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2015年7月15日,由河北省衡水市农牧局农机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小麦匀播机用匀播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这是今年衡水市农机技术推广站获得的第三个国家专利。2015年,衡水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经过市场调研和反复试验,研制出了小麦匀播机用匀播器,该匀播器的特点是: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将小麦种子进行均匀分散播种,区别于小麦行垄种植,其技术核心是"均匀种植",解决了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谈小麦精量匀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小麦精量匀播是小麦生产上的一项增产新技术。小麦匀播技术是在撒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技术与条播、撒播方式相比,麦种的分布更均匀,更有利于小麦个体生长,消除了行间垄地,能够充分有效利用土地农田资源,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有利于小麦的分蘖,提高了麦田植株总数,增加了小麦亩产量,是目前小麦种植技术中较为先进的一种技术。小麦精量匀播是把小麦种子通过小麦匀播机均匀地播种在田间,各粒麦种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距离,每棵小麦都有充分的生长空间,增加了小麦分蘖成穗数,  相似文献   

3.
正8月31日,衡水市农牧局在工业新区举办小麦无垄匀播技术观摩会,各县市区农机推广站长、部分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大户和农机经销商代表50余人参加。与会人员一起察看了无垄匀播小麦出苗情况,参观了中衡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衡金丰)生产的小麦无垄匀播机、小麦等深匀播机和小麦无垄耕播机现场作业演示。集中听取了河北省农科院研究员、小麦无垄栽培技术发明人、中衡金丰总监郝德有就小麦无垄匀播技术的增产机理、专家测产、推广应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通讯员:童红欣)在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如何找到突破口寻得进一步发展成为技术研发的瓶颈。日前,河北省小麦创新团队农机农艺配套岗位专家江光华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广泛请益、深入调研和久久思考之中。经过走访调研,江光华听取了各方意见,将小麦精位匀播概括为三种实现形式:密行匀播(行距小于10厘米)、旋耕匀播(包括等播深撒播和不等深撒播)、宽苗幅匀播。他同时提出了"以增加小麦单株有效营养面积,促进作物通风透光、营养吸收、匀株壮苗、增蘖增穗为理论依据,以深松整地为基础,以分层混合施肥为作物  相似文献   

5.
<正>为创新春小麦种植模式,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进一步推广机械化耕整地、播种、收获等关键技术,提高春小麦产量,2016年平罗县农机化中心和石嘴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头闸镇头闸村建设小麦高产示范园区115亩,核心试验区10.4亩,设置了小麦匀播、小麦"井字型"播种和常规播种三种对比试验。通过对比试验,探讨小麦匀播、小麦"井字型"播种技术在宁夏地区的适应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新型小麦高产种植技术提供依据。现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7月15日,由衡水市农牧局农机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小麦匀播机用匀播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这是今年衡水市农机技术推广站获得的第三个国家专利。该匀播器的特点是: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将小麦种子进行均匀分散播种,区别于小麦行垄种植,其技术核心是"均匀种植",解决了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即:播种时种子分布不均匀,甚至出现种管拥堵,播撒的种子不能被土全部覆盖,造成种子浪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是塔城市要粮食作物,小麦种植面积近5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6%左右,为加快塔城市小麦生产向高产、高效、优质、节本发展,推广新型小麦种植技术十分迫切。"窄行匀播"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发展速度较快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改变以往小麦种植使用的15cm行距的模式,推广示范7.5cm行距的46/48行"窄行匀播"播种机,通过改变小麦植株分布的均匀性,合理地利用土地、光热、水肥资源,挖掘小麦增产潜力,提高土  相似文献   

