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玉米芯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分析不同配方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生物学效率、产出投入比和纯收入的影响,以优化平菇栽培配方。结果表明,用玉米芯和棉籽壳的混合培养料栽培平菇的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试验获得优化配方为棉籽壳52.2%、玉米芯34.8%、麸皮10%、石灰2%、石膏1%。中试示范表明,利用该配方栽培平菇,较目前普遍应用的纯棉籽壳配方生物学效率提高11.24%,产出投入比提高0.42,纯收入增加1.06元/袋。  相似文献   

2.
随着平菇生产规模逐年增大,传统培养料棉籽壳和玉米芯用量日趋紧张,急需开发新的本地原料来满足平菇栽培生产需求。试验用米糠为N源,加入不同比例的棉籽壳、玉米秆、稻草,共设9个处理,探讨米糠、棉籽壳、稻草、玉米秆等栽培料对秋冬季平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平菇菌株在9种培养基中的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及子实体产量都表现出明显差异;平菇菌株都能在稻草和玉米秆中生长,其菌丝生长速度比以棉籽壳为主料处理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一二茬菇的生物学产量高;平菇3806可选用处理Ⅱ(棉籽壳60%,米糠18%,玉米秆20%,石灰1%,碳酸钙1%)和处理Ⅳ(棉籽壳40%,米糠18%,玉米秆40%,石灰1%,碳酸钙1%)的配方栽培,平菇703可选用处理Ⅰ(棉籽壳80%,米糠18%,石灰1%,碳酸钙1%)的配方栽培,平菇150可选用处理Ⅱ(棉籽壳60%,米糠18%,玉米秆20%,石灰1%,碳酸钙1%)和处理Ⅲ(棉籽壳60%,米糠18%,稻草20%,石灰1%,碳酸钙1%)的配方栽培。  相似文献   

3.
黄鳞伞栽培的原料一般为棉籽壳、杂木屑和麸皮等,培养料组分对黄鳞伞的生物学效率影响较大。以菌丝体长势、颜色、子实体产量及经济效益等为指标,以棉籽壳、杂木屑为主要原料栽培野生黄鳞伞,筛选其最佳栽培料配方。结果表明,当栽培配方为63%棉籽壳、20%杂木屑、13%麸皮、2%玉米粉、1%石膏和1%石灰时,黄鳞伞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粗壮、致密,子实体产量为183.75 g/袋,生物学效率为61.30%。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比例的杏鲍菇废料替代玉米芯进行平菇栽培试验,通过熟料、半熟料2种灭菌方法研究不同比例杏鲍菇废料栽培平菇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确定熟料法杏鲍菇废料最适添加比例60%,最适配方为:杏鲍菇废料60%、玉米芯33%、麸皮7%、石膏1%、石灰1%,生物学效率82.4%,比配方玉米芯95%、麸皮5%、石膏1%、石灰1%高11.4百分点;确定半熟料法最适配方为杏鲍菇废料90%、玉米芯3%、麸皮7%、石膏1%、石灰1%,生物学效率88.6%,比配方玉米芯95%、麸皮5%、石膏1%、石灰1%高15.6百分点。从投资收入与产出来看,建议利用杏鲍菇废料生产平菇时采用半熟料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木薯杆栽培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的配方试验结果说明,利用木薯杆屑栽培鸡腿菇是可行的,其在栽培料配方中的比例为52%和42%的生物转化率也较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考虑到废弃原料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原料成本及最终的经济效益的问题,建议使用配方4,即木薯秆屑52%、棉籽壳15%、稻草15%、牛粪粉8%、麸皮5、玉米粉3%、石膏粉1%、石灰粉1%。  相似文献   

6.
