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系统调查总结了青海云杉常规播种育苗的关键技术;并在常规育苗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云杉和青海云杉的强化育苗技术,总结了青海云杉强化育苗的关键技术,包括温室塑料大棚容器育苗技术和夜间补光技术。对青海云杉常规播种育苗技术和强化播种育苗技术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关系是常规播种育苗是青海云杉播种育苗的基础,而强化播种育苗是青海云杉播种育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桤木播种育苗生产中存在成苗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对桤木播种育苗的不同播种方式、播种时间、覆盖材料进行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撒播平压、3月中旬播种、薄膜覆盖是桤木播种育苗技术的最优组合。为桤木播种育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播种育苗是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目前最常用的育苗方式,其中覆膜播种是文冠果在西北干旱区较适宜的大田育苗方式。本文从种子采收与加工处理、整地与作床、覆膜与播种、苗期管理、移植育苗、移植苗管理等方面对西北干旱区文冠果覆膜播种育苗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文冠果在西北干旱区的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近几年对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温室播种育苗的培育,对青海云杉温室播种育苗方法及苗期管理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使青海云杉温室播种育苗技术进一步成熟。文中将青海云杉温室育苗技术,包括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病虫防治、出圃炼苗和成效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栎树不仅是我国优良的园林景观树种,其还具备多种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为更充分掌握栎树育苗成活情况,研究不同播种技术对栎树育苗的影响。分别以从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引进的北美红栎、柳叶栎和我国本土的麻栎作为试验对象,通过对栎树种子进行处理、催芽,以及对轻基质网袋容器进行处理后,分别使用轻基质网袋再移栽播种育苗、沙池播种育苗、苗圃地播种育苗三种播种方式分别对不同品种栎树进行播种,并分析不同播种技术对栎树育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我国本土麻栎在不同播种方式下出苗率最高,使用轻基质网袋再移栽播种育苗方式可保障不同品种栎树出苗率数值最高;使用苗圃地播种育苗方式播种的不同品种栎树,其地径数值最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多年从事紫叶小檗的育苗经验,详实地总结了紫叶小檗垄作和床作播种育苗的技术。垄作播种适宜于丘陵坡地育苗,床作适宜于平地育苗,可依据地形和坡度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该项技术可作为绿化育苗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沙棘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因耐干旱、瘠薄、盐碱、抗严寒,在宁夏西吉县造林中广为种植。沙棘育苗方法有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和插根育苗等多种。该县以播种育苗为主,播种育苗关键要掌握种子采集贮藏、催芽、播种方法等。笔者现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就沙棘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蒙自桤木播种育苗生产实践进行总结,提出了蒙自桤木播种育苗技术,包括苗圃地选择、圃地准备、播种育苗、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5个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9.
张北勤 《中国林业》2011,(14):53-53
在甘肃省舟曲林区,立枯病是云杉播种育苗中危害较重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当年新播种的云杉苗中。由于该病为土居性病菌引起,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技术措施不当,往往会造成种子播种后不出芽、出苗不齐、出苗后形成缺行断垄,甚至成片死亡,导致整个育苗失败。因此,防治云杉播种育苗立枯病是云杉播种育苗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黄连木播种育苗技术,包括采种、种子处理、圃地选择、整地作床、播种与苗期管理技术等,并探讨了应用该技术后的育苗效果和育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任豆实生苗秋季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任豆采种方法和秋季育苗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资源详细调查,对其科、属组成及分布区类型、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湿地公园共有土著种子植物130科、467属、750种,其中湿地植物有59科、164属、241种。通过对该湿地公园种植植物130科的分析,表明该区域热带性成分较强,与本区系所处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环境条件相符合。