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磷钾配施对旱砂田西瓜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探明旱砂田西瓜产量、 品质及养分利用率同步提高的最佳氮磷钾施用量和配比,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本试验以中晚熟西瓜品种陇抗九号为试材,在砂田西瓜氮肥施用量为200 kg/hm2的基础上,设置了3个施钾水平(0、 130、 260 kg/hm2)和4个施磷水平(0、 90、 130、 170 kg/hm2),研究了磷、 钾肥配施对西瓜产量、 品质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产量和品质均随施磷量和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P170处理的西瓜单瓜重和产量较P0分别显著提高了13.75%和43.79%; 西瓜平均含糖量、 Vc和蛋白质含量较P0分别显著提高了13.75%、 9.48%和11.90%; K260处理的西瓜单瓜重和产量较K0分别显著提高了9.22%和7.54%; 西瓜平均含糖量和硝酸盐含量较K0分别显著提高了5.86%和11.24%。磷钾肥配施对西瓜光合、 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互作效应显著,且均表现出在低钾条件下,各指标随施磷量的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或降低; 高钾条件下,则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以磷肥效应较大,钾肥次之,在磷、 钾配施的所有处理中,K260P170处理的西瓜光合速率、 产量和养分利用率均最高。本试验在施用氮肥200 kg/hm2条件下,砂田西瓜的磷、 钾最优施肥量分别为170 kg/hm2和260 kg/hm2,相应的N、 P2O5、 K2O比例为1∶0.85∶1.3。  相似文献   

2.
  【目的】  西北砂田嫁接西瓜生产中水肥管理不当常造成品质下降。研究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模式,水、氮、钾三因素组合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西北砂田嫁接西瓜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中晚熟西瓜品种‘金城5号’为供试材料进行微区试验。以水(W)、氮(N)、钾(K)为3个主因素,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确立了3因素5水平试验,共11个处理。测定西瓜产量和品质,分别建立产量、平均含糖量与水肥用量二次回归拟合数学模型,并计算产量和品质目标下的水肥用量。  【结果】  主因子效应分析表明,对西瓜产量的影响顺序为W>N>K,水对产量的正效应和氮对产量的负效应均极显著,钾对西瓜产量影响不显著。对西瓜品质的影响顺序为N>K>W,氮、钾对西瓜品质的正效应和水对西瓜品质的负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对西瓜产量的耦合效应分析表明,交互效应表现为N×W>N×K>W×K,W×K的交互效应大于氮的单因素效应。对西瓜品质的耦合效应结果为W×K>W×N>N×K。产量与水肥回归模型计算得出,西瓜产量超过60 t/hm2的W、N、K组合方案为灌水量808~1017 m3/hm2、N 231~293 kg/hm2、K2O 177~258 kg/hm2;西瓜平均糖含量在11%以上的水肥方案为灌水量555~876 m3/hm2、N 226~279 kg/hm2、K2O 217~271 kg/hm2。  【结论】  综合产量与品质,砂田嫁接西瓜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产量超过60 t/hm2,平均糖含量在11%以上的适宜灌水量为808~876 m3/hm2、N 231~279 kg/hm2、K2O 217~258 kg/hm2。  相似文献   

3.
在“黑美人”西瓜出现第一朵雌花时喷施瓜果专用肥“瓜丰素”,可有效控制主蔓伸长,使茎增粗,叶比重增加,瓜产量提高6.0%~19.4%,维生素C含量提高41.5%~71.03%,瓜汁可溶性总糖含量提高3.9%~8.1%。  相似文献   

4.
钾肥对籽瓜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研究钾对籽瓜与瓜籽的经济性状、瓜籽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改善了籽瓜的单瓜重、单瓜瓜籽重、单瓜产籽数、产籽率、瓜籽百粒重、纵、横径及出仁率;施钾提高了籽瓜产量,与不施钾比较,施钾后,瓜籽产量增加157~230kg/hm^2,增产幅度9.2%~13.5%;施钾提高了籽瓜的产值与纯收入,与不施钾相比,施钾后,新增加产值942~1375元/hm^2,新增加纯收入818—1104元/hm^2,边际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籽瓜最高产量与最大利润的钾用量为135kg/hm^2。  相似文献   

