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养鱼技术》一书,将于本月出版。该书主要内容有:养鱼的基本条件,鱼苗、鱼种培育技术,鱼病防治,稻田、湖泊、山区、池塘等各种类型的养鱼技术。其中关键技术措施配有插  相似文献   

2.
黔北山区稻鱼共生效益初探(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浅水生态环境养殖鱼类的一种立体种养生产模式。《农业辞典》解释为"稻田养鱼是鱼类养殖的一种方式,即利用稻田水面培育鱼种或食用鱼。"稻田养鱼符合贵州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遵义市政府在2009-2010年将稻田养殖青田田鱼列为新农村建设推进项目。2014年又将稻鱼共生列为新增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项目,余庆县计划1000亩,实际实施1030亩。余庆县龙家镇福辉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龙家镇坪桃村实施510亩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邛崃县去年利用万亩稻田培育大规格鱼种100万尾,与冬水田、山塘水库的成鱼养殖配套生产,效果很好。该县过去稻田养鱼主养成鱼,一般规格较小,经济价值较低,去年他们总结经验,决定大力发展稻田育种。实践表明,一般每亩稻田产大鱼种10斤左右,高的可达20余斤。大致二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本市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高效和均衡发展,1988~1989年在实施“4万亩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课题时,对鱼种放养季节、品种结构、规格档次、饲肥结构、鱼病防治、捕捞制度等六大主要养殖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研究。1989年40921.6亩试验鱼池,共产鱼2431.08万公斤,平均亩产594.1公斤,总产值9408.28万元,总利润2654.29万元,  相似文献   

5.
《科学养鱼》1986,(5):11-11
贵省印江县农场乡大云村有稻田2000余亩,水库一座45亩,山塘8口共33亩。由于缺乏养鱼技术又缺乏鱼苗鱼种,多年来水面都未得到利用。近年来在县水产站的指导下,他们摸索出了一套“田、塘、库一条龙”的养鱼方式。利用泡冬田繁殖鲤鱼苗和培育鱼苗,育成夏花后放入田中培育成大规格鱼种,再转入山塘、水库养成商品鱼。田、塘、库结合的一条龙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宜春县新田公社社员周桂厚是有名的穷户,十多年来累计超支欠款一千六百元。去年,他向生产队承包了一口四亩池塘养鱼,一亩稻田培育鱼种。经过一年辛勤劳动,纯收入一举达到三千一百八十三元八角,一年还清欠款,由穷变富,  相似文献   

7.
最近,广东省三水县范湖镇小羊村农民卢伍,在0.15公顷(2.3亩)池塘中养鳜鱼,纯收入达4.6万元,成了养鱼高效益典型。这事在当地震动很大,使广大干部和养鱼户进一步认识到,养殖名优水产品种是发展优质高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卢伍是当地的养鱼能手,他承包了2公顷池塘专门培育鱼种,是鱼种生产专业户,1990年纯收入达4.5万元。他在销售鱼种时了解到,有些养鱼户购买他培育的鱼种喂鳜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州稻田养鱼质量,解决农户购买鱼苗存在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稻田插秧前空闲条件,就近就地培育鱼苗鱼种,满足农户稻田养鱼的需要,同时增加稻田收入。2001年3月在麻江县滥坝村一组选择杨政泽、杨政元两农户稻田2.7亩进行培育鱼苗试验,并提供建鲤乌仔鱼苗40500尾,经过62天饲养,收获鱼种2653026530尾,亩增纯收入335.37元,鱼种出售后插水稻。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田的选择:选择麻江县杏山镇滥坝村一组村民杨政泽稻田1.2亩、杨政元稻田1.5亩作试验田…  相似文献   

9.
浦城县稻田养鱼从1999年的1.7万亩发展到如今的5万多亩,养殖方式从过去的传统式稻田养鱼发展到如今的工程化稻田养鱼。2003年普遍实现了亩产千斤稻、千元鱼的奋斗目标,亩产值达2000元,亩纯收入1300~1500元,实践证明工程化稻’田养鱼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不可缺少的途径。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95年,我县王场、孔摊、白花三乡镇一万亩高产稻田养鱼,60%以上的养鱼田暴发鱼病,鱼死亡严重,亩均收获不到35公斤,经济损失50多万元,30%的养鱼产鱼病损失高达80%以上,挫伤了养鱼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1996年,县水产科技人员在乡镇支持下,统一部署,以村社为单位,充病田为重点,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大面积稻田养鱼扼制了鱼病的暴发,取得良好效益。现小结如下:一、鱼病情况由于我县许多稻田养鱼户鱼病防治工作抓得不力,养鱼田和鱼种未消毒或消毒不够,养鱼过程中又未预防。1995年5~6月,水温20℃以上时,稻田车轮虫、指环…  相似文献   

