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却偏要取一个女孩儿的名字叫--冬妹.多年来,他为村民义务日夜巡山护林,肩负全村近万亩林木资源的守护工作,每年要穿破4双解放鞋.他,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洋冲瑶寨的五保老人陈冬妹.  相似文献   

2.
正每天早上6点,吃过早饭,他便开始了一天的巡山护林。一套迷彩服、一双解放鞋,一只电喇叭是他巡山护林的行头,常年陪伴他的还有一条黄狗。这样的生活他坚守了37年。他叫龚隆寿,今年57岁,是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东江源头一名普通的护林员,负责守护三百山东江源头3万余亩山林,林场和当地干部群众都亲切地喊他"老龚叔"。  相似文献   

3.
光山县槐店乡晏岗林场场长杨光珍,十六年如一日带领场员植杉护林,每当人们看见2300万亩郁郁葱葱的杉木林,无不称赞说:这是杨场长为我们全村办起的“绿色银行”。七十年代初,晏岗村有3000多亩宜林地长期荒芜,1973年冬,当时任大队党支部副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正月初七,大苗山里的村民还在热热闹闹过年。然而,他已经钻进茂密的森林,开始了新的一天巡山。他是九万山保护区鱼西保护站站长龙春华,今年49岁,个子1.67米。每天,身穿草绿色制服,脚穿解放鞋,手拿砍柴刀,背军用水壶,走在茂密的丛林中。他的任务是巡山守护4万多亩山林。他当过兵,1990年复员后一直在鱼西保护站巡山。25年过去了,他已从"小龙"变成了"老龙",  相似文献   

5.
情系护林居岩洞,“山顶洞人”护林员罗应富上电视罗!消息在林区的土家山寨像鞭炮一样炸开了。 上电视的罗应富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三星林场双庆林区的护林员,他二十年如一日住在山洞里,守护着他心爱的几万亩绿荫匝地的森林。年过60岁的他,与林海山乌为伴,与蓝天白云为伍,以岩洞为家,常年累月在六塘沟的“绿色长廊”茫茫林海间护林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6.
昭平县昭平镇江口村全村造了九万亩林木,其中村办林场造有近万亩,群众造管的八万亩,二十年来没有发生山林火灾和乱砍滥伐。他们的措施是:一划清山界,落实林权,并把山界林权证书发给各户。二是发动群众制订护林防火公约,张贴到各屯各户。三是执行奖罚制度,护林有功者奖,毁林者罚。四是由集体林场开支,设专职  相似文献   

7.
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古鲁板蒿乡哈拉勿苏村活跃着一支由五位壮汉和五匹马组成的马上护林队。这支护林队常年穿梭于连绵起伏的4万多亩沙地上,守护着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平山县宅北乡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麓,是一个林业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全乡山地面积13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8万多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0%多,居全县第一。2000年,宅北乡正式开始选派护林员组成护林队守护这片山林,李翻生就是其中一员。20年间,当初的业余护林队早已被专业防火队代替,护林防火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而李翻生始终坚守在这里,以山为家,与林为伍,甘愿寂寞,一心守护绿色,没有让这片  相似文献   

9.
宝林村位于赤峰市林西镇以北20公里处的边墙梁山脚下,是林西县大营子乡的一个小山村。二十年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穷坑”,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粮食亩产几十斤,全村6480亩耕地中没有一亩水浇地,而如今万亩荒山披绿装,“穷坑”变成了“聚宝盆”,一跃成了全县公认的小康村。全村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正>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群可敬的务林人,60多年来,因为"林三代"的默默奉献,六盘山森林覆盖率从不足30%增长到65.4%。在这群人中,鄢红军是很普通的一位,他与妻子并肩守护着近7000亩山林,把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护林事业。1月1日,新年第一天,《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见到了巡山归来的鄢红军。鄢红军是六盘山林业局西峡林场暖水护林点护林员,今年44岁。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已与山  相似文献   

