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美国上中西部地区的大麦理想株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27个大麦性状的遗传变异范围、遗传力估计和基因渗入的情况.对一种由14个性状组成的大麦理想株型及每个性状的育种目标作了描述.当育种目标是为提高产量遗传力时,理想株型育种可作为拓宽传统植物育种的一种方法.迄今的育种经验和研究表明,用理想株型育种是不能替代传统产量育种的.  相似文献   

2.
小麦的高产育种途径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小麦高产育种的6种途径.从小麦育种的历史看,随着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提高,所需要协调的性状不断增加,从少数性状的协调到多性状的协调,从形态性状的协调到生育动态性状的协调,育种难度逐步增大.小麦高产育种就是不断协调各个性状关系,挖掘小麦光能利用潜力,促进光合产物的分配向经济产量倾斜.现阶段小麦自身的光合利用潜力尚未全部发挥出来,通过株型、生育动态的调整还可提高小麦的产量潜力.小麦育种的更高阶段是提高小麦自身光合机能.  相似文献   

3.
"九二○"浓度对水稻不育系制种性状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几个不育系的制种特性及喷施不同浓度“九二○”的制种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裂颖率、柱头外露率和千粒重等各性状的相关均为不显著水平;喷施不同浓度的“九二○”对各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裂颖率、柱头外露率、包颈粒率和千粒重等特性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以“九二○”用量10g/666.7m2为宜,各不育系的性状间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利用历年棉花“三桃”调查资料,分析了“三桃”调查的7个性状因子与单株“三桃”总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单株结铃数的主要性状因子依次为:8月15日总果节数>伏桃数>7月15日总果节数>秋桃数>7月15日蕾数>8月15日蕾数>伏前桃。结论对棉花栽培及育种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自然生产条件、龙头企业状况和产业经济效益3方面论述了云南省“双高”甘蔗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了现阶段“双高”甘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甘蔗产业科技落后、蔗园建设投入不足、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从“双高”甘蔗优势产业带建设,甘蔗种子工程体系,“双高”甘蔗科技、甘蔗产业化经营发展与科技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双高”甘蔗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生育性状调查是马铃薯育种试验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而在试验调查中的习惯沿袭方法是用文字和数字记载。长期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尤其在育种地初期阶段,即实生苗和无性系鉴定,面对成百上千份材料及其诸多性状,工作量比较大而要求细。为方便试验工作,减轻从事马铃薯育种工作者负担,加速育种工作进程,从2001年开始,先后与几个科研和企业单位的合作开展育种研究工作中,自行试用了马铃薯生育性状调查的“简易标记法”。1标记标准目前我们试用的生育性状有27项,每项性状分为4个档次的标准,每个档次的标准以相应系数的“ ”号来标记。如,生育…  相似文献   

7.
许多研究表明,世界大豆品种产量随着育成年代呈显著增加,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围育成大豆品种的产量增加幅度有放缓和停止不前的变化趋势.说明以农艺性状为选择目标的常规育种其品种的产量潜力已受到限制.迫切需要建立新的育种目标和计划.大豆育种工作者在对大豆晶种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定向改良时,并没有考虑生理性状的改良,也不清楚生理性状发生了哪些变化.许多研究表明,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其生理性状也发生了变化,并与产量呈密切相关.对1923年至2005年间育成的40个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的研究表明,生理性状与产量和农艺性状相比,其改善的幅度较小,说明大豆生理性状的遗传改良孕育着巨大的产量潜力.建立以生理性状为目标的育种程序,定向改变大豆的生物学和生理学特性,是提升当前我国大豆育种水平.实现产量突破的重要途径.总结作者及课题绀成员近几年来埘吉林省1923年以来育成的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认为大豆叶片的光合能力、表观叶肉导度、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瘤的数量具有作为高产品种选择指标的价值,有待于对其进行选择成本、可靠性、关联性和可替代性进行研究,用于高产大豆品种的选育和改良计划.  相似文献   

