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乳房炎、肢蹄病、繁殖障碍、营养代谢病是奶牛场的四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牛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养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牛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以及公牛不育、母牛不孕等为主要特征,发病  相似文献   

2.
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是指妊娠母牛所发生以流产、死胎,产木乃伊胎、畸形胎,早产、产弱犊,母牛发情障碍、排卵障碍、妊娠障碍,公牛繁殖障碍等,成为制约养牛业发展重要疾病之一,给养殖户带来的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就引起牛繁殖障碍性疾病进行分类辨识诊治,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养牛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养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是指引发公、母牛繁殖异常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以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以及公牛不育、母牛不孕等为主要特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型规模化、集约化牛场都不同程度存在或发生过母牛繁殖障碍,有的牛场发病和损失十分严重,严重阻碍了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引起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因素众多,牛场不规范的引种和配种、粗放的饲养管理成为牛场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科学制定和实施免疫保健程序,加强牛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是控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长远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奶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仍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以及公牛不育、母牛不孕等为主要特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实际,就西北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和防治技术谈些具体意见,供广大规模养殖场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牛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养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牛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仍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以及公牛不育、母牛不孕等为主要特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实际,就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怎样做好奶牛繁殖障碍疾病的治疗工作谈些具体意见,供广大规模养殖场及同行参考。1奶牛繁殖障碍的概念所谓繁殖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奶牛不能按时正常发情、受胎或妊娠分娩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牛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养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牛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以及公牛不育、母牛不孕等为主要特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怎样做好奶牛繁殖障碍疾病的治疗工作谈些具体意见,供广大规模养殖场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母牛暂时性或者永久性的繁殖障碍称作母牛不孕。是由母牛饲养过程中的种种因素导致的母牛不育的一类繁殖疾病。通常来说,农户散养的养殖规模、养殖环境、养殖方法等与集约化、标准化的肉牛养殖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母牛的生殖率较低,常见不孕症,严重影响散养农户的经济收入以及当地养殖业的长远发展。为此,针对母牛不孕症的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对降低母牛不孕症发生率,提高母牛生殖率有  相似文献   

