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钦震 《现代园艺》2021,(5):123-125,12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风貌正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但许多村庄在建设过程中难以寻求适宜自身的发展途径,难以营造具有差异性的特色景观,无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作为自身发展的契机,“千村一面”的情况屡见不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步伐的不断推进,在一些具有丰富农业资源的村庄,“田园农业旅游”模式成为了破局之策。以乡村振兴示范村——鲁家村为调研对象,总结凝练出乡村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下鲁家村的乡村景观发展路径和经验,并为资源条件相似的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一套完善且科学的景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钟炜婷  庞玥  徐瑾 《现代园艺》2023,(3):102-10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域文化消逝、“千村一面”等问题受到重视。湛江市位于粤西临海地区,农村基数庞大,村落蕴含多元的地域文化,为了加速乡村振兴进程,湛江启动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取得新成效。本研究基于地域文化的视角,以营造乡村公共空间场景为抓手,整合村庄资源和空间建设现状,提出打造村落标志、构建生态、修复文化和植入文创等场景的营造策略,以期为乡村公共空间场景营造提供新思路,激发乡村内源活力,为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村庄逐渐失去了原有色彩,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村庄建设带来新的机遇,考虑乡村产业与乡村景观间相互作用性,以此进行村庄规划。以海宁市许村镇永福村为例,分析其村域内资源、产业优势及问题现状,以产业为导向,提出乡村景观营造策略,为其他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孙中华  陈静  汪璐 《现代园艺》2023,(7):107-108+111
景观小品是当前乡村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景观要素之一,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日益推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小品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以豫南地区的乡村景观小品为对象,了解当地乡村景观小品的种类和现状,梳理其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美丽乡村背景下豫南地区景观小品设计策略,为乡村景观设计提供设计思路,进一步促进乡村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洋 《现代园艺》2022,(2):177-179
选取吴江区平望镇溪港村作为特色历史乡村的案例,分析特色田园发展和更新策略,旨在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以场地调研、资料的分类收集、整理入手,探讨了历史文化保护类乡村——溪港村的农业产业升级与发展、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村庄特色景观的营建、村庄环境提升等问题,并从产业发展、特色田园景观风貌营建方面提供相应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公共空间的景观建设也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生态宜居"离不开乡村居民公共活动空间的构建,离不开美好环境的打造。对近年来乡村建设的景观方面进行了仔细研究,研究其公共空间的形态、尺度、功能,对比国内外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存在于乡村公共空间环境中环境破坏,照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手法,硬质景观泛滥,广场比例失调,功能单一,协调性差,建设耗资巨大等各项问题,提出对未来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的具体研究办法,解决目前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营造中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宇  赵红霞  张燕宇 《现代园艺》2024,(9):165-167+170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重构文化空间,让民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是当代乡村现代化建设和城乡关系融合发展中不能忽略的重要问题。在乡村振兴以及文化振兴这一大背景下,通过对乌兰不浪村现状深入调查分析,总结出村庄文化空间存在的问题,为乌兰不浪村乡村文化空间重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乌兰不浪村的文化资源,优化乡村景观,整合资源,重构文化空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并以旅游带动经济,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的长期二元化管理体系,乡村信息化发展严重滞后。乡村景观评价中存在数据分散、数据老化等问题,导致乡村生态保护和景观建设的进程严重滞后。在现状调研基础上,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乡村景观评价数据管理平台,将乡村各部门的景观数据、生态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并统一共享。同时赋予平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以及准入的乡村建设企业、公众代表等相关管理权限,实现数据的共享共建和实时更新。本研究有助于打破乡村景观改造中资金提供方、技术提供方、环保主管部门和村庄民众的信息沟通壁垒,化解乡村景观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推动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乡村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在当前建设中出现了景观地域特色丧失、乡村景观环境场所感、归属感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选取四川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蒲江县铁牛村为研究对象,从人工景观、自然景观、社会环境3个方面综合构建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及YAAHP层次结构模型,采用专家群决策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于乡村内部自然景观环境的营造程度较好,而对于人工与社会景观环境方面的建设程度则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村庄管理、村庄格局和建筑环境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本研究可为我国全面进行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从景观效益角度切入研究乡村景观建设的可用性和有益性,避免景观的浪费和无用。在分析河南省域乡村景观类型及地域特色基础上,构建适合各种乡村类型的景观规划建设模式,解决"千村一面"的乡村景观难题,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可行的乡村景观效益模式,带动乡村发展和振兴。  相似文献   

