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私到版纳     
私到版纳张互助儿时就听说遥远的西南边题有颗迷人的“绿宝石”,那里是大象和孔雀的故乡,名叫西双版纳。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向往已久的版纳之行梦想成真。我们从昆明出发,车沿高速公路过玉溪后,便几乎“五步一小弯、十步一大弯”地在婉蜒穿行于崇山峻岭和原始密...  相似文献   

2.
简讯     
西双版纳发现七个植物新种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朱华,在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教授的指导下,对西双版纳勐腊县的“龙脑香林”进行了历时一年的生态学、群落学、区系学等学科的综合考察研究,发现了七个植物新种。其中,“版纳柿”“勐腊鹅掌柴”两个新种,经专家鉴定后已定名。  相似文献   

3.
铁刀木与版纳傣族朱鸿祥在西双版纳的许多村寨附近,都能见到一种树型高大、枝叶繁茂,夏季和秋季时节缀满串串黄色花束的常绿乔木,这就是铁刀木。铁刀木所以后此称谓,是因真木材坚硬,加工不易,难锯、难刨、刀斧难入而得名。它除了又名,“黑心树”外,还有着一个饶有...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是驰名的旅游胜地,景洪市是版纳州的州府和旅游景点中心,搞好行道树建设,对促进版纳旅游深度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城市行道树的树种选择是城市规划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景洪市区各大小街道的行道树作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景洪市在今后建设中选择行道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5年12月1日,由云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组织,邀请省内有关专家对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十五”国际合作项目“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树胶乳的生理诊断”进行结题验收。与会专家通过审阅有关资料,听取该项目实施情况的介绍,一致认为:通过该项目实施,初步推算出版纳地区主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红木》国家标准列入的33个树种中,原产我国的树种除了海南的降香黄檀以外,便是云南的黑黄檀。海南的降香黄檀已经广为人知,并已大力种植,但黑黄檀似乎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地步。 黑黄檀属于蝶形花科黄檀属植物。黑黄檀又名版纳黑檀,因其木质酷似牛角故又称“牛角木”,因其花与木材有酸香气味,又称“酸香树”。黑黄檀的主产地为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人又称黑黄檀为“埋色嘟”,另一说为“埋拍噜”。  相似文献   

7.
游后感──供游人和植物园管理者参考阿凡5月,我陪同来滇的几位朋友到号称亚热带植物王国的西双版纳旅游。3年前,这片土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旧地重游,充满了喜悦。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版纳也发生了巨变,景洪市的高楼和美丽的傣房更多更漂亮,乡间傣寨的...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4.2510万hm2,由相互不连接的5片组成,利用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结合科研项目,自1990年开始,开展了生态旅游的实践和探索,先后建成了版纳野象谷、勐腊望天树等4个知名景区,展示了西双版纳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当地社区受益匪浅,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难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沈庆仲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276-279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4.2510万hm2,由相互不连接的5片组成,利用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结合科研项目,自1990年开始,开展了生态旅游的实践和探索,先后建成了版纳野象谷、勐腊望天树等4个知名景区,展示了西双版纳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当地社区受益匪浅,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难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英国著名热带雨林专家考察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后说:"中国的西双版纳确实保存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那里林中小鸟唱的歌都和马来西亚低地热带雨林中小鸟唱的一样。"在中国,提起热带雨林,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遥远的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其实,神奇的热带雨林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中国西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就保存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国际学术界还普遍不认同中国有热带雨林分布,英国著名的热带雨林专家惠特莫尔(T.C.Whitmore)教授考察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后在他的专著中风趣地写道:"中国的西双版纳确实保存有大面积  相似文献   

11.
<正> 1982/83、1983/84年冬,西双版纳垦区部分二、三类型橡胶林地,烂脚寒害较重。热作所同版纳分局于3月21日至4月28日,针对寒害小区等级,品系配置及栽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重寒害林地对比调查。  相似文献   

