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郑雪  姚顺波  鲁亚楠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2):239-246,254
[目的]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为深入开展退耕还林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西省的117个县域为研究单位,基于1990,2000,2005,2010和2015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耕地和粮食生产时空变化,并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①山西省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的退耕效果显著,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转林草地的类型尤为明显;②退耕15 a期间,山西省粮食总产量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重点退耕县的粮食总产量与粮食单产水平都一定程度的提高,且粮食单产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③退耕对粮食总产量及粮食单位面积产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在省级层面,退耕还林工程不会对粮食生产造成负面影响,反而通过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等方式,提高粮食单产水平,进而带动粮食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吴起县是我国退耕还林草政策推行重点县,退耕比例高达38.3%.如何在保证粮食产量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推行退耕还林草政策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根据1999-2005年吴起县统计年鉴资料,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对当地粮食产量和粮食需求量关系影响,认为可以继续推行退耕还林草工程.假定未来几年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运用灰色理论的GM(1,1)预测模型,建立了粮食总产、人口、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消费的预测模型.利用这些预测模型预测了2008-2012年的各年适宜的退耕还林面积,旨在为吴起县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工程是忻州市最大的生态工程,全市退耕比例高达23.08%.根据2000-2010年忻州市统计年鉴资料,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对当地粮食产量和粮食需求量关系的影响.运用灰色理论的GM(1,1)预测模型,分别建立了粮食总产、人口、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消费的预测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得到2012 2016年忻州市适宜退耕还林面积分别为15 450,14 056,12 052,13 856,10 429 hm2,结果表明:忻州市可以继续推行退耕还林草工程.但研究中所取得的未来5 a适宜退耕面积只是理论值,仅是为忻州市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政策与粮食问题始终存在着一个协调的问题。政策目标是即能顺利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又能使得退耕农户粮食生产有较大的改善、人均粮食拥有量能满足其温饱需求。通过对原州区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粮食的播种面积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粮食生产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于退耕户口粮田考虑的不足,退耕农户对于政府补贴的依靠性太强。当政府补贴在5~8年后停止,一半左右的退耕户会选择复耕,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大力发展、扶持后续产业,使农户的温饱问题不仅依赖于土地,而且依赖于其他非农产业。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生产与农民生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的影响,为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以西北地区各省(区)退耕还林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民纯收入、黄河流域径流量和土壤侵蚀总量为基础数据,运用SPSS及Excel数据库技术开展分析。[结果]退耕还林直接造成西北地区粮播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下降,但农民纯收入逐年增加;退耕还林面积大小与粮播面积大小和粮食产量多少呈负相关关系,与农民纯收入呈正相关关系;黄河流域径流量随着退耕还林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土壤侵蚀量随着退耕还林面积的增加而减少,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对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不大,促进农户增收的同时起到了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鉴于黄土高塬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和林果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粮食-人口-资源矛盾问题,收集农业气象、耕地等数据,基于GIS技术,采用机制法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后的1993年和2009年黄土高塬沟壑区长武县粮食潜力和安全问题,明确了气候要素限制下长武县各层次粮食生产潜力及开发程度。长武县1993年到2009年可实现粮食潜力总量下降了7.8%,而实际粮食生产总量增产了4.0%,潜力实现率由61.58%增至68.59%。17a间,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27.8%,单产平均提高44.1%,而人口增长了12.5%,人均播种面积下降了35.9%,人均粮食产量由320.1kg减少至296.0kg,下降了7.5%。温度和土地有效系数的提高是促进可实现粮食潜力增加的主要因素,耕地减少是限制粮食增幅的直接原因,单产提高是促进增产的主要因素。耕地减少、人口增加是该区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粮食单产的提高是维持该区粮食安全稳定的保障。针对该区粮食安全问题的严峻性,提出必须以全面提高粮食单产为目标,科学增加辅助能量投入,推进基本农田建设,大力推广耕地保育技术和持续高效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陕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生态退耕对粮食生产产生的可能影响分析表明生态退耕将减少粮食产量近30×104 t,按1999年该区农业总人口665×104计算,人均减少粮食45 kg.从生态退耕的正面影响看,退耕节省下来的生产要素的转移可以带来未退耕耕地粮食产量的增加;同时技术进步、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势必也对粮食生产产生促进和推动作用.粮食需求预测显示,2010年陕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总量达693.92×104 t,在人均400 kg、420 kg、450 kg水平下粮食需求分别为475.54×104 t、499.32×104 t和535.01×104 t,粮食总需求均小于总供给.这意味着生态退耕不会对该区的粮食安全构成较大威胁,但也决不能对粮食安全放松警惕.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宏伟生态工程。通过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现状、生态效应及存在问题的整合分析,探讨了西北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规模。