8.
改良任何一种性状的育种都会制约其它性状(不少是珍贵的)的变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了解并考虑在育种过程中被检查操纵特性间基因型和基因相关的密切程度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魏国江 《中国麻业科学》2009,31(6):350-351,368
本文主要对黑龙江省纤维用亚麻育种概况、"双亚"系列主要品种经济性状、品种育种规律、亚麻育种方向等进行阐述."双亚"系列亚麻品种是黑龙江省亚麻主栽品种,具有优良的经济性状和不同类型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刘海燕 《玉米科学》2004,12(3):082-083
玉米自交系的南育是玉米育种的有效方法,极大地缩短了育种时间,提高了育种效率.对北方玉米自交系南育和北育的一些性状进行了对比,总结出在南育过程中玉米自交系性状变化规律及选择依据,并对种植管理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利用重测序的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定位剑叶形态QTL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剑叶形态性状(剑叶长、剑叶宽和剑叶面积)是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发掘新的控制水稻剑叶形态性状的基因资源,准确鉴定和定位水稻剑叶形态性状QTL,对开展水稻剑叶形态性状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理想株型分子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通过高通量测序而准确获知代换片段位置及长度的一套用籼稻品种9311为受体、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供体构建的,包括128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为材料,对剑叶形态性状及其与主穗颖花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剑叶面积与剑叶长、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主穗颖花数与剑叶长、剑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结合Bin map,共鉴定出与水稻剑叶长、宽和面积相关的QTL分别为4、4和6个,贡献率介于4.08%~60.40%。上述QTL的准确定位,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及克隆相应QTL以及开展水稻剑叶形态性状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数字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计算机技术促进了作物育种技术的数字化进程.随着作物性状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成熟,作物育种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呈指数增长,促使传统作物育种技术变革.作物育种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类型十分复杂,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利用是作物育种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促成了现代数字育种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分析玉米育种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数据,提出概念性的作物育种数据管理系统框架,并阐明各类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善的育种数据管理系统除核心数据库外,还包括多项数据分析模块,包括系谱树和亲缘分析、分子标记和基因定位、数据采集和性状分解、杂交组合和后代选择、育种策略分析、田间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生长发育系统模拟和基因功能和调控网络等.数据分析模块可以根据作物育种实践的实际需要进行组合,但并非所有模块都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3.
玉米抗旱育种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吴子恺 《玉米科学》1994,2(1):006-009
干旱是世界、也是我国许多玉米种植区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培育抗旱玉米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在玉米抗旱育种中,正确选定目标性状是十分重要的.CIMMYT在玉米抗旱育种中以ASI(Anthesis-silking Interval)作为选择性状之一进行群体改良,并已育出一批抗旱玉米群体.描述了抗旱玉米的理想型,并讨论了利用分子生物技术于玉米抗旱育种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培育高产、高抗、优质的作物新品种是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分子育种能够提高后代筛选效率、缩短育种进程,是作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而重要农艺性状QTL/基因定位是分子育种的前提.花生是我国总产第一的油料作物,近年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的进步,花生重要农艺性状QTL/基因定位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  相似文献   

15.
遗传图谱构建与QTL定位对花生分子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分子标记与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花生重要数量性状的研究进程,并获得了一些与抗病、产量等重要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本文对国内外花生的分子标记开发、遗传图谱构建以及QTL定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花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花生育种效率,加速育种进程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豆品质改良的基因工程育种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基因工程育种改良的大豆遗传性状,使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已成为当今大豆遗传育种研究的热点.已经成功选育了多种品质性状优良的转基因大豆材料或品系,包括高油酸大豆,高亚麻酸大豆,高含硫氨基酸大豆,高赖氨酸大豆等.本文综述了大豆品质改良的基因工程育种进展,对当前已获得的转基因大豆的品质性状特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普通玉米育种问题的研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高度重视种质创新和外源种质导入,丰富种质基础,保持遗传多样性,是搞好普通玉米育种之关键.要选育高配合力、高产、高抗的玉米自交系,按类群精选素材,保持其遗传特点.育种目标应是"竖叶、大穗、优质、高产、早熟、多抗”.按5大类群在强杂交优势类群间选配亲本,质量性状要求双亲互补,数量性状双亲应尽可能接近育种目标.对新组合在田间要反复观察,慎重"破格升级”,缩短育种年限.重视其水平抗性、耐密性及抗倒性的提高,并对其它育种问题作了研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农艺性状演变情况,本研究对2002—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审定通过的109份大豆品种的骨干亲本品种来源、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通过杂交育种、复交育种与系统育种进行大豆品种选育.选育机构主要来源于3个方向,分别是科研院所、企业公司以及两者合作育成(院企合作...  相似文献   

19.
在小麦育种实践中,一般是通过对杂种后代的表现型结合既定的育种目标,进行选择,这在相当程度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着数量遗传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提高小麦亲本选配和杂种后代选择的予见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一九八一年以来,对春性小麦十二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力h~2(%)、遗传变异系数G、C、V与予期遗传进度△G、△G′等遗传特性进行研究。根据有关性状遗传的参数提出我区春性小麦育种应该抓好“两个基本环节”和杂种低代掌握“五大性状要素”  相似文献   

20.
甜菜创新材料的配合力分析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胚珠诱变创新的4个四倍体品系与"七五"期间创新的5个雄性不育系材料,采用4×5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20个杂交组合,研究供试材料经济性状的配合力.试验结果显示,吉75-28ms、吉75-27ms产量性状和舍糖率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是理想的育种亲本,可在今后甜菜育种中重点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