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纹枯病是河南省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笔者认为,随着高产密植品种的推广、土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纹枯病将上升为主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30%~40%。近年来,宝丰县各乡镇玉米种植区都不同程度发生过玉米纹枯病危害,并出现大面积枯死,减产在50%以上。一、发病症状玉米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品种的更换和耕作制度的影响以及玉米大面积的连年种植、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粗缩病、揭斑病、纹枯病、苗枯病等,对玉米产量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着重阐述了这些病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具体预防和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历年田间调查显示,对无为市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发生频次和面积较多的病害有纹枯病、粗缩病以及南方锈病.该文从危害症状、流行规律、防治方法等方面对3种主要病害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无为市玉米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纹枯病已成为我国玉米主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其危害日趋严重,系统地综述了玉米纹枯病的症状表现病原菌及致病因子发病传播危害损失玉米对纹枯病的抗性研究及综合防治等。1.为害症状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对春玉米的危害主要在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对夏玉米危害时间长,从苗期(2叶期)即发生危害。该病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基部叶鞘感病后,初在叶鞘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多时,可形成云纹状灰白色大斑,使叶鞘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玉米大面积的连年种植,农业生产水平、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影响,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青枯病、粗缩病、褐斑病、纹枯病、苗枯病等,对玉米产量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着重阐述了这些病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具体预防和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近几年来,由于外来品种大量增加。杂交品种所占比重逐年加大,氮素化肥用量增加.玉米病虫害发生危害加重。主要发生较重的病害有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锈病、玉米穗腐病、玉米灰斑病.疑似玉米霜霉病.此外还有玉米纹枯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干腐病、玉米茎腐病等。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品种的更换和耕作制度的影响以及玉米大面积的连年种植、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粗缩病、揭斑病、纹枯病、苗枯病等,对玉米产量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着重阐述了这些病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具体预防和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玉米纹枯病是我省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省玉米产区零星发生上升为吹要病害。笔者认为,随着高产密植品种的推厂、土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纹枯病将上升为主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玉米纹枯病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30%~40%。2005年我市邵原镇花园村134公顷玉米制种田严重发生玉米纹枯病危害。病株率72%~100%,出现大面积枯死,减产60%以上。  相似文献   

9.
北方玉米病虫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玉米产区、病虫危害仍是玉变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当前,玉米病害的发生种类逐年演变、大、小斑病很少流行,而茎腐病、灰斑病、粗缩病,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等发生普遍,甚至病病混合,病虫互作,危害严重。采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辅以健身防病、加强病虫监测及其发生规律研究、加强栽培管理等是玉米病虫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玉米生产的发展,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发病面积逐年增多,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高效、优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效防治玉米纹枯病对提高产量和效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本地区种植糯玉米、甜玉米等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效益进一步提升.由于玉米纹枯病菌的逐年累积、品种抗病性的差异、高湿度海洋性气候等因素,本地区玉米纹枯病逐年加重,一般发病田块减产10%左右,严重田块减产30%~40%,已成为玉米生产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近年来,我们对玉米纹枯病危害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基本掌握了其发生危害特点,并组织实施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玉米纹枯病的大面积危害.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实施大面积的玉米连年种植,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玉米产品耕作制度以及更换制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玉米病害时有发生,玉米病害的危害呈现出了加重的趋势,发生了十分严重的病害威胁,主要包括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青枯病、玉米小斑病以及玉米大斑病等等,这些病害对于玉米产量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再加上我国农业水平的提升,玉米危害的发生已经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除此之外,玉米自身生育期间恰巧赶上高温的季节,这一季节中的涝灾以及旱灾频频发生,往往会引起多种的玉米危害发生以及流行,最终导致十分严重的玉米减产现象,为农民造成了十分惨重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就对玉米病害防治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玉米纹枯病在我国一些玉米产区发病日趋严重,而农民往往忽视对该病害的防治.纹枯病在春、夏、秋玉米上皆可发生,发病株率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甚至达100%,由该病导致的损失一般在15%左右,发病重时果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成为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病害因素之一,而玉米大斑病是由突脐蠕孢属引起的,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的常见病害,给我国玉米种植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4.
黄强 《广西农学报》2010,25(2):40-41
春玉米纹枯病是春玉米在生产过程中最主要、危害最重的病害,对春玉米的产量及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就近几年都安县永安乡春玉米纹枯病危害日趋严重的现状,分析和探讨春玉米纹枯病的发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今后春玉米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5.
鄂西山区玉米病害发生情况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分析了2007~2008年鄂西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玉米生产上的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鄂西山区玉米生产上主要的病害除了常发的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穗腐病、茎腐病、锈病外,玉米灰宽病发展速度快.为害日益加重,成为鄂西山区玉米生产上不容忽视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6.
纹枯病又名"花脚杆",主要侵害玉米叶鞘,叶片,也可危害苞叶及果穗。严重时能侵入茎秆,造成黑斑,一般不会引起玉米倒伏。基于此,主要根据纹枯病的特点及玉米生长特性,提出针对玉米纹枯病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纹枯病在春、夏、秋玉米上皆可发生,发病株率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甚至达100%,由该病导致的损失一般在15%左右,发病重时果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成为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病害因素之一。而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  相似文献   

18.
玉米纹枯病又称烂脚瘟,是玉米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叶鞘,也可危害叶片、果穗及苞叶。发病严重时,能侵入坚实的茎秆,但一般不引起倒伏。一般发病率在70%~100%,减产10%~20%。1发病症状玉米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主要危害玉米的叶鞘,果穗和茎秆。在叶鞘和果穗苞叶上  相似文献   

19.
玉米粗缩病也称玉米条纹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玉米粗缩病危害超过其它任何一种玉米病害,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区域的个别地块已经发现了此病。田间调查发病率在10%~20%,严重地块达到30%。发病后及时用药制防治能有效控制病情蔓延,缓解病情减轻病害,使病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20.
玉米纹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纹枯病在我市始见于70年代末,近几年已上升为玉米的主要病害.我站从1979年开始,对其发生规律、影响因素进行了观察,对产量损失进行了测定,并对综合防治技术作了试验与探讨.(一)病害消长情况我市玉米一般在3月底4月初播种,4月中下旬移栽,7月底8月初收获.据1983、1985、1992年系统观察,玉米纹枯病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危害叶鞘、叶片和穗部,由下而上逐步发展,受害植株籽粒灌浆不足,批粒增多,粒重明显下降.纹枯病始见于6月上中旬,盛发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危害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