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1999—2011年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累积751.99万hm~2,占全国同期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的36.14%;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山西和内蒙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面积分别占西北地区同期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的27.89%,21.29%,4.62%,9.80%,10.80%,13.57%和12.03%。(2)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2002—2012年西北地区农民纯收入逐年增加,且各省(区)增加趋势一致。(3)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在提高,植被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空间分布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而陕北地区是黄土高原近10年植被恢复最快的区域。(4)2003—2014年黄河流域径流量和侵蚀量均低于1950—1995多年平均值,且年际间波动较大。(5)25°以上的坡耕地可退耕180.1万hm~2,占现有耕地的6.0%,15°~25°的坡耕地退耕面积可达296.5万hm2,占现有耕地面积的9.9%,并厘清了各省(区)的退耕规模,最后针对新一轮退耕政策的顺利实施,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户是退耕还林(草)的主体,他们的经济行为和认知响应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参与性农村评估调查(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方法,对米脂县退耕区8个行政村的325户退耕农户的退耕认知、退耕后家庭收入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虽然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持支持态度,但是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保证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户收入.为此,需要协调好3个方面的关系:(1)劳务输出与退耕区的发展;(2)退耕区与农业产业发展;(3)农业补贴与农户增收.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我国投资规模最大的生态工程,给退耕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陕北地区的志丹县和子洲县进行了退耕前后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研究了退耕对粮食产量、农业产值、林业产值,农、林、牧产值及构成比,人均收入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从劳动力转移和农户年度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方面做社会效益对比分析,对两县退耕还林成果的保持与区域发展提出建议,以保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草)背景下延安市粮食安全态势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蓉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6):226-230,235
延安市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延安市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持久、稳定。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法,采用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人口数量等数据,分析了1997-2007年延安市粮食安全状态。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延安市宝塔区以南县区的耕地压力指数、最小耕地面积较小,粮食生产压力小,耕地的生产力高;在时间上,1998-2003年延安市耕地压力指数、最小耕地面积呈上升态势,2003年后则趋于下降。近些年耕地压力指数略高于1,区内耕地压力、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延安市应控制人口增长,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旱作农业技术的应用等途径稳定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2.
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探究退耕还林还草背景下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对准确评估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0和2018年黄土高原县域粮食生产相关数据,构建粮食生产系统可持续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对黄土高原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生态修复工程"退耕还林还草",阐明退耕对粮食生产系统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8年黄土高原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高于2000年,系统的可持续性在逐步增强;粮食生产系统可持续性由自然资源供给为主导,转变到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阶段。2)2000-2010、2010-2018年间黄土高原粮食生产系统可持续性增长率分别达到31.03%和28.81%,因此,2000-2010年间是粮食生产系统可持续性大幅提升阶段。3)退耕背景下虽然耕地大幅减少(-33.48%),但平均海拔和坡度也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20.3 m和0.88°),土壤侵蚀模数由16.14 t/(hm2·a)降至9.34 t/(hm2·a),产水量和粮食生产潜力则年均增长5.09 mm/(km2·a)、53.75 kg/hm2。4)退耕背景下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显著提升,工程的实施对六个分区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都呈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土石山区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指数由0.14增长至0.17,其受退耕的影响最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生态脆弱地区实行退耕,虽减少了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但通过改变其空间分布格局,对耕地质量、耕地平均海拔和高度均产生影响,由此使得土壤侵蚀模数下降、水源涵养能力提高,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显著提升了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整体而言,退耕还林还草提升了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安全对粮食安全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吴起县退耕后农户生产经营与粮食供需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吴起县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状况调查资料,对退耕还林(草)后不同收入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产业结构及经济效益以及2007年农户的粮食供需及输入输出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吴起县农户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林草地和耕地,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工副业和退耕补贴,各类型农户的产业结构差异显著,高收入户工副业比重达81.8%,低收入户工副业和种植业比重相近,但其收入来源中退耕补贴比例占46%,存在一定依赖性.各类型农户农业效益差异与自然条件和劳动力素质有关.