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1现状调查目前配电线路的拉线主要由钢绞线和上下线夹等进行连接而成,在组装时,预先将钢绞线弯好一定的圆弧,再扳直尾线后,才能顺利进行组装。到目前为止,拉线的圆弧均采取手工弯制,工艺好坏全凭经验,手力较小的员工在制作时更是费时费力,延长了整个拉线的制作时间,从而导致抢修线路送电时间延误,所以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拉线圆弧制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巴歇尔槽上游进口连接段最优形式。【方法】采用SolidWorks建模软件对不同进口连接段形式(内接圆弧过渡段、外接圆弧过渡段、直面过渡段、无过渡段)建立物理模型,利用ANSYS18.0软件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与数值模拟,运用Tecplot后处理软件,在自由出流情况下,分析不同进口连接段形式对水头损失、水面线、测流误差、流速及压强的变化情况,得出输水效率最高的连接段形式。【结果】采取进口连接段过渡的巴歇尔槽相比无连接段过渡的水流流线更平缓;无连接段过渡的巴歇尔槽局部水头损失最大、内接圆弧过渡段形式巴歇尔槽局部水头损失最小。巴歇尔槽测流精度相对误差随着来流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当来流流量为0.01 m3/s时,4种设计方案测流误差分别为:16.3、15.9、15.4、17.7;当来流流量为0.2 m3/s时,4种设计方案测流误差分别为:6、5.9、5.2、5.5。4种设计方案中,直面过渡段形式巴歇尔槽测流精度最高;巴歇尔槽纵剖面速度、压强云图变化梯度明显,流速最大处位于喉道段、静水压强最大处位于上游雍水段。湍动能云图数值最大处位于气相所分布的区域,气相相较于液相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分子间的能量交换更加剧烈,内能消耗更大。【结论】测流工作应该在来流流量较大时完成、进口连接段加以衬砌,防止因静水压强导致巴歇尔槽形变而产生测流误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用优化设计方法模拟花键滚刀齿形曲线的计算模型,以齿形误差最小为目标函工保证了两段圆弧光滑连接,给出了5个设计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模型的设计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在手工编程过程中,需要计算一些点的坐标。本文介绍了直线与圆弧切点以及圆弧与圆弧切点坐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凹面圆弧螺纹零件的加工路径及车削过程,利用FANUC系统提供的宏程序功能编制出A、B两类能够更加符合实际切削过程中凹面圆弧螺纹的数控加工程序。A类宏指令使用时只需在主程序中对相关变量进行赋值即可完成所需圆弧半径的半球面及圆弧螺纹的零件加工,B类宏指令更简洁直观。  相似文献   

6.
与驱动单元和车体刚性连接的传统结构及拖车结构不同,潜入牵引式自动导引车的驱动单元置于车体底部与车体柔性连接。针对车体的运动轨迹问题,建立了车体与所跟踪路径的位姿关系模型,根据车体的几何尺寸及所跟踪圆弧路径的圆心角和半径,推导出车体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姿状态及保证纯滚动运动的最小转弯半径。针对车体负载运行的行驶性能问题,建立车体的动力学模型,求出忽略侧向力影响的条件,推导出车体的角加速度。车体位姿实验证明了所建车体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动力特性实验表明,该种结构的自动导引车行驶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圆弧插补与椭圆弧插补在适用范围、计算效率与精度方面的问题,通过引入微分模型表达空间圆弧与椭圆弧,提出了基于微分模型的空间圆弧与椭圆弧插补方法,能实现空间任意圆弧与椭圆弧的插补。在空间圆弧插补中能实现零径向误差与零速度波动。在空间椭圆弧插补中能实现零径向误差与较低的速度波动。同时,该方法的插补过程统一了圆弧和椭圆弧的正逆插补,无需象限判断,因此插补流程简单高效。另外,该方法采用的插补点递推公式能转换为一系列简单的四则运算,因此插补计算效率高。仿真对比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相对于目前的方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最后,在自主开发的数控平台上实现了该方法并完成了试件的加工。  相似文献   

8.