将榨菜原料带叶青菜头和去叶青菜头置于同一自然条件下,让其水分自然散失至一定程度。定期检测青菜头的感官指标及含水量变化,分析带叶青菜头和去叶青菜头的脱水速率及产品质量的优劣。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两种青菜头均能有效脱水,带叶青菜头比去叶青菜头的脱水速度更快、产品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利用木薯杆栽培秀珍菇的技术关键,进行适合木薯杆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和以木薯杆为主要原料的培养料配方试验。结果筛选出适合利用木薯杆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秀珍3号,最适配方为木薯杆屑45%、木屑17%、棉籽壳20%、麦麸15%、石膏1%和石灰2%。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选杏鲍菇秋葵咀嚼片配方,以杏鲍菇粗多糖、杏鲍菇超细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选取片重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的综合评定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最佳配方,并制定产品的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杏鲍菇秋葵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杏鲍菇粗多糖38%、杏鲍菇超细粉49%和黄秋葵超细粉13%,制成的咀嚼片表面光滑、色泽均匀。综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杏鲍菇秋葵咀嚼片配方是可行的,所得工艺配方稳定可靠,这为我国咀嚼片剂工艺创新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涪陵榨菜原料青菜头为研究对象,取其叶、瘤状茎及瘤状茎的皮部和芯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菜头的黑芥子苷(2-丙烯基芥子苷)含量。用外标法计算,测得青菜头各部位的黑芥子苷含量为:叶2.78 g·kg~(-1) DW;瘤茎4.84 g·kg~(-1) DW;瘤茎表皮7.39 g·kg~(-1) DW;瘤茎里芯4.05 g·kg~(-1) DW。研究结果表明,青菜头各部位的黑芥子苷含量:瘤茎表皮瘤茎瘤茎里芯叶。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是我国工厂化生产的主要食用菌之一,其栽培每年产生的大量菌渣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为了提高食用菌菌渣的利用效率,以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原料,配制成4种复合营养基质,分别为:A(全菌渣),为对照(CK);B(菌渣∶草炭=3∶1);C(菌渣∶草炭=1∶1);D(菌渣∶草炭=1∶3)。研究杏鲍菇菌渣与草炭不同配比的袋式栽培营养基质理化性质变化及其对日光温室栽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菌渣比例从25%增加到100%,袋培营养基质的EC逐渐增加,容重逐渐降低,基质速效养分显著增加且对初期植株根系生长产生显著影响。在4个处理中,B、C、D处理小区产量均显著高于A处理,其中C处理(菌渣∶草炭=1∶1)小区产量最高,为46.17 kg,较A处理增产13.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6.1%。综合比较,在本试验条件下,杏鲍菇菌渣与草炭比例为1∶1是适宜日光温室番茄袋式栽培的最佳营养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1.
杏鲍菇是中国等亚洲国家广泛栽培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中重金属影响杏鲍菇的生长和品质。采用常规袋栽培技术,通过对杏鲍菇栽培过程中添加不同水平Pb、As、Hg和Cd,研究了其毒害效应、耐受性以及对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外源添加Pb、Hg、Cd的处理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菌丝生长速度最低值分别比空白对照降低了24.0%、31.0%、18.7%;但浓度为5~50mg.kg-1的As可能会促进菌丝生长,且添加As的处理促进杏鲍菇提早出菇。杏鲍菇对4种重金属的耐性指数排列顺序为As〉Cd〉Pb〉Hg。添加一定浓度的重金属可导致杏鲍菇细胞变形、细胞壁溶解,且细胞质中形成大量黑色颗粒状结晶异物。因此,在杏鲍菇栽培中应控制其培养料中的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4种食用菌栽培后对栽培基质棉籽壳的营养价值和山羊瘤胃动态降解率的影响,选用6只年龄(10月龄)、体重[(35.42±3.96)kg]接近并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槐山羊羯羊,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了棉籽壳和4种菌糠的化学成分,并采用尼龙袋技术,分5批次测定了棉籽壳、平菇菌糠、木耳菌糠、金针菇菌糠和白灵菇菌糠瘤胃动态降解率。结果表明:(1)4种菌糠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含量分别比其栽培原料棉籽壳的含量降低13.09%~19.67%(P<0.01)和14.13%~39.52%(P<0.01),粗蛋白(CP)含量分别比棉籽壳提高40.20%~34.29%(P<0.01),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比棉籽壳降低3.07%~39.72%和17.80%~45.91%(P<0.01);(2)木耳菌糠、金针菇菌糠、白灵菇菌糠的DM和OM在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和a+b值(快速降解部分和慢速降解部分之和)均极显著高于棉籽壳(P<0.01),平菇菌糠的DM和OM在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棉籽壳(P<0.05);平菇菌糠、金针菇菌糠、白灵菇菌糠的CP在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和a+b值均极显著高于棉籽壳(P<0.01);4种菌糠的NDF和ADF在瘤胃内的有效降解率分别比棉籽壳提高76.72%~702.63%(P<0.01)和137.41%~575.31%(P<0.01)。因此,在棉籽壳上栽培4种食用菌均能改善棉籽壳的营养价值和提高山羊瘤胃消化率,栽培食用菌后的菌糠更有利于作为反刍动物饲料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是一种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严的大型肉质食用菌,在杏鲍菇栽培过程中,常会出现袋料杂菌感染、发菌缓慢、菇蕾萎缩、菇体发黄腐烂、菇体泡松等主要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否则会导致杏鲍菇减产,甚至绝收。