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桑叶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当代蚕的体质、茧质,而且还影响到其制种成绩和后代蚕的饲养成绩。针对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桑叶质量优的4个主推桑品种农桑14号、农桑12号、强桑1号和金10,以荷叶白为对照,对原蚕种茧育成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桑品种对家蚕的种茧育成绩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不同的季节表现有所不同,综合考虑原蚕生命力、茧质、kg茧制种量及卵质等主要性状,种茧育采用农桑14号和农桑12号为好。  相似文献   

2.
杂交桑专用桑园全年草本栽培,经在山东省高密市5年的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杂交桑全年草本栽培(根刈)简单易行:春、夏、秋3季蚕的壮蚕期,用镰根刈,实行全年条桑育。这种根刈法,较杂交桑普通收获法年增产桑叶14·5%,5龄期收获桑叶用工节省38·18%;较选792桑园增产30·2%,5龄期收获桑叶用工节省60·48%。凡有水利条件的地区,这种模式均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选792等桑品种对原蚕饲育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桑品种在不同季节对不同原蚕品种的生命率、茧质及卵质的影响,分析了桑品种、蚕品种、季节三因素间的互作效应。从虫蛹率、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蚕茧层量、单蛾产良卵数四项指标综合评价,春季极显著的好于秋季;蚕品种8402比8401对秋季气候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桑品种以选792最好,育7934最差,育7946、育8024与荷叶白无显著差异.由于育7946每1/15公顷产叶量比荷叶白高15%-20%,所以育7946优于荷叶白.产卵量的分析说明蚕品种对桑品种有一定的选择性.因此,生产上在更换蚕品种的同时,应考虑配以相适应的桑品种。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桑园速生丰产和桑叶收获、养蚕省力化,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降低蚕桑劳动强度,2020年,在淳安县汾口小蚕共育专业合作社宋祁蚕桑基地进行大蚕杂交桑条桑省力化育和常规片叶育对比试验,经试验得知,杂交桑条桑省力化育除盒蚕种产茧量、盒蚕种产值分别比嫁接桑片叶育低10.7%和9.7%;但是每667 m2桑园多养蚕种18.7%,多产茧5.9%,产值多7.1%,用工量少32.2%,净收入多25.8%,有效地降低农户采桑、养蚕的劳动强度,对现代蚕桑产业实现省工节本、提高效益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经5年试验,山东省高密市杂交桑全年贴地伐条草本栽培获得圆满成功。试验区较通常的杂交桑留干收获法增产桑叶14.7%,5龄期收获桑叶用工节省43.2%,较品种选792桑园常规收获法增产桑叶29.9%,5龄期收获桑叶用工仅是选792桑园常规收获法的33.2%。推广模式:桑品种为桂桑优12或沙2×伦109;栽植形式为(90~100)cm×25cm;剪伐方式为每年的春、夏、秋3期蚕的4、5龄期用镰贴地伐条,实行条桑育。试验桑已种植7年,无衰败迹象。凡有水浇条件的地区,均可推广这种栽培与养蚕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琴 《江苏蚕业》2005,27(2):51-54
桑叶的质量直接影响蚕的体质、茧质、造卵数、产卵量和卵质。针对江苏省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桑叶产量高,质量优的3个主要桑品种湖桑32、育151、育71-1对原蚕的种茧育成绩进行了试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种茧育用桑品种湖桑32与育151较好,其茧质、幼虫生命率、虫蛹率都较好,优于育71-1。秋季种茧育用桑品种育71-1较好,其茧质、造卵数、产卵量等高于湖桑32与育151。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原蚕饲育实现省力化,我们采用条桑收获法,进行了条桑斜面育试验。结果表明:条桑斜面育不仅省时省工,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产茧量高,茧质好,制种量多。  相似文献   