叶片式排肥器参数优化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带有纵向螺旋钢丝的水田深施肥机具施肥量调节问题,设计了一种叶片式排肥器。同时,建立叶片式排肥器的数学模型,将结构轻巧和叶片间无间隙、排肥口近圆形确定为优化目标、排肥器结构要求作为约束条件,应用Visual Basic 6.0编写叶片式排肥器肥量调节软件对叶片式排肥器进行运动学优化。软件得到优化参数范围为:调节叶片及圆弧槽数量8个;叶片连接座销孔分布半径47mm;调节叶片销轴间距离13mm;形成圆弧槽曲线参数φ和θ分别为30°~40°和60°~75°。根据优化结果,应用Visual Studio 2010编写的叶片式排肥器参数化平台,可实现三维实体模型在Pro/E中快速生成,通过仿真对比分析对参数优化结果进行验证,并确定了圆弧槽曲线参数φ和θ分别为40°和60°。仿真结果表明:排肥器结构轻巧,排肥口变化均匀且叶片运动良好,设计的叶片式排肥器能够满足预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手工编程需要编程人员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及尺寸要求等,在设定的工件坐标系中计算出刀具的运动轨迹,此时常会遇到一些较难计算的特殊点坐标值的计算.现以2个零件为例,介绍直线与圆弧切点以及圆弧与圆弧切点坐标的计算方法,以便为特殊点坐标值的计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双圆弧齿轮在综合性能上较普通齿轮具有较大优势,尤其是在啮合性能上。但因其结构组成的复杂性,增加双圆弧齿轮刀具的研究和加工难度,研究需更特定化。在目前刀具设计研究基础上,对齿轮建立数学模型函数,在满足齿轮啮合基础上,应用数学几何关系、齿廓法线法等,通过坐标系转换,求得刀具坐标系内刀具齿形齿廓一系列点坐标。涉及的齿轮类型为外齿廓双圆弧齿轮,实际加工的刀具为滚刀。为了便于分析与研究,将双圆弧齿轮与其对应的滚刀简化为双圆弧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进而便于建立齿廓法线方程式,并通过MATLAB编写程序对其仿真求解得到刀具齿形,便于进一步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封闭功率实验台上进行了双圆弧齿轮的跑合性能的实验,得到了双圆弧齿轮的跑合磨损规律,为实际制定合理的跑合历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深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油菜直播时,土壤黏重板结且前茬水稻收获后秸秆残茬量大,机具易壅土、挂草堵塞,难以实现深施肥的难题,设计了一种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主动防堵深施肥装置。基于主动刮削防堵原理,分析确定施肥铲入土部位曲线为与旋耕刀轴回转中心同心、包络旋耕刀末端运动轨迹的圆弧;根据深施肥铲防堵功能及铲体内肥料颗粒运动分析,确定过渡段下圆弧直径、入土段圆弧圆心角、过渡段上圆弧直径等施肥铲结构设计关键参数及其许用范围;以施肥铲末端肥料流出瞬时速度最大为优化目标,以施肥铲关键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其许用范围为约束条件,构建施肥铲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通过施肥过程离散元仿真分析,以施肥铲体入土段上端圆弧圆心角、过渡段圆弧直径为试验因素,以施肥铲末端肥料流出瞬时速度为响应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该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求解得到施肥铲结构优化设计最佳参数为:入土段上端圆弧圆心角为36°、过渡段上端圆弧直径为93 mm、过渡段下端圆弧直径为66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安装深施肥装置的直播机作业后厢面平整度为17. 96~21. 37 mm,单个施肥铲黏附质量保持在1. 5 kg以下,施肥深度平均值为91. 10 mm,施肥深度合格率为93. 33%,施肥断条率为1. 08%,机具通过性良好,可满足稻油轮作区油菜种植施肥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ANSYS的双圆弧齿轮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ANSYS软件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建立双圆弧齿轮的三维有限元单齿对接触静态模型,并对模型划分网格,施加载荷,获得了双圆弧齿轮的静态接触应力云图;基于ANSYS/LSDYNA建立了柔性体多齿动态接触模型,并对齿轮进行了动态接触分析。