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河北省枣强县全县有553个用电村,26个乡(镇)电管站,600多名村电工.1996年1月全县实行扩乡并镇,26个乡(镇)变为11个乡(镇).该局因势利导,乘机构变动之机加大农电统管力度,变乡(镇)电管站过去的双重领导为供电局对口管理,把并乡扩镇后的乡(镇)电管站变为供电局的基层单位.紧接着在加强电管站统管的基础上,该局把农电统管延伸到了农村电工.  相似文献   

2.
村级电工由谁管,怎么管?这是我国目前农电管理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笔者近日走访了邻近几个统管工作起步早、成效大的乡(镇)电管站和部分村电工.座谈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行业统管农村电工有十大好处.  相似文献   

3.
郊区农村面积广,不如工业用电集中,电费的回收工作大部分靠乡村电工来协助完成。郊区农电工作的好坏,乡村电工的管理至关重要。结合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农电管理状况,对农村电工的管理浅述管见,以期探讨。1 对乡(镇)电管站实行行业归口管理 为使乡村电工这支生力军尽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994年下半年,我们市成立了乡(镇)电力管理总站。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彻底理顺了乡(镇)电管站的管理体制,实行了对各乡(镇)电管站人、财、物的统一归口管理。具体办法是: (1)人员管理。1995年底,我市乡(镇)电力管理总  相似文献   

4.
1 农村电工统管方面的初步实践 1.1 改革农村电工的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引入竞争机制是统管工作的重点.1998年8月在上级电业部门政策指导下,结合当时新密农电体制的现状,制定了农村电工统管实施方案和《农村电工统管实施细则》;成立了农村电工管理总站,乡(镇)电管站为电业局的派出机构;对村电工实行了招聘合同制、工资浮动制和指标考核制;进一步改善和解决了农村电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较好地处理了农村电工的工伤、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事业心,使“人情电、权力电、关系电”得到了有效地遏制.  相似文献   

5.
1 撤销乡(镇)电管站,组建供电营业所 我市共有25个乡(镇),原乡(镇)电管站人员均由优秀农村电工组成,无乡(镇)政府委派人员和电力系统职工。1999年1月28 日,撤销了各乡(镇)电管站,设置供电所,接收原乡(镇)电管站资产,重新组建农村电工队伍,对农村用电工作实行行业统管。 我公司在原有基础上组建了10个供电所。其人员构成主要是两部分:一是公司系统职工,二是新招聘的农村电工。每个供电所配置5~7名系统职工,目前我市25个供电所共有系统职工171人,比体制改革前增加了30人。 乡(镇)电管站撤销…  相似文献   

6.
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部署后,我们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把实行农村电工行业统管和实现农村用电“四到户”管理,作为乡站改革的重点和电力部门的形象工程,认真组织实施。 1 落实改革部署,加快乡站改革 我市原有电力所15个,每所管理1~4个乡(镇)不等,乡(镇)电管站一般由2~3名农村电工组成。为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在原乡站人员中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重新聘用。未受聘的,根据其在乡站工作年限发给3OOO元左右的补贴。  相似文献   

7.
两级统管带来三大变化高雪庭1994年初,我们对乡电管站实行统管并通过多站对农村电工实施统管后,适时对其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目标考核化管理,使乡站人员和农村电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责任心和优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基层用电秩序进一步好转,低压用电管理工...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常德市农电局在对乡(镇)电管站及村电工加强管理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针对乡(镇)电管站电费管理,开发了计算机电费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农村电工管理和乡(镇)电管站的隶属关系问题,是当前农电工作的一个热点,笔者想就此谈点看法。1 农村用电和管理现状1.1 农村乡(镇)电管站和村电工,实行乡政府和农电行业双重领导的弊病很多,由于行政与业务管理的分离,在实际工作中导致地方政府与行业管理部门的不协调,主要反映在乡站的人事调配、用电营业、财务资金支配等方面。业务工作电力部门想管管不到,乡政府能管管不了,造成农村用电管理失控,村电工自行其事,农民负担加重,也影响着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宝鸡县从1995年起,实行了对各乡(镇)电管站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办法。近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农电统管就是好。 1 提高了乡(镇)农电工的工资待遇。统管后制定并实行的《乡(镇)农电工工资及福利待遇标准》和《乡(镇)电管站经济责任制考核实施细则》充分体现了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原则。实行工作政绩与奖金报酬挂钩,乡(镇)农电工月实得报酬平均比统管前增加100元左右。 2 开始着手解决乡(镇)农电工后顾之忧。统管后,县农电委与各乡(镇)农电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书,使农电工由临时工变成了合同工。县农电委给各乡(镇)农电工统一办理了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并根据工龄逐步办理了幸福养老保险。依照省农电局文件精神统一发放了劳保用品,并按照《财务管理细则》规定,逐月提留了一定比例的退休基金、福利基金和发展基金。 3 着手解决乡(镇)电管站站址、住房、交通工具等问题。统管以来的短短几个月时间,经过县农电委负责同志及有关同志多方呼吁,已基本建成了高标准的石羊庙乡电管站办公宿舍楼。县功、磻溪、贾村三个乡站先后就近搬进了供电站院内,按照规划,各乡(镇)电管站近年内都可以建起一座独立小院的高标准乡级电管站办公宿舍楼。逐步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福清市宏路镇电管站组建于1993年,也是福建省较早成立的乡(镇)电管站之一.组建后的宏路镇电管站一方面严格内部管理,另一方面积极落实农村电工的福利待遇,使这个年青的电管站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1 严格内部管理监督办法1.1 电工队伍管理  相似文献   