基于此,阐述了杏鲍菇栽培过程中的细化管理的技术要点,并且还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对杏鲍菇栽培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做了一个系统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菇肉有杏仁香味。杏鲍菇可利用多种阔叶树木屑和作物秸秆进行栽培。杏鲍菇可用瓶栽、袋栽等多种方法栽培。现将瓶栽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香根草为主要配方材料,以常规木屑为对照,设计了12个配方,栽培平菇,通过菌丝的长势和生长速度的不同,筛选适宜平菇生长的配方。研究结果表明,最适配方为香根草48%,类芦20%,芒萁10%,麸皮20%,碳酸钙1%和石灰1%;该配方菌丝长势旺盛、生长速度快,利用该配方栽培平菇,其生物转化率达到102.7%。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质材料对仙客来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毛洪玉  韩晓日  张晶 《土壤通报》2006,37(3):543-545
试验进行了不同基质材料对仙客来萌发及幼苗期生长的研究。选用4种基本基质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配成6种栽培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基质A6配方(椰绒:珍珠岩=1:1)为较理想的基质配方。其发芽率、幼苗叶片数、株高、叶宽和球茎直径等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即食杏鲍菇热风-真空联合干燥工艺优化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为了充分利用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加工副产物(菇头),对其进行联合干燥开发成即食杏鲍菇休闲产品。选取干燥速率、感官评分、色泽明亮度和硬度的综合值为评价指标,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即食杏鲍菇生产中热风-真空联合干燥工艺参数,同时与热风干燥(60℃)、真空干燥(-0.09 MPa,60℃)产品的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温度和真空干燥温度对即食杏鲍菇干燥过程影响极显著(P0.01),热风时间影响显著(P0.05),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真空干燥温度、热风干燥温度和时间,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先热风干燥(60℃,20 min)(转换点湿基含水率≤78%),后真空干燥(55℃,-0.09 MPa);联合干燥即食杏鲍菇休闲产品的品质优于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产品的品质,能耗比真空干燥减少57%,但高于热风干燥。研究为实现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杏鲍菇是目前国内第二大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品种,主要采用袋料栽培模式。为有效解决工厂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固体菌种成本高、制种周期长、绿色高产技术装备集成应用程度低、产量品质尚不稳定等问题,进一步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自2018年6月以来,我们联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江苏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围绕液体菌种发酵制备、杏鲍菇优良品种引进、培养基预处理、高压灭菌、净化室接种、数字化养菌出菇、采收包装等生产环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和技术优化,总结出了杏鲍菇工厂化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殷朝敏  李雨鸿  范秀芝  史德芳  姚芬  程薇  高虹 《核农学报》2022,36(10):1984-1995
为探究不同栽培基质对侧耳属食用菌风味成分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食用菌间的风味成分差异,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桑枝、杂木屑和棉籽壳基质上栽培的6种侧耳属食用菌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8个样品中共检出47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13种醛类化合物、9种醇类化合物、9种酮类化合物、2种呋喃类化合物、2种酯类化合物等。18个样品中的共有成分有17种,包括正己醛、壬醛、1-辛烯-3-醇、3-辛酮、1-辛烯-3-酮、2-正戊基呋喃等。18个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但棉籽壳基质上栽培的6个菌株子实体中均出现了较高含量的酯类化合物。所有样品中的关键风味成分(ROAV≥1)均包括1-辛烯-3-酮和1-辛烯-3-醇,桑枝基质和杂木屑基质栽培的部分菌株中关键风味成分还包括正己醛、壬醛和2-壬烯醛等。18个样品中总5'-核苷酸含量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86~43.86 mg·g-1 DW和8.54~25.34 mg·g-1 DW, 且杂木屑基质栽培的所有菌株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桑枝基质和棉籽壳基质。综上所述,棉籽壳基质有利于侧耳属食用菌中酯类化合物的生成,而杂木屑基质有利于游离氨基酸的生成。本研究结果为侧耳属食用菌栽培及风味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杏鲍菇多糖得率,推动杏鲍菇产业发展,利用响应面法对杏鲍菇多糖的超声波-内部沸腾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超声波功率的五因素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与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杏鲍菇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7%、液料比23 m L·g-1、提取时间8min、提取温度90℃、超声波功率475W,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多糖得率可达11.05%。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杏鲍菇多糖得率、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为进一步开发杏鲍菇多糖功能营养食品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