8.
在牛养殖过程中,繁殖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多发的疾病类型,除了会因为繁殖率较低影响养殖收益外,还有可能造成母牛的死亡,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损失进一步加剧。根据近年来的工作调研可以发现,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两种,牛患有该病后多表现为发情障碍、妊娠障碍。养殖人员需要结合以往的经验,及时判别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原则上来说以预防为主,也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使母牛恢复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9.
提高母牛的繁殖率,力争做到母牛适时全配,是发展养牛生产的关键之一。如果母牛出现不发情,假发情,屡配不孕,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弱胎,新生犊牛死亡等,将大大降低养牛的经济效益。现将母牛出现繁殖障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广大养牛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引起公牛、母牛繁殖异常疾病的统称,主要以公牛不育、母牛不孕以及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产木乃伊胎、死胎、畸形胎、弱仔等为临诊症状,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论述了几种引起牛繁殖障碍的传染病,包括:牛布鲁氏菌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赤羽病、牛沙门氏菌病。这五种传染病都能引起牛发生繁殖异常,但是在病原、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仍有很大区别,这对其鉴别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疾病的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母牛养殖过程中,繁殖率是衡量母牛生产力和决定养殖经济效益的一项关键指标。但是部分养殖人员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方式,或是对母牛一些常见疾病的病症识别不准确、防控工作不到位,则会导致母牛繁殖率不高,甚至也影响了母牛本身的健康。本文分别从树立科学饲养理念、正确鉴别母牛发情期、做好母牛常见疾病防控以及母牛繁殖障碍处理四个方面,就如何提高母牛繁殖率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奶牛繁殖障碍是指公牛和母牛生殖机能紊乱和生殖器官畸形,以及由此引起生殖活动的异常现象。引起繁殖障碍的原因有个体遗传、营养及饲养、环境与气候、生殖器官功能异常与疾病等因素。需要针对引起繁殖障碍的原因进行有效防治,以提高奶牛的繁殖能力,提升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奶牛繁殖障碍是指母牛达到正常的交配年龄时而未能正常妊娠和产犊的功能性障碍疾病,统称为奶牛繁殖障碍。在养殖业发达国家,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母牛因繁殖障碍而最终被淘汰,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更高,大约三分之一左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奶牛业发展的重要阻碍,各畜牧科研机构和养殖企业已将奶牛繁殖障碍的研究列为了重要的课题。1原因分析1.1环境原因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严寒气候对奶牛的繁殖性能影响很小,热应激是造成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夏季的高温造成奶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食欲下降,出现繁殖障碍,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4.
在生产中,经常遇到牛不能正常发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碍,引起牛繁殖障碍原因很多,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与发病原因导致牛繁殖障碍的疾病有: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持久黄体等。1胎衣不下1.1病因对妊娠母牛饲养管理不良,妊娠期间运动不足,导致母牛产后子宫收缩迟缓无力,或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粘连,都是胎衣不下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奶牛繁殖障碍综合症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也是养牛业经营中亏损的重要原因。在生产实践中,造成牛繁殖障碍疾病的原因很多,对于具体某个地区或养殖场的母牛繁殖障碍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仔细分析其发病原因。为了全面认识和有效控制牛繁殖障碍综合症的发生,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牛繁殖障碍的主要临床症状及其发病原因方面的研究和论述进行了回顾和探讨,以期为当地奶牛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繁殖障碍病是奶牛的多发病,是影响奶牛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通过大量临床诊断分析与总结发现,生殖道疾病或激素紊乱是引起奶牛繁殖障疫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致病原因较为复杂,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种类也较多。因此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奶牛繁殖障碍病,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为奶牛养殖户提供参考。1常见的奶牛繁殖障碍病1.1子宫内膜炎(1)病因:由于奶牛生产时未对母牛的外阴或尾根等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比较不同繁殖生理阶段和繁殖障碍肉用母牛的阴道黏液电阻值(electrical resistance of vaginal mucus,ERVM),获得相关基础数据,为辅助判定母牛发情、妊娠和诊断繁殖障碍疾病提供参考,同时客观评价发情排卵测定仪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母牛繁殖效率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21个肉牛养殖场(户)选择297头肉用繁殖母牛,根据繁殖记录和直肠检查结果,确定母牛所处的繁殖生理阶段(休情期、发情期、妊娠期)或是否存在繁殖障碍。按记录结果将297头母牛分为4组:休情期组76头、发情期组48头、妊娠期组106头和繁殖障碍组67头。妊娠期组106头根据妊娠天数分为4组:妊娠≤60 d 44头、妊娠61~120 d 24头、妊娠121~180 d 31头、妊娠>180 d 7头;根据繁殖生理进程,在休情期、发情期、妊娠期组母牛中分别选取黄体期42头、卵泡期13头和妊娠期24头;繁殖障碍组67头根据繁殖障碍类型分为3组:卵巢囊肿8头、持久黄体57头、异性孪生不孕2头。采用全自动动物发情排卵测定仪测定ERVM值,对不同繁殖生理阶段及繁殖障碍母牛的ERVM...  相似文献   

18.
正母牛繁殖性疾病是影响养牛业发展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为母牛不孕、不育、乏情等繁殖力降低,繁殖年限缩短等临床表现。一般母牛可利用繁殖最长年限15~22年,产犊9~11胎,目前因繁殖性疾病等因素使母牛实际繁殖年限只有8~12年,产犊5~7胎,严重阻碍养牛场扩繁和养牛业发展。母牛繁殖性疾病主要包括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有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子宫积水、卵巢囊肿、持久黄体、病理性卵巢机能减退、难产、子宫脱出、输卵管炎、卵巢炎等疾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规模化肉牛养殖已成为肉牛养殖行业中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提高母牛繁殖效率的同时也能增加优良犊牛的生产率,从而使养殖效益得到增加。但近年来,规模化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却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含肉牛存栏量、母牛繁殖效率等。因此,想要提高规模化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率,就需要采用先进的肉牛饲养和管理技术,以此使母牛的繁殖效率得到提高。1 肉牛繁育场母牛饲养关键技术1.1 对繁殖母牛的选择肉牛繁育场在对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州地区几家大型奶牛场牛群状况的分析研究发现 ,繁殖障碍在牛群中普遍存在 ,它是影响奶牛养殖业效益的重要因素。在这一地区 ,奶牛繁殖障碍的表现主要有乏情及异常发情、不孕、流产、围产期死亡、产弱胎等。它们与母牛的胎次、胎龄及月份有关 ,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生产实践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才能消除引起繁殖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