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发酵堆料,变传统的单堆大堆为贴堆小堆,可以提高发酵质量,减少用工成本,提高蘑菇产量。试验表明,采用宽度0.8 m的培养料进行贴堆前发酵,比传统的大堆料(1.8 m),每座菇房(144 m2)节约用工成本200元,平均单产由8.93 kg.m-2提高到11.92 kg.m-2。  相似文献   

2.
彭光荣 《食用菌》1998,(6):23-24
过去棉田仅是单一性种植,一般亩经济效益400~500元左右。近年来,有部分棉农在棉田套种蔬菜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提高广大棉农种植积极性和经济效益,提高棉田土地利用率,笔者在本地丰城市产棉区进行了棉田套种蘑菇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AS2796,引自福建轻工业研究所。 1.2 试验设计 设0.3亩(为200m~2)为棉田套种蘑菇试验区,0.3亩为单一性种棉对照区。 1.3 供试配方 采用粪草常规栽培配方:干稻草350kg,干牛粪150kg,菜枯饼38kg,尿素3kg,硫酸铵8kg,过磷酸钙9kg,石膏粉9kg,石灰粉15kg(一部分用于土壤消毒),按常规法堆制培养料。 1.4 试验方法 根据当地气候和避开棉田用药期出菇,于棉株结桃朗堆料,收棉期培养料下田,用药结束出菇。具体安排:8月25日堆料;12日培养料进行室外后发酵,发酵期间,在棉株两行中间(一般棉畦宽60cm,空间40cm左右)撒配方中部分用量石灰  相似文献   

3.
1 高温蘑菇栽培技术1 .1 适时早栽 过早栽培 ,前期的低温不利夏菇菌丝生长 ;过迟栽培 ,秋菇的适时进料会缩短夏菇的采菇期。春菇在 4月下旬清理菇房后 ,夏菇即可将培养料预温建堆。1 .2 培养料发酵  1培养料配方 以 1 0 8.9m2计 ,稻草 2 0 0 0 kg、石膏 75 kg、尿素 2 5 kg、复合肥 2 0 kg、过磷酸钙 75 kg、蛎灰 5 0 kg。 2培养料一次发酵 在培养预温建堆时加入尿素和过磷酸钙 ,6天后进行一次翻堆 ,加入石膏和蛎灰 ,同时用蛎灰水补足培养料的含水量达 65 % ;1 1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 ;1 4天后进行第三次翻堆 ,并加入 1 .5 %甲醋溶液 ,…  相似文献   

4.
巴氏灭菌床栽草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华 《食用菌》1992,14(3):36-36
草菇一般都是在野外堆栽,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低.为了探索草菇高产栽培新技术,我们利用塑料蘑菇菇房对培养料进行巴氏灭菌栽培草菇试验.一般每100kg稻草可产菇16~30kg,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凌霞芬  冯志勇 《食用菌》1993,15(6):10-11
蘑菇培养料的堆制发酵过程主要是在羧甲基纤维素酶的作用下降解进行养分转化的过程,因此研究培养料发酵期间营养成分含量及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对于从营养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角度来阐明床式发酵新技术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材料与方法(一)培养料发酵分为用蘑菇增温发酵剂的床式发酵和二次发酵两种,具体发酵时期见表1.(二)培养料营养成分测定由本所实验室及本院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是我国食用菌出口的大宗产品,但在长江以北地区栽培面积较小,而人防地道栽培双孢蘑菇面积更小.为了更好地发挥人防地道的效益,我们于1989年夏至1990春进行了人防地道栽培双孢蘑菇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技术要点简介于后.一、试验材料(一)供试菌种由张家口市食用菌所提供的双孢蘑菇的栽培种,培养基质为高粱粒.(二)培养料粪草培养料,粪草比为1∶1,另加石膏、过磷酸钙和尿素各1%,pH7~7.5.  相似文献   

