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保护地番茄晚疫病危害情况及其防治276714山东省临沭县南古镇农技站夏英三番茄晚疫病是番茄保护地栽培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减产20%~30%,严重时可以毁棚,特别是秋延迟栽培的番茄,发病后几天就可使全棚毁掉。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茎部也可受害,幼苗期发...  相似文献   

2.
棚室番茄晚疫病及防治276714山东省临沭县南古镇农技站夏英三番茄晚疫病是番茄棚室栽培的主要病害,常减产20%~30%,严重时可以毁棚,特别是秋延迟栽培的番茄,发病后几天就可使全棚毁掉。一、病害特征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茎部也可受害。幼苗期发病,叶...  相似文献   

3.
生产上番茄病害约有75种,其中重要病害约15种,分别在苗床中、幼苗期、成株期造成严重为害,而病毒病、晚疫病为毁灭性病害,可造成大面积绝收。1发病原因1.1病菌来源(见表1)1.2发病条件①苗床猝倒病:低温高湿、弱光、地温10℃。立枯病: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高温(≥24℃)。沤根:床温及地温低、浇水过量、连阴雨天。②幼苗期灰霉病:密度大、高湿、结露、20~23℃。早疫病:高温高湿、连阴雨、26~28℃。叶霉病:湿度大、光照弱、连阴雨、20~25℃。病毒病:高温、干旱、强光、蚜虫多。③成株期晚疫病…  相似文献   

4.
番茄、茄子的蘸花技术一、2.4—D1.番茄:使用浓度10~20(10-6),在花半开放时用毛笔涂抹花柄或药液浸花。2.茄子:使用浓度20~30(10-6),在花半开放时浸花或用毛笔涂花柄。值得注意的是药液不能蘸到植株其它部位,特别是幼芽嫩叶上。二、番...  相似文献   

5.
番茄蘸花技术要求王焕忱目前,为了使番茄早结果,早上市,普遍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番茄,这就遇到一个突出的问题,早春,棚内黑白温差较大,白天在30℃~35℃,夜间在10℃~20℃,有的地区有时还要低于10℃,棚温极不稳定,棚内相对湿度经常在80%以上,这些外...  相似文献   

6.
李奎  王亚丽 《蔬菜》2015,(1):71-72
遵义县番茄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番茄晚疫病发生重、损失大、不易防治、防治效果差,针对遵义县番茄晚疫病的发生及防治进行调查与研究,提出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为种植户防治番茄晚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硫酸铜治番茄晚疫病苗效果好近几年来,番茄上的晚疫病特别严重,就连番茄苗期也开始发病,多数发病为早、晚疫病,特别是晚疫病尤为严重。苗期发病主要是在离近地面的茎上,呈黑褐色腐败状病斑,病斑逐渐扩大,严重的能引起植株萎蔫,如不及早防治,会造成较大损失。19...  相似文献   

8.
番茄属于喜温性蔬菜。且耐干燥.怕水怕湿.在本市历年以种植春大棚为主。春大棚番茄生长期间气温低.湿度大.加上主裁品种抗病性较差。因此番茄晚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青枯病、番茄脐腐病、番茄早疫病、番茄灰霉病等日趋严重.尤其是2002年冬季至2003年春.番茄晚疫病在本市暴发成灾。导致有的农户几乎绝收。2001年冬至2002年春.大棚番茄在4月份灰霉病大发生.发病严重的大棚减产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9.
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Bary)是番茄生产中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在我市每年均有发生,一般年份造成20%~30%的经济损失,严重年份损失高达5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出现绝收.  相似文献   

10.
节 气主要农事防治对象防治措施 17寒露10月7~8日气温10~27℃ ①冬春茬温室番茄、茄子、西葫芦、黄瓜、苦瓜、莴笋、春甘蓝、菜花育苗,秋芹定植。 ②早秋甘蓝、菜花、萝h、白菜采收。 白菜、甘蓝霜霉病,黑腐病,黑斑病,瓜类霜霉病,番茄晚疫病。 蚜虫,韭、蒜根蛆,蜗牛、蛞蝓、蓝跳甲。 18霜降10月23.24日气温5~24℃ ①越冬菜苗床管理。 ②秋菜花、甘蓝、莴笋采收。 ③秋深耕。 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白菜、甘蓝黑斑病,黑腐病,早霜冻。 黄、蓝跳甲。 ①早秋菜收后立即深翻,消灭越冬病虫。 ②备用温室床土及四壁消毒,秋延后覆盖棚膜防寒。 …  相似文献   

