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牛疱疹病毒1型(BoHV-1)对牛的感染可导致上呼吸道疾病、结膜炎或生殖器疾病。感染也会导致短暂的免疫抑制,BoHV-1是与牛流产有关的第一种牛传染性病原体。BoHV-1和其他α疱疹病毒亚家族成员一样,在感觉神经元中建立潜伏期。应激刺激,由合成的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模拟,一贯诱导潜在感染的小牛和兔子的潜伏期再激活。  相似文献   

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疱疹病毒Ⅰ型(BoHV-1)引起的一种牛的传染病,可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疫苗接种是用于防控该病的重要手段,但现有疫苗在多个方面都有改进的余地。本试验利用pBoHV-1BAC载体和4次Red E/T重组,依次构建了BoHV-1gN~-(CT~-)、BoHV-1gN~-(CT~-30-32-)、BoHV-1gN~-TK-和BoHV-1gN~-TKgG-基因缺失突变株,其中gN缺失了胞外区30~32位氨基酸、胞质尾区CT端,TK基因缺失了1 079bp,gG基因缺失了1 335bp。pBoHV-1gN~-TK-gG-经磷酸钙法转染MDBK细胞后,出现细胞病变,成功拯救出三基因缺失病毒株BoHV-1gN~-TK-gG-。研究结果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新型基因缺失标记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疱疹病毒1型(BoHV-1)引起牛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及气管黏膜炎症、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引起生殖道感染、脑膜炎、结膜炎、流产等多种病型。该病呈世界性流行,我国部分地区也有发生。BoHV-1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容易使其他病原体侵入引发继发感染,从而导致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的发生,给世界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论文围绕IBR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防控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有效鉴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oHV-1)gg-/tk-基因缺失疫苗人工免疫和BoHV-1野毒株自然感染的鉴别诊断方法,以BoHV-1gG蛋白为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iELISA)抗体检测方法。根据编码BoHV-1gG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以BoHV-1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gg基因截短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并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gg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呈可溶性及包涵体2种形式表达,纯化的gG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将可溶性gG蛋白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BoHV-1gG iELISA抗体检测方法,并优化了各反应条件。使用该方法与商业化试剂盒BoHV-1gE和gB阻断ELISA进行比较检测,并与其他5种牛常见病原体的阳性血清进行交叉反应检测,同时进行了该方法的重复性试验、保存期试验及消长规律试验;最后使用该方法对临床1 031份牛血清进行了检测,血清流行率为83.71%(95%CI:81.30%~85.90%)。结果显示,该方法的阴、阳性血清检测的临界值(S/P值)为0.398,与进口试剂盒比较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本试剂盒可在1∶50倍样本稀释下进行检测,而商业化试剂盒是1∶1倍样本稀释检测。此外,该方法分析特异性良好,与其他非相关病原体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检测重复性良好;在4℃条件下可保存6个月。该方法在人工感染BoHV-1野毒株和人工免疫BoHV-1 gg-/tk-疫苗株20d后可以明显区分疫苗株免疫和野毒株感染。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BoHV-1gG iELISA抗体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既可以用于有效鉴别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也可作为BoHV-1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来自牛疱疹病毒1和5型(BoHV-1和BoHV-5)的病毒囊膜糖蛋白D(gD)是病毒的主要组成成分,并且在疱疹病毒的致病机理中起到关键作用。gD对于病毒侵入细胞是必不可少的,是病毒感染细胞期间中和抗体的主要靶标。鉴于其在诱导保护性免疫方面的作用,已使用该糖蛋白作为主要抗原开发出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载体疫苗候选物,证明gD具有在宿主中诱导较强病毒中和抗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以及对宿主进行免疫保护的能力。论文着重介绍了BoHV-1、BoHV-5和一些人类疱疹病毒gD的结构和功能特征,阐述了gD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及gD在新型疫苗设计中的应用,为全面了解gD结构特点及其在疫苗研发中的作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即牛疱疹病毒1型(BoHV-1)感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给我国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性药物,疫苗免疫仍然是防控该病的有效措施。当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弱毒疫苗2种常规疫苗和亚单位疫苗、DNA疫苗、IBRV基因缺失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4种基因工程疫苗,各种疫苗各有优点。现对上述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BRV疫苗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牛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红鼻病或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患牛临床特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发热,有鼻炎、鼻窦炎、喉炎和气管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列为B类疫病. 1 病原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病毒呈球状,直径约200毫微米.可在牛肾、牛胎肾、猪肾、羊肾及马肾细胞上生长,并可发生细胞病变,均产生核内包涵体.  相似文献   

8.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IBR病毒(IBRV)又称牛疱疹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virus type 1,BoHV-1)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红鼻病”或“坏死性鼻炎”,是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和“运输热”(Shipping fever)的重要病原之一。IBR最早见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罗拉多州,由Madin等人从患病牛中分离得到[1]。我国最早于1980年从新西兰进口的一批牛中分离到该病毒[2],随后发现此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不同品种的牛均有感染,血清阳性率可高达70%以上[3]。  相似文献   

