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验于1996 ̄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品种苏玉9号和南玉3号,麦套春玉米乳苗地膜栽与地膜直播,营养钵育苗移栽比较试验结果指出,盘育乳苗地膜栽玉米具有早播早苗,早发壮苗,干物质积累能力哟,植株粗壮,根系发达,穗大穗多粒重,穿杆率低的早熟高产生育优势,比地膜直播早播17d,早苗12d,早熟9d,增产26.9%,比营养钵育苗移栽早播12d,早苗7d,早熟6d,增产36.4%。  相似文献   

2.
试验于1996~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品种苏玉9号和南玉3号,麦套春玉米盘育乳苗地膜栽(水稻塑盘30cm×60cm,468孔保温育2叶苗,大田地膜覆盖)与地膜直播、营养钵育苗移栽比较试验结果指出,盘育乳苗地膜栽玉米具有早播早苗,早发壮苗,干物质积累能力强,植株粗壮,根系发达,粒叶比高,穗大穗多粒重,空秆率低的早熟高产生育优势。比地膜直播早播17d,早苗12d,早熟9d,增产26.9%;比营养钵育苗移栽早播12d,早苗7d,早熟6d,增产36.4%。  相似文献   

3.
沿江稻区多熟制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长江下游沿江稻区多熟制生产的自然生态特点,以春玉米露地移栽和地膜直播为对照,研究了营养钵育苗两段覆膜新型种植方式下春玉米的生育特点及其高产技术途径。结果表明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具有增产与早熟的显著特征。春玉米的主要生长发育特性为大田初期株高日增量大,叶片早生快发,生长旺盛;中期植株叶面积多且高峰稳定期长,叶面积系数大,光合势强;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多,贮藏物质向穗部运转效率高,穗大粒多粒重。通过产量函数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寻优,探明了春玉米两段覆膜方式的最大生产潜力和高产技术优化组合。玉米产量8250kg/hm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本站开展了春玉米不同播栽方式对比试验及春玉米盘育乳苗地膜移栽技术示范,以期通过改革春玉米栽培方式,达到避开灾害性天气、提高单产、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本文将报道春玉米盘育乳苗地膜移栽技术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又名玉蜀黍、苞米、苞谷、棒子等,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且有"饲料之王"之称。玉米在我国各地区的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一、移栽地膜春玉米新技术春玉米移栽地膜栽培就是实行薄膜拱棚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移栽的方法。它是针对玉米苗前期冻害、渍害两大气候性灾害,克服地膜单项栽培早播出苗率低,不易壮苗,而组装配套形成的春玉米壮苗早发新技术体系,使玉米播  相似文献   

6.
春玉米移栽地膜栽培就是实行薄膜拱棚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移栽的方法。它是针对玉米苗前期冻害、渍害两大气候性灾害,克服地膜单项栽培早播出苗率低,不易壮苗,而组装配套形成的春玉米壮苗早发新技术体系。使玉米播种基本不受天气条件影响,争得早苗、全苗和壮齐苗。进一步改善春玉米的生态条件,促进玉米始终沿着正常轨道生长发育,从而获得高产。响水县采取移栽地膜栽培春玉米3万亩,平均单产642公斤,比单项覆盖地膜栽培增产9.8%。该方法也是实现以玉米为主多熟制的有效途径。1.选用优良杂交种根据本地常年积温和覆膜增温总…  相似文献   

7.
在辽宁省玉米春播生产条件下,试验以丹玉90、丹玉68、丹玉86等3个玉米品种为试材,分别设置了春玉米覆膜移栽、露地移栽和地膜直播3种种植方式,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生育进程、株高增长的特点、植株性状差异与稳定性状以及产量表现,为开发春玉米高产高效技术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玉米“四两”高产技术,旨在鄂西北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进行熟制改革,改旱地两熟制为三熟制。创建两苗(春、夏玉米营养钵育苗)、两膜(春玉米钵苗塑膜覆盖、中高山玉米地膜栽培)、两定(定产定肥)、两保(保土保水)(即“四两”)的农业系统工程措施,实现年产粮食18134kg/hm^2,利润5495元/hm^2,与两熟制比,粮食增产10409kg/hm^2,净增154%。  相似文献   