8.
草本化栽培桑生长发育及桑叶收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草本化栽培桑全年桑叶收获适期及其利用技术,以塘10×伦109为试验材料,探讨了草本化栽培条件下杂交桑全年枝叶生长发育与桑叶收获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草本化栽培杂交桑春季发芽比湖桑32号提早10~15天,第一生长季节(春蚕期)在5月15日~25日为旺盛生长期,大量收获时期以5月20日~25日为宜;第二生长季节(夏蚕和早秋蚕期)旺盛生长期在7月15日~7月30日之间,大量收获时期以7月20日~7月30日之间比较适宜;第三生长季节的生长时间较长,其枝叶生长速度、生长量及黄落叶比例均受第二收获期迟早的影响而表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在本地原蚕区选育和推广优良桑品种,采用生物试验和化学分析的方法,对几个新选育的桑品种进行了叶质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Su-T4在5龄蚕生长发育(龄期经过、蚕体重)、虫蛹生命力(结茧率、健蛹率)、茧质成绩(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及制种成绩(产良卵数、卵粒重)等方面都接近或超过了对照品种,是属于叶质特别优良的桑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以桂特优2号为供试桑品种,按60 000、90 000、120 000株/hm~2等3种栽植密度分别建立桑树草本化栽培桑园,以常规栽植密度4 995株/hm~2拳式中干树型养成的桐乡青桑园为对照,进行了杂交桑桑树草本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草本化栽培桑树的产叶量与栽植密度密切相关,随栽植密度增加,单株产叶量呈降低趋势,但每667 m~2桑园产叶量呈增加趋势,2015—2016年2年平均栽植密度为120 000株/hm~2的桑园每667 m~2全年产叶量为2 504 kg,是对照的2.14倍;草本化栽培桑树的桑叶含水率比对照高4.74个百分点,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分别比对照低1.264、0.014、0.744、0.002个百分点。草本化栽培桑树的片叶育与对照桑片叶育相比,家蚕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别,川山×蜀水的全茧量、茧层量、万蚕收茧量、茧丝长、解舒丝长分别比对照低12.81%、14.29%、13.85%、5.95%、7.68%,但普茧率比对照高0.16个百分点,清洁和洁净分别比对照高0.2分和1.25分,纤度比对照低0.196 dtex;菁松×皓月的全茧量、茧层量、万蚕收茧量、茧丝长、解舒丝长分别比对照低11.06%、10.20%、11.53%、9.46%、9.03%;但普茧率比对照高1.77个百分点,清洁和洁净分别比对照高0.1分和2.50分,纤度也比对照低0.196 dtex。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物统计中常用的变异系数数学模式,对人工饲料及桑叶育家蚕,在3龄、4龄及5龄起蚕饷食1~2h后,定点逐条取样称重,进行体重变异系数分析,调查不同给饵方式对蚕生长发育整齐度的影响及不同品种之间的差距。结果:桑叶育家蚕CV值比人工饲料育小,生长发育整齐度好,但人工饲料育蚕改喂桑叶后,CV值变小。人工饲料育不同饲育方式,也会对CV值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蚕桑生产机械设备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的栽桑养蚕专用机械设备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蚕桑生产恢复时期以及70年代至80年代的蚕桑生产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较大进展,研制出一系列桑园管理机具、养蚕机械设备、制种及蚕茧干燥设备。但是,这些机具的生产实用率较低,特别是蚕桑机具的研究队伍薄弱、资金匮乏,导致其在蚕业技术体系中仍然是一个弱势环节。2008年建立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及所属的设施与机械研究室,在以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适合养蚕农户栽桑养蚕的设备改良与省力化设备研究;桑枝伐条机械研制;桑枝粉碎机及食用菌专用烘干机研制;废弃生物质燃料环保节能热风烘茧机研制等。为提高我国蚕桑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建议加大对蚕桑生产机械研究的投入,重点开展省力、高效、优质蚕桑生产机械设备的研制,并将生产急需的一些实用蚕桑机械的推广纳入农机补贴。  相似文献   

13.
不同桑品种与现行原蚕品种饲育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优化原蚕饲养的营养条件,提高蚕种繁育质量,对几个实用桑品种饲养的原蚕饲育成绩进行了初步调查与分析。用几个实用桑品种分别饲养原蚕,其发育经过及幼虫生命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无明显差异;但死笼率有育151号较高,新一之较低的倾向。综合原蚕饲养的茧质和卵质成绩初步认为,春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育71-1、湖桑32号、育151号、新一之濑;秋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新一之、育71-1、湖桑32号。  相似文献   

14.
秋期大蚕条桑1日3回育与当前蚕区片叶1日4回育的生成成绩一致,表明秋期大蚕采用条桑1日2回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春伐桑园氮磷钾肥比例对种茧育桑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改变N、P2O5、K2O肥的施肥比例,并对桑叶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是N:P2O5:K2O=10:5:5的施肥比例,可适当提高4龄起蚕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显著提高产卵量、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综合考虑桑叶的产质量,生产中可推荐采用本施肥比例,种茧育桑园尤为如此,以提高蚕种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以未污染桑为对照,对水淹污叶洗净消毒和只洗不消饲养原蚕的蚕种产、质量作了研究,结果洗净消毒区影响小(与对照区接近)只洗不消区影响较大,蚕种产,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村养蚕房屋紧、投入成本高、效益低的实际情况,在春蚕期进行了5龄立体条桑一日两回育研究,结果表明立体条桑育具有节省养蚕用房、生产用具简单、用桑量少、蚕茧产质量高于对照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4年8个蚕期利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第转育改良组配成的7对雄蚕杂交组合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雄蚕杂交种具有食桑省、叶丝转化率高、能够大幅度提高蚕出丝率、茧丝质量优异等优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对于改造提升传统蚕丝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桑树不同季节施用杀虫剂虫螨腈对家蚕的残留毒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螨腈因其对家蚕的低毒性而成为桑树害虫防治药剂之一。为了确保桑园施用虫螨腈对家蚕的安全性,分别于春、夏、秋季对桑树喷施虫螨腈后,调查药剂对家蚕的残毒性及家蚕的中毒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桑树喷施虫螨腈对家蚕的残毒性差异较大。夏季以24%虫螨腈悬浮剂3 000倍稀释药液喷施桑树后3 d采叶饲养对3龄期家蚕基本安全,1000、2000倍稀释药液喷施后5d采叶饲养对3龄期家蚕已无致死性;春季3种浓度药液喷施后7 d采叶饲养仍造成3龄期家蚕100%死亡。夏蚕期3龄期家蚕饲喂1000倍稀释药液喷施后1h的桑叶后即出现中毒死亡,而中秋蚕期、春蚕期的3龄期家蚕食下相同毒叶分别在1、3d后才出现中毒死亡现象。此外,调查虫螨腈对不同龄期家蚕的残毒性,表明对5龄期家蚕的残毒性明显低于3、4龄期的家蚕,因此建议在家蚕4龄期之前尽量不用虫螨腈防治桑园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