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观视觉廊道评价初探——以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视觉廊道评价是一种评价景区景观质量的方法。景观规划师可根据评价结果有的放矢保留景区优良景观地段,改善差劣景观地段。文章中探讨的景观视觉廊道评价方法有两种:双要素叠加法和相关因子加减法。双要素叠加法是将景观要素分为自然景观和非自然景观两个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多用于背景开阔的景区。相关因子加减法是将景区景观和背景景观相剥离,在景区景观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背景相关因子修正。这种方法适用于背景复杂,建筑物密集的景区。以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用相关因子加减法进行景观视觉廊道评价,并将结果绘制成图,形成与景区地图相对应的景观视觉廊道分级图。  相似文献   

2.
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景洪市棕榈植物造景进行了与5种景观要素搭配类型(植物、建筑、景观小品、山水地形和道路广场)的景观美景度评价,对不同受测评价群体的风景审美特点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受测群体在景洪市棕榈植物景观审美方面存在普遍一致性。对植物种类丰富性、水平结构丰富性、垂直结构丰富性、色彩结构丰富性4个植物景观要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棕榈植物与5种搭配类型的回归模型,以此探讨棕榈植物景观要素与搭配类型的相关性,总结出棕榈植物景观配置的最佳搭配方式。提出在未来植物景观配置中可适当多进行道路广场的棕榈植物景观营造。  相似文献   

3.
文章选取浙北41个乡村聚落,运用SBE评价法对乡村道路植物景观开展美景度评价,按照9种道路植物景观要素分析其对14个典型道路植物景观美景度的影响,构建道路植物景观美景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道路植物景观美景度的景观要素主要为观赏性和整洁度,美景度值随着观赏性和整洁度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乡村道路植物景观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棋盘山风景区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沈阳棋盘山风景区森林风景资源为评判对象,选取了32个典型的景观样本,采用美景度评判法进行评价,每个景观的美景度值以标准化公式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的线性模型建立了棋盘山风景区森林风景资源的数量化评价模型。建模结果显示,影响该区域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景观整体组合状况、对比度、人为作用、人文景观、景观布局色彩变化以及水体状况。最后,还就如何经营森林风景资源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清西陵整体区域的景观组合进行大尺度的研究,可对陵寝类景观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清西陵全域旅游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为探究影响陵寝类景观美景度的因素,以河北易县清西陵景区为例,采用心理物理学派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SBE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获取了大众审美态度,确定了林相整齐度、植被垂直结构、陵寝风格契合度、环境状况和人为干扰程度5个影响要素并进行了专家评价,根据"数量化理论Ι"测量了要素下16个类目对于景观美景度影响的显著程度并建立了景观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杂乱的林相、无植被或乔木的植被垂直结构、契合陵寝风格的要素、整洁的环境和野生植被对景观美景度具有显著影响,一般的林相、灌草的植被垂直结构、不契合陵寝风格的景观、房屋+道路+人为植被+其他和少数孤立元素与SBE值没有相关性。如此得出结论:陵寝类景区应注重植被的规划方式以及整体氛围的打造,适当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采用SBE法对呼和浩特市内14条主要道路的28组行道树景观进行了美景度评价。提炼出8个美景度评价影响因子,并建立了呼和浩特市道路行道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选定3组测试者,结合调查中拍摄的道路行道树景观照片填写调查问卷,并对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根据美景度计算公式得出各行道树景观的SBE标准值,分析测试群组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行道树景观的差异性;最后,运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根据各景观因子的平均得分值给出呼和浩特市道路行道树景观的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7.
以贵阳市小车河沿河河谷慢行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选取能够较好地反映慢行空间景观特征与景观效果的20处景观样点作为评价对象,运用基于心理物理模式的美景度评价法计算景观样点的美景度值,再通过景观要素分解量化得到景观要素评值,运用回归分析建立慢行空间美景度评价模型,进而对慢行空间美景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形态优美、具有强烈亲水特性的慢行空间评分较高,与周围环境融合度欠佳的慢行空间评分较低;影响慢行空间美景度最显著的3项景观要素为整体和谐度、水景比例、园路形式感,其中以园路形式感对慢行空间美景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北京植物园月季园植物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月季园内25个典型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月季园的植物景观美学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月季植物景观的主要景观要素,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以寻求月季专类园植物群落的最佳配置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各景观要素对美景度的影响程度不同,25个植物景观的美景度范围为-1.106730~0.670411;运用SPSS软件分析月季景观美景度值与各个景观要素的关系,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最终确定对月季植物景观美学质量影响最显著的3个景观要素,为今后月季专类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各景区景观资源各具特色且质量存在较大差异。麓山景区无论是景观质量还是环境质量都明显优于其它景区;橘洲景区虽有闻名的人文景观,但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景观资源综合评价还稍逊于人文景观资源虽少但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较好的天马山景区;桃花岭景区、石佳岭景区由于所处位置的影响,景观资源综合评价得分较低。根据综合评价,提出了景观资源进一步开发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鹰潭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案例地,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景区民宿景观评价体系,探究了景区民宿景观中各项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景区内民宿样本分析,从宏观外环境、水体景观、绿化景观、建筑景观、园林小品、园林铺装6个方面,选取地形地貌、建筑特色与风格、水质清洁度、铺面材料生态性等31个评价指标.通过构建判断矩阵...  相似文献   

