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重庆市饮用水源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构建原理及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水源地保护和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重庆市水源地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饮用水源地"三道防线"功能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按照"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治理思路,总结出水源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构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河道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农业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6项建设内容和15个构建技术。提出了饮用水源地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思路,并提出应加强水源地植物过滤带建设、水土保持效应监测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天水市秦州区藉河上游水源地在涵养水源、蓄洪、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水源地的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遏制,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之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使水源地污染加重,水源地的保护迫在眉睫。水源地保护的对策是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自然修复,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实施移民安置等。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大伙房水源地水质现有污染源,有针对地提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对策,对大伙房水库流域内农田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废水、农村生活污水、水土流失等污染源的排放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具体要求,从切实做好综合规划、分区开展水源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构建长效投入机制四个方面提出适合于大伙房水源地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对策,以期为大伙房水源地水质保护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典型小流域坡面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影响因素,选取位于贵州省龙里县的羊鸡冲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探讨降雨、径流及人为因素对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影响。此外,针对该小流域主要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主要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开展重要水源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能够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控制面源污染。以重庆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方案为例,阐述了重庆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与管理情况,旨在为同类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借鉴,并为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场调查,分析了重庆市重要水源地在污水、垃圾、沟渠、农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人居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重庆市生态清洁小流域(重要水源地)建设理念与思路。研究表明,根据地形地势及人类活动情况,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从山顶到水源区周边依次建设"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水源保护三道防线进行清洁小流域(重要水源地)治理措施布设,可为重庆市后续生态清洁小流域(重要水源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辉南县水源地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水土流失导致的泥沙淤积和水质污染,使辉南县水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对辉南县水源地生态现状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水源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因水土流失而产生的水资源损失、泥沙淤积、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生产生活垃圾导致的水质污染。针对污染现状,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提出了水源地生态环境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杨溪水库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态农业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等,为解决当前水库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西民 《中国水土保持》2011,(7):F0002-F0002
<正>铁冲小流域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阿子营镇,地处昆明市重要水源地——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腹地,流域面积18.56 km2,涉及6个自然村、1844人。为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增加农民收入,盘龙区在传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自然修复、河道综合整治、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农业建设、面源污染治理相结合,实现了水源水质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该流域是2011年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的参观现场,看到各种治理措施布局合理、沟中水流清澈、人居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10.
植被缓冲带在水源地面源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嘉  张建锋 《土壤通报》2022,53(4):981-988
在山地丘陵区遭遇高强度降雨时,常常发生水土流失;水流携带泥沙下泄,过量施入农田的肥料、农药等化学物质随之进入河流、水库、湖泊等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进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面源污染,危害水源地安全。为梳理植被缓冲带能够控制水土流失、阻控污染物移动、解决水源地面源污染问题,明确该项技术措施减少和治理水源地面源污染的机制,为水源地面源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改善提供参考。在概括介绍植被缓冲带的类型、功能的基础上,对该项技术措施减少和治理水源地面源污染的机制进行讨论。植被缓冲带治理水源地面源污染的机制主要有:①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自身对氮磷等物质的吸收;②利用植被固结土壤,减少水土流失;③植被覆盖、拦蓄能够延长径流在地面的停留时间而增加水分入渗、减少氮磷等物质随地表径流流失;④植物根系参与土壤中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加速碳、氮、磷等物质的形态转化。针对水源地面源污染特点和植被缓冲带的建设技术及其应用要点,提出相关建议,并对今后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