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林业实用技术》2014,(3):15-15
<正>2014年3月6日讯近日,《西双版纳的兰科植物:多样性和保护》与广大读者见面。这本书由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共同研究出版。全书系统介绍了西双版纳地区兰科植物的多样性,汇集了科研人员长期对西双版纳兰科植物保护和相关研究方面的成果。全书共5章,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西双版纳地区108属365种兰科植物,标注了每个种的濒危状况等级,并介绍了兰科植物综合保护相关知识和保护成果。  相似文献   

2.
云南西双版纳的兰科植物在全国乃至世界植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的兰科植物约39属400余种,其中附生类有22属300余种,地生类兰科植物约17属100余种。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兰科植物海拔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整理,确定西双版纳野生兰科植物428种。将研究区按200 m海拔段划分为10个海拔梯度,分析兰科植物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西双版纳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中间膨胀型",峰值出现在1 000~1 200 m海拔段;②相邻海拔段的兰科植物种类相似系数较高(0.31~0.79),海拔段相隔越远相似性系数越小;③随海拔升高各海拔段的兰科植物生活型及区系成分的种类数量也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垂直分布格局;④地生兰和附生兰的种数在海拔600 m左右达到平衡,600 m以上附生兰占优势;⑤各海拔段兰科植物均以热带种类占主导地位(72%~87.8%),其中又以热带亚洲分布型的种类占优势。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西双版纳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兰科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多样,共计有兰科植物32属55种,分别占西双版纳兰科植物属总数和种总数的38.55%和18.03%。与邻近石灰山热带季节雨林自然保护区所含的兰科植物属、种数相比,西双版纳石灰山兰科植物的属、种总数高于江西三清山,低于云南小黑山和广东南岭,与贵州的梵净山相比,其属数基本相当,种数高于贵州梵净山。2兰科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有10个类型或变型,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成分占明显优势,为34.38%;其次为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成分,占18.75%。3石灰山兰科植物生活型以附生型为主,地生型为辅。  相似文献   

5.
云南是兰科植物分布中心之一,约100属530种,其中西双版纳约39属400种。具有药用价值的约101种。其中附生兰居多,是开发食品、药品、保健品等绿色产品的宝贵资源。因此,药用兰科植物从观赏和产品开发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河池市兰科植物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该地区兰科植物的种类特征、区系特点和濒危原因,提出保护对策。结果显示:1河池市野生兰科种类资源丰富,分布不均。调查有兰科植物62属183种,占广西兰科植物总属数(108属)和总种数(388种)的57.41%和47.16%,是广西兰科植物最丰富的区域之一。2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性质明显。河池市兰科植物的属共有12个类型,3个变型,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其属的R/T比值达3.54,其所含种的R/T比值达5.90,植物区系的热带性质十分明显。3多数种类主要分布于海拔100~1 800 m,垂直分布跨度大。4生活型齐全,以地生兰种类最多,有34属100种,占总种数的54.64%,其次是附生兰,有26属78种,占总种数的42.62%,再次是腐生兰,有5属5种,占总种数的2.73%。5导致河池市兰科植物濒危的因素有人类活动影响和物种生物学原因,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其致濒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兰科植物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墨脱县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喜马拉雅山脉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阻隔,造就了藏东南墨脱县的地貌特征。季风气候导致了从高山到相对孤立的亚热带地区都有植物生长,并且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极其众多的地貌,加之水汽光热的充分供给,因而保留了许多兰科植物的特有种和变种。兰科植物在墨脱县全境都有分布,种类多样,特有种多且特征突出,变异类型丰富。这些种类的性质、成分和变化的记录是指明墨脱甚至青藏高原植被进化的重要依据。但迄今为止,尚未能找到关于本地区兰科植物多样性的权威和全面的记录。根据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试图调查和统计墨脱县的野生兰科植物种类,一共记录到了墨脱县野生兰科植物54属,148种和三变种。对这些兰科植物的生境和生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观赏价值,资源现状做出了扼要说明,并就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1安徽省兰科植物资源 安徽省地处江淮之间,南有皖南山区、西有大别山区,中有广袤的江淮丘陵,具有较为丰富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据《安徽植物志》记载安徽的兰科植物有24属、40余种。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兰科植物种质资源的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敏 《福建林业科技》1997,24(2):100-104
福建省兰科植物种类繁多,种群数量大,生态型齐全,其水平分布遍及全省各地市,集中分布在戴云山西北至武夷山脉东南坡,尤以南平地区为最多.由于过度开发,许多珍稀种濒临灭绝。建议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兰科植物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江西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历经10余年,进行江西省野生兰花资源调查,对涉及的兰科植物亦同时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记录与整理。初步查明在江西省广大山区野生分布的兰科植物至少有37属78种。尤其是兰科兰属的花卉植物,野生分布不仅地域广,数量多,种类全,而且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兰科植物资源.2006~2008年作者对该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对保护区内野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及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兰科植物资源的就地保护及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兰科植物既有超凡脱俗的美貌,又有令人惊叹的智慧,但谁能料到,兰科植物在进化中演化出的生存绝技,却成了人类保护这一物种必须攻克的难题。兰科植物是植物界的四大巨头之一,其种类为有花植物第二位,仅次于菊科,占全球高等植物的1/10。据报道,整个兰科植物有2.5—3万种。中国有1388种兰科植物,传统文化里“花中四君子”的“兰”指的便是兰科兰属植物。兰科植物也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类群之一,其独特的花型、各异的授粉策略让其在植物界独树一帜,其多样化的形态和生态适应特征是研究植物进化的极佳素材。  相似文献   

