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机械化与保护性耕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保护性耕作通过农业机械化来实现,同时农业机械化技术也促进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分析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优势,以及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是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保护耕作技术,主要生产目标是“控药、控肥、控水、促生产”。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力推进对土壤保护、避免水土流失以及环境保护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耕作技术的新型耕作技术,该技术有着明显的应用优势。近年来,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已经应用推广且范围较广,研究相关技术对发展可持续性农业有着积极意义。主要分析了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选择,以及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1保护性耕作推广要取得重大突破以玉米"8020"、玉米宽窄行和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3种种植模式为重点,探索符合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生产实际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路线,提高农机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加快普及玉米等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2.7万hm2。其中,要实现机械化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1万hm2、机械化玉米"8020"新型保护性耕作7667hm2、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2333hm2。  相似文献   

4.
结合沈北新区农业生产实际,建立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阐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的研究目的和原则,详细介绍一年一作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技术内容,分析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结合沈北新区农业生产实际,建立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阐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的研究目的和原则,详细介绍一年一作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技术内容,分析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技术环节,阐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效果,分析了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搞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阶段性成果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各地认真组织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和推广,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指导和交流,保护性耕作技术日益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8.
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水市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农业环境恶化,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非常必要。各级政府重视、农机技术装备精良、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土地流转率高,为大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了保障,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本文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北方农业的特点,论述了实施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结合试验结果对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各项技术措施的作用、效益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推广这项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 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目的1.1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必由之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是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通过机械化和半机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拓展了秸秆利用的新领域,使秸秆变废为宝,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六)保护性耕作是加快我省农机化发展的关键。我省是农机大省,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整个农机化进程。玉米联合收获技术难以推广的主要问题在于对行收获和收获后小麦播种困难两个方面。而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玉米免耕直播技术解决了玉米对行收获的问题,小麦免耕播种解决了玉米联合收获后,耕整地环节多,小麦常规播种难,作业成本高,农民难接受的问题。实践证明,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推动了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13.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成为当前农业大田作物节本增效、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亮点,山东省泗水县农机局对近几年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山东省泗水县要大规模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通过运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一种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的耕作方法。一、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起源及我国的推广状况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起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由于美国人少地多,机械化投入大,生态  相似文献   

1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容,提出了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必要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两方面分析,阐明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长春市在承担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中,对传统玉米全程机械化体系大力进行技术改造,通过组装集成先进、适用的机械化技术,从耕作技术体系改革着手,开展以耕作技术体系为重点的试验示范,确定以保护性耕作为核心的玉米全程机械化工艺方案,研究提出了以保护性耕作为特征的3种长春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模式及其机械化生产工艺方案,并积极进行推广示范,其玉米全程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在2010年获吉林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为什么要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为什么要放弃传统耕作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效益等进行了讲述,并就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1993年开始,我国农机管理部门与科研单位密切配合,以引进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为基础,在山西率先进行了以机械化手段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经过10多年的探索推广,全国已经建立部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示范点80多个。今天,我们站在十七大精神的高度来审视走过的这条道路,就可以看出保护性耕作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机械化上的体现,从而把保护性耕作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促使我国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这次重大变革,早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农业机械化耕作体系。  相似文献   

20.
阳城县2001年开始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但发展缓慢。截至目前,项目示范推广主要集中在大、中型机具保有量较多、地块面积较大的9个乡镇的60个行政村,辐射面积0.55×104 hm2,占可适用耕作面积的23.8%。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从源头上遏制焚烧秸秆、杜绝火灾事故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