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此病系一种危险性枝干病害,经分离鉴定其病原为榆壳二孢。在昌图县此病侵染期为4—8月末,以7月下旬为主。病菌分生孢子靠雨水飞溅向四周传播扩散,从伤口侵染寄主。通过药剂防治试验筛选出5种杀菌剂防治效果较好,其中以70%甲基托布津和721神农液防效更好,且成本低,适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北半球几种重要森林病害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半球有四个主要森林区,每个区都含有许多同属树种,病原真菌同它们的寄主处于平衡关系,共同生活在这些森林中,但它们如果进入另一个区,则可以引起巨大的损失。本文分析的是北半球几种重要森林病害——栗疫病、白松疱锈病、榆枯萎病、松材线虫病。栗疫病在美国东部,由病原真菌寄生内座壳(Endothia parasitica)引起的栗疫病的流行,就是一个引入病原生物迅速和  相似文献   

3.
作者介绍了山东林木主要病害-林木枝干病害的一些基本情况;提出对林木病害应注重寄主,病原和环境间的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毛竹枯梢病大面积综合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竹枯梢病浊南方毛竹产区一种危险性病害,也是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湖南省1991年首次发现4003hm^2竹林严重受害。根据病害为一次侵染的单循环病害和病原致病性弱的特点,通过在大面积范围内采取以清除病源、隔断浸染原、幼竹钩等消灭病原为主的措施。结合对竹林进行垦复施肥,提高寄主的抗性;对危害中等以上的竹林辅以杀菌烟剂进行防治的综合治理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病害,消灭了中等危害和严重危害区,轻病区范围控制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论述了湖南主要森林病害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危害特征。通过对这些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形态特征的描述,方便基层森防工作者认识和鉴别病原种类和危害特征,及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森林病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竹类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近年来竹类病害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竹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国内外竹类病害的种类、分布、病原和寄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于国内竹类病害,从引起病害不同种类病原(真菌、细菌、植原体、线虫和其他病原)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其中竹类真菌病害种类多且危害严重,细菌和植原体病害缺乏深入研究,线虫病害研究较少,病毒病害和螨害也值得关注.对我国竹类病害未来研究前景及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竹类病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毕湘虹  魏霞  邓勋 《林业科技》2006,31(6):18-21
对天然红松林与人工红松林大型真菌及发生的主要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天然红松林内大型真菌为211种,林木病害主要以立木腐朽菌危害最为严重;人工红松林大型真菌种类为47种,林木病害主要以枝干和叶类病害危害最为严重。单一树种的人工红松林直接影响到大型真菌种类的减少,又形成了适合病原真菌流行的高密度和大面积的适宜寄主,从而造成侵染性病害的严重发生。这说明,真菌生物多样性是随着林内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而改变的。  相似文献   

8.
冷季型草坪养护中发病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书慧 《北京园林》2005,21(3):42-44
本文从坪面养护、追施肥料、浇水、枯草层清理到杀菌剂施用、刈剪等方面阐述了冷季型草坪发病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机理。病原、感病寄主和环境条件是草坪病害发生的三个基本因素。草坪植物和病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呈现一种平衡共存的状态,不少病害的发生是由于人类活动打破了这种自然平衡而造成的。因此,对草坪养护应从使其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减轻或防止病害的发生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三明地区主要森林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三明地区主要森林病害的种类及其危害情况,并在综合分析其病原、流行概况、发生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过对本溪关门山区域的森林真菌病害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关门山地区共发现50种真菌病害,33种树种发病,其中叶部病害发生较多,共有40种,占总数的80%。在叶部病害中,叶枯病和叶斑病又发生严重,占叶部病害的37.5%和17.5%,其余为锈病、白粉病、落针病、穿孔病和煤污病;枯枝病害发现5种,占总数的10%;干部病害发现5种,占总数的10%。在实验室内对这50种病害病原类别进行鉴定分析,结果显示,细菌类病害有3种,其余为真菌类病害达47种。在真菌病害中,半知菌占62%,子囊菌占21%,担子菌占17%。  相似文献   

