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施用硫肥对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田间条件下,连续两年通过不同硫肥处理对多穗型小麦品种豫麦49和重穗型小麦品种豫麦66的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硫肥对提高群体光合速率(CAP)、旗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Chl)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活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不同硫肥处理之间,不同小麦品种之间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的硫肥处理对提高两种穗型冬小麦产量有差异,且对产量构成因素也有不同的影响。比较硫肥不同处理对两种小麦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调控作用以及投入成本来看,在目前高产田养分供应条件下,两品种均以基施S120 kg/hm2效果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2.
半湿润易旱区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耗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表明,旱棚内人为水分控制条件下,冬小麦耗水量高于127.8mm时才有经济产量形成,二者呈抛物线关系。灌水量多少与水分利用效率间并不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而耗水量基本上随灌水量增是呈线性上升。在所有水分处理中,生育期灌水230mm处理(前期水充足)为最佳。在高产范围内,适当减少洪水量可保证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稳定在较高的水平,并获得最佳效益。在小麦生育期降230mm左右时,适当调整,N,P用量及  相似文献   

3.
棉花的需肥规律与施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研究了春,夏棉的干物质积累过程,对N、P、K的需肥规律及各器官中N、P、K的含量。同时根据棉花需肥规律研究了适宜的钾肥用量及钾肥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产矮香蕉需肥规律及施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5.
棉花的需肥规律与施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春、夏棉的干物质积累过程,对N、P、K的需肥规律及各器官中N、P、K的含量.同时根据棉花需肥规律研究了适宜的钾肥用量及钾肥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宁夏六盘山地区及陇中黄土高原南部属北方半湿润偏旱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降水生产潜力很大。大量的田间调查和施肥试验表明,地力不足、施肥水平低是导致降水利用效率低的直接原因。据此,本文提出了培肥地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改进耕作技术等开发降水生产潜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2007~2010年在宁夏南部半旱区,设置了有机肥的不同施用量 (90000、60000、30000 kg/hm2和不施有机肥对照)处理,对土壤贮水量、功能叶片的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影响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随有机肥施用量由高到低,在试验第4年(2010年)冬小麦播种期020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分别较CK提高6.46%、5.06%和2.12%,成熟期提高12.47%、9.38%和3.58%;产量分别较CK提高35.05%、20.77%和11.51%(P0.01);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提高38.26%、22.61%和11.88%(P0.01)。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冬小麦旗叶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增强冬小麦的光合效率。高、中、低3个有机肥施用量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均值分别较 CK 增加5.79、4.68、2.00 mol /(m2?s) 和1.50、1.17、0.57 mmol/(m2?s),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在宁南半干旱区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冬小麦的光合效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水稻需硫特性及硫对水稻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黑土种植水稻适宜的硫肥品种为硫铵和硫磺,可分别使水稻增产28.8%放19.7%,水稻在前期和后期植株含硫较高,中期较低;但植株吸硫量则随其生物量的增大而迅速增加,以分蘖期最低,成熟期最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硫肥的适宜秀量为S36-54kg/hm^2,增产9.7-11.3%,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硫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发育,增加了水稻分蘖数和穗粒数,分析结果表明,硫具有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降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优质花生新品种需肥特点及优化施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优质中熟大果品种8130和优质早熟小果品种鲁花13号在产量潜力、肥料生产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8130高于旬花13号,但氮、磷、钾三元素适宜配比两品种相近、约为1:1~1.2:1.3;8130最高产量可达6752kg/hm^2,相应的公顷施肥量为:N132.8kg、P2O5 155.8kg、K2O174.0kg,鲁花13号最高产量可达5748kg/hm^2,相应的公顷施肥量为:N127.8kg、P2  相似文献   

10.
油菜氮磷钾元素的需肥规律和施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试验研究了油菜生长过程中干物质积累过程,及油菜生长过程中N、P、K三大元素的需肥规律和油菜各器官中N、P、K元素的含量。每生产100kg油菜籽粒吸收氮948kg,磷3.16kg,钾8.89kg,氮、磷、钾比为1:0.38:0.94;同时根据需肥规律研究了适宜的钾肥用量。适宜的钾肥用量为135kg/h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拟深松机具下的深施肥技术,研究了深施磷肥对旱地冬小麦产量、根系生长、水肥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松条件下深施磷肥平均效果比传统施肥增产38.5%,20 cm和40 cm各施一半的效果最好,但深施到20 cm和深施到40 cm之间差异不显著。深施磷肥促进了小麦根系在土层内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小麦根系总量,尤其是深层根系总量明显增加,这对旱地冬小麦吸收深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是十分有利的。深松条件下,深施磷肥的水分利用系数比传统施磷提高了8.4%。此外,深施磷肥有助于冬小麦在整个生育期内磷素的均衡供应,  相似文献   

12.
对喷灌条件下冬小麦水肥调控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探讨了喷灌不同灌水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耗水规律的影响,提出了不同生育期的适宜灌水计划湿润层深度。  相似文献   

