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西岩溶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先琨 《山地研究》1995,13(1):7-13
论述了广西岩溶地区农业生产概况和农业自然资源特点,系统分析了岩溶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行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多维农业信息分类体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该文在分析农业系统构成和运行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农业信息因素众多、构成复杂等特点,提出了多维分类方法,重点分析了农业信息在农业生产、农业行业/产品、市场、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内涵和特性,建立了以农业行业/产品为主线,包括农业生产维、农业市场维、农业自然资源维、农业社会经济维、农业科技维、农业时空维和农业信息属性维在内的多维分类空间,并构筑了相应的分类立方体数据模型,实现了对农业信息的多角度综合反映。该方法已经应用在中国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与开发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商丘试区多年研究成果与实践,结合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和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灾害形成的特点,提出节水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它通过治水、改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良种良法,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是水,重点研究了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即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以及实现节水农业生产分区的途径及效益。  相似文献   

4.
赵其国 《土壤》1999,31(6):281-288
在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成就的基础上,概述了农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针对江苏省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围绕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政府政策法规,农业科技研究、教育和推广,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等问题,分析介绍了3个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和德国,以及2个发展中国家印度、墨西哥的经验与特点,以期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松嫩平原近年春旱特点浅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1971—2004年实测的降水、温度等气象资料计算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春季湿润系数、张宝坤干燥度等指标,通过分析发现:近年来松嫩平原连年发生春旱,而且具有持续时间长、受害程度严重的特点。并分析了春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说明了春旱是影响当地粮食产量的主要灾害之一,为农业生产中减灾、抗灾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现代土壤学看江苏省农业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其国 《土壤》1996,28(4):169-175
本文从现代土壤学发展的趋势与特点,联系江苏省农业生产的实际,对该省当前在农业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土壤问题,包括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退化,改良中低产田,建设生态环境,实际集约化经营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与讨论,提出了有关加强江苏省农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8.
生态农业是在世界和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要求的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持续发展首先在农业有了突破.生态农业的建立体现了经济与生态结合的要求,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是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它的发展也应当以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为此应当明确树立生态经济系统的观念、生态经济平衡的观念和生态经济效益的观念,并明确认识农业的生态经济本质。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8日,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农业部将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以大宗农产品、优势特色农产品为核心,以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为链条,按照突出重点、需求优先、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全国农业标准的制定步伐,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建立起既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和公众消费特点,又与国际食品法典基本接轨的农业标准体系。同时,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按标准组织生产,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一步明确农业工程在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作用和任务,以促使农业工程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该文在分析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形式、特点及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及内涵,农业工程的任务、特点及研究领域,农业工程科技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介绍了农业工程科技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状况,提出了加快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国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产生影响。该文分别采用Palmer干旱指数(PDSI)、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GIQ)、单位面积粮食产量(PHGO)作为气候变化、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具体度量指标,分析了中国1949-2005年PDSI、GIQ、PHGO年际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关系,发现在1949-1983年PHGO和1949-1990年GIQ均与PDSI具有较好线性相关关系,表明气候变化在上述时间段对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影响显著,人为因素(技术进步、政策机制、生产投入等)影响相对较小。依据相关关系对1949-2005年GIQ和PHGO进行预测发现,1991-2005年GIQ和1984-2005年PHGO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程度较差,表明人为因素(技术进步、政策机制、生产投入等)在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中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对农业节水平均影响率达27%以上,对粮食增产平均影响率达40%以上。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机制保障和生产投入增加等人为因素控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本文论述了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作物生产、种植制度、区域性生产等方面的影响,指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三个突出问题:1.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大,粮食产量的波动增大,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将受到严重影响;2.打乱我国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迫使农业生产发生大规模适应性调整;3.将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灌排设施、农机具和技术配套、化肥与农药用量、种子改良等),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农业投资,才能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我国水资源的变化并给农业生产带来一系列影响,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根据全国分区统计数据,分析了农业水旱灾害情况的变化,试图评述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时空差异,导致了我国北旱南涝的情形加重;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旱灾成灾比例显著上升,而华中地区、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水灾比例有所上升。