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发展现状 沧县是金丝小枣的故乡和原产地,是全国最大的金丝小枣基地县。全县有红枣面积4万公顷,常年枣产量3亿公斤,产值15亿元,已经成为该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金丝小枣优良单株选择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金丝小枣为我区传统名优创汇果品。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但由于金丝小枣类型繁多,加之长期以来缺乏选优汰劣的思想,因而单株产量和果品质量相差悬殊,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发挥。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区金丝小枣的产量及质量,我们对金丝小枣进行了选优工作,经过三年的精细筛选,已选出8个优良单株并通过技术鉴定,现将选优结果报告如下:一、选择工作基本情况我们首先通过地区科委、地区农林局、沧县科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了解枣树概况,  相似文献   

3.
<正> 金魁王,是在红枣资源普查和选优过程中,从金丝小枣的主产区沧县发现的一个变异株,植物学特性与普通金丝小枣相似。其果实重量是普通金丝小枣的2~3倍,且鲜食风味极佳,是鲜食和制干兼备的良种。1989年引入沧县金丝小枣良繁基地,进行栽培和观赏研究,继而建立品种测定圃与国内众多红枣良种一起设区,重复测定。测定代号9号,因综合性状比较突出,并具特殊经济性状,故推荐命名——金魁王。2001年7月“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定名为金魁王,编号为:HEBR2001-2204,适于华北地区枣树适生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金丝小枣新品种──无核红、金丝丰、金丝蜜,是由河北省沧县金丝小枣良繁场、北京林业大学、河北省林木种子站等单位,于1987年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小枣选优,从沧县闫村乡程庄子村选出的3个优良无性系。经过8a初选、复选、建园测定选育成3个新品种,并于1998年4月通过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良种审定,在河北省栽培区推广。1 植物学特征1.1无核红无核红为无核金丝小枣,又名虚心枣,空心枣。9a生平均树高3.7m,基径8.6cm,冠幅2.8 m×3.2 m。树冠呈自然回头形,树势中庸。主干树皮灰褐色,呈条状浅裂…  相似文献   

5.
金丝小枣在长期人工栽培和自然繁衍过程中分化出众多品系。其性状表现良莠不齐,严重地影响了金丝小枣的规模化、良种化和社会化的大生产。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林业局和河北省林业厅于1987年在河北省沧县兴建了我国第一家以收集、决选、良繁、示范、推广为一体的金丝小...  相似文献   

6.
<正> 沧县高川朴寺村,是我省金丝小枣优质丰产的典型村庄。全村54户,250人,耕地860亩,有结果枣树180亩,4800株。自1982至  相似文献   

7.
沧县金丝小枣弛名国内外,其特点是:皮薄、肉厚、味甜,肉质细腻,且带有金丝,故称“金丝小枣”。金丝小枣是很好的木本粮食。枣果既可生吃,又可熟食,还可加工成乌枣、密枣、枣糕、枣酱、枣泥、枣酒等多种食品。枣果含有多种维生素、糖、脂肪、蛋白质、抗血酸和治疗高血压症的有效成分——卢丁,为我国中草药材之一。枣花是优良的蜜源。枣叶,可作牲畜饲料。木材坚硬,纹理细致,是生产和生活用具的稀有原材料。金丝小枣远在百年之前就畅销国外,换取大量外汇,至今在国际市场上仍享有极高声誉。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黄骅市的冬枣是优良鲜食晚熟品种,以100~120元/kg的价格畅销北京、深圳、上海等地。但由于原用做砧木的酸枣来源少,生长慢,所以发展规模小,并且以此做砧木所结果实口感酸。金丝小枣是献县、沧县的特产,酸甜可口,含糖量高,其根蘖苗多且生长快。探索金丝小枣嫁接冬枣的可行性将有助于冬枣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业产业》2008,(8):69-69
目前,河北省沧州市农科院林果所培育出抗逆优质高产小枣新品系——金丝特丰、金丝长丰、金丝圆丰3个新品系。为解决金丝小枣的浆烂和裂果等问题,自1990年沧洲市农科院开展了金丝小枣品种资源调查,以抗逆(抗病、抗裂)、节水、优质、高产为选育目标,最终选育出了多个优良苗头品系.并在沧县高川枣区的一些科技示范户当中进行示范种植。经过多年实践,  相似文献   

10.
<正> 金丝小枣是我国特有果树,又是重要木本粮食树种。近几年来在我国,特别是华北一带发展十分迅速。随着人类对小枣栽培要求的不断提高,金丝小枣品种已开始向良种方向发展。发展和推广小枣良种,采用嫁接繁殖法在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试图从金丝小枣嫁接的几个环节性措施中进行探讨,旨在为良种的推广和引进提供技术依据。一、试验材料(一)试验地设在河北省沧县(陈圩)金丝小枣良繁场,占地60亩。该地属北方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5℃,年降雨量600毫米,无霜期203天,土壤为壤土,有机质含量0.978%。(二)砧木为1988年春季定植的2年生金丝小枣实生苗,嫁接时株高1.2~1.8米,基径1.0~1.76厘米。  相似文献   

