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物磁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1983年在利用磁场及磁场加Υ射线分别处理柞蚕卵的试验中,发现适当强度的磁场和磁场加0.5RΥ射线处理有明显提高柞蚕实用孵化率的作用。1984年春秋两季,在辽阳,海城两个地区蚕场做了多次小区不同剂量筛选试验,经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斤卵收茧量和斤卵茧层量显著提高,其中10~4G(高斯)×30”(秒)处理分别为26—31%和32—35%;10~4G×1’(分)处理分别提高23—46%和29—46%;10~4×20’+0.5R 处理时分别为23—49%和29—55%。以上三种处理方法可做为对柞蚕增产的最佳作用剂量,为大面积生产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柞蚕大型茧黄蚕新品种“沈黄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柞蚕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是提高柞蚕茧质量和产量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针对近年来东北及华北地区春季常发生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拟在东北地区选育黄蚕血统的大型茧品种,以适应柞蚕生产的需要.以青6号为母本、方山黄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择F2代分离出的黄色及全茧量高的个体继代,经过高温、低温冲击及抗病性筛选试验,经6年12代杂交选育,于2003年选育出适合东北蚕区的柞蚕黄蚕血统新品种一“沈黄1号”.该品种秋季全茧量9.76g、茧层量1.29g、茧层率13.22%,单蛾产卵数春秋分别为310粒及295粒,实用孵化率98%,虫蛹统一生命率98.5%;全龄经过春、秋分别为52d及42d;小区及农村生产试验表明,分别比青6号增产16.4%及13.5%,每千克种卵平均单产达到507.1kg.  相似文献   

3.
<正> 鲁山县蚕业原种场通过三年来的试验探索,初步获得了放养秋柞蚕的技术,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978年试养1.35斤卵量的秋柞蚕,收茧1.35万粒,平均斤卵产茧1万粒;1979年试养卵量14斤,平均斤卵产茧8300粒;1980年养蚕卵量12斤,在后期严重干旱情况下,仍然有一些试区斤卵产茧1.08万粒的好收成.试验证明,秋蚕的产茧量、重量、质量都有分别接近或超过春蚕生产的典型.下汤公社下纸房社员余廷兴1980年养秋蚕卵2斤,共收茧2.68万粒,平均斤卵产茧1.34万粒,百粒茧重1.3斤.发展秋柞蚕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得到  相似文献   

4.
正蚕业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制约柞蚕产量和种茧质量的软化病和脓病的有效防治。实践证明,盐酸甲醛混合液卵面消毒,方法简便、增产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蚕业生产自实施纸面产卵,卵面面消毒技术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卵面消毒上却始终沿用甲醛软面消毒法,这种方法防治脓病效果很好,防治软化病效果较差。我省柞蚕的主要病害是软化病,其次是脓病,这样柞蚕软化病,就因防治措施不当而逐渐抬头。严重的影响了柞蚕丝茧的产量和种茧的质量。因  相似文献   

5.
受小剂量γ射线处理植物种子和柞蚕卵提高生命力的启示,1978年我们用137铯—γ射线照射量:5γ、10γ、10γ、20γ处理苹果花粉,并对幼果期、初果期、盛果期三种树龄果树进行授粉试验。经过多次重复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γ照射花粉是促进提高花粉发芽率和花序花朵座果率的最佳照射量,用5γ处理花粉,小区试验花粉发芽率平均提高62%,生产对比试验发芽率提高12~89%。用5γ照射花粉分别对幼果期、初果期、盛果期三种树龄果树授粉试验,花序花朵座果率分别提高4~10%,12~24%,生产对比试验花序花朵座果率分别提高4~16%,10~56%。  相似文献   

6.
为改良二化地区一化性柞蚕品种并取代现有的二化一放品种,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以883中选留千粒茧质量高的蛾区中的较大雌雄个体,对号交留根,历时11年育成了二化地区一化性柞蚕新品种辽8。新品种属青黄蚕血统,一化性,4眠,春养辽8的平均单蛾产卵量、收蚁结茧率、千粒茧质量、克卵收茧量分别比对照高12.39%、20.32%、9.15%和33.11%,孵化率略高于对照种,龄期经过比对照种长2 d,一化率与对照种相当。早秋养辽8的平均单蛾产卵量、孵化率、收蚁结茧率、千粒茧质量、克卵收茧量分别比对照高16.17%、4.77%、21.62%、9.93%和41.53%,龄期经过比对照种长2d21h,一化率与对照种相当。在缫丝试验中,辽8茧丝长比对照883长113.63 m,解舒率比对照高8.33%,解舒丝长比对照长86.48 m,生丝公量比对照高4.08 g,回收率比对照高4.22个百分点,出丝率比对照高1.44个百分点。在新品种繁育试验中,辽8单蛾收茧数3年平均增产19.02%,千粒茧质量比对照高10.83%。综上所述,辽8具有化性稳定、强健性好、高产、稳产等优点,是适合于二化地区放养的一化性柞蚕品种。  相似文献   

