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利 《蚕业科学》2005,31(4):412
2005年11月13日~15日,由中国蚕学会、国家种质镇江桑树圃主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丝科学系、广东省蚕学会承办的全国桑树种质资源及育种和蚕桑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市召开,来自全国20个省(市)50家单位的87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蚕业科学》2004,30(1):14
20 0 3年 12月 2 1- 2 3日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国家种质镇江桑树圃主持的全国桑树种质资源研讨会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 ,来自全国 11个省、市 14家单位的 2 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方嘉禾研究员和曹永生研究员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了题为“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行动建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与桑树种质资源共享”的学术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郭锡杰研究员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副所长李龙研究员、科研处处长张健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姚锡镇 《广东蚕业》2005,39(4):45-46
为了交流我国桑树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评价、利用及桑树育种和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全国桑树种质资源及育种和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3~15日在广州景星酒店召开,该会由中国蚕学会主办,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丝科学系、广东省蚕学会承办。  相似文献   

4.
刘利 《中国蚕业》2006,27(1):75
2005年11月13-15日,由中国蚕学会、国家种质镇江桑树圃主办,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华南农大蚕丝科学系、广东省蚕学会承办的全国桑树种质资源及育种和蚕桑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市召开,来自全国20 个省(市)的87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邀请潘一乐研究员、廖森泰研究员、黄自然教授、余茂德教授、叶文才教授  相似文献   

5.
桑树栽植历史十分悠久,是原产于我国的重要农业资源,在全国不同地区广泛分布。四川是桑树种质资源大省。在回顾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品种选育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利用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桑种质资源及桑育种研究的概况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桑树育种和桑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全国各地育成的桑树新品种20余个,桑树一代杂种的利用在生产上被广泛应用,我国桑树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基本完成,搜集到的种质资源入圃保存。据不完全统计,15年来,桑树育种和桑树种质方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国家发明奖1项,省、市级奖约25项。这些成果推广应用以来,已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对我国蚕桑生产的发展,桑树品种良种化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桑树种质资源考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 10多年对黑龙江省野生桑树种质资源的实地考察 ,明确了全省野生桑树主要分布在北纬 5 0°以南地区 ,北纬 5 0°以北是我国桑树分布的最北限区。发现了 1株 12 0a的古桑树 ,是宝贵的耐寒桑树种质 ;从收集的 30份桑树种质材料中选择出优良单株 ,通过嫁接繁殖成 30个无性系 ,建立了黑龙江省地方桑树类型种质园。野生桑树种质资源具有根系发达和抗寒、抗旱、耐剪伐、树型可塑性强等特点 ,是开发耐寒高产桑树品种和生态林木品种的优异材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我国桑树学科和桑叶生产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桑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二十一世纪我国桑树学科应紧紧围绕“提高全国桑园平均单产和桑叶品质”这一中心课题,加强桑树生物技术、桑树多倍体育种、桑树种质资源和桑树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促进我国桑树学科和桑叶生产持续发展,为我国长期保持世纪蚕丝生产中心地位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杜周和 《蚕桑通报》1995,26(1):23-23,10
凉山地区桑树资源考察国家种质资源考察队,四川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杜周和概况1993年夏秋,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考察队对凉山地区进行桑树种质资源考察,历时4个多月,先后考察了盐边、米易、金阳、昭觉、木里、盐源、冕宁、越西、雷波、宁南10个县,行程10000...  相似文献   

10.
张和禹 《中国蚕业》2004,25(4):39-41
我国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有着极其丰富的桑树种质资源.迄今为止,全国15个省、自治区的20个科研教育单位保存了桑树种质资源2600余份.其中地方品种近千份,新选育品种及材料200余份,优良株系1000余份,野生资源300余份,国外引进品种90余份.我国大部分蚕区的桑树采用嫁接苗栽植,年需求量大约在8亿株左右.  相似文献   

11.
《江苏蚕业》2014,(4):42-42
正由中国蚕学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主办,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桑树病虫防控学术研讨会"11月18日至20日在镇江召开。来自全国各蚕桑科研机构、基层蚕桑站12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总结交流了近年来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经验;研讨了桑树主要病害新型防控技术;强化了"公共植保、绿色防控"理念,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 Roxb.)桑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桑树种质资源保存、鉴定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依据。以13个ISSR引物从93份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的基因组DNA中共扩增出12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4条,多态性比率为73.44%,表明供试的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93份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85 9~0.937 5,平均为0.761 7。基于供试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对93份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的遗传关系进行聚类分析,93份种质材料在遗传相似系数0.664处被划分为6个组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685处,第Ⅲ、Ⅳ、Ⅵ组群分别被分成2个亚组。研究结果显示,供试广东桑桑树种质材料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花性等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4.
我国桑树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桑树种质资源研究和桑树遗传育种研究工作的概况,提出了今后我国桑树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应着重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桑树种与品种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有着极其丰富的桑树种质资源。迄今为止,全国15个省、自治区的20个科研教育单位保存了桑树种质资源260余份。其中地方品种近千份,新选育品种及材料200余份,优良株系1000余份,野生资源300余份,国外引进品种90余份。桑属植物的分类也一直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在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和抗肿瘤中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而桑树是已知植物中DNJ含量最高的物种.为了适应药用专用桑种质资源开发需求,对收集的36份桑树种质资源开展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和DNJ含量分析,探讨其内在关系,为高DNJ含量桑树种质资源的挖掘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供试36份桑树种质资源的桑叶DNJ含量差异很大,平均值为1.279 4 mg/g,变幅为1.03~1.61 mg/g,变异系数为0.127 6;5对SSR引物的扩增产物在36份桑树种质资源间均存在多态性,共检测到32个基因型,等位基因数均值3.8,观测杂合度均值0.62,多态性信息量(PIC)0.61.基于SSR标记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显示供试36份桑树种质资源可分成3大类,而基于DNJ含量的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桑树种质资源分成2大类,2个聚类结果的比较分析显示同一类群桑树种质资源间DNJ含量相当.研究结果表明,桑树SSR标记遗传多样性与DNJ含量遗传多样性存在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的桑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笔者从浙江的桑种,桑树种质资源及对资源的利用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阐述了浙江省的桑树种质资源对我国蚕业发展的贡献,并相信仍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十四五"新阶段更好地开展广西桑树育种工作,推进蚕桑产业的高速发展,从桑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多倍体诱导方法与鉴定方法、果桑种质资源的研究、育种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十三五"期间广西桑树育种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提出应继续深入开展桑树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与利用的研究,继续加强应用基础和育种技术研究,提升桑树育种水平,继续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多元化育种的发展方向,推进广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湖南省桑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种类分布、鉴定评价和创新育种研究工作,提出了今后湖南省桑树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创新育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其它信息     
《蚕业科学》2012,(5):806+784+790+849+831+838+844+863+884
<正>全国生态桑及桑树生态产业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杨凌召开由中国蚕学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陕西省蚕学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承办的"全国生态桑及桑树生态产业学术研讨会",于8月18~21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蚕学会理事长鲁成教授主持,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舒惠国、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白宜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吴普特先后在开幕式上发言。来自全国各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