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浙西南山区旱地马铃薯不同覆盖方法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对马铃薯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马铃薯又是浙西南山区旱地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在山区旱地土层浅薄,地力差,跑水跑肥严重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旱地生产能力,实现马铃薯高产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山区特有资源和生产条件,设计多种材料进行地面覆盖,如栏肥、青草、秸秆等,开展多年定点定位观察,研究和探讨覆盖物对马铃薯的增产效应和培肥效果,为制定山区旱地马铃薯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在缙云县胡源乡章村旱梯地进行,共设栏肥覆盖(3000kg/667m2)、青草覆盖(2500kg/6…  相似文献   

2.
通过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研究,选择适宜天水市山旱地马铃薯主栽品种天薯10号获得高产的有效配套栽培技术模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同地膜覆盖相比对照能提早出苗、成熟,表现出较好的抗旱保墒性和增产效应,增产率60.0%~96.7%。黑膜半膜覆盖栽培下的产量最高,为22 969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11 297 kg/hm2,增产率为96.7%;商品薯率、株高、单株薯重、纯收入最高,生育期最长,病害较轻。  相似文献   

3.
<正>马铃薯作为一种粮蔬兼用作物,已被我省农民广泛接受,种植面积逐年上升.而旱地多熟制的迅速发展,尤其以马铃薯/玉米/甘薯高产高效熟制的不断扩大,使马铃薯栽培技术越来越被重视,以住生产上较注重玉米、甘薯等作物的间套技术,而对马铃薯的间套增产栽培技术研究不多.因此,研究总结出一套马铃薯的间套栽培技术已迫在眉睫.1990~1993年,我们组织丽水、东阳、衡州等单位开展了马铃薯间套技术研究,为间套作春马铃薯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马铃薯鲁引 1号进行不同种源、地膜覆盖、施肥、种薯大小、种植密度的种植试验 ,基本明确了在旱地多熟间种条件下 ,以地膜覆盖 ,选用高山种薯 ,一次性用足基肥 ,中切薯 (2 5g ,6 6 7m2 种 35 0 0~ 4 0 0 0穴的密度等处理较好。通过应用早熟品种和促早熟措施 ,形成了较有系统的浙西南山区马铃薯早熟高产增效的关键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长沙地区春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东农303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春马铃薯地膜覆盖、稻草覆盖、稻草加地膜覆盖、敞土4种栽培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无论从出苗速率、植株生长势、产量与效益方面均明显优于其它栽培方式,与敞土(CK)栽培相比,地膜覆盖增产,每667m2增收515.2元;稻草加地膜覆盖栽培增产不显著;稻草覆盖栽培反而减产16.0%。改进稻草覆盖栽培技术可提高春马铃薯的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地膜覆盖栽培是近年来已被生产实践所证实了的一项新的保证性栽培技术,采用地膜覆盖马铃薯,有增加地温、保持土壤湿度、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等作用,可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早熟,从而达到增产增值的效果.我所马铃薯课题组对引进品种克新2号在所内多年露地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为解决本市淡季蔬菜缺乏、品种单调等问题,从1988年开始在川区蔬菜区进行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示范工作.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较对照提早收获30天左右,增产76.6%,亩增收340.07元,增  相似文献   

7.
天水市属于马铃薯北方一季作区,年播种面积为5.4万hm2,种植品种以中晚熟和晚熟品种为主,早熟品种为辅.在山旱地早熟马铃薯品种主要采用夏播种植方式,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水热资源.在川水地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具有成熟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近年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引进和选育适宜天水市种植的早熟马铃薯品种成为生产上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从省内外引进了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马铃薯早熟丰产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前 言甘肃省马铃薯正常种植收获期一般在8月~9月。如能改进栽培技术提早收获,将丰富蔬菜市场供应和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本试验通过选用早熟品种、催芽育苗、适时移栽、地膜覆盖,促进提前成熟,早进入市场,为马铃薯生产的增值提供参考依据。2 材料和方法21 试验设计及处理试验采用温室育苗,田间移栽种植。处理有:①育苗移栽 地膜覆盖;②催芽种植;③传统小整薯方法种植。小区面积30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施尿素150kg/hm2,普钙450kg/hm2,土粪45t/hm2,保苗555万株/hm2。马铃薯为早熟品种167~45。试验于1997年~1998年在甘…  相似文献   

9.
西吉县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生产潜力及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我县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升级,提高经济效益,笔者在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就我县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生产潜力及其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力求在马铃薯栽培上有新的突破,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1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的生产潜力就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我们在2001 ̄2003年三年中经过试验进一步作了详细的研究。试验设2个处理:(1)地膜覆盖,(2)露地(CK,未作任何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2×8=16 m2,选用品种为大西洋。据观察测定,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出苗,提早成熟,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以下各类数据和结果均为我们在2001 ̄2003年试…  相似文献   