7.
“华康2号”家蚕对养蚕生产中主要发生的病毒病(俗称血液型脓病)具有高度抵抗力,适合长江流域夏秋季及亚热带蚕区饲养.于2013年通过了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二化,四眠,夏秋用品种.以中系为母本的卵为灰绿色,产附平整.以日系为母本的卵为灰紫色,产附良好.孵化、眠起、老熟齐一,食桑旺盛、活泼;蚕体粗大,素斑;抗逆性和抗病性强,抗病毒病,上簇齐,茧形长椭圆形、匀正,茧色白,收皱中等.品质:鲜毛茧出丝率17.18%,平均粒茧丝长为1069.6米,解舒丝长755.8米,解舒率70.66%,纤度2.479D,净度94.4分.  相似文献   

8.
柞蚕蛾病害与赤眼蜂柞蚕寄主卵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柞蚕病蛾及造卵量、绿卵率的调查 ,进行了茧质、暖茧温度与蛾期病症、造卵量、绿卵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柞蚕病害对雌蛾造卵量的影响 :绿肚蛾 >微粒子病蛾 >背脉炎蛾 (不含微粒子病 ) ,依次减少卵量 (32± 3) %、(19± 10 ) %、(12± 3) % ,前 2种病蛾与内染茧有密切关系 ,背脉炎蛾因高低温暖茧症状加重。赤眼蜂柞蚕寄主卵生产宜用 2 0℃~ 2 2℃、RH 75 %~ 85 %暖茧发蛾。上述 3种病蛾 ,卵壳不够成熟 ,易破碎 ,其剖腹卵千粒重轻 ,绿卵率相对偏低。正常情况下 ,绿卵率是一常数 ,赤眼蜂生产中不宜过于强调靠挤压法来降低绿卵率 ,以免破坏卵壳物理结构 ,导致卵失水、染病。建议繁育柞蚕生物茧应特别注意微粒子原虫病、细菌病 (软化病 )的防治 ,繁蜂部门应到病害发生轻的地区购生防用茧。提出了生防用柞蚕茧蛹期微粒子病、背脉炎、内染茧的具体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柞蚕杂交种的孵化率和产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柞蚕一代杂交种以生命力强、发育快齐、遗失蚕少、老熟齐、适应性广、茧大、产量高等优良生产性能深受养蚕群众的欢迎。但在大批量制种生产中,由于操作不当,往往会出现孵化率偏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蚕农的蚕卵蚕产茧量和柞蚕制种场的经济效益。现将制种期技术处理不当对柞蚕卵孵化率的影响,分析、总结如下:一、种茧的选择和保护(一)选好对交品种的种茧选茧是提高蚕卵质量和蚕茧产量的重要环节,俗话说"好种出好  相似文献   

10.
“H8701”是由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青6号”的自然突变个体,采取同型交配和个体系统选优等多种方法,经过10年20代选育成功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寒柞蚕新品种,在1998年10月已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9年8月获得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其开发推广前景广阔。1特征特性成虫的前翅前缘、头部和前胸均为紫黑色或暗黑色,蛾体为灰褐色或黄褐色,血液为黄白色,脂肪为浅黄色,腹部呈椭圆形。卵褐色,整齐,卵粒较大,卵幅均匀。幼虫节间紧密,虫体为鹦鹉黄绿色。蛹体较大,多为满蛹。茧体略小,褐色,易解舒,结茧快而又整齐。龄期比“青6号”缩短2~3天。小蚕群集性强,大蚕牙板硬,取食速度快,就眠与眠起整齐一致。茧质好,茧丝长90969米,解舒丝长52625米,解舒率5791%,回收率6532%,鲜茧出丝率719%,丝干量5531克,纤维公量9386克。上述各项技术与经济指标都优于对照品种“青6号”,而且纺织性状优良。对柞蚕吐白水软化病(FV)和空胴病这两大顽症的抗病能力,分别比对照品种高出31倍和15倍,显示出很强的抗病性。2产量表现1993~1995年对比试验,春蚕放养1295把,每公斤...  相似文献   

