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衡山县现有竹林面积12.8万亩,截止1990年全县尚有10.8万亩竹林属低产林改造范围。我国竹林低改始于60年代中期。1975-1978年将取得的试验成果逐步加以推广,并与省林科所合作又对3500亩试验林进行了一系列改造,至1992年底全面完成,通过省级技术验收,并获得了明显经济效益,现结合“世界银行贷款,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继续进行竹林低改,提出近三年完成3万亩,力争到本世纪末完成全部低改任  相似文献   

2.
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区位于乌兰布和沙漠的东北部,面积506万亩,地处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带,具有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水资源充沛、昼夜温差大、无污染等区域优势。按照钱学森院士提出的“多采光、少用水、新科技、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2010年,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防沙治沙局与三家企业在乌兰布和沙区合作种植酿酒葡萄。  相似文献   

3.
山葡萄是葡萄科植物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东北重要的野生果树资源。由于它的抗寒性极强,浆果酿酒品质良好,作为选育抗寒葡萄品种的原始材料,早已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并得到广泛地利用。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了人工栽培山葡萄的试验研究,经过几十年的积极努力,到现在已经选育出了一大批适合做酿酒材料的品种和品系。本文拟提出一种新的简便的辅助性育种方法,即“利用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建立野生山葡萄种质库”,为山葡萄育种提供丰富的野生资源。其方法就是在东北地区的某一自然保护区内,以保护区的自然生…  相似文献   

4.
正酿酒葡萄是巴州大力发展的四大特色林果树种之一。目前,全州酿酒葡萄达1.46万hm~2(21.95万亩),主要集中在焉耆县、和硕县。其中焉耆县0.66万hm~2(9.85万亩),和硕县0.66万hm~2(9.84万亩)。酿酒葡萄结果面积0.63万hm~2(9.4万亩),产量3.6万t,葡萄产值4.4亿元(含加工)。引进和培育了"乡都酒业""望中酒业""芳香科技""佰年""瑞峰"  相似文献   

5.
板栗属壳斗科,是山区重要的经济植物之一。由于板栗用实生苗造林,导致板栗品质变异,商品价值不高。青阳县在过去90年代发展了大面积板栗实生林。由于长期粗放经营,现有林5500亩,主要分布在沙济、陵阳、南阳、朱备、木镇等乡镇,目前这些栗园挂果少,品质差,需改造、提高。2002年4月笔者在沙济镇杨梅村猫形山进行了板栗嫁接改造试验。嫁接果园面积15亩,树龄15年,嫁接前林分极少挂果,枝条病虫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6.
1992年 ,武威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腾格里沙漠南缘 ,建立了九墩滩沙漠综合治理与开发示范基地。选择沙漠丘间地 2 0 0亩 ,开展沙生苗木繁育工作 ,逐年引进繁育了红枣、仁用杏、油桃、国槐、新疆大沙枣等三十多个苗木品种。1998年 ,武威地区把酿酒葡萄生产作为一大支柱产业来抓 ,武威市林技中心积极立项 ,争取贷款 ,在原治沙、育苗基地附近 ,开发出沙荒地 2 0 0 0亩 ,从山东、天津引进贵人香、品丽珠、霞多丽等优质酿酒葡萄新品种 ,建立酿酒葡萄生产基地 10 0 0亩 ,为皇台集团、中泰公司及九墩滩移民开发区葡萄基地提供了优质酿酒葡萄苗木和…  相似文献   

7.
萧县葡萄栽培历史悠久,现目前种植面积约2万亩,年产葡萄3万吨,是我国的葡萄主产区之一。主要品种有玫瑰香、红玫瑰、加利酿、八柯、白羽、巨峰、黄金钟等,在葡萄酿酒业的带动下,玫瑰香等酿酒葡萄品种发展迅速。但由于病害严重,果质和产量受到较大影响。2000年,萧县白土镇孤山村  相似文献   

8.
寒冬时节,在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万亩沙地葡萄园区内,镇党委书记郭福军和班子成员已开始筹划2012年的沙地葡萄种植了。仅2年时间,开鲁镇沙地葡萄已发展到了5000亩,到2012年将达到1万亩,昔日的荒沼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为实现青山绿水常在、美丽与发展共赢,开鲁县通过“农户自筹、政府补贴、金融贷款、项目倾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走出了一条“治理沙沼、产业发展、规模经营、农民致富、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涿鹿县是全国水果百强县,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龙眼葡萄生产基地,现有葡萄面积9.5万亩,其中龙眼葡萄面积6.5万亩,红地球葡萄1万亩,酿酒葡萄2万亩,其他新优品种3000多亩,年产葡萄0.65亿公斤,总产值1.6亿元.形成了沿桑干河两岸河川葡萄带和丘陵半山区葡萄带两个大面积集中连片的葡萄产业区。  相似文献   