9.
<正> 常用的粮用玉米品种不能象水稻、小麦那样产生众多的分蘖,但在定苗时可以每穴留多株苗,我们把这种留苗方式称为薛式留苗。本文着重讨论的是一种既可节省地膜用量,又可使玉米子粒产量进一步提高的留苗方式——地膜玉米薛式留苗。  相似文献   

10.
在我县春玉米盘育乳苗地膜移栽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过程中,部分田块出现栽后缓苗、僵苗现象,削弱了盘育乳苗地膜移栽的早发优势。根据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春玉米盘育乳苗地膜移栽出现的缓苗、僵苗现象,是因超苗龄移栽、底墒不足、戳洞过深、过早起苗等技术操作不当而引起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不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土壤水分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渗水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地膜和渗水地膜交替覆盖、秸秆覆盖、裸地五种种植方式探讨了对辽西风沙半干旱地区春玉米土壤水分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耕层土壤含水量,其中渗水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效果最为明显;可以有效地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使其生育进程合理,植株生长稳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其中以渗水地膜覆盖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2.
渭北旱塬保护性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渭北旱塬免耕和传统耕作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渭北旱塬春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在渭北旱塬以春玉米"沈单10号"为供试材料,以传统耕作不覆盖为对照,研究了传统耕作+秸秆覆盖、传统耕作+地膜覆盖、传统耕作+秸秆地膜双覆盖、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免耕+地膜覆盖、免耕+秸秆地膜双覆盖时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免耕秸秆地膜双覆盖对春玉米的农艺性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与传统耕作不覆盖相比,其株高增长19.82%,穗位高增长47.55%;免耕和覆盖均可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其中免耕秸秆地膜双覆盖的产量最高,达9 219kg/hm2,比传统耕作不覆盖增产28.89%;秸秆地膜双覆盖可以显著提高春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传统耕作不覆盖相比,免耕秸秆地膜双覆盖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0.28%,传统耕作秸秆地膜双覆盖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6.81%。【结论】免耕秸秆地膜双覆盖可以明显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对春玉米的农艺性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方式下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表现,为解决广西季节性抗旱、提高玉米增产潜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迪卡008、桂单0810为主处理,以6个不同覆盖物和覆盖方式及增施保水剂为副处理,探讨其对南宁地区春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对于迪卡008,秸秆和地膜覆盖加保水剂均能显著提高春玉米茎叶干重,不同处理春玉米茎叶干重表现为秸秆垄背覆盖(459.13 g)>地膜垄背覆盖>普通栽培加保水剂>秸秆完全覆盖>地膜完全覆盖>对照(普通栽培,317.0 g),秋玉米茎叶干重表现为地膜全覆盖(351.29 g)>对照>普通栽培加保水剂>秸秆完全覆盖>秸秆垄背覆盖>地膜垄背覆盖(272.01 g).迪卡008不同处理春、秋季玉米产量的变化幅度为7.63~9.08和8.42~9.28 t/ha,分别以对照和地膜完全覆盖处理最高(9.08和9.28 t/ha),以秸秆完全覆盖和地膜垄背覆盖处理最低.不同处理中,以地膜和秸秆完全覆盖处理的迪卡008春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表现相对优于对照,以地膜全覆盖处理的秋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处理;地膜完全覆盖处理的春、秋季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表现优于其垄背覆盖处理.对于桂单0810,地膜两种覆盖处理的春、秋玉米茎叶干重相对较高,分别为351.25、304.63和351.20、337.24 g,普通栽培加保水剂和对照处理的春玉米茎叶干重高于秸秆覆盖处理但秋玉米表现相反.桂单0810春、秋玉米产量的变化幅度为8.39~9.26和8.91~9.43 t/ha,不同处理分别表现为秸秆垄背覆盖(9.26 t/ha)>地膜完全覆盖>秸秆完全覆盖>地膜垄背覆盖>对照>普通栽培加保水剂与地膜完全覆盖(9.43 t/ha)>地膜垄背覆盖>秸秆垄背覆盖>普通栽培加保水剂>秸秆完全覆盖>对照;秸秆完全覆盖处理的大部分春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表现不如对照,其他处理的大部分穗部性状指标与对照相差较小;普通栽培加保水剂处理的秋玉米穗部性状综合表现优于地膜、秸秆处理和对照.