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桑黄,进一步拓宽桑黄活性成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范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桑黄的多糖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主要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抗氧化、保肝护肝、免疫调节与抗炎、抗菌方面的药理作用,并综述了活性物质成分的构成和提取分离方法,总结桑黄活性成分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领域的研究开发前景,为桑黄活性物...  相似文献   

2.
桑黄是一种名贵珍稀药用真菌,仅生长于桑树之上。本文介绍了桑黄的类型、生长特性、活性成分功能以及人工培养条件,简述了国内外有关桑黄的研究成果,并对桑黄的开发利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人工栽培桑黄(Phellinus spp.)的药用价值,以野生桑黄和人工栽培桑黄的子实体为材料,检测分析其水溶性活性物质粗多糖和粗酚的含量,以及其抗肿瘤、抗感染活性。采用乙醇浸提及甲醇萃取的方法提取栽培桑黄子实体粗酚的得率显著高于野生桑黄子实体,经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MS)技术分析2种桑黄子实体中的桑黄酚主要由丁香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4种单体酚组成。采用MTT法检测2种桑黄子实体来源粗多糖、粗酚以及4种单体酚物质对体外培养HCT116、HT-29、HepG 2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较强抑制作用,2种来源的活性成分样品在相同剂量下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显著,其中原儿茶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较强。用流式细胞术体外检测桑黄粗酚中的单体酚物质对结肠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凋亡具有诱导活性,且咖啡酸、原儿茶酸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活性较强。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桑黄子实体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其中多糖和原儿茶醛成分是抑制结肠癌、肝癌细胞增殖的主要活性物质,丁香酸、原儿茶酸通过诱导CD4+T细胞凋亡发挥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4.
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桑黄(Phellinus spp.)是一类具有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其中以野生的桑树(Morus L.)桑黄最为珍贵。综述了国内外在桑黄的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人工培养方法研究,以及药理活性物质的组成、提取与分离纯化、药理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桑黄是我国名贵的传统中药材,富含活性成分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桑黄的多糖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以及抗肿瘤、保肝和抗肝硬化、免疫调节与抗炎、抗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桑黄是一类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很好的抗癌功效。本文综述了桑黄的菌种资源、药用价值、人工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桑黄的应用前景和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桑黄的开发利用及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桑黄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黄是药用真菌中十分名贵的中药材,对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以及治疗疾病等方面都有明显作用。本文介绍了桑黄的形态特征、人工培养、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及其在医疗保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开展桑黄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桑黄是一类珍稀的药用真菌,市场需求量大,人工栽培桑黄及其药用功效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人工栽培桑黄的方法主要有桑黄菌丝发酵培养、袋料栽培桑黄子实体,采用这2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野生桑黄生长周期长、产量低以及药性不稳定等问题,提高桑黄的产量和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桑黄具有的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和调节免疫等多种功效也已被研究证实,并得到了国内外医药与保健行业的关注,显示出桑黄的开发利用深度将会进一步加强,应用范围也将拓宽。  相似文献   