计算分析结果为双圆弧齿轮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球移曲面是管道工程中常见的连接弯管,这种弯管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必需建立一个可靠的数学模型,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采用包络曲面的概念从理论上深入地讨论了轴线为圆弧曲线的等径球移曲面和变径球移曲面的计算方法,根据它们某些内在联系建立了实用可靠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CAD软件,并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泄洪洞“龙抬头”为例讨论了球移曲面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三爪卡盘装夹偏心工件进行车削时,常在一个卡爪上垫一定厚度的垫片后进行装夹。文章先对三爪卡盘卡爪装夹状态进行分析,然后计算讨论卡爪圆弧曲率半径的两种极限情况和采用平垫片时垫片厚度与卡爪圆弧曲率半径和宽度的关系,得出利用三爪卡盘装夹偏心工件进行车床加工时,采用圆弧垫片是比较理想装夹方式的结论~([1])。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甘蔗地使用的凿式深松犁,对比分析了在相同受力条件下,圆弧式和立柱式两种犁体的静力学特性;同时对圆弧式深松犁在不同悬挂位置进行了静力学仿真。运用SolidWoks软件从以上两个方面研究深松犁的强度特性,分析发现圆弧式结构强度较好,螺栓孔的位置较低时犁体受力较小,这为进一步完善甘蔗地使用的深松机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某型号摩托车发动机的配气机构采用圆弧式摇臂,由于圆弧摇臂与凸轮接触应力的许用值比较低,凸轮容易发生磨损,引起发动机的噪声过大,而且发动机的机械功率损失也较大。因此,采用滚子摇臂来代替圆弧摇臂,并采用分段函数法对原来的凸轮型线进行重新设计,然后通过高速强化实验验证配气机构的可靠性。保证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的情况下,提高中、低转速的扭矩,改善其燃油经济性,满足工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锤片式粉碎机分段圆弧筛片设计与粉碎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锤片式粉碎机工作过程中物料环流层影响粉碎性能的特点,设计了分段圆弧筛片代替环形平筛,使锤筛间隙不断变化,破坏环流层,改善粉碎机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针对4KB型锤片式粉碎机设计的15种分段圆弧筛片中,当分段圆弧半径为76mm,间距为97mm时,粉碎机的生产率最高,比环形平筛增加了29.8%,度电产量增加了26.6 %,过度粉碎现象得到了改善,物料粒度也比较均匀,温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离心泵轴面流线分点的解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敬  王桃  李维承  阚能琪 《排灌机械》2009,27(3):137-139
为提高使用保角变换法绘型离心泵叶轮叶片的绘型精度和缩短计算周期,研究了在轴面投影图上前盖板流线含有两段相切圆弧的复杂条件下,沿下圆弧流线分点的计算原则与方法.以数学分析为基础,讨论了构成前盖板流线的下圆弧上第一个分点3种可能出现的位置特点,分别导出了每种可能条件下确定分点位置的超越方程.这些方程的解精确确定下圆弧第一个分点的位置,有效提高轴面流线上分点的位置精度,改善了叶片绘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所给方法能改变在保角变换法绘型叶片过程中,以手工在轴面上反复试运算取点及由此产生的叶片型线光滑性和连续性不够理想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叶轮轴面图上前、后盖板圆弧半径和倾角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选择一台比转数为84.8的离心泵双圆弧叶轮轴面图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采用二阶响应面模型建立了前、后盖板圆弧半径和倾角与水力性能之间近似模型,其中24组数值试验方案由最优拉丁方方法确定。结果表明:前盖板倾角对设计工况下扬程、功率和效率的影响最大。该研究成果为离心泵叶轮轴面图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