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正在逐渐提升。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当代,秉承可持续性理念发展小城镇用地,能够有效的提高城镇化标准。城镇化标准离不开城镇水土科学合理化的要求,农村植物资源的应用对城镇水土保持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在城镇水土保持中农村植物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探讨城镇水土保持中农村植物资源有效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156-157
城镇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城镇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本质上讲,城镇化就是一个包括经济、文化、人口、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经济转型的一个综合全面的城乡转型问题。城镇化建设为我国现代化之路点亮了有效途径,是国家发展的必然之选,也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我国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观察,分析了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跟消极的影响,提出了如何在建设城镇化的同时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城镇化是西藏尼洋河流域农村区域发展、农牧民可持续增收的必由之路。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背景下西藏尼洋河流域农村城镇化发展面临着农村城镇化战略及整体推进措施缺失、劳动力素质差、城镇化内在动力机制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尼洋河流域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并对西藏尼洋河流域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应在科学合理规划农牧区城镇化战略、提高农牧民素质、继续大力发展农牧区小城镇建设、优化城镇内生动力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淑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7):206-208
针对陕西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土地资源利用粗放、乡镇工业污染加剧、城镇周边污染加重等问题,分析城镇化进程阻碍因素,提出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强化农村环境保护监管、合理规划城镇化建设工作、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树立新型农村环境保护理念的建议,旨在引导环境资源合理使用,更好地推进陕西省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关注对资源的利用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此外,城镇内生性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以及城镇与产业的结合,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具体的城镇化个案,资源的利用、产业的开发以及城镇内生动力的引导与发展等问题,只需立足当地考量。对山东临沂这样的地级市,在铺陈辖区内众多城镇化的蓝图过程中,则需要更具全局性的眼光与更加科学的见地。  相似文献   

6.
曹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340-20344
以义乌市农村城镇化为实证,在阐述义乌市城镇发展概况和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剖析了义乌农村城镇化现状,从城镇体系、发展动力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试图找出适合义乌市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李永周  桂彬  杨华 《甘肃农业》2007,(12):78-81
回顾了我国农村扶贫的模式特征,阐述了农村城镇化在解决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搭建生产生活公共平台、提升贫困户脱贫能力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等方面的制度效应,提出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扶贫战略,关键是优化城镇规划布局、强化产业支撑、健全居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以往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人才、土地、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不单纯以城镇化为抓手,而是统筹协调城镇化与新农村之间的人才、土地、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得城镇与农村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互相协调的机制,确保城镇化与新农村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9.
杨茗 《古今农业》2013,(2):18-23
在中国今天的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建设绿色生态城镇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和谐的需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特征。发展农村绿色生态城镇化要摆正人与自然界的位置,培养整体(区域)意识和全局观念,将农村绿色生态的城镇的选址和规划设计放在战略的高度考虑,要整合绿色生态城镇化资源,以绿色经济带动农村绿色生态城镇化的发展。发展农村绿色生态城镇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法规以及有关环保和环卫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绿色生态城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余皓 《北京农业》2013,(27):207
城镇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它具有促进商品交换的市场功能,城市文化向农村传播的功能。基于此,主要阐述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途径。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走向低碳、环保、先进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出城镇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