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苹果产量预测模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聪  王俊 《果树学报》2007,24(5):682-684
提出了一种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结合了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2种预测模型的优点,并用此模型对我国的苹果产量进行预测。将GM(1,1)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实际值作为输出变量进行神经网络训练。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对2004、2005年苹果产量的预测精度分别为98.11%、98.45%,高于单一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或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2.
山区森林防火预防及应对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刚  伏明波 《现代园艺》2016,(4):219-220
火灾是森林灾害中最为常见且损失性最强的灾害,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威胁到相关人员人身安全。山区路险林密,人烟稀少,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极难扑救,山区林农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日常的山区森林管理过程中,需要提高警惕意识,建立完善的火灾预防机制,并制定出火灾发生时的快速应对措施,进而把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本文分析了山区森林防火的现象,并以此为根据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火灾应对措施,为后期的山区森林管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首先分析了森林火灾的发生特点,阐述了森林火灾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提出了预防森林火灾的相关措施,旨在了解和掌握森林火灾的知识,从而更好地防治森林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花卉》2020,(4)
火灾是森林灾害中损失性最强的灾害,不仅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到相关人员的安全问题。由于山路非常险,树林茂密人烟稀少,所以一旦出现了森林火灾,就很难得作出扑救,使得山区林场人员人生以及财产遭受威胁。所以在山区森林管理过程中,应当时刻提高警惕意识,并且建立起完善的防火机制,并且制定出火灾的应对策略,将山区林场森林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本文将通过山区森林的火灾现象,从而提出相应的防火措施以及火灾发生的应对策略,为山区林场的森林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学红 《花卉》2020,(20):186-187
为了避免临县森林火灾的发生,本文中,作者对森林火灾危害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介绍森林防火的重要作用,提出运用媒体资源来宣传森林防火、建立完善的森林火灾防治管理制度、制定火灾演练扑救方案、全面提高扑救队员的专业素养、加强森林的巡视、配备完善的防火基础设施这六个方面措施预防森林火灾,最终在提高临县森林消防水平方面做出突出成绩,最终维护森林生态资源的平衡并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球多个地区连续发生森林火灾事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国内对森林火灾的关注度较弱,而国外已经编制了许多相关的韧性规划。以英、美、澳地区的3个案例为样本,分析总结其特点和经验做法,提出完善我国森林消防工作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森林火灾的危害性极大,处置难度高,以及突发性强等特点,这也给森林火灾的防范以及治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且随着全球气温在不断的上升,森林火灾发生的隐患也日益增高,为了防止发生森林火灾,相关部门一定要提前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以及火灾的扑救工作,结合我国森林火灾防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工作和火灾扑救措施,以期对我国的森林防火与火灾扑救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建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去皮胸径预测模型,以期更精确估算塞罕坝地区森林碳汇储量,预测森林碳汇潜力。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年在37块20 m×20 m的固定样地中钻取的木芯数据,构建华北落叶松去皮胸径传统经验模型,进一步引入林分密度(D)和相对直径(RH),建立基于竞争因子的华北落叶松单木去皮胸径混合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效应模型优于传统经验模型。在混合效应模型中,嵌套两水平的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其调整确定系数(R2adj)、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平方和(RSS)和平均相对误差(MRE)的值分别为0.990 cm、0.290 cm、13.170 cm、0.019 cm。基于竞争因子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单木去皮胸径混合效应模型,能够有效弥补竞争在传统胸径生长模型中的缺失,提高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及预测精度,为实现我国林业碳增汇及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谢慧芳 《现代园艺》2014,(18):232-232
介绍香格里拉县近几年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及火灾发生情况,具体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季节性、时间段及规律,提出了加强领导、加大经费、加强宣传、杜绝火源等对策,积极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南华山森林火灾的特点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华山是海原县森林火灾的高发区,频繁发生的森林火灾对南华山脆弱的森林资源破坏性很大。根据南华山林区的植被分布和地形特点,探讨了南华山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并对森林火灾的预防、林火扑救的策略和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森林防火现状及火灾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产生火灾的因素有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森林火灾的发生不仅阻碍了森林的发展,而且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森林火灾防范的现状,然后针对森林火灾防范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森林火灾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徐芳 《花卉》2019,(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很多事业都进步了,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如森林火灾隐患。近年来,我国各地出现了几起森林火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为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加强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必须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因此本文以森林防火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对森林防火的重点目标及如何做好森林火灾的防火工作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给相关部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从而降低火灾的发生,进而有利于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花卉》2020,(6)
党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旦出现森林火灾,会对森林资源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森林防火,制定有效的防火工作机制,合理运用科学防治手段,尽量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是摆在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汝城县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和森林火灾预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今后森林火灾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宝龙 《花卉》2020,(4):193-194
森林火灾具有比较大的危害性,一旦发生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损失和财产损失,给生态系统、森林环境和森林结构造成比较严重的破坏。森林火灾的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处置较为困难,发展和扩散非常迅速。现阶段的森林火灾预防管理任务繁重,工作难度比较大,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积极分析管理对策,提高森林火灾预防能力。本文简要分析了森林火灾的主要危害,以及森林火灾的火因,探究了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森林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起到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消除噪音等作用。2019年全国发生森林火灾2345起,受害森林面积约13505hm2,给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失。介绍了在森林火灾中不同灭火装备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的火灾应对战术,分析了森林火灾中人员伤亡原因和火场避险策略,以期为有效快速扑灭林火和保护森林消防人员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6.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自然灾害。结合天台县实际,根据近几年来森林火灾发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森林火灾对策,旨在提高当地森林防火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花卉》2018,(22)
森林资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还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大量的木材。但在森林资源生长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林业灾害,对森林资源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那就是森林火灾。森林火灾一旦发生,将会对森林资源造成巨大的损失。基于此,本文结合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实际情况,对森林火灾的发生规律以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了现阶段森林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森林火灾的消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根据香菇、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和黑木耳五大食用菌品种的月度批发价格数据,建立GM(1,1)预测模型,并通过相对误差、关联度、后验差检验和小误差概率对模型的合理性和精度进行检验,最后应用模型预测了2017年全国食用菌价格。研究结果表明,灰色预测模型GM(1,1)适用于食用菌价格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预测2017年全国香菇、金针菇、双孢蘑菇、平菇和黑木耳年均价格分别为12.70、6.99、10.95、6.61、9.78元/kg;预测结果显示,未来香菇、平菇和黑木耳价格将上涨,双孢蘑菇价格保持平稳,金针菇价格会小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森林火灾的发生跟人类社会联系密切,森林火灾不可能彻底杜绝,它反映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在新时期里,我们应重视科学经营森林,加大分析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有效控制发生森林火灾的频率。  相似文献   

20.
高艳红 《现代园艺》2013,(19):19-20
介绍了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