10.
弥勒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弥勒东风农场自1963年前后引种葡萄至今已有40年的种植历史。1990年以来,农场从自身实际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确立了加快葡萄产业发展、振兴农场经济的发展思路。1997年6月农场与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合作,共同组建、成立了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云南分所。之后,又与香港通恒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云南高原葡萄酒有限公司,并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对原农场葡萄酒厂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葡萄酒酿酒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成功地研究和生产出“云南红”系列葡萄酒,很快走红大江南北。1998年以来,为了确保“云南红”酒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武威中部平川灌区与国内外著名酿酒葡萄产区的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武威的生态因子符合发展酿酒葡萄产业,生产的酿酒葡萄符合酿制优质干红、干白葡萄酒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业》2014,(15):61-61
“我们土山村的葡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江苏省东海县石梁河镇土山村的葡萄规模由当初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2460亩,葡萄品种从开始的单一巨峰品种到如今的夏黑、金手指、红乳等28个早、中、晚熟品种,果品畅销大江南北。今年,土山村的夏黑葡萄价格一路飙升到每公斤30元。”在石梁河镇土山村葡萄地头,满脸是汗的果农王虎说。  相似文献   

13.
方萍 《国土绿化》2012,(4):40-41
林果业是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产业,既有经济效益,又兼有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新疆昌吉州自2006年大规模发展特色林果业至今,累计林果保有面积达到55.5万亩,挂果面积达到35.6万亩。其中,鲜食葡萄7.06万亩,酿酒葡萄14.43万亩,苹果5.02万亩,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年武威葡萄产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在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成熟经验等条件下,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产业建设初具规模,5333.3hm^2的优质酿酒葡萄和“莫高”、“皇台”、“苏武庄园”三家万吨级葡萄酒厂,使凉州葡萄和葡萄酒在国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通过总结这几年的发展经验,我们确立了10条指导原则,希望能够为武威市其它产业的发展乃至国内其它地区发展葡萄酒业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葡萄绿枝嫁接是宁夏葡萄生产技术方面的一大创新项目,1985年开始试验,试验证明提高嫁接成活率,接穗必须采用半木质化的嫩枝(髓心变白),采用劈接法,嫁接后接穗最好采用鲜叶包裹;经过2~3a试验此项技术基本成熟,并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后逐步扩散到周边省区;90年代后国内在育苗生产方面大量应用。禹皇酒庄有限公司酿酒葡萄基地由于白色酿酒葡萄面积较大,近年来在加工与销售方面出现较大的困难。经研究决定于2014年冬季修剪  相似文献   

16.
宿迁县是古老酿造葡萄良种“宿晓红”的故乡。有四百多年栽培葡萄的历史。到1984年各品种葡萄已发展到1.1万亩,成为我省重点产区之一。为探索葡萄高产优质的路子,在、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和广东省雷州林业局的协作下,我们从1981年开始引进EF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效果明显。1983年底通过了技术鉴定。1984年推广应用1000亩。85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是昌宁县全面启动中低产林改造的第一年,昌宁县采取“抓典型、树样板、促发展”的工作方法.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完成了7300亩中低产林改造示范样板.为积极推进全县中低产林改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武威市酿酒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建设良种苗木繁育体系、组建葡萄专业合作社、培育葡萄酒酿造企业和打造"中国葡萄酒城"产区品牌来实现酿酒葡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酿酒葡萄产业真正打造成一项农民增收、政府増税、企业增效的多赢产业。  相似文献   

19.
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板栗,壳斗科栗属植物。六安现有板栗面积23775亩,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27%以上。起步于70年代,当时较大面积以实生苗为主,近年来营造以嫁接苗为主的幼林约15000亩,对90年代前营造的板栗林中实施改造仅占10%左右,据调查统计,全区年均产量约有20000kg,单株均产量2.1kg。因此必须对板栗低产林实施改造。  相似文献   

20.
<正>8月28日,银川市葡萄酒局组织专家到闽宁镇福宁村就酿酒葡萄病虫害防治进行技术培训。闽宁镇福宁村是我县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集中地区,自2010年种植酿酒葡萄以来,面积已逾2000多亩,目前酿酒葡萄已全部挂果,逐步进入盛果期,葡萄种植已成为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7月份以来,我区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持续高温,进入8月份,阴雨天气随之而来,持续不断的降雨加剧葡萄霜霉病等病害的流行,特别是雨后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