11.
根据收集的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关图片资料,运用景观生态学及其Google earth图片和View-GIS软件,结合实地调查,采用景观多样性指数、斑块特征指数和景观空间构型评价等指标,对其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惠州西湖风景区总面积为713.878 hm2,各类绿地占风景区总面积的67.8%,其中水体占总面积的19.7%,非绿地面积占32.2%,硬质景观占有较高的比例,用地结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2)斑块总数量为458个,绿地斑块主要是以大、中型斑块为主,其斑块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42.7%和35.6%,斑块面积却只占绿地总面积的3.0%和7.5%,绿地特大型斑块数量上虽然仅占绿地斑块数量的5.0%,但其总面积却占到绿地总面积的89.2%;(3)研究区域内的景观具有较高的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为1.852,优势度指数为0.451,均匀度指数为0.709;整体景区的破碎度指数为0.001,斑块密度为64个/km2,廊道密度为3.211 km/km2,道路系统发达,核心景区被城市道路分割,对景区的整体性有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畅  关庆伟  张莉 《中国城市林业》2013,11(4):32-32,33-35,I0001,I0002
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对南京市公园、道路、广场3种绿地类型进行了美学价值评估。结果表明:乔灌草配置合理,常绿、落叶、彩叶树种比例合理,注重文化美学意境体现的景观,其构景层次、空间序列及线条感较好,美景度高;此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搭配越和谐、自然,美景度越高。在3个公园美景度评价中,假山石+植物景观类型的美景度总体上要高于其他类型。在3个广场的美景度评价中,树池、树阵景观类型的美景度略高于其他类型。在4个道路绿化景观的美景度评价中,体量大的树种与其他植物搭配所得的美景度值要高于体量小的树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广东省仁化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从地类和优势树种组两个景观级别,分析了县域内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森林景观格局。结果表明:有林地为景区的主要景观要素,其中以马尾松、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等面积比重较大,且分布较为集中;优势景观要素具较高的空间连接性;景区整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明显,保持着较好的生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徐州云龙山侧柏林景观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徐州市风景林的景观质量,采用美景度评判法对云龙景区侧柏林的景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云龙山侧柏林总体景观质量不高;(2)少数样地因密度较低,树木长势良好,混生有少量阔叶树种而美景度较高;(3)林下植被层覆盖度、林分密度、枝下高、干形、林下层统一度等因素是影响美景度的主要因素;(4)建议通过间伐、补植、抚育、保护等措施把侧柏纯林逐步诱导为针阔混交林。本调查可为风景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道路绿化美景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道路景观是各绿地类型中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绿地类型,且与道路交通安全、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现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文中以南京市北京东路、北京西路、太平北路及龙蟠中路4条道路为例,进行为期1年的动态景观评价,并建立美景度和各景观因子类目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各类型景观样本美景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终筛选出对道路景观美景度贡献较大的景观因子,以此为道路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城市绿化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 西湖景区是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由平湖、丰湖、南湖、鳄湖、菱湖五个湖及七个山地构成,行政管辖范围三点二平方公里。景区历史悠久,从东晋初(公元381年)就有湖光山色的记载。建国以来,景区重视植物景观的保护和造林绿化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组织园林空间,认真搞好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使各景点形成了既有开朗的风景又有闭锁的幽美风景空间。全区有植物种类93科,127属,357种,四万多株(不含山地)。这些植物以个体和群体的不同组合形式,千姿百态的形状,变化无穷的色彩,诗画般的风韵,形成不同环境气氛,给景区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城市内风景名胜区的人为干扰越来越多,逐渐提高的人工植被及硬质铺装数量增加了斑块破碎度,但并未使植物多样性及景观异质性得到提高。文章在对东湖风景区核心区植被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各景区斑块现状,并对城市内风景名胜区的植被规划提出建议,以期为城市风景区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云窝-天游片区为研究对象,采集40个样地典型样本照片和9张景观类型样本照片,通过SBE评价法计算景观美景度值,利用SD法获得景观要素量化值,并建立景观美景度与景观要素间的线性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云窝一天游片区的景观美景度值为14.41,公众对景观质量反应度一般;景观评价模型为Y=-98.981 +67.161X6+71.038X11 +59.243X12 +49.044X15-140.732X18,模型极显著相关,可信度为99%;影响景观质量的主要景观要素为植物生长情况、路侧设施、路侧景观、文化景观和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9.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是集峻拔挺秀的山水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规划是景区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该文对景区内动植物物种进行分类调查研究,提出适合鼓山风景名胜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和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0.
谭祎  蔡如 《福建林业科技》2017,44(1):99-103
运用心理物理模式中的美景度评价法对广州市湖泊景观进行美学评价;采用数理统计中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关系模型,研究发现5种景观要素与城市湖泊美景度成线性相关,按重要性依次是水面形态、植物群落、林冠线、园林建筑、城市影像;最后分析公众审美与景观要素美学质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城市湖泊造景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