11.
气候条件下(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分别进行了柞蚕裸蛹与柞蚕生物茧发蛾试验,测定了羽化率、单蛾产卵量、绿卵率、百粒卵重及克蛹转化卵粒数.结果表明:柞蚕裸蛹发蛾的百粒卵重比柞蚕生物茧发蛾的高10.59mg(P<0.05),其它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柞蚕生物茧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柞蚕裸蛹代替柞蚕生物茧繁殖松毛虫赤眼蜂,而且可提高繁蜂效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原蚕二回育与三回育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原蚕二回育对五龄经过和全龄经过日数比三回育(CK)的长0.210.46 d,全茧量轻0.010.46 d,全茧量轻0.010.02 g,死笼率高0.720.02 g,死笼率高0.720.85个百分点,小区产量较轻9.300.85个百分点,小区产量较轻9.309.44 g,单蛾产卵粒数(CK)的增加6.79.44 g,单蛾产卵粒数(CK)的增加6.710.77粒;原蚕二回育的F1代孵化率高0.4310.77粒;原蚕二回育的F1代孵化率高0.431.04个百分点,死卵率低1.191.04个百分点,死卵率低1.191.94个百分点,不受精卵率高0.111.94个百分点,不受精卵率高0.110.12个百分点,五(全)龄经过日数长0.33 d,全茧量重0.020.12个百分点,五(全)龄经过日数长0.33 d,全茧量重0.020.33 g,茧层量重00.33 g,茧层量重00.01 g小区产茧量重18.220.01 g小区产茧量重18.2220.80 g。万蚕茧产量原蚕二回育的比三回育(CK)的重0.5720.80 g。万蚕茧产量原蚕二回育的比三回育(CK)的重0.570.77 kg。因此,一日二回育是一项省力高效、优质高产的养蚕技术是可行的,原蚕二回育的杂交种(F1)有利于蚕儿生长发育,蚕茧产量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该品种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家蚕新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1.品质产量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测定,一茧丝长1090米,解舒丝长835.6米,解舒率76.7%,鲜毛茧出丝率19.15%,净度96.25分,茧丝纤度2.670旦。2011~2014年在黄冈、宜昌、十堰等地夏秋季饲养,一般张种产茧量40千克左右。2.特征特性四元杂交夏秋用品种,二化,四眠。正交卵色灰绿、卵壳淡黄色,克卵1640粒左右;反交卵色灰褐、卵壳白色,克卵1700粒左右。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柞蚕供种形式主要是从种蚕产区购运大量种蚕,供生产需要。由于种茧体积大,大量调运增加了运输压力,耗费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同时,由于一家一户分散保种和制种,受技术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制出的种卵质量低,难获高产,影响了柞蚕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脓病、软化病是柞蚕生产的两大主要病害。在我省蚕区普遍发生,常年减产二、三成,重者达四、五成,严重威胁柞蚕生产的发展。我们在辽宁省蚕科所药剂卵而消毒研究和山东省蚕科所农吉利碱预防脓病研究成功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卵面消毒后,至出蚕前或稚蚕期再感染病菌、弱病毒,致使四、五龄蚕暴发脓病、软化病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卵面消毒后,将“保蚕宁一号”给柞蚕卵或各令期添食,防治脓病、软化病的试验。通过六年来小区和生产鉴定,收到了显著的防治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柞蚕是我国宝贵的昆虫资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为此广大的蚕业生产和科研工作者,总结形成了一系列的柞蚕种茧繁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黑龙江省柞蚕生产的发展。大面积丝茧平均把产由原来的450kg提高到800kg,现将柞蚕繁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最早利用柞蚕和放养柞蚕的国家。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过人工管护下放在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同时加强管理,防止鸟、兽危害,并及时采茧。柞蚕的主要病害有: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柞蚕脓病)、柞蚕微粒子病、空胴病、柞蚕寄蝇病(蝇蛆病)和线虫病等。应通过严格检验,及时淘汰病蚕、病蛹、病蛾。进行卵面和蚕室柞蚕生活史蚕具消毒,施用化学药剂和选育抗病品种等方法防治。一、采种  相似文献   

18.
春柞蚕室外蚁蚕保护育,目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土坑育和河沟畦芽育,都需要采叶喂蚕,增加工时,并且还损部分柞树。为改进上述养蚕方法,从1981年春开始在凤城县鸡冠山镇大地村,进行春柞蚕树上蚁蚕塑料薄膜保护育的研究(简称罩把育)。通过几年的小区、中间试验和农村多点生产示范,获得了较好的结果。证明此法具有防风抗灾,提高蚕儿发育温度,方法简便和保苗增产的效果,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当前已在省内重点蚕区凤城、宽甸、岫岩、海城等市、县广泛应用。材料和方法柞蚕品种为青六号,生产示范种抗病二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低温1~2℃、4~5℃恒温保藏和(1~2)℃+(14~15)℃变温保藏的方法,可使柞蚕茧有效保藏期达180 d,平均蛹质量仅下降0.53~0.68 g,羽化率可达78.5%~80.2%,雌蛾平均可用卵172.8~188.6粒,可用卵繁蜂结果表明,繁蜂质量不受任何影响。3种保藏方法以(1~2)℃+(14~15)℃变温保藏效果为优,采用此种方法保藏柞蚕茧,可随时提供柞蚕卵源,满足生产上繁蜂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邮编:530007,电话:0771—3277840)选育的强健耐氟的夏秋用四元杂交蚕新品种“桂蚕F95”,前不久通过了广西品种审定。 该品种正交趋光性,反交逸散性。茧长椭圆,均匀,色白,缩皱中等。茧层率21%左右,单茧丝长900~1000米,解舒丝长700米左右.解舒率70%左右,鲜毛茧出丝率14%~15%,净度91-92分左右。平均单张产茧36.1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