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害生姜的主要病害是腐烂病,俗称姜瘟病。 此病一般从茎基部和根茎顶部先发病,初期呈水渍状,失去光泽,黄褐色,剖视根茎的横切面,见髓部有‘黑眼圈’,逐渐软腐,病株地上都呈萎蔫状态,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病叶叶缘开始萎缩,叶片反卷,呈暗黄绿色,最后叶片枯黄而死亡,发病至死亡  相似文献   

2.
张真德  何安平 《蔬菜》1998,(3):22-22
姜瘟病的防治姜瘟病是姜腐烂病的俗称,近年来发生较为普遍,一般发病损失率10%~30%。1997年发病率50%左右的田块约占总面积的30%,为重病年。姜种产区普遍发病、带病姜种将影响1998年的生姜生产。姜瘟病发生时,先在茎基部和根茎上部浸染,病部呈水...  相似文献   

3.
姜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运 《长江蔬菜》2021,(13):51-52
生姜种植过程中常发生多种病虫害,尤以姜瘟病影响最重,姜瘟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俗称姜腐烂病,多发生于6月初,以7~9月高温高湿季节病情最重.姜瘟病始发时叶片略下垂、卷缩凋萎;发病中期植株茎基部和根尖的病斑逐渐变黄,地下部分逐渐腐烂;发病严重时根茎内部变褐腐烂,可挤出具恶臭味的灰白色液体,直至整株枯死.此病易感染其他健株.  相似文献   

4.
姜瘟病是生姜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又称姜腐烂病。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7、8月份最为严重。发病初期叶片卷缩,略下垂;中期姜株茎基部和根尖病斑变黄,地下茎开始腐烂;后期根茎内部软化腐烂,产生带有恶臭的灰白色汁液,最后只剩表皮,植株全部枯死。一、姜种处理  相似文献   

5.
<正>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是生姜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田可损失产量15%50%,甚至绝收。1症状识别姜瘟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生姜茎叶和根茎,地上茎部被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只残留纤维。绝大多数叶片先失水向叶背卷曲,叶片下垂,维管束变成褐色,后植株青枯而死;但植株直立不倒伏。少数严重植株叶片自下而上变成枯黄色。根茎发病初期呈水渍状,黄褐色,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残留外皮,挤压病部可见有乳白色菌脓从维管束中溢出,拔除病株时从根茎处腐烂且散发臭味。根部被害时也呈淡黄褐色,最终全部腐烂。  相似文献   

6.
 姜瘟病的发生及其防治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青枯病、软腐病、根腐病、是姜的常见病害,全国各姜区均普遍发生,对生姜的高产造成了极大威胁。-、症状姜株感病后,以挨近地面假茎基部和地下茎的上半部先发病。根茎受害后则先出现水渍状、黄褐色病斑,其后内部逐渐变软腐烂...  相似文献   

7.
黄瓜根腐病是近年来温室黄瓜生产上大面积发生的一种根部病害。据调查,一般田块发病株率在5%~15%,重病田高达50%以上,甚至导致植株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该病主要发生于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前期,其发病株率几乎等于损失率,而且该病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增加,栽培年限的延长,发病逐年加重,应引起广大菜农的高度重视。1症状识别主要侵染植株根及根茎部。植株被侵染后,根部初呈水浸状,后引起腐烂,变干呈褐色,茎基部缢缩不明显。根茎部初呈水浸状,后表皮变淡黄褐色腐烂,且腐烂处的维管束变褐,不向上发展。后期病部水腐变糟、枯死,剩下…  相似文献   

