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消化道内的线虫病,主要寄生于皱胃,虫体因吸血而呈淡红色,且多与其他线虫混合感染。主要特征为患病羊贫血、消瘦,可造成大批死亡,对养殖业危害较大。泰勒虫病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蜱传性血液原虫病,寄生在红细胞内,呈地方性流行,危害严重,可引起羔羊和外地引进羊大量死亡,使慢性发病的山羊和绵羊发育缓慢,产肉量和产毛量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羊的消化道线虫种类很多,给养羊业造成了不少危害,其中捻转血矛线虫的危害较为严重。羊焦虫病是由寄生在羊红细胞中的巴贝斯虫或泰勒焦虫引起,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的疾病,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引起的。当这些疾病混合感染后对羊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笔者就所遇到的此类疾病的混合感染病例的诊疗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6月份,承德县某肉羊养殖场相继发生  相似文献   

3.
卡纳塔卡的4群羊共1,424只,用薄血片检出感染泰勒焦虫的有799只,占56%。约有70%的外种羊,64%杂种羊与52%土种羊为阳性。在22%的血片中看到少数边虫虫体单独存在或与泰勒焦虫混合感染。有9例绵羊感染羊焦虫(Babesia motasi),3只与泰勒焦虫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消化道内的线虫病,且多与其他线虫混合感染。主要特征为患羊贫血、消瘦,可造成大批死亡,对养殖业危害较大。梨形虫病是巴贝斯虫病和泰勒虫病的总称,寄生在红细胞内,经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  相似文献   

5.
<正>羊捻转血矛线虫(捻转胃虫)寄生在羊的第四胃里,羊感染时能引起明显的贫血、下颌水肿、流产等临床症状,甚至出现死亡。笔者于近期发现一起绵羊感染病例,现报告如下,仅供同行参考。1发病情况及症状北京市房山区某养殖户绵羊20只,全部为放养。2011年10月,有一只7岁老羊出现精神沉郁、消瘦、眼结膜苍白、口腔黏膜苍白和下颌水肿症状,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无效死亡;同群其他成年羊无临床症状。2012年3月,成年绵羊17只中有7只成年绵羊出现精神沉郁、消瘦、贫血和下颌水肿症状,成年母羊产羔出现死胎和弱胎,7只中有2只死亡,发病率41%,死亡率11%。同群羔羊也有相似症状,但无下颌水肿。  相似文献   

6.
对发生于甘肃省榆中县境内两例典型的绵羊寄生虫病例的临诊特点、病理变化、寄生虫学检查以及对虫种形态学鉴定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一例为脑多头蚴病同时感染羊鼻蝇蛆病所致;另一例皱胃内发现大量的捻转血矛线虫,感染强度为4 350条,同时混合感染蒙古马歇尔线虫、蛇形毛圆线虫、奥利春细颈线虫、绵羊斯克利亚宾线虫(羊蛲虫),其中捻转血矛线虫是导致该病羊死亡的主要病因.同时,对所发现的蒙古马歇尔线虫进行了形态描述和系统分类学讨论.  相似文献   

7.
羊泰勒焦虫病也叫做“热那病”,是由于感染泰勒科的瑟氏泰勒焦虫而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病羊主要特征是高热、黄疸、贫血以及体表淋巴结发生肿大,其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并在一定区域内流行。任何品种和各个年龄的羊都能够感染发病,其中易感性最高的是3~8月龄的羊,往往呈急性暴发,病死率高,严重损害当地养羊业的经济效益。现概述羊泰勒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剖检变化,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它是由主要寄生于羊、牛真胃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的。2012年9月份,某养殖场516只绵羊陆续死亡了36只育成羊,还有40多只羊出现消瘦、可视黏膜苍白、腹泻、走路打晃等症状;死亡羊只无血色,出现肉尸苍白、血液稀薄等病理变化。1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该养殖户的羊只在嫩江江畔的草甸上放牧,饮用草甸中沟、洼、泡里死水。进入9月份,先后死亡36只3~6月龄育成羊,还有40多只临床表现虚弱  相似文献   

9.
同仁县年都乎生产队的羊,除普遍感染有肝片吸虫外,还感染鼻蝇蚴和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等。据报告:肝片形吸虫单独感染80条,捻转血矛线虫500条,即有症状表现。本生产队1966年11月15日剖检绵羊9只,不仅肝片吸虫平均感染超过80条以上,且与一定数量的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羊鼻蝇蚴等寄生虫混合感染。九只羊的主要寄生虫是:肝片形吸虫全部感染,感染范围是10—191条,平均100.4条。羊鼻蝇蚴全  相似文献   

