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直播栽培是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的一种稻作方式,无需育秧、拔秧、移栽等工序,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省农本等优点,是轻型、简化的低成本稻作方式.水稻直播栽培深受人们欢迎,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直播稻生育期短,前期物质积累少,不同年份、不同田块之间单产水平悬殊,生产上应针对直播稻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实现直播稻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
玉米纸筒育苗移栽对玉米产量和生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纸筒育苗移栽可使株高矮化,德位降低,提高栽培密度,密度较直播4.5万株/hm2增加到6.5万株/hm2,产量可由直播对照的11946.4kg/hm2啬到15444.2kg/hm2,增加了29.3%,纸筒育苗移栽是玉米生产的一项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2002~2004年石门县水稻-油菜免耕直播的试验示范结果.水稻2002年示范1.5 hm2,平均单产9.13 t/hm2,比翻耕移栽增产14.5%,2003年示范56.7 hm2,平均单产8.52 t/hm2,增产16.6%.油菜2002~2003年示范3.3 hm2,平均单产2.58 t/hm2,增产18.1%;2003~2004年示范13.3 hm2,平均单产2.09 t/hm2,增产11.4%.介绍了水稻-油菜复种免耕直播栽培的特点、栽培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临沂市地处鲁南地区,栽培水稻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目前,全市水稻面积达6万hm2,主要分布在郯城、河东、费县、苍山等区县。近年来,该市大力推广麦茬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截止目前,已推广4.3万hm2,平均单产达8052kg/hm2,增产13.3%。推广使用该技术,不仅省水省工,而且秧苗素质好,插秧后返青快,分蘖多,成穗高,群体结构合理,产量高,最高可达9750kg/hm2,促进了当地高效农业的发展。1培育多蘖壮秧1.1选用良种选用具有增产潜力的中晚熟品种。目前适合麦茬稻特点的品种主要有临稻4号、河粳1号、沂85…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免耕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在前3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于2006-2007年在长沙以两优培九为材料进行了翻耕移栽、翻耕直播、免耕移栽和免耕直播4种耕作方式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直播条件下,免耕稻与翻耕稻氮素的吸收量相似,而磷素和钾素吸收量分别比翻耕稻高11.52%和10.44%;在移栽条件下,免耕稻氮素和磷素的吸收量分别比翻耕稻高13.52%和0.67%,但钾素的吸收量比翻耕稻低12.36%。无论在移栽或在直播条件下.免耕稻与翻耕稻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无论在翻耕或在免耕条件下.直播稻产量略高于移栽稻,2006年和2007年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单季直播晚稻生育特点及"六改”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的嘉兴市,是浙江省重要产粮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效益农业的提出,农田种植制度已由春花连作稻为主体三熟制调整为春花(蔬菜)茬单季稻两熟制.区域内土壤肥力高,气候条件优越,单晚增产潜力大,近几年种植13.33万hm2左右,占晚稻面积的83.3%.而水稻直播技术具有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优点,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推广面积迅速扩大,1994年单晚直播面积0.95万hm2,1999年4.28万hm2.尤以嘉兴海宁市推广面积最大,1998年达到1.36万hm2,占晚稻面积的61.66.但单季直播水稻,由于采用传统的移栽栽培措施和连作晚稻的栽培技术,其高产优势难以发挥.1998年开始在改善生产条件和前几年直播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推广了以"六改”为中心的单季晚稻直播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海宁市单季直播平均单产8 025kg/hm2,比1996年的7 635kg/hm2增5.1%.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栽培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水稻机械旱直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旱直播,即麦收后直接采用稻麦条播机作业种稻。从1994年开始试验示范,经1994、1995、1996年的试验表明(见表1),机械旱直播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效、省工特点,与手工移栽、塑盘抛秧比较,成本分别减少1440无人m2和726元/hm2,产值分别增加1245元/hm2和855元/hm2,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245元/hm2和1581元/hm2,增长24.45%和11.11%。1机械旱直播精“三早三高”的生育特点1.1分蘖发生早。由于机械旱直播稻省去拔秧插秧,不存在植伤及活棵返青阶段,加之苗期空间大,环境条件好,因而,分美发生早。据定株观察,在正常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早稻直播栽培 ,可以省去水稻育秧与移栽工序 ,具有省工省力节本的特点。前几年 ,曾在温州大面积试种示范过。但由于各种原因 ,不能高产稳产 ,未能大面积推广。2000年我区在总结前几年试验试种的基础上 ,改进了栽培技术 ,又开展了多点试种示范 ,均获高产。其中龙湾农场连片种植4hm2,常规稻91-42品种 ,平均单产7.53t/hm2,早杂汕优48 -2 ,平均单产8.21t/hm2。一、直播稻的生育特点1.前期营养生长加快 ,分蘖早 ,分蘖节位低 ,易搭好丰产苗架由于直播稻直接把种子播在土壤表面 ,无移栽过程 ,避免了植株损伤 ,…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九三垦区纸筒育苗移栽甜菜比直播甜菜单产提高26%左右,增糖0.4度,纸筒育苗移栽甜菜面积逐年增加。仅2001年全垦区种植甜菜面积8667hm2,其中纸筒育苗移栽面积5227hm2,占总播种面积60.31%。总收购量达21.56万t,其中多杈根甜菜4.1万t,高青顶甜菜2.8万t,分别占总收购量的19  相似文献   