8.
1辣椒根病及其症状识别根病是群众对发生在根部、茎基部辣椒病害的通称。引起辣椒根病的原因差别很大,认真区分症状、准确定性是及时有效防治的关键所在。1)疫病。真菌性病害。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是其主要特征。在茎木质化前染病,病部明显缢缩,造成上部折倒。木质化后病斑绕茎一周后植株凋萎,急速干枯而死。是辣椒生产中最常见、极具危害、毁灭性的病害。2)根腐病。真菌性病害。辣椒定植后,起初病株枝叶白天萎蔫,傍晚至次日早晨恢复,反复多天后整株枯死。病株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暗色木质部。3)枯萎病。真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9.
<正>软腐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是白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高发年份常常成片死亡以致绝收。1症状从白菜莲座期到包心后均可发生,初侵染时,在菜帮基部形成水浸状斑,并向上扩散蔓延。田间发病时,外围叶片基部产生水渍状淡黄色病斑,后扩大呈黄褐色而腐烂,有恶臭味,初期外围叶片在烈日下萎垂,早晚尚能恢复,随着病情发展,整株萎蔫,叶脱落,叶球外露。重病株叶柄基部或根茎心髓组织完全腐烂,布满灰黄色  相似文献   

10.
张真德  何安平 《上海蔬菜》1998,(3):43-43,46
姜瘟病是姜腐烂病的俗称,近年来发生较为普遍,一般发病损失率为10%-30%。1997年是姜瘟病发生的重病年,发病率在50%左右的田块约占总面积的30%。姜种产区普遍发病,带病姜种将直接影响1998年的生姜生产。 姜瘟病发生时,先在茎基部和根茎上部浸染,病部呈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后软化腐烂,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黄反卷,呈倒伏状。姜块受浸染时呈水渍状淡褐色,内有白色恶臭粘液,表皮变软,继而腐烂成空壳,直至全株枯死。 姜瘟病由青枯假单孢杆菌浸染所致,病菌附着于植株残体在土壤中可存活两年以上。病菌主要通过种子、农家肥、流水、昆虫等进行传播,高温高湿是此病发生与流行的最佳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1.
生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根、茎、叶均可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呈凋萎状,由下而上变成枯黄色,最后全株下垂枯死,迅速蔓延到全田.受害根茎部病斑先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挤压病部流出灰白色、米水状汁液,有臭味,最后仅剩外表皮.姜株根部感病后也呈淡黄褐色,后期全部腐烂,地上茎被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病姜发病后期,地上部植栋凋萎枯黄死,茎秆失去支撑力,易从基部倒伏.  相似文献   

12.
1瓜类枯萎病概述瓜类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是瓜类主要病害,分布广泛。主要危害黄瓜、西瓜,也可危害甜瓜、西葫芦、丝瓜、冬瓜等葫芦科作物,黄瓜每年发病率为10%~30%,严重时可达80%~90%,甚至绝收。其典型症状是萎蔫。幼苗发病、子叶萎蔫或全株枯萎,茎基部变褐缢缩,导致猝倒。大田发病一般在植株开花后开始出现病株,发病初期病株表现为叶片由下向上逐渐萎蔫,似缺水状,数日后整株叶片萎蔫下垂;茎蔓上出现纵裂,裂口处流出黄褐色胶状物,病株根部褐色腐烂,纵切病茎检查,可见维管束呈褐色。疫病病菌也能引起瓜类枯萎症状,但疫病病株不流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瓜菜》2000,(2):44
1症状识别 本病于苗期、伸蔓期至结果期都可发生,以开花生果期和果实膨大期为发病高峰,果实开始成熟时病害又趋于稳定。其典型症状是萎蔫。幼苗发病,子叶萎蔫或全株枯萎,呈摔倒状。开花结果后发病,病株叶片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为明显,早晚尚能恢复,数日后整株叶片呈褐色枯萎下垂,不能再恢复正常,叶片干枯,全株死亡。患病根部褐色腐烂,稍缢缩,茎基部纵裂,裂口处有时溢出琥珀色胶状物,将病茎纵剖,可见维管束呈黄褐色。在潮湿环境下,病部表面常产生白色及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药液灌根,…  相似文献   

14.
1 症状 病菌自茎基部直接侵入,危害茎基部,初呈褐色不规则斑,扩大后环绕茎部1周,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萎蔫,变黄,后期整株枯死.在幼苗定植过深或茎基部渍水、培土过高等不利的环境下,易发生此病,主要危害大苗或定植后番茄的茎基部或地下主、侧根,病斑呈暗褐色,绕茎基或根茎扩展,致使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果实膨大后,因养分供应受阻逐渐萎蔫枯死.后期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  相似文献   