12.
木棉在热带雨林的湿润气候和极端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环境下均能生长、开花结实良好,其果实特性和种子萌发对干旱的响应是否存在差异值得研究。对干热河谷(元江)、湿热地区(西双版纳)和干旱地区(临沧)木棉果实特性进行调查和种子萌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随PEG浓度增加,不同种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在0~0.2 g/L浓度下临沧种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较干热河谷和版纳高,当浓度大于0.2 g/L时,种子萌发率大小为干热河谷临沧版纳种源,且当浓度为0.3 g/L时,版纳种子不能萌发;2)临沧和干热河谷种子在土壤含水量大于10%时能萌发,而版纳需土壤含水量大于15%时才能萌发,表明临沧和干热河谷种子较版纳抗旱,版纳种子在土壤含水量为40%时萌发率最大,且在60%的土壤含水量时仍有7%的种子萌发,体现其更能适应湿润环境。  相似文献   

13.
缅枣是西双版纳的野生水果之一,大多分布在州内海拔900米以下的河边、园边、荒丘和疏林中。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傣族人民,很早就将它作为庭园经济林木来培植,有些村寨几乎户户农家庭园都种植缅枣。一年伊始的版纳早春,正是水果淡季,而熟透了的缅枣却点点红于绿叶之中,甚令人唾涎。版纳缅枣,傣语称为“嘛典”,属鼠李科植物,别名:滇刺枣、酸刺枣、毛叶枣、西西果等。品种分为大果、小果两类,其经济生态利用价值有下述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自然之声”环境与艺术展在中科院版纳热带植物园荫生植物专类园隆重展出(图1)。此次“自然之声”环境与艺术图片展,共计展出环境与艺术图片56幅, 举办者意在通过这些图片,让公众在静心欣赏之余,能唤起他们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关注,使我们美好的家园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野生水果是版纳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态和物种結构中重要的组成部份。它们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涉及生物物种的保存、生态环境的有效管护及其它多学科的研究工作,直接、间接影响着全州的经济综合开发效益和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本文拟对上述有关问题及对策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云南,集大自然的万般宠爱于一身。西双版纳,更是云南最具魅力的天然生态博物馆、"理想而神奇的乐土"。今年4月,泼水节开始之时,绿足迹团队来到了西双版纳,走进纳板河保护区,走进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绿足迹的队员说:"来到版纳,就步入了乐境。你所遇见的每一个动物,每一株植物,每一处风情都可以是一个纯美的音符,又可以是一次独特的和声编排。置身于其中,我们和身边的一切没有区别,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很宽大,容纳我们成为这部作品中的一个音符。我们可以只是静静地倾听和注视,也可以用心诠释……"跟随绿足迹的足迹,一起去领略西双版纳山川风物的繁华,感受热带雨林中一个个的和谐场景吧。  相似文献   

17.
旅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樊增效“西双”是傣语“十二”的数字。“版”是“一千”的意思。“纳”是把“西双版纳连起来,统称“十二个千亩”,也可以说“十二个行政单位”。西双版纳在云南省南部的原始森林里,与老挝、缅甸邻近,属热带亚热带气候。管辖景洪、勐海、勐腊3个县...  相似文献   

18.
2000~2002年在西双版纳普文基地对大型丛生竹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麻竹、杂交竹等苗木,进行了多次小苗分株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小苗分株育苗平均产苗量比采用埋秆、埋节育苗方法提高成活率45%~80%,成本降低20%~30%,是丛生竹快速育苗中又一行之有效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人们交口赞誉的西双版纳的南端,有一片被傣族人民世代奉为龙山的热带密林。这里乔木参天,藤萝飘拂,榛莽丛生,鸟兽繁多,热带生物十分丰富。这块含蓄着自然界奥秘,使许多探索者为之迷恋心醉的密林,就是我国生物研究基地、热带生物天然博物馆——小勐养自然保护区。小勐养是美丽富饶的十二个“版纳”之一,保护区位于小勐养坝子以北,东经100°35′—101°20′,北纬22°10′——22°25′。这里是美丽  相似文献   

20.
位于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族自治州与我省金沙江流域和17个国家重点森工业企业局同时纳入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停止天然林资源的商业采代,与此同时,享有天然要保护工程的各项政策和相应资金,任务,承担公益林建设和退耕还林工作,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版纳州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生州情,林情的实际情况,导致在实施天林保护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通过对西双版纳州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近两年来取得的主成绩和经验进行分析,探索,提出相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