10.
近年,莱稻复种栽培方式正在辽宁省昌图县悄然兴起。菜稻复种就是上茬种菜,通常种植大棚黄瓜、西红柿或地膜上豆、甘兰等,下连指菜收后移栽早熟水稻。1推广菜稻复种的意义从1997年开始,我们重点在昌图县东嘎乡范家村、力家村搞菜稻复种试验、示范,通过二年的实践证明,在昌图县大面积推广菜稻复种有以下几点好处:1.显提高经济效益。大棚下茬旱移栽水稻一般产粮5250~7500kg/hm’,效益6750~9000元人m’。种植水稻的时间正是一般大棚种秋菜或空闲时间,改种水稻后比种秋菜收入增加2250~7500元人m’。上茬地膜上豆或甘兰,纯收入可达…  相似文献   

11.
我师地处新疆伊犁河谷,气候湿润多雨,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温度7.5~9.5℃,无霜期145~165天,>10℃有效积温3000~3700℃。本地为次生盐碱地,适于种植水稻。从60年代试搞水稻旱直括以来,水稻产量逐年上升。1997年在3800hm’水田上进行机械旱直播,水稻公顷产量高达7.68t,其中135hm’田块,公顷产稻10.st,高产田块达1豆.价。1水稻机械旱直播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有以下优点:1.1效率高。水稻机械化旱直播采取机械化旱田播种方式,一播全苗,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1.2成本低,效益大。水稻旱直播公顷成本500…  相似文献   

12.
双季直播稻的技术关键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三熟制地区,早、晚稻采用直播栽培,已有一定面积.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但双季直播尚处于试验示范阶段;双季水稻直播使早、晚两季稻均省去了育秧、拔秧及移栽过程.使秧田面积减少,同时可多种一季因晚稻直播而省去的专用秧田的早稻,两季均采用直播,花工可以大大减少,效益明显提高。本文就双季直播稻的技术关键与应用前景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东部山间冷凉稻区无霜期只有15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7.8℃的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朝鲜镇,现有水田3llhm’。1996年从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弓陵水稻新品种辽粳294,经试种获得成功。1998年平均公顷产量7545kg,比铁粳4增产稻谷1875kg/hm’,增产率达33l%;1999年平均产量为7920kg/hm’,比铁粳4增产1650kg/hm’,增产率263%。1998-1999两年累计推广种植543hm’,增产稻谷95.3万kg。实践证明:辽粳294具有分美力强,茎秆坚韧,抗病抗倒,产量高,活秆成熟,米质优良等特点,适宜山区种植。辽粳294在山区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l改…  相似文献   