7.
朱元弟 《食用菌》2002,24(6):25-26
要夺取蘑菇生产的高产高效 ,必须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安排生产蘑菇。利用塑料大棚床架式冬季栽培蘑菇 ,是一项很好的高效农业。根据笔者的实践 ,要夺取冬季大棚蘑菇高产 ,除了要抓好常规栽培技术外 ,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 堆制好优质培养料 培养料是蘑菇生产的基础 ,冬季栽培蘑菇除抓好培养料的质量外 ,更关键的是抓好培养料的数量 ,配足栽培原料是夺取冬季蘑菇高产的首要条件 ,要求碳氮比控制在 2 8~ 3 1∶ 1,总氮量在 1.6%~ 1.7% ,以 111m2 栽培面积为例 ,配方为 :干晚稻草 3 ,0 0 0 kg,猪牛粪 10 0 kg,菜饼2 0 0 kg,尿素 2…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品种之一。文章从质量优势、资源优势、操作优势分别阐述花生壳栽培双孢蘑菇的应用前景,并从培养料配方、培养料准备、建堆、翻堆(发酵)、播种与管理等方面介绍花生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要点,以期为双孢蘑菇种植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优质蘑菇培养料的标准是:呈宗褐色,无氨臭而有蘑菇香味;柔软而富有弹性,稻草仍为原形,稍拉即断;疏松稍带粘性,腐熟而不烂;碳氮比和含水量适中,pH7.5~7.8.现就优质培养料的堆制谈点体会。(一)备足优质的培养料。堆制前要按实际栽培面积备足新鲜无霉变的粪草料,有了优质的原料,在堆料时堆温才能升高,达到理想的腐熟度.  相似文献   

10.
增温剂在草菇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增温剂应用于蘑菇堆料,具有省工、省料、增产的作用;在平菇生料栽培中,培养料经增温剂堆制后,也具有增产作用。为研究增温剂对草菇栽培的影响,我们于1995年7月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供试菌种:V_(238),由江苏省江阴市食用菌指导站保存。②培养料配方:棉子壳41%,废棉41%,石膏1%.过磷酸钙1%,草木灰1%,生石灰5%。  相似文献   

11.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草菇栽培完全可以模仿双孢蘑菇的生产流程,即从堆料——翻堆——进房——播种——覆土——管理——采收。只要根据草菇和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征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如菇房的光线、培养料的配方、培养料含水量多少、堆料时间的长短及水份管理进行适当调整。自从1985年在广东清远县的琶江口、源潭、高田等地推广此法栽培以来,群众反映良好,基本已经扭转了传统的室外栽培法,单位产量翻了几翻。1988  相似文献   

12.
Sinden和Hauser早在1950年和1953年的论文中即描述了栽培蘑菇“短期”前、后发酵培养料的堆制方法。但是,对堆制好的培养料的“选择性”或“专一性”至今才引起注意。堆制好的培养料是一种营养丰富、供蘑菇菌丝产生大量子实体的基质,正确制备的培养料应具有专一性。Eddy和Jacods(1976)指出,  相似文献   

13.
三十烷醇对白蘑菇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和方法 1.菌种:白蘑菇“102号”。 2.培养料配制:用粪草料经五次发酵堆制而成。培养料配方:湿牛粪9000公斤,干稻草、干麦草各800公斤,翻堆时加石膏粉50~75公斤,磷肥25-50公斤,尿素15公斤,再用0.1~0.5%的石灰水调pH值等于8。培养料上堆发酵好后,上床进行大床栽培。 3.种量与播种方法:播种量为每0.278米~2一瓶(750g/瓶)菌种,采用穴播。供试面积为111.11米~2。 4.三十烷醇的施用:三十烷醇购于中国科学院有机所,纯度99.9%。在自蘑菇的菌丝生长期、菌丝更新期及子实体形成期均可喷施三十烷醇。我们在复土前和复土后的第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工厂化栽培草菇(Volvaria volvacea)的菌渣再次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研究,以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品种W192为试验材料,工厂化生产草菇的菌渣为原料,设计了菌渣、牛粪比例3:1和菌渣、牛粪比例4:0的2个处理。对培养料的堆制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等生产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培养料预堆和发酵过程的温度、水分、p H、碳氮比的变化等,同时对这两个处理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发菌周期、出菇周期、鲜菇产量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统计。结果表明,菌渣加牛粪和不加牛粪处理的培养料发酵过程的各项生产指标均符合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要求,菌渣、牛粪比例3:1配方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发菌快(1 d),出菇时间短(3 d),产量高(2.04 kg·m-2)。这综合说明工厂化栽培草菇的菌渣再次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技术可行,并对本地区综合利用草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具体操作和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蘑菇品种的杂乱,给育种和生产带来不少困难。1982年,我们由苏、沪、浙、闽、粤、鄂等省市引进栽培品种39个,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图从中探讨蘑菇品种选育工作的有关问题。一、材料与方法 (一) 供试菌种及培养料:菌种编号及来源略。培养料配方及堆制程序见表1。  相似文献   

