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装蹄工作是兽医工作的一部分。常常听到兽医干部反映:要求学点有关指导装蹄工作的业务知識,以便更有力地指导装蹄工作。因为装蹄失宜会引起一些四肢病;对四肢疾病的准确診断也脫离不开装蹄知識。为此,茲将鑑定装蹄质量的几个主要着眼点,結合个人体会綜述如下。一、削蹄方面削蹄是装蹄操作的主要工序之一。因此必须注意检查,其重点是: 1.系与蹄的方向《或称趾骨軸》是否一致:趾骨軸的方向是确定削蹄正确与否以及削蹄后的蹄形  相似文献   

2.
北京军区兽医防治检验所研制生产的手握刨式电动削蹄机,在部队、地方试用后,性能良好,深受广大装蹄人员的欢迎。在削蹄技术上的这一突破,改革了沿用千年的笨重的削蹄方法,从而摆脱了装蹄人员的负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实践证明,马骡不及时地装削蹄,就容易发生肢蹄病,乃至失去作业能力。过去削蹄历来都是使用蹄铲、蹄刀和蹄凳等手工操作,十分费力,工效低,且不安  相似文献   

3.
我从青年时即学制蹄铁和装蹄,是一名老掌工。多年的装蹄工作使我认识到,役畜肢蹄病较多,约占外科病的半数以上。这些肢蹄病大多是因护蹄不良,角质延长、磨灭不正或削蹄装铁失宜而发生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有关文献中,多数是将肢势与蹄形割裂开来论述,或者只片面地强调肢势决定蹄形,而缺乏蹄形也可影响肢势的研究。为证实马骡肢势与蹄形的相互关系及装削蹄对肢势与蹄形的影响,我们于1977年~1979年先后在沈阳、福州、成都三个军区对346匹马骡(马196匹、骡150匹)装削蹄前后的肢势与蹄形,进行了较系统的测量和观察,为改进装削蹄工作,预防肢蹄病,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假性内向肢蹄是马骡前肢所特有的一种肢势和蹄形。此种肢蹄对马螺正常体力的发挥颇有影响,而且容易诱发某些变形蹄和肢蹄病。为了了解军马中假性内向肢蹄的发生情况,探讨假性内向肢蹄与装削蹄的关系,我们调查了649匹军马,并对其中61匹假性内向肢蹄马骡进行了试验性矫正装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腐蹄病是一种常以蹄冠、蹄踵、趾间形成脓肿,继而出现恶臭、脓漏为特征的腐蹄病。1病因分析1.1装蹄方法不当削蹄过多,蹄钉不正,装蹄不良,钉掌过深过早,更换和改装蹄铁不及时等。1.2牛舍卫生不好舍内潮湿,地板洼坑,粪尿长  相似文献   

7.
许多马的跛行是由装蹄不良所引起,削蹄和装蹄能影响整个肢体。跛行的全面检查应包括注意评价蹄的形状、特征和装蹄的方式。X射线摄影正常的马,除弱蹄和变形蹄外,在繁重的驱赶运动下不可能保持正常。马在削蹄时,必须考虑形态、年龄和预期的用途。在所有平面,蹄壳都应当保持平衡。从侧面去看,肩角、系角和蹄壁角都要相等。这种角,在各动物中可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其中,蹄病发病率最高,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跛行,站姿异常,起卧困难,采食量下降,消瘦等。急性肢蹄病在局部具有红、肿、热、痛、机能障碍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出现繁殖障碍,久治不愈,最后倒地不起而死亡。在实际生产中,最常见的有蹄变形、蹄关节化脓、蹄叶炎、蹄底脓肿或溃疡、白线裂、腐蹄病、腕关节炎和附关节炎等。  相似文献   

9.
1削蹄的作用给奶牛削蹄能及时矫正蹄形,恢复蹄的正常生理机能;削蹄能减少蹄病的发生率;削蹄能减少奶牛的淘汰率,延长奶牛生产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10.
牛肿脚烂蹄病治疗生姜、樟树叶、大蒜、石菖蒲、艾叶、鱼腥草捣烂外敷或内服,每天1—2次,连用4—6天即愈。以上6则本刊缉牛肿脚烂蹄病治疗...  相似文献   