14.
泉农3号是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杂交选育成的中迟熟早舢稻新品种,1996年4月通过福建省审定。1999年6月获科技部、农业部“九五”第二批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该品种种性稳定,具有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稻瘟病和米质较好等优点。1995年以来累计推广22.5万hm’,其中1998年推广9.3万hm’,成为当年福建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早稻良种。一、产量表现1994年福建省区试手均单产6514kg/hm’,居迟熟组第一名,比对照7813O增产5.39%。1995年省种子公司在全省组织示范,经验收12个点合计6.99hm’,平均单产7136kg/hm’,比对照78…  相似文献   

15.
特优77是漳州市农科所于1991年育成的高产抗病、早晚兼用舢型杂交水稻中熟组合。龙海市于1994年开始制种,1995年开始试种,经多年来示范推广,目前种植面积超过6000hm’,全省各地都已有种植。几年来龙海市种子公司对特优77制种技术进行认真探索,改进技术,制种产量从开始的豆.st/hm’左右提高到1997年春制的单产3t/hm’以上,纯度由原来的92%左右,提高到96%以上。龙海市良种场过州作业区1997年春制14.6hm’,平均单产3.42t/hm’,最高达4.50t/hm’以上。现将特优77主要制种技术介绍如下。一、根据组合特性,采取针对性的制种…  相似文献   

16.
油稻稻三熟制区培两优特青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油稻稻熟制条件下,通过对两系杂交稻先锋组合培两优特青不同育秧方式、不同播期、秧龄弹性、品种搭配特性及超高产条件下需肥特性、群体特征及病虫发生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油稻稻熟制稻区培两优特青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配套技术,并创造了油稻稻制每公顷11.20t的晚季高产纪录,实现了大面积(44.7hm2)平均单产8.52t/hm2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28~29日,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了11种作物的16个品种,其中认定通过了1个水稻新品种和1个水稻不育系。1.春江03粳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晚粳新品种,由孝南区农科所引进。该品种中熟偏迟,分繁力强,成穗率高,抗倒能力强,中抗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轻,综合抗性好。1995年参加省区试,平均单产6753kg/hm‘,比对照品种鄂宜105增产4.28%,增产极显著,居参试组合首位。1995年孝感试种13hm‘多,平均单产6921kg/hm’,1996年孝南区农科所1.2hm‘示范田,单产7635kg/hm‘。适宜湖北省双季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1历史与现状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发展我国马铃薯生产十分重视,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粮食作物增产指标为17.6%,薯类的增长指标为30.5%,五年中,粮食作物的栽培面积扩充3%,薯类的栽培面积扩充13%、它反映了国家对发展薯类高产作物的具体要求。建国以来,中国马铃薯生产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8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这30年中,我国马铃薯年种植面积由155.9万hm2,上升到373.5万hm2;总产量由869.9万t上升到3790.5万t;单产由1950年的5.58t/hm2上升到1980年的9.1t/hm2,这一…  相似文献   

19.
国外直播水稻生产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植规模和发展趋势随着灌溉条件的改善,高效除草剂的研制成功,早熟高产新品种的育成以及农业劳力成本的升高,继一些发达国家之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改变水稻移栽技术,逐步采用直播方法。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水稻已全部采用机械直播,在意大利,直播稻面积达水稻面积的98%;斯里兰卡达80%;马来西亚达50%以上;葡萄牙的34000hm2灌溉水稻也主要采用直播技术;在菲律宾的早季水稻中,至少有30%的灌溉面积采用直播技术;埃及的45万hm2水稻中,直播面积占20%以上,而且直播面积正在迅速增加;在泰国,直播面积已从1985~1986年度的…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湖南省双季稻主产区,现存10万 hm2单季稻低效种植面积。引进免耕直播轻型栽培技术以后,重点抓了选用适宜的品种、大田清茬除草与整平等8项技术措施,获得了油菜和水稻高产高效。免耕直播水稻667 m2产出稻谷612kg,比移栽稻增产3.12%,油幕增产4.68%,而且省工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