5.
  【目的】  针对不同区域西瓜主产区养分管理存在的问题,查清不同区域西瓜不同产量水平下养分需求量,提出化肥减施增效的关键技术措施,为西瓜产业绿色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方法】  基于多点肥料试验数据及收集文献中西瓜产量和养分吸收数据,分析单位经济产量养分需求量。实地调研22个西瓜主产省、市及自治区主产地种植大户西瓜产量、有机肥、化肥施用种类和量及施肥和灌水方式,结合《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各地西瓜产量水平,依据不同区域西瓜目标产量养分需求量、土壤肥力水平调整系数,文献推荐施肥量及田间试验验证,综合确定不同产量水平下推荐施肥量,评估不同区域化肥减施潜力。  【结果】  不同省、市、自治区西瓜平均产量为11.9~58.8 t/hm2,化肥N、P2O5及K2O投入量平均分别为190.7~380.7、162.9~349.5及62.7~492.5 kg/hm2;南方省市区平均产量为32.1 t/hm2,化肥N、P2O5及K2O投入量平均分别为250.2、217.0及236.9 kg/hm2;北方省市区产量平均45.6 t/hm2,化肥N、P2O5及K2O投入量平均分别为264.1、245.8及291.9 kg/hm2。生产1 t西瓜N、P2O5及K2O需求量分别为2.0、0.83、3.3 kg。产量水平30~40、40~50、50~60、60~70及70~95 t/hm2时推荐合理的化肥施N量分别为90~120、110~150、130~170、150~205、170~230 kg/hm2,P2O5施用量分别为45~65、55~75、65~85、70~95、80~110 kg/hm2,K2O施用量分别为110~150、125~170、150~205、170~230、185~250 kg/hm2。不同地区农户平均施用氮、磷、钾化肥量分别是推荐量的1.3~3.0、1.9~5.5、0.3~2.5倍,氮、磷、钾化肥的减施潜力分别为22.7%~66.5%、47.8%~81.7%、–187.1%~59.4%,平均分别为43.0%、68.7%、12.2%;全国西瓜主产区化肥氮磷养分投入均普遍过量,钾养分过量和不足并存,氮磷钾养分投入中磷肥比例偏高,南方地区化肥减施潜力大于北方。  【结论】  不同区域西瓜产量水平、施肥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同,生产中亟待集成优化并建立与气候、栽培季节、栽培模式相匹配的综合技术模式,应在西瓜目标产量推荐施肥总量控制下根据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合理施肥运筹;同时需考虑有机肥投入可提供的有效养分量,针对性集成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有机肥合理替代、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建立模式并配套技术规程,规模化示范推广,实现西瓜化肥减施增效及产业绿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应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磷肥、钾肥用量不同配比对甘蔗产量和产糖量的效应,通过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寻求出甘蔗蔗茎产量及其产糖量的氮肥、磷肥、钾肥最佳组合范围及其最佳配比用量方案。在供试条件下,对于甘蔗产量的氮、磷、钾肥料用量最佳组合范围方案为:N=268.6~312.2kg/hm^2,P2O5=130.7~141.3kg/hm^2,K2O=322.4~344.8kg/hm^2,N:P2O5:K2O=1:0.45~0.49:1.10~1.20,最高产量预测值为112.7t/hm^2;对于产糖量的最佳组合范围方案为:N=257.9~290.8kg/hm^2,P2O5=139.0~158.0kg/hm^2,K2O=325.3~350.6kg/hm^2,N:P2O5:K2O=1:0.54:1.20~1.26,最高产糖量预测值为16.3t/hm^2。对于产量的经济最佳施肥量方案为:N=311.7kg/hm^2,P2O5=140.8kg/hm^2,K2O=344.4kg/hm^2,N:P2O5:K2O=1:0.45:1.10;对于产糖量的经济最佳施肥量方案为:N=290.6kg/hm^2,P2O5=157.8kg/hm^2,K2O=350.4kg/hm^2,N:P2O5:K2O=1:0.54:1.21。  相似文献   

