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碱地条件下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盐碱地条件下,以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6个施氮水平和2个移栽密度,研究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盐碱地条件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氮处理下,密度大的产量高,高氮处理则相反。施氮量的增加提高了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并降低了结实率和千粒重,密度的提高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施氮量的增加在提升稻米碾磨品质的同时降低了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移栽密度对稻米品质影响不大。在每公顷施氮300 kg,移栽密度为12 cm×25 cm时,可以获得相对优质的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共生期对农科糯336二季栽培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2019年第一季采用育苗移栽3个播种期,第二季采用直播与移栽方式,并设置0 d、7 d、12 d共生期处理。结果表明:播种期从2019年3月20日至4月9日,二季直播栽培3个共生期处理,成熟期从9月16—21日,移栽3个共生期处理,成熟期在9月2—9日;第一季带包叶产量在1 070.4~1 157.5 kg/667 m~2,以3月3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第二季直播带包叶果穗产量在985.4~1 205.2 kg/667 m~2,第二季移栽带包叶果穗产量在855.4~1 116.4 kg/667 m~2,带包叶果穗产量与鲜穗产量均以0 d共生期为最高;直播两季合计利润在2 750.24~3 771.82元/667 m~2,移栽两季合计利润在2 425.24~3 549.82元/667 m~2,产值及利润均以共生期0 d最高,7 d共生期利润分别比0 d减少6.94%、8.66%;4月19日以前播种的可以进行二季直播连作栽培,4月29日以前播种的可以进行二季移栽连作栽培,建议直播共生期在10 d以内,移栽共生期7 d左右。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马铃薯新品种"渝马铃薯7号"设计了不同的种植密度、不同底肥种类及不同施肥用量(有机肥、复合肥)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极差值的大小,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每667 m~2施用复合肥有机肥密度。底肥以有机肥2 000 kg/667 m~2、复合肥50 kg/667 m~2,密度以4 400株/667 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技术不同移栽时间、种植密度、施肥方法和起垄高度4因素组合试验发现,处理6组合〔5月29日每667m2植3040窝,起垄高度为25cm,每667m2施纯氮8kg(尿素17.5kg),五氧化二磷4kg(普通过磷酸钙33.5kg),硫酸钾14kg,人畜清粪水2400kg作底肥集中沟施。1次追肥:7月下旬收玉米后,每667m2用硫酸钾10kg对人畜粪水2400kg。〕的产量最高,与其他各组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寒地粳稻牡丹江30、东农426、松粳14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氮肥用量和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籽粒转氨酶活性、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齐穗后籽粒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到达峰值时间不同;齐穗后21、28、35 d GOT活性和齐穗后14、21、28、35 d GPT活性分别与齐穗后21、28、35 d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插秧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综合水稻产量和蛋白质产量,牡丹江30最佳处理为N2D3(N 150 kg/hm2,30 cm×16.6 cm),东农426为N3D2(N 225 kg/hm2,30 cm×13.3 cm),松粳14为N3D1(N 225 kg/hm2,30 cm×10.0 cm)。  相似文献   

6.
在贵州省施秉县对上部烟叶配套技术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38 d左右,烟叶成熟耐烤性较好,种植密度以每667 m~2栽1 000株为宜,打顶时期以现蕾-初花期为宜,施肥量为每667 m~2施烤烟专用基肥50 kg、专用追肥15 kg、有机肥50 kg,另每667 m~2增施5~10 kg钾肥,其667 m~2产量、667 m~2产值、均价、上中烟比例分别为139 kg、3 413.84元、24.56元/kg、50.6%,符合优质上部烟叶标准。  相似文献   

7.
刘丽 《南方农业》2011,(Z1):62-65
应用正交试验从移栽叶龄、种植密度、薹肥施用量、摘薹高度等4个方面对双低油菜"渝油21号"油蔬双收的油菜籽产量、油菜薹产量、产值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栽叶龄35d、种植密度9000株、薹肥施用量4kg、摘薹高度15cm是双低油菜"渝油21号"油蔬双收的最佳栽培组合,油菜籽667m2产量达136.67kg、油菜薹667m2产量达541.67kg,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667m2产值最大达1201.67元。  相似文献   