11.
1981年10月,从小喝着风沙长大的石满、张润源、贺发林、郭朝明、罗元奎、程海等6位老农民,接受了古浪县林业局和土门镇承包治理紧靠腾格里大沙漠的八步沙的建议。为种树,6位老汉舍家住进了在沙漠里挖下的一地窝子”,土窝子又低又矮,冬冷夏热,一次刮大风,流沙竟压塌窝项,将张润源和贺发林埋在了里头。护林时,遇上了沙尘暴,老汉们被刮出去几公里路,到午夜才各自换回家来。风刮树跑是他们遇到的大难,6老汉动员了家人、亲戚朋友来帮忙,一棵树扎一圈革来防风沙。18年来,6位老人和家人们与5万多亩沙漠搏斗,将沙海变为桑田。如今那…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四平村,是辽东山区的一个小村.全村分10组,1485人,人均耕地1.5亩,人均山林近40亩.全村有公益林3万余亩、商品林2.5万亩.  相似文献   

13.
木垒县林场英格堡护林站护林员龚成明同志。自七六年担任护林员工作至今已经六七个冬春了,他是那样的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地坚守在护林岗位上。人们十分佩服他那忘我的工作精神,称赞他是把全部精力扑在护林工作上的人。 一九八一年龚成明因患病,在新疆医学院住院治疗。出院时,医生开了一个月的休息证明,要他好好休息。可他回到单位后,把医生的嘱咐忘到了九  相似文献   

14.
在山东省沂蒙山区的云蒙峰顶,有位护林员,带领全家植树、护林,无怨无悔地守护着万亩山林,他就是山东省绿化奖章获得者——杨金山。 杨家世世代代以山为家,与林为伍,种树护树。杨金山小的时候,就子承父业,在大洼林场的庵子山分区当了一名小护林员。  相似文献   

15.
甘谷县总土地面积232万亩.林业用地95.48万亩.其中:有林地22.3万亩、疏林地1.99万亩、灌木林地6.2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8万亩。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森林资源管护的任务越来越重。为了切实保护林业资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2004年.甘谷县建立健全护林机构,充实护林队伍,完善管护制度.靠实管护责任.使资源管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喀喇沁旗王府镇喇嘛地大队护林员崔景龙,多年坚持在一个面积三千多亩的和尚地沟流域内造林和护林,到今日已把过去的光山秃岭变成树木葱茏的花果山,为治理小流域树立了榜样。改风水一九五五年,崔景龙全家五口人迁到山里,搭建了一个山庄窝铺。他拿定主意,要把和尚地沟治理好,为全村乡亲和后代办一件好事。沟外居住着三个生产队的社员,因为近处的山是光山,岭是秃  相似文献   

17.
在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大寺国有林场的莽莽林海中,活跃着一支家庭护林队。守望山林40载的黄玉箱带领全家8口人,放弃舒适的生活,在山坳上建起了茅棚,全天候巡查山林。成立家庭护林队一把柴刀,一身护林服,一双高帮解放鞋,这就是黄玉箱巡山的全部行装。靠着这些简单的装备,他上坡下坳,穿梭在灌木丛林中巡山护林,一干就是  相似文献   

18.
树痴杜老汉     
“麦草帽子头上戴,水壶干粮怀间揣,闪亮柴刀手中握,自编草鞋脚上穿。”慈利县江圾镇鸡公山村护林员、年逾六旬的共产党员杜慎惠老汉,就着这身打扮。他围着山林转了十多年,爱林护林有口皆碑,被人们称为爱林如子的老汉。杜老汉与山林有一脉割不断情缘。鸡公山村是慈利县的边远村落,森林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6%,林农靠山吃饭,靠山穿衣。可是往些年,人们将上好的木材当柴烧,还时有乱砍乱伐发生。村里虽然有一名专职护林员,但这个护林员是“哪个请他喝杯酒,山上的树送儿花,”可谓“老母鸡看蚕,越看越完”,森林资源每况逾下。当时任…  相似文献   

19.
在武定县万松山林区,有一个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铁了心的森林卫士,他就是在这里从事护林工作整整十三年的青年护林员、共产党员吴申林。1969年,年近二十岁的吴申林,被分到环州公社的万松山林区从事护林工作。小吴  相似文献   

20.
沙丘变绿洲     
黑山头是林西县大川乡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总面积4.7万亩,其中沙丘面积达70%多。每年冬春季节,风沙滚滚,遮天蔽日。每年有100多亩良田被风沙吞没,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