15.
许长敏 《蔬菜》2000,(7):22-22
甜椒是我县近年来发展的高效益蔬菜,正常年份667m2收入可达4000-5000元。1999年因受异常气候等因素影响,甜椒极腐病流行,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甜椒的积极性。据调查重病田植株死亡率平均达40%以上,严重田块达70%以上,产量损失平均达60%以上,平均667m2经济效益减少2000元左右。笔者通过深入农户及田间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一、病害症状甜椒根腐病于定植后可见发病,发病高峰在盛果期。该病主要受害部位是根和根茎(他表以下的茎)。初发病时病株白天枝叶萎蔫、傍晚至次晨可恢复,在根茎部皮层处呈水清状.后变成褐色至…  相似文献   

16.
冬春茬日光温室番茄的定植期一般在9月中、下旬,时值秋雨绵绵,气温偏高,如栽植时茎基部皮层受伤,栽植过深,土壤湿度偏大,连阴天持续时间较长,且放风、排湿不及时,则会造成番茄茎基腐病的发生和流行。1症状识别番茄茎基腐病主要危害定植后番茄的茎基部或地下侧根,病部初期呈暗褐色,后绕茎或根茎扩展,皮层变褐腐烂,地上部叶片萎蔫、变黄,后期整株枯死。纵剖病茎基部,可见木质部变为暗褐色,根部及根系不腐烂。2传播途径番茄茎基腐病由真菌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菌丝和菌核传播和繁殖,在土壤中越冬,腐生性强,可在土壤中存活2 ̄3年,病菌…  相似文献   

17.
薛志成 《蔬菜》2002,(11):29-30
一、苦瓜枯萎病1.发病症状 苦瓜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生,而以结瓜期发病最重。幼苗发病,茎基部变褐色缢缩,叶片萎蔫下垂,严重时猝倒死亡。成株发病,病株生长缓慢,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全株萎蔫枯死。病株茎基部表皮粗糙且多纵裂,有些呈水渍状腐烂或呈褐色,潮湿时长有粉红色霉状物,切开根茎部可见维管束组织变黄褐色。2.防治措施(1)避免与瓜类作物连作。(2)种子消毒 用有效成分0.1%的多菌灵盐酸盐+0.1%平平加,常温浸种1h(种子与药液比为1:4),捞出冲洗干净,再于冷水中浸3~4h后,催芽播种。(3)药剂防治 发病初…  相似文献   

18.
大蒜白腐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白腐病是甘肃南部秋播大蒜产区蒜田的主要真菌性病害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蒜种植面积的扩大,该病为害日趋严重,一般可导致蒜薹减产30%~50%,蒜头减产40%~60%,产值减少25%~70%,成为影响当地大蒜生产的突出问题。现将其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田间为害症状感病植株一般外部叶片叶尖先出现黄色或黄褐色条斑,并向叶鞘及内叶发展,病株生长受阻,较健康植株矮小,假茎基部变软、腐烂,后期整株发黄枯死,受害组织呈灰黑色,并出现灰白色菌丝层和黑色菌核,病株蒜薹发育不良,抽薹困难。鳞茎感病时,初期病部表皮出现水浸状…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生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勇 《蔬菜》2002,(2):25-25
一、生菜灰霉病 1症状 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基部、幼苗受害多在接近地面的茎、叶上,定植后从老叶开始发病。病部呈水渍状病斑,叶片变黄枯死;病茎腐烂,密生鼠灰色霉,严重时近地面的整个基部被侵染,使植株凋萎。 2.防治 (1)选健康植株留种,播种前用盐水(盐0.5kg加水5kg)选种、并清除与种子混杂的菌核。(2)摘除老叶,改善通风条件,加强换气,减轻病害。(3)地膜覆盖栽培,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清洁田园,拔除中心病株。(4)药剂防治,可喷施以下几种药剂,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  相似文献   

20.
姜瘟病的新克星271000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李峰姜瘟病又称姜软腐烂病,是生姜的一种常见细菌性病害,各地都有发生,主要危害姜的根茎,茎叶也能发生,流行期间常有成片腐烂死亡,减产50%左右,常给生姜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目前,生产上姜瘟病的药剂防治,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