[结论]地膜和秸秆不同覆盖方式对春、秋季种植的不同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穗部性状和产量影响有所不同;与普通栽培相比,地膜或秸秆覆盖不利于春玉米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但对干旱时期秋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本地推广面积较大、适应性较强的2个玉米品种‘莱农14'和‘登海605'为材料,通过分析不同割苗期对春玉米花期根部特征及果穗性状的影响,明确了不同割苗期处理条件下,春玉米开花期根冠比、单根干重、根重指数及成熟期果穗性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割苗处理会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减少植株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有利于提高春玉米植株的抗倒性,且以4叶期割苗处理对春玉米植株营养生长影响最大。割苗处理对春玉米种子根影响较小,可以显著提高地下节根单根干重,同时,对地上节根的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品种间表现有差异。割苗处理有助于春玉米根部的生长发育,提高根系分布密度和根系质量,为植株抗倒伏性的提高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割苗处理可以通过提高穗行数、行粒数、单穗干重和百粒重等产量构成指标,达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仲  艾厚煜 《北京农业》2000,(12):30-32
通过在辽宁东部山区玉米与马铃薯套作的 4种不同方式试验,即:玉米与地膜春马铃薯、玉米与露地马铃薯 (CK)(上二种套作方式为本地常用方式 2∶ 1,即 2垄玉米, 1垄马铃薯 )、地膜春马铃薯与隔沟玉米、地膜春马铃薯与隔沟鲜玉米春夏互套。结果表明:由于充分地利用了当地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地膜马铃薯与隔沟玉米的套作方式,不但使马铃薯获得较高的产量,达到 22200kg/ hm2,同时也使玉米获得 6900kg/ hm2的产量;而且地膜春马铃薯与隔沟鲜玉米春夏互套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本地区的二季不足,一季有余的生态特点,最大限度的利用本地区的有限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从而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达到了 69028元/ hm2,比常规的玉米与露地马铃薯的套作模式效益要高出近 11倍,这种套作方式对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多熟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多熟制生产条件下 ,本试验以“掖单 1 3”、“苏玉 9号”、“农大 31 38” 3个玉米品种为试材 ,分别设置了春玉米覆膜移栽、露地移栽和地膜直播 3种种植方式 ,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生育进程 ,根系生长、株高增长及叶片生长等方面的生长特点 ,植株性状的差异与穗部性状以及产量表现。以期为开发春玉米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及其提高多熟制生产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春玉米不同品种及种植方式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熟制生产条件下,本试验以“掖单13”、“苏玉9号”、“农大3138”3个玉米品种为试材,分别设置了春玉米覆膜移栽、露地移栽和地膜直播3种种植方式,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生育进程,根系生长、株高增长及叶片生长等方面的生长特点,植株性状的差异与穗部性状以及产量表现。以期为开发春玉米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及其提高多熟制生产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黄土旱作区保护性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以传统耕作和免耕两种耕作方式为基础,研究不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秸秆地膜双覆盖4种覆盖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耕作方式下秸秆地膜双覆盖增产效果明显,传统耕作增产98.9%,免耕增产78.8%;秸秆地膜双覆盖可以有效促进春玉米穗部性状的发育,显著增加百粒重和穗粒数,从而达到增产效果。免耕秸秆地膜双覆盖可提高籽粒中养分比例,氮素养分比例提高14.6%,磷素养分比例提高12.1%,钾素养分比例提高28.9%。  相似文献   

19.
为改进育苗方法,于1982年在南京进行棉花地膜平铺覆盖营养钵育苗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地膜平铺覆盖营养钵育苗简称“地膜育苗”,就是用0.015毫米以下厚度的地膜(塑膜),平铺覆盖在营养钵苗床上,棉苗出土后破膜放苗,根在膜下生,苗在膜上长,育出的棉苗矮壮敦实,抗逆性强,移栽后缓苗期短,皮棉产量较高,纤维品质较好,并具有成本较低,管理简便,用工较少等优点。1983~1985年在继续研究的同时,在棉区进行示范,进一步完善这一项技术,目前在江苏淮北棉区已示范推广1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20.
玉米群体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找提高玉米整齐度的有效技术措施,采用不同苗龄移栽方式,研究了玉米群体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乳苗移栽,返青期短,苗期植株大小基本一致,株高、叶片大小以及产量结构性状等群体整齐度较高,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大苗龄移栽,苗期植株大小不一致,群体整齐度差,不利于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