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规模养猪业的发展。众多规模养猪场家和业内人士,对母猪断乳后1周内能否配上种有着极大的关注。笔者基于对此课题的兴致,对赣北地区某规模养猪场2003年1-6月断乳母猪,采用断乳前后不减料、饲料营养水平不降低(断乳后继续饲喂哺乳母猪料5-7d)和饲料中添加抗菌素的饲喂方式,观察其1周内配种的比率情况。  相似文献   

2.
高营养水平下断乳母猪的配种比率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规模养猪业的发展,众多规模养猪场家和业内人士,对母猪断乳后1星期内能否配上种有着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在规模养猪场中,母猪的配种、产仔与断奶全年计划是一套重要的、关键性的生产计划。它不仅是养猪场制定财务计划。供销计划、生产承包计划与饲料计划等的基础,同时也起到组织生产和指导生产的作用。笔者曾在贵州省一个规模为年产种猪3干头的良种畜禽场中工作达15年之久,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符合生产实际的编制母猪配种、产仔与断奶全年计划的经验,经长期养猪生产实践验证是行之有效的。现在介绍如下,以供养猪业同仁参考。1母猪配种、产仔与断奶全年计划的编制原则1.1配种计划的编制原则确定每头母猪的配种计划日期,一是根据实际配种…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2~3年中,荷兰许多养猪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朝着多产奶的方向转变。尽管调节了母猪的饲喂水平,由于每头母猪每年的产仔数在增加,因而每头仔猪所获得的母乳仍不足,一些专家提醒生产者对哺乳仔猪进行补饲。 对母猪传统的饲喂方式是在配种后和分娩前分别少喂和多喂几百克的饲料,而新的饲喂方式则提倡母猪在怀孕不同阶段饲喂量非常接近。如果母猪不是特别瘦,一般配种后至怀孕第7周每天饲喂2.4千克的饲料,8~12周饲喂量可以增加到  相似文献   

5.
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与母猪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母猪产仔数、仔猪育成率和断奶重主要取决于母猪的营养状态。所以,合理的饲料配制与饲喂是件大事。母猪在育成、妊娠和哺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是不同的,各阶段的日食组成、营养水平、饲料采食量也各不相同。1后备母猪的饲喂断奶到配种这一阶段的饲养,对后备猪成年后的受胎、妊娠和哺乳性能有重大影响,要饲喂给各营养成分平衡的饲料,促使母猪生殖系统正常发育,为成年后多产仔、产好仔奠定基础。大湾种猪场后备猪料分两阶段,35~60千克体重喂前期后备料,每头猪平均每天喂1.8千克料;60~90…  相似文献   

6.
试验探讨在分娩前7 d和哺乳期添加哺乳母猪营养补充料-D999利乳宝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预产期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妊娠母猪72头,随机分成2组,从分娩前7 d开始至母猪断乳当天结束,试验组在哺乳母猪料中每天额外添加D999利乳宝0.5㎏/头,对照组按正常饲喂哺乳母猪全价料。结果表明,D999利乳宝对仔猪生长、哺乳期母猪背膘损失及母猪断乳后的发情、配种、受胎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仔猪早期断乳能显著提高母猪繁殖力和饲料利用率、减少仔猪死亡、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已被国内外诸多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所证实。养猪业先进国家在良好的设备及饲养条件下,哺乳仔猪通常在21日龄或28日龄断乳。目前,我国一些设备及饲养条件好的集约化养猪场仔猪多采用28—35日龄断乳。由于早期断乳仔猪生长发育快,生理上的不成熟,对饲养管理和  相似文献   

8.
五头断乳后非情期母猪分别在断乳后第2天(4头)和第36天(1头)肌注,1,000IUhUG)五头猪者有单个或多个囊肿卵泡发生,4头母猪血浆E2在小范围内波动,表现安静发情,注射hCG后既不发情也不排卵的母猪没有出现排卵前LH峰,血浆孕酮水平银低(<1ng/ml)。结果表明用hCG治疗母猪卵巢功能低下,将诱导异常的卵泡生长和LH释放,导致排卵障碍和卵巢囊肿。  相似文献   

9.
1 增加青绿饲料、加强饮水在妊娠母猪的夏季饲料中,对一般体形大的妊娠母猪,前期每天喂料2~2.3千克,后期每天2.3~2.5千克,中小型母猪每天1.8~2千克,后期一般喂2千克。在饲喂中,应适当给母猪喂些青绿饲料,大约每天喂1~1.5千克,因这些饲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胡萝卜素,对胎儿生长发育和避免发生死胎有良好的效果。在喂的饲料中,可用1∶1的比例加水拌成湿拌料,并加强饮水。另外,妊娠母猪应采用定时定量的喂饲方法,每日喂3次或2次。2 合理调整饲养密度养母猪头数较多的规模专业户,夏季要注意合理安排妊娠母猪的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10.
1 缩短哺乳时间,减少母猪体重损失。小猪断乳后,母猪不再经过复膘阶段,可及时发情配种。  相似文献   