13.
兰科植物,俗称兰花,约700属2000种,广布于全球,但主要产热带地区。中国有166属,1019种,南北均产之,大部分供观赏,少数如石斛、天麻、白及等入药。陆生、附生或腐生草本。多数兰科植物,特别是陆生兰,在种子萌发时靠与真菌共生,摄取必须的养分,只有少数种类终生营腐生生活。兰科植物大多数靠昆虫传粉,也有鸟媒传粉和自花传粉的。当昆虫采蜜后退出花朵时,  相似文献   

14.
章对白石砬子地区野生兰科植物的种类、分布、蕴藏量、生境、花期及开发利用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实地调查研究,为开发该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及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分布和保护利用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是该地区有野生兰科植物27属、41种,分别占全国兰科植物171属、1 247种的15.8%、3.3%和湖南省兰科植物60属150种的45%、27.3%。并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贵州兰科植物新记录(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贵州产兰科植物新分布20种1变种,分别属于15个属的种类。  相似文献   

17.
太白山兰科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4月-2006年7月,对太白山兰科植物种类及分布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野外调查和文献考证,太白山共有兰科植物25属35种,均属本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分析了太白山兰科植物资源现状,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实地调查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西双版纳坝区独生古树上野生附生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调查结果显示,西双版纳坝区独生古树上野生附生兰科植物共计30属59种,占研究区同海拔段(500~1 220 m)已知野生附生兰科植物种数(228种)的25.9%,其中12种(20.3%)属中国红色名录濒危等级。CCA分析结果显示,7个环境因子对坝区独生古树的附生兰物种组成的总效应和净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按照净效应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海拔、距居民区距离、年均降雨量、年均温、距天然林块距离、胸径、树高。  相似文献   

19.
对诏安县乌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野生兰科植物进行调查,共记录到32属51种。调查新发现属种有绒兰属白锦绒兰、钟兰属钟兰等。通过对不同海拔梯度兰科植物多样性分析表明,乌山山腰部400~800 m海拔较湿润的小气候环境是野生兰科植物分布丰富度较高的主要因素;乌山野生兰科植物热带成分的属占比最大,热带性质明显;与毗邻地区野生兰科植物分布对比,丰富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得出如下基本结论:(1)白水江保护区兰科植物达35属75种,种类丰富度为周边之最,为我国兰科植物的分布中心—横断山向北延伸而形成的"多样性中心"或"特有中心";(2)白水江保护区兰科植物生活型多样,以地生兰为主,属的区系类型以温带成分居多,但区系组成比较复杂,热带成分、温带成分以及其它类型的地理成分相互交错、渗透的现象很明显;(3)属内种缺乏,但中国特有种丰富;(4)地理环境特别,气候垂直分异显著,兰科植物与周边或邻近区域相似度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