10.
春马铃薯全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试验针对全程地膜覆盖 ,前期地膜覆盖 ,露地栽培三种栽培方式进行 5种处理。其结果表明 :全程地膜覆盖马铃薯生产势极强 ,易徒长 ,产量最低 ;全程地膜覆盖在初蕾期喷施 2 0 0mg kg多效唑 (或混喷 15 0mg kg膨大素 ) ,能有效控制营养生长 ,促进块茎膨大 ,马铃薯块茎外观品质好 ,产量较露地栽培增产极显著 ,较前期地膜覆盖 (喷多效唑 )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套种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确定商洛乃至整个秦巴山区不同马铃薯种植区域最佳地膜种类,以普通白色地膜,黑白地膜,全黑地膜和‘紫花白’马铃薯为试验材料,对不同颜色地膜覆盖条件下马铃薯各生育期膜下地温变化、农艺性状表现、以及最终产量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低热区还是在中温区,马铃薯现蕾期以前,普通白膜覆盖的各生育期提前、膜下10 cm地温较高,特别是在播种较早的低热区这些差异更为明显,但在马铃薯生长后期,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这些差异逐渐缩小;在最终产量表现上(以晚播点为例),普通白膜覆盖的产量2 286 kg/667m~2,黑白地膜覆盖的产量1 911 kg/667m~2,全黑地膜覆盖的产量仅有1 419 kg/667m~2,且3种产量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因此,在马铃薯大田生产中,还应以普通白膜覆盖为主,在一些播种迟、温度较高、杂草较多的区域,可适当推广黑白地膜和全黑地膜。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地膜覆盖及绿农素喷施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及绿农素喷施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马铃薯地膜覆盖比露地 5cm日平均土温提高 3 2 7℃ ,0~ 2 0cm土层含水量提高 1 8个百分点 ,成熟提早 10~ 15d左右 ,商品薯率等经济性状有明显改善 ;绿农素喷施能克服地膜覆盖后追肥难及沙地保肥性差所造成的脱肥、早衰问题。地膜覆盖 +绿农素喷施能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 ,分别较地膜覆盖、绿农素喷施、露地增产 11 93%、 17 2 5%和 2 7 89%。  相似文献   

13.
宁夏冷凉易旱区旱地蚕豆优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开基  冯锐 《作物研究》1999,13(1):15-18
在宁夏冷凉易旱区旱地进行蚕豆异地引种品比、氮磷配比、种植方式、间作套种、地膜覆盖等试验,筛选出该区蚕豆主要优化栽培技术措施:以临蚕3号为当家品种;在施土粪肥30000kg/hm2的基础上,施尿素615kg/hm2和三料磷肥255kg/hm2(或施等量的其它化肥);采用撮苗或宽窄行种植,蚕豆与马铃薯套种,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4.
稀土旱地宝浸种对马铃薯防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土壤墒情差的地区,用稀土旱地宝浸种,马铃薯显示出极强的抗旱抗病能力,并使生育期提前;马铃薯环腐病、黑胫病减轻,晚疫病发病迟,严重度降低;显著提高了马铃薯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山西北部高寒地区的主要作物之一,历年种植面积在100万hm2左右,其中有1/3种植在旱地上.长期以来,由于土壤干旱,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影响了马铃薯的高产与稳产.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经连续多年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一套旱地马铃薯规范化栽培新技术,经过在晋北高寒区连续三年的示范与推广,产量可达35000 kg/hm2以上,比对照田增产50%~80%.  相似文献   

16.
我省闽南地区属于高纬度菠萝种植区,近几年来,菠萝种植面积有较大发展.为了克服低温的不利因素,更好地发挥菠萝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83年9月5日进行地膜覆盖试验,探索地膜对菠萝的增产潜力.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具有省工、降低成本、促进生长发育的效应.因此,地膜覆盖的应用为菠萝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中熟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春马铃薯的地膜覆盖栽培、敞土常规栽培、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稻草覆盖栽培、稻草加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加小拱棚覆盖栽培和稻草加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共7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加地膜覆盖栽培无论是在出苗速率,还是在植株生长势、抗病性以及产量和商品薯率等综合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几种栽培方式,与敞土常规栽培(CK)相比,增产明显,达到了324.2%;其次是稻草加小拱棚覆盖栽培,增产220.3%;而地膜覆盖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增产则较小,分别增产42.0%和27.1%。  相似文献   

18.
为给旱地夏闲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夏闲期施肥与覆盖处理对旱地冬小麦土壤储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闲期施肥可明显提高播前0~100、100~200 cm土层储水量,增加了冬小麦穗数、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不论施肥与否,地膜覆盖与纸覆盖均可提高播前底墒,增加小麦穗数和穗粒数,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地膜覆盖处理效果优于纸覆盖;施肥可增进覆盖的保水、增产及高效用水的作用。因此,旱地夏闲期可通过施肥与覆盖技术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为旱地秋播作物高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 马铃薯具有喜冷凉耐低温的特性。其地上部分生长最适温度为21℃,块茎形成最适温度为16~18℃,在高温条件下退化速度加快.我省春马铃薯生育期间的温度较高,而且贮藏期间还要经过炎热的夏季,马铃薯的退化现象普遍存在,但各地退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天水市山旱地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及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马铃薯,是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山旱地晚熟菜用及高淀粉型马铃薯生产是天水市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天水市山旱地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着品种单一、优质专用品种相对缺乏及产量水平相对低下等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该区域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为筛选出适宜天水市山旱地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