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蜂王的诱入 当蜂王已经衰老或蜂群无王时,为了维持这一蜂群正常生活秩序,就必须给此群诱入一只蜂王或成熟王台。在诱入蜂王时必须注意:如果是给蜂群更换蜂王,要提前半天至1天将淘汰的蜂王从巢内提出;若给无王蜂群诱入蜂王时,要将巢脾上出  相似文献   

2.
防咬保险罩     
无论是给无王群诱入新蜂王,还是给生产群介绍1只优质蜂王,或者是从良种场购来的新种王诱入本场蜂群,几乎都采用将蜂王装入王笼扣在诱入群中部的蜜脾上,过一两天把蜂王放出的方法。经仔细观察,发现蜂王一旦放出来后,很多骚乱的工蜂就快速赶往放王地点。这些工蜂中的一部分尾随在蜂王周围,跟着蜂王运动,另一部分工蜂则立刻扑向王笼,使王笼里里外外塞满工蜂。我认为其原因是蜂王放出后,王笼里仍留有浓郁的蜂王气息,一部分工蜂已发觉蜂王被放出笼,并且尾随在其周围;而大多数工蜂却以为蜂王仍留在笼内,因而紧围于王笼内外。根据放王时围王工蜂的…  相似文献   

3.
《养蜂科技》2005,(2):17-19
多年来,笔者在推广科学养蜂技术的实践中,感悟到蜂群无论是人工分群,失王补救,还是更换蜂王,都须诱入蜂王。群势、气候、蜜源及蜂王行为和生理状态等,对诱入难易都有密切关系。所以诱入应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蜂王诱入时,如发生严重围王,或久囚在诱入器内表现不正常的王,都不宜留用。因这种王在诱入成功后,很快被交替。引种或交换蜂王,必需通过寄递、托运或专人送往。寄送的设备和技巧直接影响到蜂王的存亡。  相似文献   

4.
培养成功一只蜂王,从卵的移入到交尾产卵,大约需要20多天时间。所以蜂王诱入的成败是广大养蜂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我在多年的养蜂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二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蜂王直接诱入方法。一、将要淘汰的老劣蜂王从蜂群中连脾带王提出,将王杀死,然后立即从交尾群中将新王捉到蜂脾上,放回蜂群内,使蜂群毫无失王之感,诱入即告成功。但是,诱入的新蜂王在交尾群中产的子必须封盖,因为产卵已经封盖的新王体态从容,行动稳健。此种诱入方法最适合  相似文献   

5.
在养蜂实践中无论是换王或者给无王群补充蜂王,都常常涉及到异群调整蜂王和异地调动蜂王.其本质都是:让蜂群接受由非本群或非本地而来的蜂王,这便是通常所说的蜂王诱入或介绍蜂王.  相似文献   

6.
种蜂王与新产卵王过渡式直接诱入法邮寄来的种蜂王与新产卵王(子脾未封盖之前)要直接诱入生产群是很不易成功的,近年来,本人实践摸索出一种比较安全的新产卵蜂王与邮寄的种蜂王过渡式直接诱入法。现简介如下。在新王开始产卵或种王寄来的前11、12天,培养一些备用...  相似文献   

7.
“杀螨一号”诱王法蜂王质量不好,蜂群失王、分群和组织双王群,都需要及时给蜂群换王和补王。蜂群在蜜源缺乏或在密源后期,以及群内有蜂王台时和新王产卵没有封盖时诱入,常会出现蜜蜂围王现象,尤其是微型交尾王产卵后不好诱入。1994年我们采完刺槐花密转到剂门市...  相似文献   

8.
育王小技     
<正>育王框移他群寄养当谨慎有时因育王群生产需要或防分蜂,需将王台已封口的育王框移入他群寄养。若寄养群蜂王年青,寄养框放进后被寄养群工蜂咬破所有王台拖弃王蛹,则使分蜂处于被动。提王台不能马上介台介王若刚从交尾群中提走新王,随即诱入王台,则工蜂会啃、弃诱入的王台。应在诱入王台前2天提走蜂王,并提出其中的卵虫,在蜂群产生失王感而又无法再造王台的情况下诱入王台。处女王不宜直接介入已出房的处女王直接投入交尾群,若是连续使用的老交尾群,则处女王易被拖  相似文献   

9.
养蜂者每年都要培育蜂王,一般先把生产群里的老蜂王除掉,无王2~3天后,再把新王从交尾群里捉出来放进王笼,诱入到断子2~3天的生产群里.这样做虽然大部分蜂群可以接受,但还是有不少蜂群诱入的新王遭受损失,且断子2~3天,蜂群正常繁殖必然会受影响.本人设想,能不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不用无王、不用王笼,把新蜂王直接诱入生产群中.于是从2004年开始进行试验,取得成功.其优点是:  相似文献   