通过对种子植物467属的特征分析,热带性分布属稍强于温带性属,反应了该湿地公园植物区系中亚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了解光皮梾木(Cornus wilsoniana)果实特征、利用优树资源选育良种,对来自江西省和广东省的光皮梾木优树及扩繁无性系的果实性状、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光皮梾木优树的鲜果、种子平均直径分别为6.08、4.54 mm,光皮梾木优树的鲜果、种子平均百粒重为14.3、5.56 g,光皮梾木优树无性系的鲜果、种子平均直径分别为5.81、4.32 mm;光皮梾木优树平均鲜果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与扩繁无性系的平均鲜果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8、0.681、0.774,呈显著相关(P<0.05);优树无性系的果实直径、种子直径、种子百粒重复力分别为0.9734、0.9740、0.9921;优树无性系的鲜果平均单株产量为620.0~2636.7 g,初选的优良无性系JX3、JX2、JX12鲜果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2661.4、2637.7、2320.0 g,比试验林全林均值1723.5 g分别高54.4%、53.0%、34.6%;优树无性系的鲜果平均直径与鲜果平均单株产量相关系数为0.431,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2012—2018年采用典型地块、典型线路详查为主,全面踏查为辅的方式对宁波市杜鹃属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宁波市共有野生及习见栽培的杜鹃属植物9种1变种1变型,其中野生种6种1变种1变型,习见栽培种4种。从水平分布看,有广域种、区域种、局域种和微域种4种类型;从垂直分布看,只分布于海拔700 m以上的有华顶杜鹃、白花满山红2种,分布于海拔400~700 m的有云锦杜鹃、羊踯躅2种,分布于海拔400 m以下的仅普陀杜鹃1种,而所有海拔均有分布的有映山红、满山红、马银花3种。与天目山、天台山、舟山群岛、浙江南部和大盘山等周邻区系相比,宁波的野生杜鹃物种资源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相互之间既有共性,但也各具特色。建议开展杜鹃属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进一步丰富当地的景观植物资源,提高杜鹃属植物育种、资源利用和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露水河红松无性系种子园中不同分布亚区优树群体的结实和生长性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结实株率、种子平均产量以南亚区优树群体最高,其次为北亚区,中亚区最低;单株平均结实数、球果平均长度与宽度、单果平均重量、千粒重以南亚区优树最高,其次为中亚区,北亚区最低,与纬度呈现反比状态,而与温度和湿度呈正比。南亚区优树群体的平均树高生长量最大,为10.2 m,分别高出北亚区、中亚区及对照的29.11%、59.38%、92.82%。胸径平均生长量各分布亚区的优树群体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分别高出对照24.87%、21.64%、18.41%。  相似文献   

16.
银叶金合欢育苗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介绍了银叶金合欢的育苗技术,包括种子播种前处理、苗木移栽和苗期管理;银叶金合欢种子于100℃水浸泡24 h,然后1 mg/L IBA溶液浸泡2 h,发芽率可达86%;大苗移栽基质以30%黄心土+70%蘑菇渣为佳。  相似文献   

17.
高羊茅是一种重要的冷季型草坪草。综述近几年高羊茅的研究进展,包括:抗逆性、种子萌发及种子产量、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细胞与分子水平等方面的研究;对高羊茅的养护管理技术:品种选择、水肥管理、修剪技术、病虫害防治和杂草去除等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良种壮苗是果梅优化栽培的物质基础。通过在云南丽江南口苗场进行的嫁接育苗试验,摸索出一套云南果梅良种优质苗木的培育技术。本文按育苗程序,从优良品种类型母树的选择,梅砧及嫁接苗的培育上详尽地介绍了云南果梅良种优质苗木的培育技术。采用此套技术,培育砧苗出苗率高,生长健壮,经采用优株穗条嫁接,嫁接成活率高,嫁接苗生长也健壮。达到了培育果梅良种优质壮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均匀设计对黎蒴栲实生幼苗进行不同梯度的N、P、K配比施肥试验,探讨不同营养条件对黎蒴栲幼苗苗高、地径、冠幅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营养条件对黎蒴栲幼苗的形态指标有很明显的影响。T5(N:0.075 0 g/株、P2O5:0.350 0 g/株)施肥处理的苗高、地径、冠幅较大,其次为T4(N:0.112 5 g/株、K2O:0.050 0 g/株)、T3(P2O5:0.175 0 g/株、K2O:0.100 0 g/株)施肥处理,T1(N:0.150 0 g/株、P2O5:0.262 5 g/株、K2O:0.150 0 g/株)、T2(N:0.037 5 g/株、P2O5:0.087 5 g/株、K2O:0.200 0 g/株)施肥处理和对照则较差。2)N、P、K对黎蒴栲幼苗生长的影响效应各不相同。氮肥可促进黎蒴栲幼苗的生长,但过多的钾肥则不利于黎蒴栲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20世纪80年代后期营建的1.5代杉木种子园遗传品质和种子产量,以子代材积增益、当代种子产量均高为标准,选择用于成年种子园提质改造的优良无性系。经综合评价,选择出了靖大30、靖大35、广洋45等可用于杉木成年种子园提质改造的优良无性系20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开展优良无性系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以高度17 cm、直径19 cm规格的容器,按体积比配置70%泥炭土、25%黄心土、5%珍珠岩的混合基质培育容器砧木苗,在砧木保留3轮底枝的部位进行嫁接,切接或舌接法培育2年生容器嫁接苗成活率达90%以上、苗高达93 cm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