7.
宣威市紫色土辣椒氮磷钾肥配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紫色土辣椒氮、磷、钾适宜施用量研究表明,紫色土氮磷钾肥对辣椒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磷肥〉氮肥〉钾肥。磷是限制辣椒产量的主导因子。在施用菜籽饼肥600kg/hm^2,折N31.2kg/hm^2、P2O5 11.7kg/hm^2、K2O 8.1kg/hm^2的基础上,辣椒产量≥20400kg/hm^2的氮磷钾优化组合施肥范围:N=113.9~204.6kg/hm^2,P2O5=145.9~177.2kg/hm^2,K2O=49.3~153.8kg/hm^2,N:P2O5:K2O=1:0.87~1.28:0.43~0.75。建议氮、磷、钾肥适宜用量为:N159.2kg/hm^2,P2O5 161.5kg/hm^2,K2O 101.5kg/hm^2,N:P2O5:K2O=1:1.01:0.64,辣椒最高产量预测值为21961.5kg/hm^2,施肥利润5417.7元/hm^2,投产比1:5.00。适量的氮、磷、钾营养使得养分比例平衡,有利于增加辣椒收果数,提高鲜椒产量,从而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8.
南安市丘陵旱地甘薯氮磷钾适宜配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南安市丘陵旱地三种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3417”设计的平衡施肥田间肥料试验,验证NPK肥的施用效果,建立甘薯产量和施肥利润与N、P、K施用量的数学模型,得出在该条件下的甘薯适宜施肥量和比例。结果表明,甘薯施用NPK肥料均获得一定幅度的增产增值效果。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154.3~173.6kg/hm^2N,44.4~75.3kg/hm^P2O5,193.1~245.3kg/hm^2K2O,N:P205:K2O=1:0.26~0.43:1.24~1.41;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40.0~162.0kg/hm^2N,40.8~67.0kg/hm^2P2O5,199.8~227.3kg/hm^2K2O,N:P2O5:K2O=1:0.25~0.41:1.23~1.64。低产田土壤适当增施N肥,P、K比例可以低些,中高产田土壤P、K比例要高些。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旱砂田西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同步提高的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本试验以中晚熟品种陇抗九号为试材,在砂田条件下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9525、12120、16680株/hm2)和4个施氮水平(0、100、200、300 kg/hm2),研究了氮密互作对西瓜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西瓜产量及品质,但两者互作效应不显著,两因素中密度是导致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西瓜产量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高密度处理的平均西瓜产量较中、低密度分别显著提高了23.46%和45.58%;而施氮量对西瓜品质的调控具有显著作用,施氮量在0~200 kg/hm2范围内,西瓜产量及品质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之后有下降趋势,N200处理的西瓜含糖量较N0和N300分别显著提高了1.43%和1.92%,Vc含量分别提高了13.09%和8.42%.西瓜产量提高引起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协同提高.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率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砂田全膜覆盖栽培西瓜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6680株/hm2、适宜的施氮量为200kg/hm2,其西瓜产量、含糖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为61754 kg/hm2、10.59%和22.29%.  相似文献   