10.
给初学者介绍几种安全诱王法培育一只蜂王,从移虫到诱入生产群,一般需35~45天。如诱入方法不当,围王至死,就会前功尽弃,实在可惜。怎样才能做到简便安全地诱入呢?笔者通过近几年对各种不同的诱王方法的观察对比试验,掌握了几种安全诱王方法。介绍给初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诱入蜂王的方法:中蜂新法饲养,因蜂群失王,更换老劣蜂王,或进行人工分蜂等都需要诱入蜂王。诱入蜂王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直接诱入和间接诱入两种:一般在大流蜜期,蜂群失王1~2天可采用直接诱入的方法。诱入之前4~6小  相似文献   

12.
诱入蜂王在养蜂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位置.诱王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蜂群的繁殖与生产.诱入蜂王,首先要掌握诱入蜂王的基础知识.早在1944年、Sechrist提出诱入蜂王的蜂群平衡理论,这一理论重点是说被诱入的蜂王和被淘汰的蜂王在产卵方面大体相似.具备了这种平衡条件,诱王大都能成功;反之则多失败.  相似文献   

13.
正诱入蜂王是养蜂管理中普通的操作。把涂有蜜水的蜂王放在框梁上,工蜂嗅到蜂王身体上的蜜香,纷纷前来吸食,而其他工蜂各忙各的,无暇顾及新王的到来,蜂王诱入顺理成章,当新王的气味融入蜂群,蜂王很快被接收,诱入成功。如果因失王蜂群处于高度警觉状态,这时蜂王突然降临,工蜂会本能地围上来,诱入蜂王被围,导致诱王失败。  相似文献   

14.
诱入蜂王是养蜂的一项技术措施,稍有失误,会给蜂群的繁殖或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提高诱入成功率,是养蜂者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术。诱入蜂王通常有直接诱入和间接诱入两种方法。即混合气味法、熏烟诱入法、酒精诱入法、沾蜜诱入法、两群蜂王直接互换法、  相似文献   

15.
使用固定交尾群的几点体会几年来,我们使用固定交尾群后觉得有这样几个优点:一有利于蜂场常年有备用蜂王。固定交尾群的蜂王,可随时提出诱给失王群。有了固定交尾群,可经常培育少数王台,诱入固定交尾群交尾,养王备用。若大群中偶尔发现优良自然王台,也可提放于固定...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十多年的养蜂实践中采用以下方法合并蜂群和诱入蜂王,效果很好。在合并前对需合并的蜂群进行检查,如果需合并的蜂群都有蜂王,应除去老劣王,保留另一群较健壮的蜂王。如有王台应全部  相似文献   

17.
<正>一、巢门诱入法在傍晚,从交尾群中带脾提出开始产卵的蜂王。把此脾平放于失王群蜂箱的起落板处,有王面朝上,用手指轻轻驱赶蜂王,当蜂王爬上蜂箱的起落板时,立即把巢脾拿开,返还原蜂群,蜂王会自动爬进蜂箱。二、带蜂诱入法  相似文献   

18.
诱入蜂王的方法,分直接诱入和间接诱入两种。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根据当时蜂群和外界条件酌情进行。一、直接诱入在外界蜜粉源较好时,为保持强盛的生产群,对产卵力下降的老、劣蜂王应及时采用直接诱入(或互换)蜂王的方法。操作时,将所诱入蜂王连蜂带脾提至诱入群,敏捷地抓起蜂王的翅,轻轻地直接抛入蜂路,也可直接从巢门口放入,蜂王即迅速入脾。此诱  相似文献   

19.
我们研究多次使用杀螨剂防治蜂螨,对蜂王繁殖的影响。这项科研于1984年在吉尔吉斯畜牧科学研究院养蜂场进行。预先把相同的蜂群编成6组,每组3群蜂,蜂数、饲料和蜂螨感染程度相同。试验群全部为无王群,即是准备诱入产卵王的分出群。选用蜂王的最低重量为215毫克,蜂王接受成功后,在第2~3昼夜开始产卵。在第1组,所诱入的蜂王是由未用杀螨剂的哺育群所哺育的,此组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我和一位蜂友饲养中蜂,诱入新蜂王的具体做法是:发现蜂群失王后,把拟诱入的蜂王从供王群提出,并连带5~10只陪伴工蜂关在王笼中,王笼外面用一块同等面积的网眼塑料布包住,放入接收群的两框之间,盖上蜂箱。2小时后轻轻开箱查看,王笼周围蜜蜂工作正常,不结团时即可开启王笼让蜂王自由上脾。如果王笼周围蜜蜂表现仍是异常,放王的时间则随之延长,最多48小时即可完成诱入过程。为了更安全起见,加网眼的塑料布前可用一小坨脱脂棉浸上一些蜜或糖,塞到王笼中作饲料,以防诱(广西来宾市维林新城二巷10号,广西来宾546100)入时间长了饿死工蜂和蜂王。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