本文还就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减缓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物生长模型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物生长模型不仅能够进行单点尺度上作物生长发育的动态模拟,而且能够从系统角度评价作物生长状态与环境要素的关系。本文通过梳理当前作物生长模型应用的诸多研究成果,剖析模型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作物生长模型区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当前以作物生长模型为核心的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的研究情况,意在促进作物生长模型在生态、农业、区域气候资源和气候变化等研究中更广泛地应用。结果表明,作物生长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广泛而深入,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应用作物生长模型进行历史时期气候条件和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生产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研究已相当广泛且相对成熟。利用全球气候模式(GCM)或区域气候模式(RCM)构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再与作物生长模型耦合已发展成为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重要手段。通过集成与整合多作物生长模型、多气候模式集合模拟、优化气候模拟数据订正方法可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遥感数据同化技术能够将站点模型运用到区域尺度上评价不同环境因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拓宽了作物生长模型的应用尺度范围并有效提高作物产量估算的精度。以作物生长模型为核心的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多元化,是辅助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作物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作物生长模型模拟结果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今后对作物生长机理及过程间耦合机制的探索还需加强,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模型,促进作物生长模型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以及主要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气候变暖给东北地区农业带来的影响利弊共存,主要表现为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生长季节温度升高、热量资源增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期延长、适种区域扩大,为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以及产量的提高提供了潜在的可能。但由于光照及水资源的限制以及CO2浓度的增加而引发的温室效应,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农作物生态环境恶化,干旱、洪涝、盐碱化速度加快,尤其是近几年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受干旱灾害的影响最为明显。降水总量减少和降水分布不均匀,使东北地区成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和脆弱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咸阳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立伟  延军平  刘阳 《中国农业气象》2011,32(2):250-254,261
利用咸阳1960-2009年气象资料,主要应用Thornthwaite Memoriai气候生产力模型、Kriging插值法等对当地近50a气温、降水和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咸阳近50a暖干化趋势明显,增温突变发生在1994年,降水量减少突变发生在1984年;气候生产力以-70.4kg.hm-2.10a-1的速率减小且在1984年发生突变减少。(2)近50a来,咸阳的年平均气温北低南高,变差系数北部大南部小,气候倾向率东北增温强于其他地区;年降水量北多南少,变差系数北小南大,气候倾向率是西、北部减少趋势大于东南;气候生产力及其变差系数都是由北向南递增,其气候倾向率除旬邑地区略有增长外其他地区都为明显减少趋势。(3)假定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分别计算当地气候生产力可知,"暖湿型"的气候环境对咸阳农业生产最有利,增产范围为5.89%~11.44%;"冷干型"气候环境对农业生产最不利,减产范围为6.3%~13.11%,中西部地区作物增产潜力最大,在49%~62%,咸阳目前的气候暖干化趋势对农业生产不利。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年平均气温上升、降水模式变化、河流特性改变、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显现出其对农业水资源和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使全球尤其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水管理面临重大挑战。该文介绍气候变化下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评价气候变化通过气温和降水的改变以及极端气候事件频度和程度加剧等各种方式对农业用水可利用量和水质以及作物需水造成的影响,阐述气候变化通过水要素对灌溉用水、可用耕地、作物产量带来的影响,综述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提出在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上,应认真考虑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影响的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从而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合理选用农业水管理应对策略;应积极构建基于多模型集成模式的气候变化对农业水管理影响的综合评估方法,从而有利于改善综合预测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深入进行农业水管理应对策略的适应-减缓利弊权衡研究和协同效用分析,从而有效改进和提高应对策略的效用。建议国内应该加强对综合评估方法和效用分析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进入了建设农业强国的新阶段,农业气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发展机遇。针对农业生产智慧化、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新形势,农业气象迫切需要建立气候要素与农业生产的定量关系,科学合理利用和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农业气象学的重要任务包括深化研究内容、拓展研究视野、创新理论方法;重要研究方向在农业气象基础、气候变化适应、温室气体减排、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农业气象灾害与风险应对、农业小气候调控、气候智慧型农业等方面。作为一门农业基础学科,农业气象学需要加快发展,走在其他农业科学的前面。  相似文献   

19.
西藏现代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认识与挖掘农牧业生产发展潜力与有效模式,推进农牧业生产建设与可持续高效发展提供思想借鉴,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对西藏不同生态发展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采用具体分析与综合评价结合的方法,对西藏农牧业生产中青稞绿色清洁生产种植,农牧林之间内在与产出有机结合,农业与畜牧业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草畜与优势资源综合运用以及渔业与植物共存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总结出西藏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青稞清洁生产型、农牧林种养加结合型、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型、高寒草畜暖棚推进型以及鱼菜共养庭院型5种特色发展模式。分别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青稞清洁生产体系,以"高效生态养殖、科学种植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农牧林种养加结合体系,"资源优化组合与合理利用"的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以"气候特色、草畜平衡与科学养殖"为一体的高寒草畜暖棚体系,"水产养殖与园艺作物共促进"的鱼菜共养庭院体系。上述5种循环模式是西藏不同生态发展区农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具有各自的发展属性与特色,值得借鉴推广与应用,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推进西藏农牧业发展循环模式的4项举措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略论气候与农业生产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研究了气候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我国气候变率大,是引起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每年农业受害面积的60%是干旱造成的,不明显的潜在影响(如低温)能使粮食产量减少500万吨以上。在5%的产量波动水平下,本世纪80年代的粮食绝对产量的波动损失比50年代大得多。在同样的政策、种子、农业技术条件下,粮食产量主要受气候的影响。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不是愈来愈小,而是愈来愈密切。今后制定农业发展战略计划时应考虑气候不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