10.
FA旱地龙对温室辣椒节水效应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抗早节水剂FA早地龙在辣椒应用中的温室小区试验,分析抗早节水剂对土壤含水率、辣椒产量、辣椒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区,早地龙喷施浓度分别为250和350倍液,早地龙随水浇灌量为30kg/hm^2和60kg/hm^2。结果表明:早地龙起到了蓄水保墒的作用,随着早地龙喷施浓度增加,土壤含水率提高0.38%~2.12%,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减小;施用早地龙的辣椒产量明显增加,产量增幅为5.0%~11.7%,同时叶面喷施FA早地龙能明显优化辣椒单果性状,平均单果质量增加7.6%~24.3%;辣椒的Vc和辣椒寨含量均随施用早地龙的浓度增大而增加,果实品质得到显著改善。早地龙对提高土壤含水率及辣椒的品质和产量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旱地冬小麦覆盖黑色液膜对土壤微生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黑色液膜覆盖旱地冬小麦对土壤微生境及产量的影响。在枯水年型条件下,在5,10cm土层中,黑色液膜处理抽穗期的日平均温度分别较对照高2.9℃,0.4℃;黑色液膜处理在10~20cm的土壤容重和0~20cm的平均总孔隙度分别较对照降低3.1%和增加1.90%;黑色液膜处理在小麦拔节~成熟期0~100cm土层的耗水量占全生育期0~200cm土层总耗水量的47.9%,水分利用效率达到0.78kg/m^3,较对照提高22.26%;黑色液膜处理较好地协调了旱地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使产量达2188.5kg/hm^2,较对照增产17.95%。该项研究为旱地小麦覆盖材料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闽北山垄田稻萍鱼共生体系与萍体氮素循环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稻-萍-鱼共生体系的综合耕作技术引入山垄稻田。试验结果表明:山垄稻田中草鱼、尼罗罗非鱼以红萍为饵食,其鲜鱼产量分别达3568kg/hm2和3702kg/hm2;中稻和再生稻产量分别达5710~6006kg/hm2和3478~3772kg/hm2,比施化学氮肥处理区分别提高689.0~1132.5kg/hm2和458.4~658.9kg/hm2。15N试验结果显示:在稻萍鱼体系中鱼体和水稻对红萍氮总利用率达52.8%~57.9%.而施用化学氮肥处理区的水稻对氮素利用率仅为33.5%。连续两年实施稻萍鱼共生体系耕作技术.山垄田土壤有机质平均提高0.15%,且整个耕作体系病情指数下降42.1%~50.7%.减少农药施用量,有助于生态环境改善,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追肥运筹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青州市东夏镇薛庙村进行了追肥运筹对面包强筋小麦济南17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各处理的基肥种类和用量均相同的情况下,追施不同种类肥料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各不相同。追施N90kg/hm^2与不追氯比较,小麦产量增加579.0kg/hm^2,增产11.1%;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分别增加1.3和2.3个百分点,稳定时间提高10.0min。在追施N90kg/hm^2或N90kg/hm^2、K2060kg/hm^2的基础上,追施P20530kg/hm^2与不追磷比较,小麦产量增加334.5—409.5kg/hm^2,增产5.9%一7.1%,但对小麦品质影响不明显。在追施N90kg/hm^2和P20530kg/hm^2的基础上,追施K2060kg/hm^2与不追钾比较,小麦产量基本无差异,但追施钾尤其是硫酸钾更能提高面团稳定时间,可提高面团稳定时间1.5—2.5min。  相似文献   

14.
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论述了临沂市土壤中硼、锌、锰、铜、铁等5种主要微量元素的状况与其它因素的关系。有效硼含量0.09~3.67mg/kg,平均0.35mg/kg;有效锰22~572mg/kg,平均244mg/kg;有效锌0.15~4.02mg/kg,平均O.53mg/kg;有效铜0.09~5.78mg/kg,平均1.03mg/kg;有效铁3.2~162mg/kg,平均21.5mg/kg;有效锰2.0~131.4mg/kg,平均23.4mg/kg。不同土壤类型的以上5种微量元素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是砂姜黑土缺锌,棕壤、水稻土富含铁、铜、锰、锌;成土母质是影响土壤微黾元素的重要因素之一,发育在基性岩上的土壤一般含量较高,而由红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则含量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微量元素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其中速效锌、速效硼和速效铜与有机质的关系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硫酸钾镁肥对小白菜、茶叶、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施川氮、磷肥基础上,配施硫酸钟镁肥对小白菜、茶叶、西瓜的产量、品质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钟肥都能增加产垦,提高品质。施硫酸钾镁与施硫酸钾或氯化钾相比,小白菜产量提高3.81%和9.88%,茶叶产量提高8.75%和3.81%;小白菜NO3^-含量降低180.7mg/kg和52.5mg/kg;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0.30%和0.27%,茶多酚含量减少0.90%和3.63%,咖啡碱含量增加0.31%和0.19%;西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增加0.07%和0.57%,Vc含量提高8.84%和7.35%。施用硫酸钾镁比施用硫酸钾或氯化钾每公顷增加经济效益733~4041元。  相似文献   

