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在奶牛围产期添加胆碱和莫能菌素,分别能在奶牛的脂肪代谢和改善能量平衡方面起到辅助作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Zahra等进行了一项测定围产期奶牛添加瘤胃保护性胆碱(RPC)和莫能菌素缓释胶囊(CRC)对其代谢、DMI、产奶量以及肝功能影响的试验。将182头荷斯坦奶牛在预产期前3周随机进行如下处理:④添加莫能菌素缓释胶囊(CRC);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围产期奶牛的代谢特点,阐述了胆碱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瘤胃中的代谢机理,同时论述了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的营养作用。旨在为应用过瘤胃胆碱缓解奶牛能量负平衡,减少围产期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病率,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延长奶牛利用年限奠定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过瘤胃保护胆碱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瘤胃保护胆碱(RPC)可有效防止瘤胃微生物对胆碱的降解,使胆碱在理想部位即小肠释放进而被吸收。许多研究证实,RPC促进围产期奶牛健康,提高生产性能以及繁殖性能。本文系统综述了过瘤胃保护胆碱对奶牛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讨论了影响其添加效果的各种因素及胆碱过瘤胃技术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奶牛养殖过程中,围产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在该时期奶牛从干奶状态转为泌乳状态,生理上所受的应激造成奶牛泌乳早期采食量降低,易发生能量负平衡.此外,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也会降低,并常常伴有一些围产期疾病的发生,如脂肪肝、酮症、乳房炎等.胆碱能影响奶牛的生产与繁殖性能,参与奶牛的脂肪代谢,可降低脂肪肝发生率,提高免疫性能.对围产期奶牛饲喂过瘤胃保护胆碱(rumen protected choline,RPC),可改善奶牛机体代谢,增加小肠胆碱供应,进而提高奶产量、改善乳成分、缓解脂肪肝、减少围产期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RPC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生产性能、乳成分以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旨在为围产期奶牛的养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十分重要的时期,奶牛要经历生理、日粮、环境和管理等一系列变化,因此,采食量下降,机体处于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负平衡状态,易诱发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脂肪肝和酮病等。烟酸和胆碱能够调控脂肪代谢,提高产后泌乳性能,改善奶牛健康。本文总结了烟酸和胆碱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其对围产期奶牛营养代谢的调控机理,为进一步研究烟酸、胆碱在奶牛围产期合理应用及保障围产期奶牛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过瘤胃保护烟酸(rumen-protected niacin,RPN)和过瘤胃保护胆碱(rumen-protected choline,RPC)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和肝脂质代谢的影响,为缓解奶牛脂肪肝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用24头健康、胎次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围产期奶牛,根据2×2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6...  相似文献   

7.
过渡期奶牛日粮中添加胆碱和莫能菌素的作用分别在于促进脂肪代谢和能量平衡。本试验旨在研究瘤胃保护胆碱(RPC)和莫能菌素缓释胶囊(CRC)对过渡期奶牛代谢、干物质进食量、产奶量和肝功能的影响。产犊前3周,182头经产荷斯坦奶牛随意分为以下试验组:莫能菌素缓释胶囊(CRC)组;添加56 g/d RPC至产奶28 d组;CRC RPC组;二者均不添加(对照)组。在试验开始、产犊前1周、产犊后第1周或第2周分别采集血样。每个处理组随机选择经产母牛在产前24 h和产后3周进行肝脏切片检查。记录60d的产奶量。RPC和CRC对测定结果无交互作用。结果表明,RPC组在泌乳期60 d产奶提高1.2 kg/d,这是由于产前3周体况评分≥4,产奶量提高了4.4 kg/d。从产前3周到产后4周,RPC组奶牛采食量提高1.1 kg DM/d,添加莫能菌素显著提高围产期奶牛血清中葡萄糖和尿素的浓度,降低β-羟基丁酸的浓度和天(门)冬氨酸脱氨基酶,提高了泌乳期3周内的肝糖原水平。CRC的代谢作用与前人研究一致,对肝的影响有所不同。本研究中未阐明RPC提高产奶量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该阶段奶牛代谢的最大特点是能量摄入减少而需求增加从而导致能量负平衡.改善围产期奶牛的营养条件,最大限度地缓解能量负平衡,对于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围产期奶牛的代谢特点以及营养调控研究进展,旨在为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介绍了胆碱的生化功能及其在瘤胃中代谢特性,并对瘤胃保护性胆碱在围产期奶牛生产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围产期奶牛由于干物质摄入不足与能量输出增加,产生能量负平衡,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引发营养代谢性疾病,阻碍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胰岛素对肝脏、骨骼肌、脂肪等组织的稳定代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体内胰岛素通路功能的正常可保证围产期奶牛处于健康状态,降低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生率。