吴起县农户粮食基本能够自给,输入率和输出率相当,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提出吴起县应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基本农田及相关配套措施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理清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贡献因子及其贡献率,对于及时调整农业政策,保持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粮食及其各构成品种(根据国家统计局,粮食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薯类、豆类和其他谷物)的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采用贡献因素分解的研究方法,研究了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增产的作物和地区贡献,以及面积、单产和种植结构调整对于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并对各增产主力省区和主要粮食作物的增产贡献因素进行了分析,划定了增产主导类型。结果显示:研究期粮食增产全部来自3大粮食作物,其中玉米贡献了一半以上的增产量;杂粮、豆类和薯类总产均出现下降,其播种面积则分别下降了25.7%、17.4%和8.2%。地区贡献以黑龙江和河南最为突出,累积贡献率超过1/3;累积贡献率超过90%的13个省区,除新疆外其余都是粮食主产省区。作为传统农区的四川,其粮食增产贡献率仅为1.6%,与山西、陕西和甘肃等非主产区基本相当;全国粮食增产的面积贡献率最大,达到46.3%,其次是单产贡献率(44.2%),结构调整的贡献率将近10%,其中一半以上来自豆类向稻谷和玉米的调整;稻谷、玉米和春小麦的增产为面积主导型,而冬小麦的增产为单产和面积共同作用型;除河南和安徽为单产主导型,吉林和河北为面积单产共同作用型,其他增产主力省区的增产类型均为面积主导型。综合来看,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是以面积增加主导的外延式增产方式。由于粮食消费结构和国际粮食贸易容量的限制,今后结构调整的潜力已经很小。因此,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是今后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农业政策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郝海广  乌兰图雅 《土壤》2011,43(5):828-834
选取科尔沁沙地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数据和GIS空间信息技术,基于土地的自然适宜性,对2000─2007年研究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情况做出评价,并指出今后退耕任务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发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吉尔嘎朗镇耕地明显减少,林地、草地明显增加,草地覆盖度显著提高;从7年间实际退耕还林还草方向、数量和空间分布来看,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是还林还草选择不合理,不宜耕作的土地还有很多没有退耕,实际退耕土地只占应退耕土地的28.63%;还有8 172.00 hm2土地应当逐步实现退耕,其中以退耕还林为主,占73.29%。政策方面,建议发展地区优势产业,积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方面增加农牧民家庭收入,另一方面减小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保证生态退耕工程持续见效。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退耕还林绩效与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6年贵州省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124.8万hm^2,使全省7%以上的国土得到造林绿化。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30.9%提高到2006年的39.93%,使贵州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得到提高。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是影响区域耕地安全的主要因素,不会影响全省粮食生产。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民增收,退耕农户收入结构得到初步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得到初步发展。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同时,针对全省还有56.2%的陡坡耕地需要实施退耕还林以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加强新造成林地抚育管理,确保退耕还林的基本目标实现;加强促进劳动力有效转移,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有效化解人地关系矛盾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补助政策,解决好退耕农户粮食问题;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做好退耕还林“五个结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基于西北地区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1999年我国实施了浩大的退耕还林工程。文章分析了黄土高原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气候变迁和农耕文明前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气候和植被带的南移以及农业和畜牧业发展带来的破坏,指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对植被恢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区域气候改善都起到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水资源需求增加,承载力不足、耕地面积减少,短期内粮食产量下降、政策可持续性等问题,提出因地制宜,选择合适树种,利用节水措施以缓解水资源问题,基于生态、经济、社会价值最大化进一步优化土地配置,从工程后续的管理和维护上入手,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巩固已有的成果等建议,为以后更好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科学评估湖北省土地资源和人口可持续发展现状,对湖北省1949—2012年的粮食生产特征和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引入粮食生产相对波动指数、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模型进行详细评估。[结果]研究期内湖北省粮食生产呈周期性波动特征,生产过程受自然灾害和政策影响显著,平衡外界影响因素能力薄弱,容易出现起伏;人口增幅小于粮食产量增幅,人均粮食占有量呈4个明显波动周期;2012年湖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主要以人口超载、粮食短缺为主要特征。中部平原湖区耕地资源丰富,人粮关系协调,为粮食盈余区域;西部山区和东南部武汉城市圈耕地资源缺乏,人口压力较大,粮食短缺,为人口超载区域。[结论]保护耕地,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稳定粮食生产政策是切实保障湖北省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固碳现状及固碳潜力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评估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固碳能力,收集整理了退耕还林一期工程(1999—2010年)详细的造林资料,结合中国主要树种的蓄积量(生物量)生长曲线和退耕还林前后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各树种碳储量计算的相关参数,估算退耕还林工程1999—2050年的固碳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总固碳量(土壤和植被)为355.87 Tg;工程实施期间,造林后期固碳量显著大于造林前期,平均每年固碳量为29.66 Tg;工程林固碳增汇潜力不断增加,预计到2050年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固碳增汇潜力为1 234.04 Tg。因此,中国的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巨大的碳汇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