8.
双季稻最佳磷肥和钾肥用量与密度组合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为明确磷肥、钾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对双季稻的施用效果,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肥用量、钾肥用量和移栽密度组合对江西双季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及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施磷量和移栽密度、不同施钾量和移栽密度对双季稻产量、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磷肥用量和移栽密度试验中,设4个施磷水平(P2O5 0、60、90、120 kg/hm2,以P0、P60、P90和P120表示)和4种移栽密度(21×104、27×104、33×104、39×104 穴/hm2,以D21、D27、D33和D39表示)组合。钾肥用量和移栽密度试验中,设4个施钾水平(K2O 0、90、120、150 kg/hm2,以K0、K90、K120和K150表示),密度设置同磷肥试验。在水稻成熟期对产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磷素和钾素的吸收量和利用率等指标。【结果】磷肥与密度试验中,同一施磷水平下,早稻产量和地上部磷素吸收量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施磷量超过60 kg/hm2时,产量和磷素吸收量不再随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加,磷素吸收利用率(REP)、磷素农学效率(AEP)和磷素偏生产力(PFPP)逐步降低,以P60D39处理组合的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303.9 kg/hm2和24.4%,AEP为29.4 kg/kg; 晚稻则以施磷量在60 kg/hm2和33×104 穴/hm2密度组合的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率最高,分别为7246.9 kg/hm2和42.4%,AEP为36.2 kg/kg。钾肥与密度试验中,早稻的钾素吸收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施钾量在120 kg/hm2和39×104 穴/hm2密度组合的处理产量和钾素吸收利用率(REK)最高,分别为6376.3 kg/hm2和67.2%,此时钾素农学效率(AEK)为15.6 kg/kg; 晚稻则以施钾量在90 kg/hm2和33×104 穴/hm2密度组合的处理产量和REK最佳,分别为7025.6 kg/hm2和74.0%,AEK为21.7 kg/kg。【结论】合理的磷肥、钾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可以显著增加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养分累积量,进而增加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但过高的磷肥和钾肥施用会抑制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建议本研究区域的早稻采用施磷量在60 kg/hm2、施钾量120 kg/hm2和39×104穴/hm2的密度组合,而晚稻采用施磷量60 kg/hm2、施钾量90 kg/hm2和33×104 穴/hm2的密度组合。  相似文献   

9.
为验正中稻产区灰泥田最佳施肥配方并加以修正,以期更好地指导中稻施肥,进行了中稻配方校正试验。结果表明,处理4(N_(13)P_5K_6)产量最高,为498.23 kg/667 m~2,产值为1494.69元/667 m~2;其次是处理2(N_(11)P_4K_8),产量为484.03 kg/667 m~2,产值为1 452.09元/667 m~2;处理1(N_0P_0K_0)最低,实际产量为396.70 kg/667 m~2,产值为1 190.10元/667 m~2。推荐每667 m~2配方施肥量为纯N 11 kg/667 m~2、P_2O_54 kg/667 m~2、K_2O 8 kg/667 m~2。N、P_2O_5、K_2O的比例为1.00∶0.36∶0.73。  相似文献   

10.
以张豆1号为指示品种,在会宁县旱地进行了大豆全膜覆土穴播适宜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当行距为60 cm、穴距为14 cm时,大豆折合产量最高,为3 156.25 kg/hm2;行距为50 cm、穴距为18 cm和20 cm时,大豆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3 054.17、2 987.50 kg/hm2。且这3个密度处理的大豆综合性状优良。因此认为,会宁县旱地大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行距60 cm、穴距14 cm和行距50 cm、穴距18~20 cm。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文麦14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麦新品种文麦14号的适宜施氮量和种植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个施氮量和4个种植密度对文麦14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主要对文麦14号的株高、穗长、有效穗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对文麦14号的株高、穗长、有效穗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对结实率、穗粒数影响不显著。文麦14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20 kg/667 m~2,最佳种植密度为18万株/667 m~2。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粳型糯稻新品种‘安糯2号’的丰产栽培技术模式,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该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措施(插秧密度,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产量与各因素间的数学模型:Y=513.31-12.83X1-20.03X2+4.12X3+8.85X4+3.69X12-13.68X22-6.25X32-0.55X42-0.24X1X2+3.55X1X3+1.33X1X4+1.61X2X3-4.11X2X4-0.70X3X4。进一步分析得到影响该品种产量的4个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施氮量栽插密度施钾量施磷量。通过频数分析得出‘安糯2号’获得500.32 kg/667 m~2产量以上的优化方案为:栽插密度(1.145~1.230)×10~4穴/667 m2,667 m~2施纯N4.144~4.893 kg、P_2O_5 8.249~9.752 kg、K_2O 11.575~13.15 kg。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有机肥、无机肥不同比例配合施用对烟株的生长发育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每667 m~2施加纯氮肥5.0 kg在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病虫害发生情况方面与对照相比较差;5个处理处理在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病虫害发生情况方面无太大差异;在667 m~2产量和产质方面,每667 m~2施加纯氮肥5.0 kg和有机肥120 kg的最高。  相似文献   