通过提高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改善氧化应激及胰岛素相关关键通路和激酶等方式可有效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维持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稳态,提高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本文阐述了胰岛素通路调控各组织代谢的作用机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及对围产期奶牛糖代谢、脂代谢、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并揭示相应的调控措施,为预防围产期奶牛营养代谢性疾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围产期与泌乳早期奶牛营养代谢特征及其与生产性能,繁殖率和健康关系的分析,作者提出改善能量负平衡,调整日粮营养组分,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调控手段,是降低奶牛代谢病发生率,改善繁殖性能,提高生产性能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奶牛围产期代谢紊乱是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探寻奶牛围产期营养代谢调控作用和机理是保证奶牛健康,提高生产性能,保证牧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本文深入分析了奶牛围产期能量代谢的调控机理,指出奶牛产后葡萄糖代谢失衡是引起奶牛围产期代谢紊乱的根本原因,并进行了详细论述。充分认识奶牛产后葡萄糖代谢失衡理论,对奶牛脂肪肝病、酮病及产后失重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对奶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围产期(产前3周至产后3周)是奶牛内分泌和代谢发生巨变的时期,此时期奶牛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能量负平衡,可影响其产后生产性能和对疾病的易感性.本文综合阐述了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及营养代谢特征,为以后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等营养代谢性疾病的防治和调控是提高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关键.胆碱作为一种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在奶牛肝脏脂肪代谢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饲粮中适当补充胆碱可以有效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和预防脂肪肝,并维持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胆碱主要通过上调脂肪分解和下调脂肪生成途径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来调节脂肪代谢,从而减少脂肪沉积,缓解脂肪肝.本研究在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阐述了胆碱的特性和功能,围绕胆碱对动物肝脏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奶牛维持机体健康、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胆碱(choline,CHO)在构成细胞结构、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和调节脂肪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过瘤胃胆碱(rumen-protected choline,RPC)是对CHO进行保护的一种添加剂产品,为了提高CHO的有效利用率。研究发现RPC对围产期奶牛具有调控作用,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调节脂肪代谢进而影响奶牛血浆生化指标。文章主要从CHO的生理功能、奶牛围产期生理特点以及RPC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等方面来进行综述,旨在为奶牛养殖行业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脂肪肝是围产期奶牛高发的营养代谢病之一。本文对预防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营养调控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奶牛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等营养代谢性疾病的防治和调控是提高生产性能和效益的关键。胆碱作为一种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在奶牛肝脏脂肪代谢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饲粮中适当补充胆碱可以有效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和预防脂肪肝,并维持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胆碱主要通过上调脂肪分解和下调脂肪生成途径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来调节脂肪代谢,从而减少脂肪沉积,缓解脂肪肝。本研究在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阐述了胆碱的特性和功能,围绕胆碱对动物肝脏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奶牛维持机体健康、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泌乳早期在奶牛饲养中是一个基础时期,这一时期奶牛经受着激素、生理、代谢水平的强烈应激,导致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提高泌乳早期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青睐。文中对添加过瘤胃胆碱和过瘤胃蛋氨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围产期奶牛由于生理变化、高强度代谢及饲粮营养成分的改变,极易造成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不仅会严重损伤奶牛乳腺、降低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还会严重影响奶牛场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调控氧化应激降低围产期奶牛乳腺炎发病是实现奶牛健康绿色养殖的关键步骤。茶多酚作为天然抗氧化剂不仅能够提高围产期奶牛的抗氧化性能,减轻围产期奶牛由于氧化应激而导致的乳腺炎症,还能够有效丧失致病菌活性,使围产期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有所降低。文章综述了围产期奶牛乳腺炎的致病机制与茶多酚对围产期奶牛乳腺炎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旨在为后续研究茶多酚预防围产期奶牛乳腺炎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脂肪分解是围产期奶牛提供能量和缓解能量负平衡的一种重要方式。产后过度的脂肪分解可能伴随着急剧的脂肪组织重构,使奶牛的代谢压力增加,导致脂肪肝和酮病等营养代谢病。本文总结了围产期奶牛脂肪分解供能代谢过程及其主要调控因素,从脂肪细胞组成改变、细胞外基质变化、巨噬细胞浸润和血管新生4个方面阐述了围产期奶牛脂肪快速分解过程中脂肪组织重构的特点,并剖析了这些生物过程影响围产期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