11.
引发奶牛肢蹄病的病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泌乳量减少.渐瘦等,急性肢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随着夏季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得炎热和潮湿,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将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针对引发奶牛肢蹄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引发奶牛肢蹄病的主要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泌乳量减少,渐行性消瘦等,急性肢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随着天气逐渐变得炎热和潮湿,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将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针对引发奶牛肢蹄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役用马骡的变形蹄,以熊脚蹄、山羊蹄、突球蹄为多见。在装蹄学有关资料中着重指出,对熊脚蹄、山羊蹄和突球蹄不能削蹄踵,如削蹄踵,蹄下踏时屈腱紧张或球节下沉疼痛,则以蹄前壁着地而成弯蹄。即无法矫正,以致淘汰。  相似文献   

14.
奶牛肢蹄病的简易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常见病之一。成母牛发病率高达 10 % ,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 ,会降低奶牛生产性能。奶牛发生肢蹄病的主要症状是跛行 ,站立姿势不正。急性肢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 ,患牛卧多立少 ,严重者伴有体温升高 ,采食减少 ,泌乳量下降等症状。近年来 ,笔者采用了在病灶上方“人”字形注射治疗奶牛肢蹄病的简易方法。实践中应用 ,疗效好、见效快。现介绍如下。药物准备 :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3 5mL ,溶解青霉素 2 40万U~ 40 0万U。再抽取 2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6mL ,作 1次注射。注射部位 :病灶在四肢上部…  相似文献   

15.
一、削蹄之目的 1.幼驹蹄形成斜断圆柱状,因站立基面较小,下踏时常左右摆动,蹄坐不稳,磨灭不正。宜定期削蹄矫正,使之生长成正蹄形。 2.跣蹄壮马,因使役蹄常磨灭不正。前蹄离地时蹄尖磨灭多,常成高蹄;后蹄着地时蹄踵磨灭多,常成低蹄。必须20—30天削蹄一次,予以矫正。 8.装蹄铁马,因蹄不与地面接触,蹄匣磨灭很少,常成延蹄。负重落在蹄后半部,压迫蹄踵,常诱发蹄球炎、蹄冠炎、球节捻挫及  相似文献   

16.
奶牛肢蹄病是指奶牛四肢和蹄的所有疾病的总称,包括四肢的关节、肌肉、筋腱、腱鞘、韧带、骨、黏液囊、神经等疾病以及蹄的各种疾病。奶牛肢蹄病是规模化牧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此,就奶牛肢蹄病的分类、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2.2.2 蹄缓慢落地,急速抬起蹄不敢负重见于蹄底挫伤、蹄底过削、蹄底刺创和钉伤。这些疾病共同的特点是愿走软地,呈典型的支踱。蹄底挫伤于削蹄后发现血斑。蹄底过削或过磨经蹄底检查即可确诊。蹄底刺创于削蹄后可发现刺创孔或存有异物。钉伤有装蹄史,钉节高,拔出蹄钉有血液流出,若发生化脓性感染,则有灰色或黑色稀薄的脓汁,当蹄真皮发生感染则流出黄白色的脓汁。 2.2.3 蹄外侧负缘负重常于侧骨瘤、钉伤(蹄内侧负缘钉伤)、球节内侧韧带扭伤和断裂。凡是  相似文献   

18.
奶牛蹄病分类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蹄病是奶牛三大疾病之一,常规的削蹄治疗法,使用抗菌药物,再敷上松馏油后包扎,只能获得一般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我们对270只奶牛病蹄,进行正确诊断,分类别治疗,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治愈率达95%。  相似文献   

19.
奶牛的削蹄     
近年来,奶牛蹄变形的发生较为普遍。我们通过对本场725头奶牛的调查统计,蹄变形牛有204头,变形率为28.1%。每年因蹄变形严重淘汰的牛只,占总淘汰牛只的21.3%。蹄变形多发、淘汰率高被认为是奶牛三大疾病(不孕症,蹄病、乳房炎)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削蹄实践与体会,谈谈奶牛的削蹄技术。  相似文献   

20.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四肢每段的皮肤、皮下组织、骨、关节、韧带、肌腱均可发生病变。在奶牛饲养中,常见的肢蹄病以跗关节磨损及炎症肿胀、趾间皮炎(俗称蹄叉炎)、蹄底溃疡为主。前肢肢蹄病主要集中在趾间皮炎及蹄底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