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多花黑麦草在邵阳地区的引种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通过对引进的4个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品种(剑宝、杰威、特高和钻石T)在湖南邵阳地区进行引种栽培后发现,引进品种在再生速度、株高及鲜干草产量等特性上均显著优于对照品种(冬牧70一年生黑麦草),特别是引进品种的生育周期比对照品种长32~37 d。在4个引进品种之间进行比较发现,剑宝和杰威的鲜干草产量高于特高和钻石T。通过引种试验可知,剑宝和杰威在湖南邵阳地区种植的适应性最强,可大面积推广种植,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大力士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5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湖南邵阳地区进行引种适应性研究,试验发现:品种PACF-8421的株高、鲜草和干草产量均为最高,品种大卡的生育期最长,为180天左右,其株高、鲜草和干草产量均仅次于品种PACF-8421;引进品种中大卡和PACF-8421的生育期、株高、草产量等农艺性状均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大力士,均比较适应在湖南邵阳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引进的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品种在湖南邵阳地区进行引种栽培后发现,引进品种在鲜草及干草产量等特性上均显著优于对照品种,草产量最高的是安哥斯和MaxImus;鲜草产量分别为154375kg/hm2和149687.5kg/hm2,干草产量分别为25969.9kg/hm2和24290.7kg/hm2。综合各项指标得出安哥斯和MaxImus最适宜在邵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应用SCoT 标记对32个鸭茅品种(包括国内栽培驯化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进行研究,为揭示鸭茅栽培驯化品种与引进品种间的遗传变异差异和鸭茅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从80个SCoT引物中筛选出22个条带清晰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30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245条,多态性比率(PPB)为79.5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条带数为11.14条;2)栽培驯化品种平均遗传距离为0.1242,引进品种平均遗传距离为0.1952,且引进品种在多态性条带(NPB),多态性比率(PPB),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指数(I)等水平都高于栽培驯化品种,表明栽培驯化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引进品种;3)AMOVA 显示存在于栽培驯化品种和引进品种两类群之间和之内的遗传变异分别为16.32% 和83.68%,更多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类群内;4)UPGMA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供试32个鸭茅品种主要聚为6大类,国内栽培驯化品种聚为类群I,国外引进品种分别聚为其他几个类群。  相似文献   

5.
铜仁地区牧草引种和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慧 《四川草原》2005,(7):21-23
通过对引种的13个牧草品种试验研究,总结出在铜仁地区引种紫云英、紫花苜蓿、一年生黑麦草、牛鞭草和皇竹草有利于改善种草养畜现状,保持水土。同时,通过建植方法试验筛选出了这5个牧草品种的适宜播种量和播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引种的13个牧草品种试验研究,总结出在铜仁地区引种紫云英、紫花苜蓿、一年生黑麦草、牛鞭草和皇竹草有利于改善种草养畜现状,保持水土.同时,通过建植方法试验筛选出了这5个牧草品种的适宜播种量和播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30个微卫星DNA标记检测5个安徽地方猪种(定远猪、圩猪、安庆六白猪、皖南黑猪、皖南花猪)和5个引进猪种(巴克夏、杜洛克、皮特兰、大约克夏、长白)的等位基因,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F统计量、Nei's遗传距离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380个等位基因,10个猪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有效等位基因数2.274 2~4.513 1,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496 3~0.777 7,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466 8~0.750 4,安徽地方品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均高于引进品种。5个安徽地方品种和5个引进品种的遗传分化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059 1~0.239 4和0.113 1~0.407 5。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的基因流平均分别为1.418 7和0.887 3。10个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341 4~1.628 6和0.196 2~0.710 8。聚类分析显示,5个地方品种和5个引进品种分别聚为一类,地方品种中圩猪和安庆六白猪首先聚为一小类,再与定远猪聚为一小类,皖南黑猪和皖南花猪单独聚为一小类,最后聚为地方品种类中;引进品种中,杜洛克与大约克夏首先聚为一小类,再先后与长白、巴克夏聚为一小类,最后与皮特兰聚在引进品种类中。该研究中30个微卫星座位在10个品种猪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客观地反映了5个安徽地方品和5个引进品种的遗传关系和遗传分化,为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研究引进品种的多样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黑龙江省宝清县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对5种优良牧草品种进行引进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5个牧草品种在试验地区体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抗寒性,其中红原老芒麦、川草2号老芒麦和同德短芒披碱草的饲草产量较高,符合引进品种的目标要求,适宜在三江平原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第四届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品种审定会议于2000年12月召开。会议有12个品种通过审定,其中,育成品种6个,野生栽培品种1个,引进品种5个。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不同苜蓿种质资源在齐齐哈尔地区的表现,试验对引进的30份国内外苜蓿种质资源单株的物候期、抗寒性、茎叶性状以及单株产量进行测定、评价。结果表明:育成品种、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在物候期、抗寒性和茎、叶、单株产量性状方面存在差异。