9.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即牛疱疹病毒1型(BoHV-1)所引起的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IBR的早期准确诊断,对该病的防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IBR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具有特异和敏感及准确等特点,而血清学诊断具有敏感、快速、方便和价廉等特点。为了实施IBR的净化和根除计划,部分国家和地区已逐渐采用IBR基因缺失疫苗,配套使用鉴别诊断方法来鉴别IBR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论文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常用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BR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G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PCR技术,既能快速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又能区分同属病毒牛疱疹病毒5型和伪狂犬病病毒。根据基因库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G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参考毒株和阳性样本进行扩增,结果均能扩增出一条463 bp的特异性条带;对同属的牛疱疹病毒5型进行扩增,获得651 bp和431 bp两条带;对同属伪狂犬病病毒进行扩增,获得493 bp的条带;而非相关病毒(如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等),不能扩增出条带。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2×10-3 PFU/mL。鉴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将在牛疱疹病毒感染诊断和标记疫苗免疫后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钟承  潘玲  刘亚 《中国奶牛》2012,(21):36-38
本试验对蚌埠市一家未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及病毒性腹泻免疫的规模化奶牛场的94份奶牛血清样品,分别使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及病毒性腹泻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共检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血清65份,阳性检出率为69.15%;病毒性腹泻阳性血清83份,阳性检出率为88.30%。结果表明,该规模化奶牛场存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及病毒性腹泻的感染和接触史,应采取净化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IBR)是牛的一种疱疹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以气管炎、鼻炎和发热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IBR在牛呼吸道疾病和流产的病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无差别.此病毒也引起结膜炎,传染性脓疱性阴户阴道炎,龟头包皮炎;引起脑炎则罕见.此病极易传播,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有些牛可以发生无反应的隐性感  相似文献   

13.
牛布鲁氏菌(Brucella Bru-A)和牛疱疹病毒都是可引起牛流产,睾丸炎等疾病的病原。牛布鲁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内寄生,其感染的宿主范围极广。患病母畜在患病期间以及在流产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可以通过乳汁排菌。布鲁氏菌对外界的理化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感染布鲁氏菌的奶制品是主要的公共卫生危害。牛疱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BHV)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1972年,该病毒在整个西欧国家引起了严重的牛呼  相似文献   

14.
《北方牧业》2012,(15):23
<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牛疱疹病毒I型感染、红鼻病或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和发热,有鼻炎、鼻窦炎、喉炎和气管炎。1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又称牛疱疹病毒I型(BHV-1),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成员。病毒在pH6.9~9.0时稳定,在pH4.5~5.0下可被灭活。病毒在4℃可保存1个月,37℃存活10天左右,多种消毒剂均可使病毒灭活,如0.5%氢氧化钠、0.01%氯化汞、1%漂白粉、1%酚  相似文献   

1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牛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由牛Ⅰ型疱疹病毒引起.本病主要感染牛,鹿、山羊和猪也易感.主要传播途径是鼻腔分泌物或眼分泌物,阴道和包皮分泌物、精液及胎儿体液和器官也可以是传染源.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根除本病,采用相关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同时要进行血液检测,限制运输,也可以防止本病的大面积暴发,均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对15份疑似感染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患牛鼻腔分泌物样品提取病毒DNA,以gB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在15个样品中检测出3个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核酸阳性样本,检出率为20%,其中1个样本提交GenBank(KY348790),命名为IBRV-4T3-1,3个IBRV核酸阳性样本之间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9%以上,而与IBRV参考株gB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8.8%以上,构建的gB基因遗传进化树表明,IBRV-4T3-1与参考株亲缘关系较近,处于遗传进化树中同一分支上,属于α疱疹病毒亚科水痘病毒属(Varicellovirus)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确认疑似患牛感染IBRV。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五家渠市肉牛、杂交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等疫病发病情况,本试验采集了30个牛场346份血清进行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牛白血病、副结核病和包虫病抗体检测,并对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日常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家渠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和包虫病存在感染,其中前两种病表现为重度感染。牛白血病、副结核病、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病没有发病。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五家渠市肉牛、杂交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等疫病发病情况,本试验采集了30个牛场346份血清进行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牛白血病、副结核病和包虫病抗体检测,并对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日常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家渠市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和包虫病存在感染,其中前两种病表现为重度感染。牛白血病、副结核病、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病没有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在2012年间采自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红原县共377份牦牛血清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血清样品共105份,阳性率为27.9%。[结论]表明四川省牦牛群中均存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感染。该研究为该地区牦牛传染性鼻气管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简称IBR)是牛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的流行趋向世界性,为防止本病传入我国及有效地控制本病,经实验室二千余头份血清样品的试验,证明病毒一血清细胞中和试验方法对诊断该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