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转群转群前两周对蛋鸡舍、鸡笼、料槽、水槽进行全面消毒。首先用2%烧碱溶液彻底冲洗,再用每立方米高锰酸钾7克和甲醛14ml混合熏蒸。淘汰病、弱、残、发育不良的鸡,未断喙的要重新断喙,未接种疫苗的要接种疫苗。转群前三天料内加入抗菌素,抗应激多维素。转群前对鸡停料2~4小时,以达到空腹转群,转群前2小时应在料槽内加好料,水槽内加好水。转群最好在夜间昏暗的灯光下进行,轻抓轻放,减少应激。转群后尽快饮水,开食,让鸡吃饱后关灯休息。制定好固定的工作规程、光照制度和产蛋期的各项记录表格。对蛋鸡舍供料、供水、照明、通风…  相似文献   

2.
在产蛋鸡饲养过程中,必然遇到气候骤变,免疫接种、转群、运输导致的应激反应。本文就减少或克服应激对鸡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经济效益谈点看法。1鸡生长阶段的应激1.1鸡1~7日龄,因小鸡自身免疫力还未发育成熟,同时,受到来自母体的及周围环境的双重威胁。1.2断喙,断喙可防止成年鸡啄肛和啄羽的效果,一般在6~9日龄断喙,6~9周龄再次断喙。1.3鸡8~14日龄,因接种疫苗,抓鸡等应激因素,可能对鸡群造成损伤。1.4鸡15~21日龄,因疫苗接种及恶劣环境易造成自身免疫力下降,鸡群易感染大肠杆菌、霉形体等病…  相似文献   

3.
一忌接种疫苗。鸡接种疫苗, 必须按照免疫程序要求,在育成 期以前按时接种,不宜在产蛋期 接种。  二忌惊群。惊群、炸群会产生 应激,使鸡产软皮蛋、无黄小蛋,并 影响产蛋率。  三忌断喙。断喙一般在8~9日 龄时进行,对没能按时断喙或断喙 太轻而又长出新喙的,应在育成期 补断或修喙,切忌在产蛋期断喙。   四忌断水。有资料表明,蛋鸡 在产蛋期断水24小时,产蛋率可由 80% 下降到 30%;若使其恢复到原 来的产蛋水平,大约需要1个月的 时间。因此,在鸡产蛋期必须保证 充足的清洁饮水。  五忌频变日粮配方。蛋鸡在产蛋期的日粮配方应…  相似文献   

4.
蛋鸡的断喙     
1 断喙时间的选择 一般来说,断喙在7~10日龄进行较好,此时鸡只小,便于操作,同时还可以减少对鸡只的应激以及防止早期啄羽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在鸡群发病,处于应激状态下或接种疫苗等情况下均不宜断喙.  相似文献   

5.
1.忌接种疫苗。对鸡群进行的所有免疫接种,都应在开产前进行。如果在产蛋期接种疫苗,就会在鸡群本来很脆弱的机体上又加一层比较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使鸡群的产蛋率降低甚至停产。2.忌惊群。惊群、炸群会产生应激,使鸡产软皮蛋、无黄小蛋,并影响产蛋率。3.忌断喙。断喙一般在雏鸡6~9日龄时进行,对没能按时断喙或断喙太轻而又长出新喙的,应在育成期补断或修喙,切忌在产蛋期断喙。4.忌断水。有资料表明,蛋鸡在产蛋期断水24小时,产蛋率可由80%下降到30%;如果要使其恢复到原来的产蛋水平,大约需要1个月的时间甚至更长。因此,在鸡产蛋期必须保证…  相似文献   

6.
应激是指鸡对外界刺激因素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这些刺激因素包括过冷、过热、疾病、噪音、通风不良、营养不良、垫料不适、转群、断喙、  相似文献   

7.
应激是指机体对内外非特异性因素刺激所产生的机能障碍和防御反应。在饲养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气候骤变、免疫接种、转圈分群、噪音等应激因素,对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使应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1引起鸡应激的因素应激的因素多种多样,某种因素的单独应激作用虽然不大,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就会造成强的应激,使鸡的生产水平受限。引起鸡出现应激反应的因素主要有:高温、低温及气温突变、湿度过高、强风侵袭、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长途运输或转群、突发性噪声、断喙、疫苗注射、药物使用不当(如磺胺类…  相似文献   

8.
1鹌鹑产蛋前转群措施产蛋前转群应在开产前1周进行,在转群前后1周应在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等抗应激药品和添加剂。转群前应断喙,接种疫苗。公鹑应提前放入种鹑笼内。转群同时要称重,按照称重结果分群。转群应在夜间进行,转出鹑舍应将灯光调暗或关灯,转入鹑舍则应整夜开灯,以防止转群应激造成挤堆死亡。转群前3小时断料,2小时断水。转群时要将雄、雌鹌鹑分群,淘汰多余的雄鹌鹑,保留雌鹌鹑产蛋,以降低生产成本。选择合格的鹌鹑转入到蛋鹌鹑舍。雌鹌鹑达到产蛋高峰期时应该选择肛门松驰、扁平、湿润、耻骨间隙放下1个手指以上的个体。…  相似文献   