11.
献县是全国著名的金丝小枣之乡,目前全县红枣种植面积50万亩,其中冬枣、无核小枣等优良品种15万亩,红枣年产量1.5亿公斤,年产值6亿元以上,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全县人均红枣收入1070元。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河北省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河北省优质红枣生产基地县、河北省林果产业结构调整十佳县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积极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2.
沧州市是河北省重要的果品生产大市,是著名的金丝小枣之乡、冬枣之乡、鸭梨之乡。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创建果品强市这一主攻目标,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努力打造传统特色品牌,强力推进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进程,果品产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沧县和泊头被列为河北省果品强县(市),泊头东方果品公司和沧县崔尔庄枣业有限公司被列为河北省十大果品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全市果树总面积达到258.3万亩,总产16.05亿公斤,果品总产值达到55亿元,果品业已经成为振兴地方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强化政策引导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沧州金丝小枣市场浅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大于求、产品本身质量下降及市场竞争激烈等是决定沧州金丝小枣价格较低的主要因素。通过沧州金丝小枣产品分析,发现其核心功能在弱化,形式产品有所提高,附加产品急需加强;通过本行业竞争力分析,发现沧州金丝小枣产品竞争优势并不明显。提出了沧州金丝小枣发展对策:政府应明确职责,重点应放在协调企业与公众关系和对果农和企业的减负、免税等产业政策制定上;营销企业应注重:建立金丝小枣基地,稳定和控制产品质量;拓展市场营销范围,扩大消费群体,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品牌"意识,增加促销投入;完善销售渠道,建立灵活的定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冬枣是河北省名、特、稀、珍贵的红枣鲜食品种。其营养丰富、酥脆香甜,品质极优,引起各地果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冬枣难以采用种子和扦插繁殖的办法繁殖苗木,嫁接又受季节、材料等因素的严重限制,极大地制约了冬枣的发展速度。自1997年以来,沧县金丝小枣良繁场,...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沧州金丝小枣产区―沧县、献县、泊头及南皮等区域的枣疯病发病情况、周边绿化植被等进行了调查及汇总,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有关枣疯病的研究结果,对该地区枣疯病出现的原因及蔓延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枣疯病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 沧县金丝小枣,品质好,产量高,驰名中外。但它生长缓慢,新种幼树都有2—3年的缓苗期,缓苗期过后,生长也很慢。需15—20年才能进入结果期,甚至有的25年后才能开甲结果。这就严重影响了金丝小枣的发展。我们通过多年试验和大面积观察,发现金丝小枣缓苗期长和生长缓慢的现象,并不是它的固有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造成的。因此,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培养幼苗入手,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不仅彻底克服了缓苗期,而且能够速生,提前进入结果期。  相似文献   

17.
追肥对金丝小枣浆烂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丝小枣浆烂果,是影响枣果质量、果农经济收入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关,但肥水管理对其也有很大的影响。为此,于1998年进行了施肥防治试验,取得了初步效果。1试验地点、材料和方法试验地设地沧县大官厅乡东留肖村东南,在试验地内选择10a...  相似文献   

18.
绿盲蝽成虫对枣树叶片、花蕾、幼果危害能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绿盲蝽对枣树危害的严重性,在枣产区沧县高川乡朴寺村3 a生金丝小枣苗圃对其成虫危害枣叶、花蕾、幼果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为:绿盲蝽成虫每头每天平均危害枣叶2.46片,花蕾2.74个,幼果1.59个。  相似文献   

19.
山东无棣县是全国金丝小枣的基地县。为使金丝小枣生产良种化,解决金丝小枣结果晚的问题,增加经济收入,缩短产前投资年限,一九七五年以来,在省果树研究所和省、地林业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无棣县的林业技术人员,连续进行了金丝小枣优选,他们发动小枣产区的干部和群众,通过访问、现场调查,初选出七个类型和一个单株。经惠民地区干鲜果选优协作会议鉴定,确定其中长圆薄皮型、  相似文献   

20.
<正> 金丝小枣耐干旱、瘠薄、抗涝。在重盐碱地上也能正常生长,且果实比非盐碱地含糖量高。我区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集中产区有沧县、献县、交河、盐山、海兴等县。主产区多以枣粮间作形式经营,其余县多为片林或零星种植。但由于小枣栽植成活率低,影响了枣粮间作的发展。因此急需探讨提高小枣栽植成活率的配套技术措施,为枣粮间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