13.
土壤扩蓄增容肥对冬小麦棵间蒸发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农田水量平衡公式计算了冬小麦耗水量,用微型蒸渗仪测定了农田土壤棵间蒸发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土壤扩蓄增容肥条件下不同水分处理冬小麦生长期间农田棵间蒸发与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施加土壤扩蓄增容肥后冬小麦生育期平均耗水量较对照平均减少了491.67 m3/h㎡,可明显降低冬小麦棵间蒸发,同时可降低播种到拔节期阶段棵间蒸发占阶段耗水量的比例;灌水量2250 m3/h㎡3理(T2)水分利用效率达2.62 kg/m3;灌水量1950 m3/h㎡的处理(T3)可增产32.68%.  相似文献   

14.
黄淮豫东平原冬小麦节水高产水肥耦合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冬小麦产量的N、P和水三因素的综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肥配合存在阈值反应,这个阈值是:N90~240kg/hm,P556.25~221.25kg/hm,灌溉定额1500~3750m3/hm。低于阈值下限水平,N、P无明显增产效应,水分利用效率(WUE,water use eficiency)低;高于阈值上限,水肥互作效应呈减小趋势;在阈值范围内,水肥互作增产效应显著。增加N、P投入和适宜限量供水是提高水份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所建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不同决策目标和水文年型的水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渭北旱原冬小麦深施肥沟播综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针对深施肥或休闲期深施肥沟播技术,对冬小麦生育的影响,增产效应及产量结构等进行了研究。深施肥或休闲期深施肥沟播生态效应可改善小麦生育条件,旱地冬小麦深施肥沟播在干旱或土墒不足的条件下,可借墒播种,盐碱地采用此技术可躲盐巧种,提高出苗率,易遭冻害地区的冬小麦,可降低分蘖节在土壤中的位置,减轻因分蘖节受冻害而造成的死苗,死蘖。故在渭北旱原的旱、薄和盐碱地推广此项技术,是经济有效的增产、稳产、增收、低耗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氯化氯代胆碱提高黄土高原旱地小麦水肥效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试验及^15N追踪技术,研究了CCC浸种对黄土高的旱地小麦水肥效应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1%CCC浸种可使土壤深层根的重量增加86.4%,并可提高旱地小麦再生新的要力达20%以上,对追施氮肥的利用能力较对照高20%,产量提高了16.4%。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华北平原夏玉米-冬小麦的高产及氮肥的高效利用,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减量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内土壤硝态氮分布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处理(CK)相比,施用氮肥增加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物量和产量,而在农民习惯施氮基础上减量1/3不会显著影响到生物量和产量。其中减氮配施有机肥(ONM)处理的周年总产最高,相比习惯施氮(CN)和减氮处理(ON)分别提高了1.85%和3.78%。处理CN的0~18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周年变化均值达502.7 kg hm^-2,分别是处理CK、ONM、ON的2.95、2.17、1.56倍。与处理CN相比,处理ONM显著降低了剖面(0~180 cm)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其中在夏玉米季和冬小麦季的降低幅度分别为18.1%~66.7%和37.3%~87.2%。处理ON和ONM相比处理CN,植株周年总吸氮量无显著性差异,氮肥利用率却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处理ONM的周年氮肥利用最高,比处理CN提高了36.9%。综合分析,减氮与有机肥配施不仅显著降低了0~18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大幅度提高了氮肥利用率,且有助于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物量及产量。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对陕西省冬小麦种植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全省资料年代较长的54个地面测站1961—2004年的温度、降水等基本气象要素资料,探讨丁陕西省气候变化特点,计算了冬小麦越冬期积温变化。研究了陕西省热量资源和水资源对冬小麦种植区的影响。结果表明,陕西省年、季平均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了突变,80年代中期以前呈波动性的下降趋势,80年代中期后开始增温,90年代后增温迅速。降水量呈阶段性减少趋势。陕西省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气温明显变暖,热量资源增加,冬小麦种植区北界向北扩展.但90年代开始干旱加剧,水资源严重不足。陕西省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NOAA图像监测冬小麦面积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冬小麦种植面积是农情监测中一个重要的监测因素,对生产管理与产量预测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冬小麦与同期主要大宗作物绿度-时相曲线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建立反映冬小麦种植区域的差值植被指数图像,采用遥感-统计的方法,对利用NOAA图像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监测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的河北、河南和山东三省的监测实验证明,该方法适用于大范围的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20.
Spatial variability is well documented in agricultural crop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average differences in grain yield for neighboring corn (Zea mays L.) plants can vary by as much as 4211 kg ha?1; however, little work has been done in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and scale of spatial variability that exists in grain yields. This study used 22-m?×?0.9-m transects, partitioned in 0.9-m?×?0.9-m subplots, to document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that occurred in winter wheat yields. Average yields of each transect ranged from 1023 to 3807 kg ha?1. Within transects, there was a 1.7- to 2.3-fol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est and lowest yielding units. This study documented large levels of variability over distances of <1 m. Agronomists working toward precisely managing crop inputs for their most efficient use should account for spatial variability, 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inter wheat grain yield were found in adjacent 1-m?×?1-m plo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