11.
从小山塘要求、鱼种放养、饲养管理饲养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介绍山塘型水库生态养殖黄颡鱼技术。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鱼是拓宽渔业生产领域,开发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市“米稻战略”的深入实施,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实施“151585”工程,对我市农业及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我市稻田养鱼发展的基本现状我市稻田养鱼起始于九十年代初,到1997年全市稻田养鱼面积580,00亩,产鱼464吨,增产稻谷2,987吨,鱼稻增加产值701万元,增加经济效益685万元。并出现了集贤县腰屯乡腰屯村规模发展稻田养鱼的典型,为实施“151585鱼米之乡工程”树立了可供借鉴的典范(即千亩稻田,实现养鱼500亩,产值1万斤,增产稻谷5万斤,鱼稻增收8万元,纯收入5万元)。该村稻田面积2500亩,其中,养鱼稻田1,000亩;307户农民,有120户种稻养鱼。今年共生产商品鱼和鱼种8,000公斤,增产稻谷51,850公斤,鱼稻增加产值12.1万元,节约化肥、农药、人工支出1.11万元。全村仅稻田养鱼一项增加纯收入11.81万元,其中岳清华等9户稻农151亩(其中5户放夏花计76亩)。稻田养鱼调查结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建德县在2010亩山塘、小水库推广高产养鱼技术,取得良好效果,鲜鱼产量达到157.12吨。主要采取的技术措施有:加强县鱼种场人工繁殖工作、扶持乡镇村办渔场增加鱼种池面积及套养面积、利用稻田、莲籽田、茭白田培育鱼种,保证了山塘及小水库养鱼的苗种供应;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山塘及小水库的渔业生产条件,鱼种放养前用生煤灰(建德县缺乏生石灰)清塘清库;合理混放密养,放养大规格鱼种;“四定”投喂饲料,精料青料结合;保持水质肥爽,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施用;重视防病工作等。(县水利电力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摸索山塘养鱼的高产技术措施,在地科委的大力支持下,我站于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二年在邵东县团山公社双河大队进行山塘养鱼高产试验,二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山塘亩产突破了千斤关。全队六十八亩养殖水面(其中鱼种水面七亩),八一年产鲜鱼五百八十五担,平均亩产九百五十九斤,渔业总收入(包括夏花和春片)鱼种收入七万五千多元,  相似文献   

15.
南川县西胜乡新建五社退休工人骆恩华,是南川县远近闻名的养鱼专业户。他自1986年以来,利用3亩鱼池开展成鱼养殖和鱼种培育,实行科学养鱼,年均生产成鱼1500余斤,鱼种15万尾以上,收入1.2万元以上,纯收入5000元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宣传和传授养鱼技术,带动了周围养鱼户的积极性,在养鱼事业中发挥了他的余热。他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广西横县水产局和19个稻田养鱼户合作,在同一水田里,实行稻田养鱼的“两稻三鱼”养殖法,即早稻养鱼、晚稻养鱼、冬季也养鱼.试验田面积20亩.早稻养鲤鱼及尼罗罗非鱼成鱼,套养草鱼种;晚稻田接着培育早稻田留下来的草鱼种;晚稻收割后的冬季至次年春耕,加深水位继续培育至  相似文献   

17.
一、试验条件水塘乡三合村共有山塘81口,水面245亩。1984年产鲜鱼1.1万公斤,亩平45公斤,共有稻田1708亩,1984年共产稻谷1043吨,亩平610.7公斤。自1985—1987年在水塘乡三合村进行稻田育鱼种、山塘养成鱼的配套养鱼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藤县藤城镇胜西村养鱼户秦迎基、陈楚贤二人承包了一张10亩的山塘,经10个月的精心饲养,塘鱼总产量达3500公斤,平均亩产350公斤,扣除塘租,鱼种、饲料等成本5000元外,纯收入12500多元,亩获利1250元,获得山塘养鱼高产高效益。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9.
黔阳县双溪镇双溪村12组村民向光源,1991年利用1.4亩水面(平均水深1.5米)培育大规格鱼种,5月下旬投放夏花鱼种5400尾,其中:草鱼5000尾,鲢鳙鱼300尾,鲤鱼100尾。12月收获20cm左右的大规格鱼种5380尾,鱼种成活率96%,毛收入7100元,除去成本开支2720元外,纯收入4380元,亩平纯收入3128.57元。他的主要体会是: 1、生态防治鱼病。鱼病防治主要在于预防,鱼发病以后,治疗则比较困难,特别是草鱼肠炎、烂鳃、赤皮三大病,因而在防治鱼病上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①夏花鱼种下塘前,池塘按每亩75公斤生石灰严格清塘消毒。②夏花鱼种下塘时,用4%的食盐水浸洗鱼种10分钟左右。③在池塘上风处搭草料台(食台),从5月份开始  相似文献   

20.
衡阳县清潭乡良云村宏元塘村民小组,大力发展稻田养鱼。1987年除一家四属户未养外,其余15家户户利用稻田养鱼。据调查统计,该组利用早、中、晚稻田养鱼15.3亩,占能够养鱼水田面积的54.6%;利用晚稻秧田空闲期育种面积10.4%;培育夏花鱼种40.8万尾;存田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