11.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就需要重视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改造和景观绿化工作。结合“美丽乡村”的建设背景,本文对上海市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绿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上海市乡村的植物绿化景观营造为着眼点,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乡村绿化工作中的树种选择与植物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园艺》2019,(23):112-114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兴起,山地乡村景观建设也在积极开展中。如何打造山地乡村特色景观,挖掘地域文化,是山地乡村景观建设的首要问题之一。浙江省余杭区百丈镇石竹园村"竹"景观设计结合石竹园村的景观现状和丰富的竹资源,深入挖掘地域乡村文化,运用乡土材料,对石竹园村整体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打造具有地域引领性,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3.
孙中华  汪璐  陈静 《现代园艺》2023,(3):152-154
当前正值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聚焦村域空间发展与村庄景观营造协调发展,解决村庄景观营造中人居环境治理、村庄产业布局、生态植被营造、特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现存问题。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村庄的融合发展、生态宜居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是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利用有限资金和资源建设乡村景观成了乡村建设的重要议题。梳理低成本景观的概念及研究现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公共空间低成本景观评价体系,根据评价体系指标权重对低成本景观设计要素进行排序,进而提出乡村公共空间低成本景观设计方法,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由位置相近、资源条件具有一点或多点共性特征的村庄组成,从分散建点向连片打造,在资源利用和建设统筹方面具有优势。探讨了规划中的主题定位,空间布局、道路交通组织等规划方法,目标是整合资源,加强村庄景观联系,完善乡村设施建设,塑造村庄特色地域景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塔石乡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调研分析,指出当前塔石乡美丽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公共基础设施缺失、山村特色景观风貌逐渐消失、公共景观游憩空间缺乏等问题;并依据山村的资源特征和用地建设现状,确定以"魅力塔石"作为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主题,根据设计构思提出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乡村旅游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成为一项热点议题。传统村落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和自然风光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进行参观和体验。但影响村庄旅游的因素众多,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是研究村庄资源优劣势、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通过AHP法对藏族传统村落哈木古村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结合游客满意度调查的测度值计算,从而对村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哈木古村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景观和传统民族风俗相关因子权重最高,是村庄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游人对村庄周边的自然风景、村庄生态环境以及建筑景观满意度较高,是村庄的优势旅游资源。而村庄的绿化美化、卫生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几项得分较低,亟待继续改进。通过对拥有百年历史的藏民聚居地哈木谷村这一优秀旅游村落案例的分析,以期为藏族传统村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江西丰城湖塘乡湖塘村为例,对村庄内景观资源现状做了详细调查及分析,从村庄公共空间、标识性景观等方面对其景观规划设计进行详细介绍。提出乡村传统文化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让乡村的民俗、民风以及历史传统等在乡村景观建设中体现出来;农民千百年来沉淀的精神文明财富,不能因为乡村景观提升建设而被破坏。湖塘村的乡村景观建设潜力巨大,只有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形成地域文化特色景观,提升村庄文化内涵,才能形成湖塘村景观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目前单一化的发展模式,使得乡村建设平庸无味,毫无特色。提炼农村生活的特点和乡村的景观元素,并分析如何打造乡村景观,既能保留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又能体现当地乡村的民俗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景观现状,阐述乡村景观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提出乡村景观的规划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