10.
羊泰勒焦虫病是由山羊泰勒焦虫或绵羊泰勒焦虫,寄生于羊网状内皮细胞和红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型原虫病。本病在临床上很少见。我们最近遇见一例小尾寒羊泰勒焦虫病的病例,诊疗情况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5月5日,我县城郊养羊大户丁某发现羊群(小尾寒羊)中1只育成母羊发病,精神萎靡不振,排红色尿,经用青霉素等抗菌消炎药物治疗2天后,不见好转。同时,又有6只羔羊和育成羊也出现相同症状,即前来我处求治。2临床症状病羊表现为精神高度沉郁,四肢发软,行走无力,喜卧地,食欲大减,体温达41.2℃,并呈稽留热,呼吸和脉搏加速,心律不齐,瘤胃蠕动微弱…  相似文献   

11.
羊的捻转血矛线虫病,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由寄生于羊、牛及反刍动物真胃为主的捻转血矛线虫引起的。此病可引起羊贫血、消瘦、慢性消耗性症状,也可引起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严重损失。下面报道我镇该病的流行和防治情况。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对湟源县2013年-2015年羊泰勒焦虫病的发病情况调查发现,该地区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月-5月,主要侵害1月龄~5月龄的羔羊,其次为1岁左右的羊。发病率、病死率都较高,分别达到8.14%和52.92%;羔羊的发病率、病死率分别为6.63%和58.35%;1岁左右羊的发病率、病死率分别为1.51%和29.13%。该地区的蜱种以青海血蜱为主,偶见草原革蜱,活跃期主要集中在2月-5月,蜱活动规律与该地区的羊泰勒焦虫病发病时间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羊泰勒虫病是由泰勒属血液原虫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蜱传染性疾病,其致病原多为山羊泰勒虫和绵羊泰勒虫。不同的品种和年龄羊只均可发病,且多发生于春夏季节。其临床特征多为贫血、消瘦和衰竭死亡。2011年6—8月间,贵州省某山羊繁育场饲养的黑山羊、白山羊和杂交波尔山羊均发生了疑似山羊泰勒虫病感染症状,在发病的早期,因未能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患病羊只多转归不良,死亡率明显上升,后经逐头静脉放血排查和实验室涂片镜检得以确诊,经过20 d的综合防治处理后,该  相似文献   

14.
正羊泰勒焦虫病的病原体有两种,一种是山羊泰勒焦虫,治病性强,能引起绵羊、山羊恶性泰勒焦虫病,成年羊的死亡率高达46~100%。另一种是绵羊泰勒焦虫,能引起绵羊、山羊的良性泰勒焦虫病,死亡率低。这两种病原无交叉免疫现象。其中绵羊泰勒焦虫病的分布较山羊泰勒焦虫病广泛,我国的四川、青海和我省的部分地区都有绵、山羊发病的报道。1病原体1.1山羊泰勒焦虫i血液型虫体形态不一,以圆  相似文献   

15.
2001年8月初,通榆县西艾为乡、向海乡12个养羊户饲养的792只绵羊发生了泰勒焦虫病。此病特点是发病快,病死率高。相继不到一周就死亡47只,发病率为7.4%,病死率80.2%。其中羔羊发病52只,死亡47只,羔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青海省互助县巴扎乡绵羊泰勒焦虫病的感染情况,我们于2009年、2010年根据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和血液涂片检查,对该乡的8个村的部分绵羊进行泰勒焦虫病的感染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羊捻转血矛线虫病也称之为羊捻转胃虫病,它是由寄生于羊等反刍动物真胃内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羊的一种胃肠道寄生虫病。此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但往往由于一部分养羊场户对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一旦羊群发生感染后,常常会因捻转血矛线虫吸附于羊的真胃壁黏膜吸取病羊体内的血液而获取营养,从而则会导致病羊出现渐进性贫血、瘦弱、营养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线虫病是对绵羊危害较严重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为了摸清伊犁地区哈萨克羊胃肠道线虫感染情况,有效地指导防治工作。笔者采用硫酸镁饱和液漂浮法和尼龙筛兜淘洗法对本地区内哈萨克羊进行了初步抽检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哈萨克羊胃肠道线虫感染率为100%,所获寄生虫8种,即食道口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细颈线虫、毛圆线虫、古柏线虫、夏伯特线虫、毛首线虫和类圆线虫,并多数羊只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9.
<正>羊泰勒焦虫病是由寄生在红血球中的一种原虫引起的疾病。临床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发病率高。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会导致病羊大量死亡。2009年8月5日武威市西营镇一养殖户饲养的78只羊,67只发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认为羊泰勒焦虫病,经过采取注射贝尼尔和中药治疗的综合性措施,治愈62只,死亡5只。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从2003年6月以来,孟州市发生了山羊和绵羊以极度贫血、衰弱、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开始误诊为焦虫病、附红细胞体病、肝炎等疫病,用青、链霉素、磺胺类药、贝尼尔、黄色素等药物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为此笔者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结果确诊为羊消化道圆线虫病(多数为捻转血矛线虫,还有结节虫等)。现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今年5月份,首先在城关镇黄河滩发现个别羊出现贫血,后按肝炎治疗无效。截至10月末,我市13个乡镇276个村,5468只羊发病,死亡438只。羊消化道圆线虫病发病率18.51%,死亡率0.08%。经调查发现,我市几家舍饲圈养大型羊场无发病。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