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平 《农业与技术》2006,26(3):204-206
提出基于多维立方体的数据挖掘思想和方法以及一种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综合测评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技术构建一种“平面”和“立体”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综合测评体系,建立多维综合测评联机分析挖掘模型,实现在高校机械专业教学质量分析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校班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推动班级自身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慎重选择班干部,构建“理论育人、实践育人、评价育人、关怀育人”四重保障培养体系,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班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几个问题的认识华中农业大学陈兴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这无疑给发展中的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以下简称综合测评)理论和实践以巨大的推动力。综合测评就是高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管理对知识服务创新和提升图书馆管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对知识管理成熟度进行分析与评价有利于知识管理的可持续实施.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应用的意义和现状,从成熟度发展模型、分析模型和评估模型3个方面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并探讨了成熟度模型在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为高校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能力测评提供指导框架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综合育人价值。本文以江西农业大学课程强基、实践固本、文化铸魂、评价赋能的实践为例,积极进行农业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探索,并就“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新时代农业高校劳动教育,提出了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突显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紧扣学科专业特色、夯实保障条件的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组建胜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师队伍,是高校推进新农科建设、提高农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文章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文本梳理和理论基础探寻,以及自下而上的专家评价与高校教师调查,运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开展信度与效度检验,构建了“新农科教师胜任力测评模型”。该模型是由知识素养、教学素养、农科素养、个人素养、实践素养和师德师风素养6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六维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全国759位新农科教师开展大规模测评后发现,新农科教师胜任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不同教龄和技术职称上的新农科教师胜任力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依据两所高校1836名大学生“心理卫生测评量表”的测量结果,分析农业高校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具有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中多样化的开展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质量,有助于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发展,为立德树人、全面育人提供重要参考[1]。本文基于帕森斯“AGIL”理论模型,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表现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大学生劳动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9.
“思创融合”教育现已成为新时期打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策略与路径。运用DEMATEL法分析确定了高职院校“思创融合”教育关键影响因素是育人理念、意向观念、师资队伍、体制机制、环境氛围,提出了更新育人理念、营造环境氛围、健全体制机制、建强师资队伍等四项深化高职院校“思创融合”教育的针对性对策,助推新时代高职院校提升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教师的“隐性流失”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工作秩序和教育质量。如何防止高校教师的“隐性流失”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着重对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