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家口为河北西北春玉米区,蔚县为张市南部一个玉米面积较大的种植县,每年种植面积达1.67万hm^2左右。近几年来,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偏重,2004年发病面积达0.67万hm^2,一般地块平均病株率为6%~10%,严重地块高达40%~50%,产量损失一般为5%~10%,严重者达到40%以上。因该病引发的农民与种子生产单位、种子经营单位三者之间的纠纷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临夏县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9333.4hm^2。但由于多年连作造成土地的生产力逐年下降,玉米螟、黑穗病等病虫害发生较重,制约着玉米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此,笔者经过近3a来的探索实践,总结出了玉米间作豌豆小倒茬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2008年玉米粗缩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玉米粗缩病在山东省淄博市局部地区偏重发生,个别地片重发生,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约12.2万hm^2,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达到5.2万hm^2,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43%,其中发病株率10%~30%的面积有2920hm2,30%~60%的面积有833.3hm。,60%以上的面积有379.3hm^2,给本市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其发生程度、绝产面积为历年罕见,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反映强烈,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笔者作为植保技术人员,工作在防治玉米粗缩病的一线。在向农民宣传培训指导的同时,对2008年玉米粗缩病局部重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今后防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玉米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春玉米是本市主要秋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4万hm^2左右。提高春玉米单产对稳定本市三熟制种植面积极为关键,同时对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全年粮食产量有十分重要意义。优化春玉米的肥料运筹是提高玉米单产的关键措施,为明确本市春玉米对地力依赖率、NPK吸收量及肥料的当季利用率,特设立本试验,从而为本市春玉米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病原菌为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Nishik.)Shoemaker]。玉米是一种重要的旱粮作物,在驿城区粮食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常年种植面积在2.4万hm^2以上。2008年夏季玉米小斑病在我区暴发流行,其发生面积在0.94万hm^2左右。据发病盛期不同类型区玉米田调查,平均病田率39%,平均病株率62%,最高80%,平均病叶率27%以上。玉米小斑病发病较普遍.蔓延发展快,被危害的玉米。平均每hm^2损失产量1350kg,全区玉米减产3240万kg,减产20%,经济损失4860万元,  相似文献   

6.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灰斑病是近两年在罗平县玉米生产上危害严重的主要病害。2003年零星发生,2004年发病面积迅速扩大。据调查,2003年全县发病面积仅4hm^2,2004年发病面积增加到143.16hm^2,特别是2005年8月以后,玉米生长处在灌浆期,持续降雨,高温高湿,有利于灰斑病的发生蔓延,部分田块发病率达90%以上,有的田块甚至绝收。发病趋势坝区比山区重,低洼地块比山地、坡地重,种植密度过大的地块比密度小的重。玉米灰斑病已严重威胁玉米生产,使玉米单产损失达30%~50%,现已成为罗平县玉米生产上的主要障碍因素。因此,加强玉米灰斑病的防治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肃州区制种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种玉米已成为酒泉市肃州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2008年肃州区制种玉米面积已达7313.3hm^2,占全区制种作物总面积的64.7%。随着制种玉米的面积逐年扩大,病虫害也趋于多样化偏重发生,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玉米螟、棉铃虫、红蜘蛛等病虫害的为害程度日益加重,严重影响着玉米制种业的发展。现根据近几年的调查与实践,对肃州区制种玉米的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由于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鹤岗市种植结构出现变化,玉米种植面积猛增,2006年面积达到2.33万hm^2,较2005年增加1.33万hm^2。但由于品种、栽培技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鹤岗市玉米总产不稳、单产不高、品质不佳、价格不高。特别是2006年玉米平均公顷产量仅为7000kg左右,造成减产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双鸭山农场职工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高产高效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前几年的每年种植3333hm^2,增加到2009年的9333hm^2。但目前制约玉米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用工量大、效率低、成本高,而且损失难控制;二是收获后子粒水分大,不好存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糯玉米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浙江省种植面积近1.3万hm^2,杭州市种植面积0.3万hm^2。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具有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条件,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近年来,马铃薯在黑龙江省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全省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已发展到1万hm^2,年生产脱毒种薯25万t,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40万hm^2,已成为排在玉米、水稻、大豆之后的第四大作物。2008年黑龙江垦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万hm^2。  相似文献   

12.
武威市凉州区的玉米制种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m以下的灌区,该区域光热资源丰富,天然隔离条件良好,2006年玉米制种面积达1.83万hm^2,产值达3.28亿元;2007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67万hm^2,产值达3.13亿元;2008年种植面积为1.06万hm^2,产值达3.50亿元。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宜凉州区的玉米杂交制种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我们在东渡镇坑上村进行豌豆-鲜食玉米-鲜食玉米种植模式示范试验,面积0.21hm^2。通过改单季晚稻为两季鲜食甜玉米,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根据调查,甜脆豌豆平均产标准荚11757.8kg/hm^2,  相似文献   

14.
屯留县地处上党盆地,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无霜期长达160天,种植玉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近年来,屯留县玉米种植面积为2.6万公顷,玉米制种面积达1.1万公顷。玉米生产对全县的农业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屯留县玉米制种中纹枯病日趋严重,已发展到大田玉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2005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2400万hm^2,全国杂交玉米种子生产面积26.7万hm^2.生产玉米杂交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然而,在玉米杂交种制种过程中,常出现结实率低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重要的病害。甘肃省永昌县历年虽有发生,但为害较轻,2002年前,常年平均发病率在3%以下,损失很小。自2003年起,随着玉米种植及制种面积的扩大、品种抗性的丧失及感病品种的推广种植,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为害渐趋严重,2004-2007年年均发生面积为1580hm^2,占年均种植面积的48.9%.已严重威胁本县玉米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随需求量的增加而逐年扩大,但是玉米收获问题是制约玉米生产快发展的瓶颈,到2007年底,全国玉米机械收获率仅7%。双鸭山农场近年玉米种植面积均达8000hm^2以上,并加大玉米机械投入力度,引导职工购买玉米收获机械,使玉米机械收获达80%,现将农场的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平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3万hm^2,主体作物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小麦种植面积1.6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1.46万hm^2,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90.59%。钾作为肥料三要素之一,对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集粮、经、饲于一身的高产作物。越西县常年种植6000hm^2左右,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之首,是本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本县玉米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很广,全县41个乡(镇)均有玉米种植。自1983年推广玉米地膜栽培以来,促进了玉米生产大发展,玉米获得空前的高产,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得到了迅速推广,面积年年扩大。2002年,推广面积已达4533hm^2,占全县玉米面积的80%。但随着地膜栽培技术推广,膜内杂草滋生,与玉米争肥、争水,  相似文献   

20.
Bt基因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生物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4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延迟成熟蕃茄的问世,至1995年抗虫转基因马铃薯进入商品化生产,次年,抗虫转基因棉花和玉米也进入商品化生产,转基因农作物由此得到了迅猛发展。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hm^2,猛增至2002年的5870万hm^2。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占66%,接着依次是阿根廷、加拿大、中国等;种植作物最多的是大豆和玉米,分别占62%和21%,其次是棉花、油菜等;就转基因的性状而言,抗除草剂作物种植面积最大,占75%,其次是抗虫作物,占17%。美国自1995年批准转基因Bt玉米的商品化生产后,至今已有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