12.
我县于1989年6月份开始对全县各乡(镇)电管站实行行业归口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农电行业对乡(镇)电管站实行归口管理势在必行.农村低压供电是农电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部分工作是通过乡电管站和广大农村电工来完成的,他们直接与农村的千家万户相联系,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电部门的形象和声誉.所以,我认为,  相似文献   

13.
整顿低压电价繁荣农村经济孟县电业局1坚持农电统管,稳定电工队伍我局从1985年9月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电统管工作,对农村电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发放报酬,稳定了电工队伍.凋动了农村电工的积极性。聘用村电工由村委推荐,乡电管站批准,县局备案...  相似文献   

14.
乡(镇)电管站是农电管理的基层组织,是“三为”服务的前沿阵地.搞好乡(镇)电管站基础建设,是加强农村用电管理,增强乡站活力,稳定乡站电工队伍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必须认真抓好.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电力局早在7O年代就提出了县电业局对农村电工的统管.1998年,随着农电“两改一同价”三大目标的开始实施,河南省电力局出台了《河南省农村电工管理规定》,又重新明确了农村电工的职责、选聘、待遇、考核、奖惩.1999年2月初,河南省经贸委、河南省电力局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全省农村电工统管工作进度的通知》,要求1999年3月底前将现村委会管理的农村电工收归为县电业局的派出机构乡(镇)供电所统一管理,农村电工的报酬由县(市)电业局统一核定,乡(镇)供电所统一发放.但从近段检查情况看,仍然有一部分农村电工由所在的村委直接选用,工资由村维管费中解决;部分县局对农村电工管理粗放,只限于把电费回收上来,对农村电工缺乏必要而有效的考核 ,没有实行农村电工易地抄表.  相似文献   

16.
乡(镇)电管站由电力局实行人、财、物统管后,电管站管理人员工资标准,参照电力行业职工标准确定不同档次.由于电力行业实行岗位工资,电管站管理人员工作情绪波动较大,为了充分调动乡(镇)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我局对电管站管理人员的岗位工资考核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商丘县供电局自1996年对农村电工统管后,用电户由25.1万户上升到26.6万户,上升率为6%;户通电率由88%上升到91%;全县农村年供电量由原来的7100万千瓦时上升到8400万千瓦时,上升率为18%;农村综合线损率由30%下降到18%;电价合格率由70%上升到95%.一、理顺了农村电工队伍的隶属关系,稳定了农村电工队伍.村电工由乡(镇)电管站统一管理,达到了人员、编制、办公地点、办公设施、办公制度五落实,彻底扭转了过去一盘散沙的局面.全县原来有村电工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乡(镇)电管站自1986年成立,迄今经历了十年历程。如今,乡(镇)电管站已成为我省农村用电管理的前哨和窗口,五万余名乡村电工是我省农村用电管理的生力军,在农电战线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过十几年的农电体制改革,大部分地区成立了乡(镇)电管站,并在农电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存在的各种弊病也逐渐显露出来.结合江西形势,主要表现是乡电管站双重领导、管理混乱.由于行政上属乡(镇)政府管理,技术业务上属电力部门行业管理,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电力部门想管管不到.乡(镇)政府能管而管不了的现象.于是多数变压器实行承包,由农村电工自己管理.加上行政上的干预,很难摆脱人情电、权力电和关系电,管理就越来越乱.要改变这一状况,笔者认为只有实行行业管理,才是乡(镇)电管站的出路.实行电力部门行业管理后,必须做到管理上的“四统一”.  相似文献   

20.
王峰 《农村电工》2000,(3):11-11
1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前的农电管理情况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各乡(镇)自1984年起,在市区电力局的指导下相继成立了电管站,并开始实行乡村电力一级管理.各乡(镇)成立了电管站后,取消了村、组电工,电管站职工直接管到用户,实行集体办公,8小时上班,24小时值班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