8.
<正>一、试验对比成效显著自2014年至2016年,伊犁州开展了冬春小麦窄行匀播、"井"字型播种模式与常规播种模式的对比试验。选取同一地块、土质,相同播种时间、播量和田间管理,同一收获等方式,对"井"字型播种法和窄行匀播法与常规播种法进行对比,同期监测记录试验田小麦生长全过程。累计实施对比田5000亩,引进窄行匀播种机3台,(22、30、46行),"井"字型播种机1套。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2016年小麦匀播试验情况和2017年小麦匀播示范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小麦机械化无垄匀播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持研发的小麦联合立体匀播机在河北省衡水市试播成功。该匀播机集施肥、旋耕、镇压、播种、覆土、二次镇压于一体,是小麦增产模式的技术突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联合立体匀播技术具有营养均衡,苗壮蘖多;成穗率高,确保高产;冠层合理,资源高效;覆盖充分,抑制杂草;根系发达,抗倒稳产;联合作业,省工节本等特点。据介绍,小麦联合立体匀播机的研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麦精播技术是在地力和肥、水条件较好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地控制播种量及基本苗数量,较好地处理麦苗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使麦田群体较小,群体动态结构比较合理,改善群体内光照条件,使个体营养良好,发育健壮,从而使穗足、穗大、粒重、高产。这是一项节种、增产、稳产、社会经济效益高的高产栽培技术。据山东省实践看,应用该技术可使传统播量降到3—6公斤/亩,亩省种2—3公斤,亩增产小麦30—40公斤。小麦精播机械化技术是指采用机械化技术手段实现以整地、播种、施肥为主要作业内容的综合性的一项小麦栽培技术。所谓“精播”是指:一、降低每亩播种量,使每亩基本苗符合高产农艺要求;二、保证播种质量,使小麦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小麦匀播机的工作特点,对其中关键结构即小麦匀播机构进行了虚拟分析;结合有限元分析技术,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平台为分析工具,对3种不同结构方案下的小麦匀播机构进行了虚拟分析,分别从应力分布和强度方面对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为小麦复合式匀播机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常规小麦播种亩穗数在35-50万穗,为了实现小麦高产,增加小麦亩穗数是其主要途径之一,但是人工小麦乱散播种虽然增大了小麦亩穗数,但是成穗率低、水肥消耗大,小麦植株平均间隙也没有减少,土地水肥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小麦超窄行均间隙全苗免耕播种机,适度增加小麦亩穗数,提高小麦植株平均间隙,平均利用土壤水肥资源,提高小麦单产。小麦均间隙全苗高产栽培技术机械化播种,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满足均间隙全苗高产栽培技术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每一次农机技术的革新总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增产效果。黑龙港廊坊小麦高产优质综合试验推广站2014至2015年度开展了农机播种新技术试验,通过安排等深匀播、密行匀播、宽苗幅匀播试验,以普通播为对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小麦品种轮选987,亩播量22.5kg。2.试验地点廊坊市文安县黄甫农场。前茬作物玉米。土质粘土,有机质17g/kg、全氮1.06g/  相似文献   

15.
小麦常规播种模式是采用常规播种机一次性播种,播种行距为15 cm;小麦井字形播种模式是采取常规小麦播种机进行井字纵横播种,横播一遍纵播一遍,行距15 cm;小麦窄行匀播播种模式是采用小麦窄行匀播机进行一次播种,行距7.5 cm。本文对伊犁州冬小麦三种机械播种模式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了三种模式的试验情况,提出了实施小麦井字形播种模式和小麦窄行匀播播种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6月5日,山东省保护性耕作现场观摩会在菏泽市牡丹区召开。省农机局战嘉波副局长及菏泽市政府、市农机局、牡丹区政府领导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听取了菏泽市农机局经验介绍,到现场作业演示区观看了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机现场作业情况,听取了技术人员介绍。通过现场观摩比对表明,保护性耕作小麦比传统耕作小麦亩穗数多、穗粒  相似文献   

17.
<正>为提高研发效率,采用虚拟设计技术,应用Solidworks对匀播机进行模块化虚拟建模设计,节省样机的研发时间,降低了成本。去宁夏,为了提高小麦产量,增加土壤透气性,便于小麦的发芽,一般需要使用匀播的方式对土壤进行旋耕作业,在旋耕的同时完成匀播和施肥,但是传统的小麦匀播机的施肥机构、播种机构、旋耕机构的布置合理性不够;缺少对土壤镇压和松土的部件,造成覆土量和覆土密实度不够;在土壤墒情差时,容易发生板结,影响小麦出芽率。而且对于种子播种在土壤中的播种尺寸精度也不能够有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2月10日,由衡水市农牧局农机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研发的"小麦精量匀播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衡水市农机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针对小麦均匀种植如何实现机械播种的问题,经过市场调研和反复试验,研制出了新型"小麦精量匀播机",该机具的特点是:为了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产量,将小麦种子进行均匀播种,区别于小麦行垄种植和散播,其技术核心是"均匀种植",作业时深松、旋耕、施肥、播种、镇压同时  相似文献   

19.
稻茬小麦机械化播种与人工撒播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稻麦周年机械化,推广小麦机械化播种,集成与配套不同播种条件下小麦农机与农艺配套技术。通过大田试验,设置适期、迟播和晚播3个播期,每个播期内比较小麦一体化机条播和人工撒播2个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扬麦16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播期内机条播处理小麦出苗率、每穗粒数、实际产量均显著高于人工撒播处理,且机条播处理小麦基部节间较撒播处理有缩短趋势,氮肥利用效率提高明显;随着播期的推迟机条播处理小麦出苗率、每穗粒数、株高和产量均显著降低,与人工撒播相比,不同播期机条播处理小麦,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利用率分别提高7.1%~8.2%和5.0%~5.9%。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1200万亩保护性耕作小麦,今年又喜获丰收。今年5月下旬以来,省农机技术推广站组织有关农机、农业、统计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对17个市89个县市区377个点实收测产对比,保护性耕作小麦平均亩穗数36.95万穗粒数36.64个,亩产466.5kg;较传统耕作对比田亩增36.2kg,增产幅度达8.413%。全省保护性耕作小麦总计增产4.33亿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