16.
蘑菇增温发酵剂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慈友  任永源 《食用菌》1992,14(6):19-19
蘑菇培养料二次后发酵技术的推广普及,对我国蘑菇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它发酵时间长、耗能多、劳动强度大.而应用增温发酵剂(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提供)可直接上床发酵,不用能源加热,也不用翻堆,可达到与二次发酵法同样的优质培养料,为蘑菇高产栽培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主要报道我们在西湖区周浦乡的应用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1997,(2)
本所研制的生物增温发酵剂(简称增温剂),是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发酵的添加剂。应用增温剂进行培养料堆制发酵,可使蘑菇培养料的烦琐、复杂发酵过程在室内一次完成,或在室外就能完成后发酵,勿需多次翻堆和能源加温,大大缩短了培养料制备周期,减少了培养料内养分的流失,显著提高了培养料的发酵效率。因此,应用增温剂制备培养料具有节能、省工、快速、安全及增产等优点,是蘑菇培养料制备技术上的一大创新,为蘑菇高产栽培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经实践证明,增温剂还能应用于除木屑以外的多种培养料的堆制发酵,特别  相似文献   

18.
制备适合蘑菇生长的培养料是栽培蘑菇的关键。随着蘑菇生产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广大蘑菇种植者希望有一种快速有效的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以克服目前二次发酵技术周期长、费工多、耗能大的缺点。为此,我们于1987年开始进行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的研究,制成了适于制备蘑菇培养料的“增温发酵剂”,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套蘑菇培养料节能、快速、床式发酵的新技术,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增温发酵剂的制备在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向的基础上,我们在国内首次分离筛选到可用于蘑菇堆肥的微生物,并以此为基础制成了适用于制备蘑菇培养料的“增温发酵剂”。(二)应用增温发酵剂进行蘑菇培养料发酵根据增温发酵剂的最佳生长条件和二次发酵的原理,同时参照国外短期发酵技术和室内发酵方法,并结合国内常规堆制发酵的操作步骤,我们建立了一套在生产上行之有效的节能、快速、床式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其具体流程为:稻草的切割和预湿一预堆一添加增温发酵剂一培养料进房床式发酵一翻格播种一管理采收。与二次发酵技术相比,每堆制111.1米~2培养料,应用这技术可省煤150~300公斤,省工8~10个,缩短周期5~10天。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内菇房条件,研究蘑菇在自然气温和加温条件相结合的方式下进行周年性栽培。结果表明:U3和5414蘑菇菌株分别适宜秋茬和冬茬栽培,单产高、菇质好;堆制培养料需要采取预湿、预堆、料内开洞通气的高温快速发酵技术;冬季栽培蘑菇宜采用发酵土和细泥砻糠两种覆土材料,菌丝爬土快,单产高。  相似文献   

20.
无粪培养料栽培蘑菇高产关键技术陈国朱(福建省莆田市食用菌开发中心351100)无粪培养料栽培蘑菇高产的关键技术为以下三个方面。1培养料后发酵技术福建省莆田市塑料菇房近年迅速兴起,与原来土墙菇房比较,具有成本低、建造易、保温保湿性好和产量高等优点。为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