11.
1 问题的引出 2008年初我被聘为巴彦淖尔市政府植保顾问.7月3~4日,对该市番茄晚疫病发生与防治状况进行了调研,并在蹬口县和市植保站进行了针对基层农民以及全市植保干部的番茄晚疫病防治技术培训.今年,番茄晚疫病防治已经成为全市农业工作的重点之一,其中的原因要从去年番茄晚疫病发生情况说起.  相似文献   

12.
蔬菜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四)保护地番茄主要病虫综合治理郑建秋师迎春(北京市植保站100029)1病虫基本情况据调查,保护地番茄病害近30种,虫害约15种,常年发生病虫20余种。主要病虫有灰霉病、病毒病、晚疫病、叶霉病、桃蚜、白粉虱等,阶段性为害或部分地...  相似文献   

13.
番茄晚疫病症状诊断、流行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晚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随着保护地的发展,北京、山西、云南、贵州、青岛、陕西、河南、河北等许多省、市番茄晚疫病已成为周年发生的病害。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变异频繁,病原菌新种群不断出现,病原菌群体的有性重组机会增加,导致番茄品种抗性丧失,严重威胁着番茄生产的发展。番茄晚疫病病菌喜低温高湿环境,冬春季保护地栽培中发生相对严重。目前缺乏有效的抗病品种,主要依靠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根菜作物,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而晚疫病是马铃薯的毁灭性病害,田间造成的损失一般为30%~60%,窑藏期造成的损失一般在10%~35%左右,该病害除危害马铃薯外,还危害番茄等茄科植物,一般在马铃薯开花以后,气温20℃左右,天气阴霾,空气潮湿或雾条件下,病害蔓延极为迅速。  相似文献   

15.
通过1985~1989年在番茄上进行的试验,初步肯定了钛在番茄上叶面喷施的效果和应用技术。叶面喷施10~20ppm钛两次,对促进保护地、露地番茄早熟增产、优质及提高经济效益效果显著,投入与产出比为1:19~140。钛能使番茄种子萌发提早,幼苗生长加快,根系粗壮,生理活性增强,促进H2O2酶活性,有利番茄叶绿素含量增加和光合作用强度提高,果实中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等。  相似文献   

16.
番茄晚疫病是上杭县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番茄、茄子等茄科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番茄晚疫病发生逐年加重.2003年春季全县种植面积150 hm2.受3~4月多雨、寡照气候条件的影响,病株率一般为40%~60%,严重时为100%,晚疫病大发生,部分菜园已绝收改种,病情发展之快、发生之普遍、危害之严重在上杭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R3a、R1和RB在番茄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疫病由疫霉菌( Phytophthora infestans) 引起, 主要侵染番茄和马铃薯等茄科作物,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马铃薯已有5个抗晚疫病基因被克隆。为了研究已克隆的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是否在番茄中起作用, 将马铃薯的抗晚疫病基因R3a、R1和RB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分别导入番茄品种Moneymaker中。筛选得到的再生植株经PCR检测结果表明, 目的基因已整合入番茄基因组; 转基因番茄离体叶片接种验证结果表明, 接种马铃薯晚疫病菌株8914829 (即小种0) , 转基因番茄产生了抗病的过敏反应(HR反应) 。为了验证转基因番茄是否对番茄晚疫病菌株产生抗性, 用番茄晚疫病的主流小种和强致病力菌株共5个菌株接种转基因番茄植株, 结果表明转R3a和R1 基因的番茄对部分番茄晚疫病菌株能够产生抗性, RB转基因植株叶片对5个番茄晚疫病菌株均产生抗性。该研究为番茄抗晚疫病的基因工程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棚番茄晚疫病药剂防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番茄晚疫病又叫番茄疫病,是露地番茄的主要病害.但是,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增加,为番茄晚疫菌提供了越冬场所,菌源量不断累积,致使保护地番茄晚疫病有逐年加重趋势,番茄晚疫病已成为保护地番茄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9.
番茄早晚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早疫病、晚疫病传播速度特别快,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为此,对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的症状及发生规律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番茄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严重危害番茄生产的病害,主要为害番茄的叶片、茎和果实,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重庆西部区县在上世纪末开始种植秋番茄,作为反季节蔬菜品种,品质好,产值高,是菜农增收的一个很好途径。但是番茄病害尤其是晚疫病发生严重,一般造成减产10%~30%,甚至绝收,从而影响菜农的积极性,限制了秋番茄在渝西地区的推广。近年来我们通过对该地区秋季番茄晚疫病发生特点的调查,相应地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治措施,以有效地控制该病害的发生为害。1症状番茄晚疫病主要侵染植株叶片、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