14.
2015—2016年,在重庆市万州区龙沙镇印合村开展了稻田土壤栽培下密度和肥料组合对榨菜品种涪杂2号生长及产量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和肥料组合处理对榨菜株高、最大叶片长宽、开展度、病毒病发生率性状无显著影响;对瘤茎产量影响显著,当每667 m~2栽培7 000株,以"酵素有机肥150 kg+过磷酸钙50 kg"作底肥,追施"尿素23 kg+硫酸钾50 kg"时,瘤茎产量达到2 888.3 kg·667 m~(-2)。试验土壤缺磷明显,使用磷肥对瘤茎产量提高有利。各处理和因素水平对叶片产量、菜形指数、净菜率、空心率无显著影响。在同一密度下,肥料因素对瘤茎水分含量无影响,而对可溶性糖、VC、粗蛋白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安远县晒烟具有叶片厚实、芳香味浓、油分好、弹性强等特点,栽培历史悠久,而享有较高的声誉。种植以来,虽然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产量不高也不够稳定,波动较明显。历年平均每667 m~2产67 kg,最高年每667 m~2产112.5 kg(1959年),最低年每667 m~2产10 kg(1961年)。晒烟的产量波动,除直接受农业技术的因素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条件的优势。基于此,探讨安远县晒烟产量的波动与气候条件,试图找出影响晒烟产量的因素,合理发展晒烟生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增施硅肥会造成水稻有效穗减少的问题,2016年,在重庆市开州区的平坝和山区开展了增施硅肥条件下水稻密植试验。结果表明,山区水稻在每667 m~2增施1 kg硅肥的条件下,每667 m~2栽植1.3万窝产量最高,达669.9 kg;平坝地区每667 m~2施硅肥2 kg条件下,每667 m~2栽植1.2万窝效果最佳,产量达544.9 kg。  相似文献   

17.
氮肥用量和密度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高量化肥投入不仅不能使作物产量进一步增加,相反还会造成肥料资源的浪费并威胁到生态环境安全,同时导致肥料吸收利用率、农学效率等不断降低。为了明确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的相互作用,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组合对江西双季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双季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氮肥施用量为主区,密度为副区,设4个施氮水平(N 0、135、180和225 kg/hm2,以N0、N135、N180和N225表示)和4种移栽密度(21×104、27×104、33×104、39×104hole/hm2,以D21、D27、D33和D39表示)组合,在水稻成熟期对产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氮收获指数等指标。【结果】施氮水平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增加移栽密度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水稻的有效穗数、稻谷产量和地上部吸氮量;在高施氮量下,水稻氮素积累总量增加,而氮素吸收利用率(REN)、氮素偏生产力(PFPN)、氮素生理利用率(PEN)、氮素内在养分效率(IEN)和氮素收获指数(NHI)降低;氮素农学效率(AEN)则是先升高后降低,而产量并未增加。与其它处理组合相比,施氮量为180 kg/hm2和39×104hole/hm2密度的组合产量最高,早稻和晚稻分别为9823.0和11354.7 kg/hm2,此时早稻和晚稻的氮素吸收率分别为42.4%和47.5%。当施氮量超过180 kg/hm2时产量则不再增加,但产量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结论】合理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可以显著增加水稻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氮累积量,进而增加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建议在江西双季稻栽培中采用施氮量为N 180 kg/hm2,栽培密度39×104hole/hm2的组合。  相似文献   

18.
探索苦荞新品种黔苦5号在贵州省土壤上最佳的氮、磷、钾施肥用量及配比,通过"3414"肥效试验研究得到:黔苦5号在每667 m~2施纯N 2.0 kg、P_2O_5 9.1 kg、K_2O 5.9 kg时,可获得最高产量,为195.99 kg/667 m~2;每施用纯N 1.8kg、P2O5 7.2 kg、K_2O 4.6 kg为最佳施肥量,产量为193.6 kg/667 m~2,每667 m~2纯收益694.6元;P、N、K三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PNK。  相似文献   

19.
2010年4—10月贵州省余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小腮镇实施了水稻翻耕直播不同施肥试验(A.缓效肥料加一钾,B.缓效肥料加两钾,C.两蘖两穗一钾,D.两蘖两穗两钾),结果表明:直播处理产量A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了解不同品牌、价格、配比的肥料对马铃薯投入产出效益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4种肥料在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对秋马铃薯产量、效益的影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 4种不同肥料处理相同施肥量对"希森3号"马铃薯的生育期、茎和叶片颜色、主茎数和株高的影响均不明显;2)不同处理的产量以处理4 (CK)最高,即施用洋丰复合肥料(N∶P_2O_5∶KO_2=15∶15∶15) 78 kg/667 m~2,产量达到1 342.40 kg/667 m~2,与处理1产量差异显著,与处理2、处理3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1、处理2、处理3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不同处理在肥料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肥料投入收益和肥料投入产出比以处理4 (CK)最高,肥料投入收益达1 585.57元/667 m~2,肥料投入产出比达1∶8.26,处理1、处理2、处理3的肥料投入收益和肥料投入产出比均相近;4)处理2表现最差,即施用雅苒苗乐复合肥料(N∶P_2O_5∶KO_2=12∶11∶18) 78 kg/667 m~2,肥料投入收益为1 096.42元/667 m~2,较处理4(CK)低489.15元/667 m~2,低30.85%,肥料投入产出比最低,为1∶3.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