9.
桑黄是一种珍稀的药用真菌。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桑黄的分类学、生物学特征、活性成分与药用机理、栽培方法与加工提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桑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中药现代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黄酮是桑黄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桑黄黄酮的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还原力及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桑黄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5 h,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的桑黄黄酮提取得率为4.41%,达到回归模型预测值的98.44%;3个因素对桑黄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并且料液比与提取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提取的桑黄黄酮具有较强还原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强清除作用,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多糖是药用真菌桑黄(Phellinus baumii)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了建立高效实用的桑黄多糖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方法提取桑黄多糖,在对料液体积质量(g/mL)、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交互作用及对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体积质量为1∶26,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35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桑黄多糖的提取得率为1.645%,是理论预测值(1.706%)的96.42%。建立的回归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桑黄多糖提取得率,优化的工艺条件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还原力为指标,测定桑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桑黄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其还原力和自由基清除作用与其浓度呈现量效关系。结果表明,桑黄多糖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药用真菌桑黄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也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桑黄类真菌涉及的种类繁多,丰富的桑黄类真菌资源和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利于桑黄类真菌抑菌物质开发利用。本文介绍了桑黄及其与形似真菌的关系,简述了桑黄类真菌抑菌活性的研究结果,以期为桑黄类真菌抑菌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桑黄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黄(Phellinus baumii)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真菌子实体,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桑黄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且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小,已成为生物抗癌药物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对桑黄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组成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状况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桑黄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高效利用桑黄资源开发多糖类抗氧化剂,以菌丝体生物量为考核指标,对桑黄菌丝体的液体摇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较佳的培养条件:以葡萄糖为碳源,大豆蛋白胨为氮源,发酵液p H为6,培养温度为30℃,摇瓶转速为140 r/min,接种量(体积分数)为4%。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桑黄多糖,复合酶由3%纤维素酶(酶活力为1.0×10~4U/g)、2%木瓜蛋白酶(1.5×10~4U/g)和1.5%果胶酶(4.0×10~4U/g)组成,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质量浓度20 g/L、超声波功率300 W、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可达10.867%。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6个来源菌株培养桑黄菌丝提取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6种桑黄粗多糖样品均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韩国来源菌株、中国金寨来源菌株的桑黄多糖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具有进一步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桑树桑黄的产量和品质,增加桑树的附加值,本试验筛选适合的桑树桑黄菌株,研究其繁育技术。结果表明:从目前常用桑黄菌株中筛选出适合桑树桑黄的菌株,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瓦宁纤孔菌(Inonotus vaninii),并构建了该菌的系统进化树;通过对其繁育技术的研究,从20组代料配方中选出了最佳比例的配方,即:桑树木屑80%,玉米粉10%,稻皮2%,棉籽壳7%,熟石膏1%。本研究为桑树桑黄的人工繁育和规模化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桑黄是一种珍贵的大型药用真菌,包含纤孔菌属、针层孔菌属和嗜蓝孢孔菌属中的多个种。对采自陕西省榆林市桑树上的野生桑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形态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证明分离的菌株属于桑黄类真菌粗毛纤孔菌(编号ZA-14)。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该真菌的培养特性进行研究,确定ZA-14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0℃,最适pH为8~9,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采用平板培养法对固体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在每100 mL PDA培养基中添加10 mL桑枝木屑煮出液即可显著促进菌丝生长,而玉米芯对菌丝生长起抑制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从ZA-14菌株人工栽培桑黄子实体中检测到hispolon、hispidin、原儿茶酸、麦角甾醇和腺苷5种标志性药用成分,其中原儿茶酸、麦角甾醇和腺苷含量显著高于一年生和多年生野生桑黄。  相似文献   

18.
天然植物提取物在动物氧化应激中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畜牧业转型升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持续推进的大形势下,如何减少和控制动物机体的氧化应激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安全高效、残留及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其作为畜禽抗氧化应激剂在减少畜禽疾病、提高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本文通过对天然植物提取物中抗氧化应激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途径进行归纳与总结,旨在为天然抗氧化应激活性成分以及畜禽抗氧化应激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95%乙醇提取桑黄子实体中抑菌成分,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桑黄乙醇提取物对牛乳中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霉菌和酵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桑黄乙醇提取物在0.1~5 mg/mL质量浓度下,实现了对牛乳中有害细菌、真菌有效的抑制,能显著控制巴氏牛乳中菌群总数,而对有益菌无显著影响,相对Nisin等抑菌剂具有广谱抑菌性,因此可将其用于生产乳品抑菌剂.  相似文献   

20.
蛹虫草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虫生真菌被深入研究,目前以柞蚕为寄主,人工栽培蛹虫草已经产业化.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人工培养、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产品开发等方面,概括了柞蚕蛹虫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