9.
<正>(一)应激性呼吸道病主要是疫苗应激和天气变化、换料、转群等其他应激引起。给肉鸡接种冻干疫苗时,由于疫苗应激常常引起鸡只发生咳嗽、甩鼻、张口呼  相似文献   

10.
断喙的目的是防止鸡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以提高鸡群的存活率和育成率,同时也减少饲料浪费。欲达到断呼预期目的,须注意以下五点。一、断暗日龄要适当第一次断像宜在7-9日龄进行,这时断像容易,鸡体较小,容易操作,工作效率较高,但要避开接种疫苗的时间,因断晓本身会对鸡产生应激,若与接种疫苗重叠在一起,可能会影响鸡体对疫苗的反应及其效果。二、项凉前应少喝料定养育雏断吸时须把鸡从宠上抓下来,断像后又抓上笼,如果鸡吃得太饱,在抓鸡和断噪过程中,容易引起鸡受损伤或影响消化。所以,在晚上进行断像时,当天下午就要少…  相似文献   

11.
应激是指鸡对外界因素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在现代养鸡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环境骤变、接种疫苗、分群、捕捉断喙、高温缺水等因素导致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对鸡的生长发育或产蛋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1危害  相似文献   

12.
1、抗应激:热应激时,鸡体内合成的Vc减少,同时,鸡对Vc的需要量增加。所以,高温季节添加Vc可降低体温,提高采食量,降低血液中皮质酮的浓度。在小鸡断喙前一、二天使用Vc和Vk可以减轻应激,使血小板的凝血作用加快,加速伤口愈合。小鸡在转群和运输过程中,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并可  相似文献   

13.
应激是作用机体的一切异常的环境刺激所引起机体(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由于应激因子的作用,使有机体内的生理环境和稳定性改变,产生了新的适应,以维持生命和恢复功能。一、应激对鸡的影响在现代化养鸡生产中,养鸡业的集约化本身就是增加应激反应的过程。应激因子有两类,即不可避免的人为管理因子和环境中出现的不利因子。如笼养、断喙、转群、强制换羽、疫苗接种、更换饲料等生产上必要的措施属于前一类。不良的应激因子会给鸡带来巨大的危害。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营养缺乏或不平衡,棚舍内温湿度严重不适,有害气体(鸡粪发酵发生的氨气)、噪音、疾病等,均会对鸡体代谢以及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鸡的应激是外界不利因素引起其代谢紊乱等非特发性生物现象的总称。引起应激的因素很多,如预防接种、断喙、转群、运输、变换饲料、疾病、噪声、不合理的捕捉、不合理的光照和营养缺乏等,这些因素都使鸡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国内外发行的较有权威的养鸡资料中,认为雏鸡断喙的最佳时期是6—9日龄,新城疫Ⅱ系疫苗首免的适宜日龄是7—10日龄。并指出若断喙时正遇到接种疫苗,应缓断,以免造成双重应激。按照此要求生产中断喙或首免总会有一项误过最佳时机。先后两次抓鸡也使雏鸡受到更多骚扰和惊吓,并增加1倍的工作量。为避免上述不利之处,能否将二者同时进行?我们结合生产于1989年7月1日至29日进行了试验。一、材料与方法在4000只星杂288商品母雏中随机抽取400只,每组200只,组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雏鸡于7日龄用鸡新城渡Ⅱ系苗常规滴鼻接种。14日龄用热断法断喙。试验组于8日龄同时滴鼻和断喙(顺序是先滴鼻后断喙),操作方法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应激是动物机体对任何不良条件的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对抗反应。引起应激的因素包括高温、高湿、低温、气候突变、噪音、卫生不良,水质污染,饲料质量差,饲养密度大,疾病流行,发生中毒以及转群运输,切喙、断爪、注射等。各种应激  相似文献   

17.
(一)病因1.机械应激。选鸡、转群、疫苗药物注射时抓鸡应激较大,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激发坏死性肠炎。2.饲料应激。魏氏梭菌的数量与肠道内容物有很大关系,变  相似文献   

18.
<正>(接上期)3.育成鸡的管理(1)转群在蛋鸡生产分阶段饲养中一般需要1~2次转群,第一次是从育雏舍转到育成鸡舍,第二次是从育成舍转到产蛋鸡舍。为减少应激,转群时应注意事项见表25。(2)环境控制育成鸡的环境条件要求及控制方法见表26。(3)预防啄癖防止啄癖也是育成鸡管理的一个重点。育成鸡啄癖的预防不能单纯依靠断喙,应结合改善舍内环境、降低饲养密度、调整日粮成分、降低光照强度等综合措施。对断  相似文献   

19.
在鸡的饲养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内在或外在因素使鸡产生应激,如运输、转群、噪音、惊吓、饲养密度过大、拥挤、炎热、防疫接种及卫生等因素,均可引起应激反应,尤其因炎热引起的应激反应最为常发。鸡群发生应激后应根据应激因素选择相应的抗应激药物,方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断喙是否得当,可关系到鸡的将来,不可忽视,要抓好五要点。1时间安排给雏鸡断喙应在7~10日龄进行。最好能一次性成功,这样可以减少鸡的应激次数。断喙的当日不要进行防疫等其他操作,否则易造成应激叠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