11.
赵本忠 《云南林业》2002,23(5):18-19
诊断林木病害的目的,在于确定病原,再根据病原的特点和发生规律制定防治措施,即所谓“对症下药”。由于不同的病原物可引起相似的症状,而同一种病原物在不同的寄主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引起不同的症状,故必须进一步鉴定病原,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林木病害分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大类,诊断时一般按照症状观察、显微镜检查和人工诱发3个步骤进行,先确定属于哪一类病害,然后再作进一步诊断1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病株在林间发生比较集中,发病面积大而均匀,没有从点到面逐步扩展过程,发病时间比较一致,发病部位大致相同。除日灼或药害…  相似文献   

12.
1 内容广泛 <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收录了<中国真菌总汇>中的2 015个分类单位,承接1975年前的部分历史资料;查阅整理了1975-2005年间出版的较为系统的专著,<中国乔灌木病害>、<中国真菌志>的相关卷、<山东林木病害志>、<云南森林病害>、<广东省栽培药用植物真菌病害>、<台湾常见树木病害>、<落叶松真菌病害>、<果树林木病害生态图鉴>、<中国森林病虫害普查名录>、<中国主要树种病原名录>等和全国农林院校、研究院所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234篇.  相似文献   

13.
树木病害的有效防治措施—化学治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治疗法是指药剂通过各种手段进入树体,然后经运转后在整个树体内或在病原存在的特定部位均匀分布,从而抑制,杀死病原或提高寄主的抗病性来达到防治病害,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 1 化学治疗法防治树木病害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治疗法在树木病害防治措施研究中仍是一个新的领域。早期的植物化学治  相似文献   

14.
民勤沙生植物园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生植物是分布在西北荒漠地区的重要植物种类。通过调查。描述了发生在民勤沙生植物园内14种沙生植物上的16种真菌病害,并对其症状,病原及寄主名称进行了简述,为防治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苗木猝倒病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木猝倒病是1种危害针叶树和阔叶树发芽种子和幼苗的病害,能引起幼嫩组织的腐烂、萎蔫和种苗死亡。笔者就苗木猝倒病的分布和寄主、病原、症状、病害发展、管理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林业发展,大量营造人工纯林,使森林生态平衡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森林病害日趋严重.老病害不断扩散蔓延,新的病害又相继出现.据1980年全省普查结果,用材林病害就有12种之多.发生面积近1千万亩,几乎遍及全川.由此可见,不论病害种类,为害面积或是分布范围都是空前的.这不仅影响到林木的生长发育,和林木的产量和质量,导致经济损失,而且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当务之急,是开展对林木生长影响最大的灾害性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杨树病害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病害不但种类多,病原复杂,而且危害严重。杨树新病害的传入,新致病性强的菌株的产生,以及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引起寄主抗病性降低所造成的病害流行,是当前杨树病害发生的重要特点。以抗病育种、严格检疫措施、加强经营管理为主体,辅以化学、生物和物理措施的综合治理,是控制杨树病害行之有效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98-2000年期间对白云山风景区主要森林植物病害进行了调查,发现病害共计59种,分布于44种寄主植物中,病害类型比较丰富,其中以叶部病害为主,病原涉及真菌、细菌、植物菌原体等多种寄生物及非侵染性病原,其中又以真菌为主,病害发生普遍,但为害较轻,没有发现严重的危害性病害。  相似文献   

19.
林木病害的防治措施,是根据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来制定的。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其防治方法主要是改善环境条件及增强植物的抗病力。侵染性病害是由寄主、病原、环境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防治应从培养抗病品种、改进栽培技木,提高植物抗病力;防止病原侵入,消灭已存在的病菌;改善环境条件,使其有利于寄主生长,不利于病菌侵染与生长等方面入手。具体方法:一、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是由国家颁布法令,对植物及其  相似文献   

20.
一、林木病害诊断林木病害的种类很多,据全省森林病虫普查,我省森林病害,包括寄主树木70个科,306个树种,病害1124种(属)。其中真菌病害1000多种(属);其它病害100多种(属)。各种不同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也都不同。因此,首先必须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