16.
氯化钾对西瓜产量及氯离子残留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干旱区西瓜上施用KCl肥料试验表明,K2O用量170—19kg/hm^2时,西瓜产量最高。在等养分基础上,KCl与K2SO4增产效果相当,但KCl经济效益更为显著;适量施用KCl可提高西瓜产量与品质;KCl肥料中的氯离子在于早区土壤累积比较严重,而对西瓜植株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元白菜施氮、磷、钾和锌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元白菜施氮、磷、钾和锌肥的效应研究表明,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元白菜施氮、磷、钾和锌均能显著增加产量,分别增产12.0%~35.8%(平均24.5%)、5.3%-14.1%(平均9.7%)、11.2%.15.3%(平均12.9%)和7.5%~11.3%(平均9.1%)。在较高、中等和较低土壤肥力水平下,元白菜经济最佳施氮(N)量分别为310.5、326.1~336.6和378.9kg/hm^2,适宜磷(P2O5)用量依次为60、60-90和90~120kg/hm^2。不同土壤肥力水平地块元白菜适宜施氮时,氮肥(N)利用率在15%~20%,适宜施磷时磷肥(P2O5)利用率在9.3%~11.0%;元白菜上钾肥利用率随土壤钾素水平的降低而呈增加的趋势,不同土壤肥力地块元白菜施K2O120kg/hm^2时钾肥(K2O)利用率平均为20.4%。  相似文献   

18.
应用“4 1 6— A”最优混合设计 ,对珍珠高粱进行试验研究 ,建立以珍珠高粱产量为目标函数 ,以种植密度、施 N量、施 P2 O5量、施 K2 O量为决策变量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 ,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寻优 ,获得珍珠高粱的最高和最佳栽培方案。 1 999年下半年在广西大化县进行了珍珠高粱示范 376hm2 ,平均产量 (干粒 ,下同 )为 4 62 4 .5 kg/hm2 ;验证 8.0 0 hm2最高产量为 5 833.5 1 kg/hm2 ;平均产量为 5 2 99.5 kg/hm2。珍珠高粱习惯 (常规 )栽培产量仅有 39645 kg/hm2。因此 ,每公顷珍珠高粱模式栽培比习惯栽培增产 660~1 335 .0 kg,增幅 1 6.6%~ 33.7% ,每公顷增加纯收入 30 4 .5~ 694 .5元  相似文献   

19.
水肥耦合对大棚西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明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水肥组合对大棚西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选用品种“双抗8号”,研究滴灌条件下3个施肥水平(F) (低-1、中-2、高-3)和3个灌水水平(W)(低-1、中-2、高-3)组合对西瓜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品质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产量和品质随施肥量、灌水量的增加而呈抛物线趋势。单瓜重以F2W3处理6.09 kg最高,其次是F2W2处理5.99 kg,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分别较F1W1处理显著提高40.4%和38.1%;产量以F3W3处理44039 kg/hm2最高,F2W2处理产量43566 kg/hm2较高,两处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分别较F1W1处理显著提高18.0%和16.7%。相同灌水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在较高单瓜重和产量下,F2W2处理具有较高水分利用效率(36.3 kg/m3);在果实形态与品质方面,横径、维生素C含量以F3W2处理最大,纵径、皮厚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F3W3处理最大,边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F2W3处理含量最高,但各处理与F2W2处理相比差异均不显著。果实中氮磷养分含量以F2W3处理最高,钾含量和地上部养分积累量以F3W3处理最高,除果实中钾含量外,均与F2W2处理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F2W2处理是较优的西瓜水肥组合,适宜的水肥投入实现了西瓜增产、提质增效的目的,为山西晋中地区滴灌条件下大棚西瓜水肥管理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河西走廊富钾土壤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的长期定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带状间作4年定位试验表明,增施化学K肥平均增产17.0%-20.3%,土粪基础上K肥增产时限推迟2年。连续18年小麦、玉米定位轮作试验表明,土壤K素能保证2个轮作期(每轮3年)作物K素需求,第3-6轮作期施K平均增产10.3%-30.7%,增效与试验历程呈正相关,增施土粪土壤K素平均每年亏缺135.0-335.5kg/hm^2;增施化学K肥平均每年亏缺97.4-335.7kg/hm^2;等量土粪和化学K肥配合施用年均亏缺76.5-268.0kg/hm^2。无K投入时,连续种植作物土壤速效钾年均减少2.6-17mg/kg,施土粪带田速效钾年均下降7.5mg/kg,轮作田略有提高。在土粪基础上增施化学K肥能保持和提高土壤速效钾,土壤缓效钾下降速率是速效钾的6.5-8.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