11.
仔猪早期断乳能显著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饲料利用率,减少仔猪死亡,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在良好的设备及饲养条件下,哺乳仔猪通常在21或28日龄断乳。目前,我国一些设备及饲养条件好的集约化养猪场,仔猪多采用28~35日龄断乳。由于早期断乳后仔猪的生长发育快,但生理上不成熟,对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水平相应要求比较高。因此,为了满足早期断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在整个哺乳期和保育期内均要采取综合配套技术饲养,这是养好早期断乳仔猪的重要保证。 一、加强保温、防冻防压  相似文献   

12.
《湖北畜牧兽医》2006,(8):41-41
1断乳措施 采用高床限喂栏分娩的猪场多采用一次性断乳法,对达到预定断乳日龄的仔猪果断与母猪进行分离.由于断乳迅速突然,对母猪和仔猪的应激较大.生产中通常采用断乳前3~5d降低母猪精、青饲料的给量和饮水量,以降低泌乳量,同时也可降低母猪乳房炎的发生率.断乳后,仔猪可原圈栏饲养5~7d后转入保育舍.这种做法能够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也可使仔猪进行安全的过渡.  相似文献   

13.
<正>1母猪断奶后不发情的常见原因1.1营养水平不够,特别是饲料中维生素营养和能量不足有些猪场的母猪使用的饲料维生素A、E、B1、叶酸和生物素含量较低,经常引起母猪断奶后发情不正常。据统计有50%以上的初产母猪在仔猪断乳后一周内不发情,而经产母  相似文献   

14.
绒山羊羔羊一般在3-4月龄断乳,转入育成公母羊群进行管理,在羔羊断乳分群后的1个月左右的时间是比较关键的时期。笔者根据绒山羊多年来的现场饲养管理情况,将绒山羊断奶羔羊的管理技术归纳如下几点。 1解决好羔羊饲料问题 羔羊断乳前饲料一般为颗粒饲料和羊乳或代乳料相结合,在临断乳前,有一些羔羊还保持吃母乳或偷吃其他母羊乳汁的习性,在断乳后,羔羊的饲料来源中没有乳汁的成分。另外,羔羊断乳前由自由采食转变为断乳后的定点采食。上述的变化会使羔羊一时难以适应,因此解决好羔羊饲料是养好断奶羔羊的第一步。羔羊的饲料首先要有良好的适口性,容易消化吸收。从营养学的角度考虑,饲料要多样化,营养成份应能满足羔羊的生长发育。在生产中,常饲喂断奶羔羊的饲料为优质青嫩苜蓿草和其他青嫩鲜草混合饲喂,优质青嫩苜蓿草占青草总量约40%-50%,精饲料以打成碴状的混合饲料为主,易于咀嚼,容易消化吸收,精粗饲料总体的粗蛋白含量应达到10%~15%,保证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5.
1饲喂方法 母猪配种后,72小时内实行较低水平饲喂有利于受精卵着床,从而提高产仔数。高水平饲喂会增加肝脏血液流动,加速孕酮的代谢过程,致使血浆中孕酮水平降低,造成胚胎着床不稳,胚胎成活率降低。所以,配种后28天内,特别是72小时内,饲喂量应控制在2千克以内,通常饲喂1.6-1.9千克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对特别瘦弱的母猪,饲喂2.5~3千克配合饲料产仔数会更理想。  相似文献   

16.
荣昌猪仔猪断乳后添加外源性蛋白酶对其生长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荣昌猪断乳后开口饲料中,添加外源性蛋白酶,进行饲养试验。外源蛋白酶能显改善断乳后消化不良,减轻断乳应激对仔猪的影响,增重效果明显,外源蛋白酶的添加在断乳一周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刘玲 《畜牧市场》2003,(7):40-40
为提高母猪的利用强度和年生产力,仔猪的早期断乳较为广泛的应用于生产。早期断乳可缩短母猪的繁殖间隔,增加母猪的年产窝数。同时,也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仔猪的早期断乳可直接利用饲料中的营养,减少了饲料的转化层次,饲料利用率可提高50%~60%。另外母仔的早期分离可防止母猪压死仔猪和减少仔猪的传染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机会,提高仔猪的哺育率。  相似文献   

18.
不同周龄断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头母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阳朔1组2周龄断乳,阳朔2组4周龄断乳,阳朔3组6周龄断乳。结果表明,4周龄断乳的阳朔2组母猪繁殖性能最好,从断乳到发情天数为7.4d,受胎率为85.71%,仔猪育成率为91.14%,平均窝产仔数10.1头。  相似文献   

19.
母猪的生产力是指每年每头母猪所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 在过去的15年内,通过基因优选技术使母猪产出的仔猪总头数有了很大提高,使每年每头母猪的断乳仔猪数达到30头成为可能.但一些配种项目在选育方面单纯追求断乳仔猪总头数,这会对小猪的品质、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胴体价值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朱爱伦 《养猪》1995,(2):12-13
现代化养猪场母猪分娩舍的技术管理朱爱伦(武汉市汉南种猪场,430090)母猪分娩舍是现代化猪场中猪群密度最大,流动最快,技术要求最高的猪舍。母猪在分娩舍饲养42天(分娩前提前一周进合,仔猪35日龄断乳)要完成分娩、哺乳、断乳的全过程,仔猪在舍内要渡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