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较引进品种不仅返青早,而且单株产量性状较优。返青较早的苜蓿品种有肇东苜蓿、海拉尔黄花苜蓿和草原1号苜蓿。单株干草产量在450 g以上的有5个,分别为肇东苜蓿、龙牧801苜蓿、龙牧803苜蓿、公农1号苜蓿、甘农1号杂花苜蓿。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在云南省马龙县较优良的白三叶引进品种,对来自国外的5个白三叶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云南省马龙县无论是草产量还是种子产量,海法白三叶表现最佳,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宁夏黄灌区国外饲用高粱品种生产性能及饲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评价5个国外饲用高粱品种在宁夏黄灌区生产性能及饲用价值。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宁夏黄灌区对引进的5个国外饲用高粱品种和1个常规高粱品种的生产性能、营养成分、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和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进行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国外引进品种在宁夏黄灌区长势良好,无大面积病虫害发生且营养物质含量高,所有引进品种株高均低于对照品种(328.2cm);LWS2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所有品种中最高,LWS1品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达到19.93g/kg,与对照品种相比差异显著(P0.05),所有引进品种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低于对照品种;所有引进品种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和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均高于对照品种,其中LWS1含量最高,分别为87.88g/kg和72.91g/kg。隶函数综合评价得出宁夏黄灌区种植饲用高粱品种顺序为LWS1LWS2LWS5LWS4LWS3CK。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合山西大同盆地推广种植的苜蓿品种,研究比较了国内外21个苜蓿品种的生育期、株高、越冬率、干草产量。结果表明:国内品种甘农1号、甘农3号、甘农4号、公农1号、公农2号、新牧1号、中苜1号、放牧苜蓿及目前大面积推广国外引进品种阿尔冈金苜蓿抗寒性强、越冬率较高、产草量高,适合在雁门关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国外引进品种前期生长快、产量较高,但越冬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雁门关地区苜蓿主推品种应以抗寒性较强的国内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为丰富和创新桑蚕种质资源,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先后从波兰引进10个桑蚕品种(品系)进行性状调查与聚类分析,确定引进品种的地区适应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波兰桑蚕品种(品系)KBDA和KBDB综合性状表现最优,波黄A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从波兰引进的10个品种(品系)被归为一类,这10个品种(品系)与辽宁地区的现行桑蚕品种有着较远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1 品种特点 三得利紫花苜蓿是由荷兰百绿公司在法国育种所育成的优质高产牧用型紫花苜蓿品种.该品种于2002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引进品种,品种登记号为247.该品种的部分亲本来自东方,因此抗冻害能力极强,在冬季温暖地区生长活跃,秋眠级5~6级,有很强的抗倒伏及抗线虫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宜靖远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青贮饲料作物品种,引进了鲁单9066、金岭17、金岭27、豫青23、奥玉5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个引进品种均比当地品种豫玉22产量高,尤以金岭27表现最佳、产量最高,适合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引种,对俄罗斯红醋栗、坠玉、早丰、亮叶厚皮、奥依宾5个品种的物候、结实性、丰产性和抗寒抗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坠玉和俄罗斯红醋栗是牡丹江地区值得推广的醋栗品种。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引进的11个国外苜蓿品种营养价值的灰色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地方品种敖汉紫花苜蓿为对照,对引进的11个国外紫花苜蓿品种2个茬次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量化评估,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各品种的营养价值的优劣。结果表明,第1茬和第2茬以地方品种敖汉的营养价值高于引进品种;引进品种第1茬的苜蓿王和第2茬的金皇后,为引进品种中最高。同时,敖汉、苜蓿王、大富豪、农宝、费纳尔、WL232、WL232HQ等品种,其第1茬的营养价值要高于第2茬。综合两个茬次,以敖汉苜蓿的营养价值最高,其次为苜蓿王和阿尔冈金,这两个外国品种可适当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2014~2019年通过田间试验对国内外12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河北沧州地区的产量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宜河北沧州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的苜蓿年产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12个苜蓿品种中5年总产量(干重)居前三位的是中苜3号、Vision和Instinct,分别为100254.7kg/hm 2、91458.2kg/hm 2和91209.9kg/hm 2。第1茬干草产量约占年总产量的32%。除2017年第4茬外,各茬次平均产量(5年共20茬次)和对应的年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第1茬的平均相关系数(0.846)最高,第4茬的平均相关系数(0.502)最低。基于5年的丰产性和产量稳定性分析表明,适宜沧州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为中苜3号,3个引进品种Vision、Instinct、SASKIA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0.
耿文诚 《草业科学》2000,17(Z1):40-42
用新西兰引进的波纳、威诺阿、帕斯加、艾品、巴堪特和当地长期种植的芜菁6种冬春青绿饲料作物在云南省种羊场2个气候带种植,对各品种生物量及干鲜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为芜菁生物量及含水量均较引进品种高;在引进品种中,高海拔山区威诺阿表现最佳,中海拔地区艾品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