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栽培葡萄的传统方法是“一年壮苗、二年放条、三年结果、四年丰产”一般都要经过五、六年才能进入丰产期。远远不适应当前“短、平、快”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和酿造加工业的发展。我们为了探索葡萄幻树早期丰产技术途径,于一九八四~一九八七年在青县开展了葡萄早期丰产配套技术研究。获得了“一年结果、二年丰产、三年成园、四年高产”的好成效(即一年亩产四百四十四公斤、二年亩产一千零三十九点五公斤、三年亩产二千一百八十六点五公斤、四年甫产三千零三十七公斤)。取得了一定葡萄早产、丰产、高产、高效益开发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来稿摘登     
龙眼葡萄丰产栽培技术龙眼葡萄又名红葡萄,为我县主栽品种。为了提高其产量,摸索出一套栽培管理技术,我们在吴村选择了刘万宝的1.3亩地作为试验示范田。栽后第三年获得亩产500公斤,总产700公斤;第四年亩产2000公斤,总产2800公斤的好收成。我们的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3.
<正> 为使丰黄和黄露桃幼树提早结果和早期丰产,我们于1987~1990年经过4年的试验,使黄桃栽培后第二年就开花结果,第三年平均亩产539公斤,第四年平均亩产2283公斤,单果重均在170克以上,为黄桃幼树早期丰产提供了新经验,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阳原县位于冀西北丘陵区,年均气温7.3℃,年平均降雨量375mm,无箱期138天,≥10℃的有效积温3122.9℃。几年来我县大量引栽巨峰葡萄,但由于缺乏栽培经验,管理粗放,进入结果期后出现了果实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结果部位外移,枝蔓基部瞎眼等早衰现象。为此我们对柳树皂、五马坊、西城等80余亩管理良好的丰产园进行了综合调查,这些葡萄园的5~7年生巨峰葡萄生长健壮,结果良好,平均亩产1500~2000公斤,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丰黄、黄露桃是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60年选出的优良新品种。我市于1986年10月从烟台果树所引进,现已全部投产。为使黄桃幼树早期丰产,我们于1987年春开始—1990年经过4年的试验,使黄桃栽培后第2年就开花结果,第3年平均亩产539公斤,第4年平均亩产2283公斤,单果重均在170克以上,按当地0.80元/公斤计算,亩收入  相似文献   

6.
阳原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丘陵区,年平均气温7.3℃,无霜期121—158天,年平均降雨量375mm.近年来我县农民大量引种巨峰葡萄,但由于缺乏栽培经验,粗放管理,进入结果期后出现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结果部位外移、枝蔓基部瞎眼等早衰现象.为此我们对王马场、柳树皂、西城等80余亩管理良好的丰产国进行了综合调查,这些葡萄园的5—7年生巨峰葡萄生长健壮、结果良好、平均亩产达1500~2000kg,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丰黄、黄露桃是大连市农科院于1960年选出的黄桃优良新品种,我市1986年10月从山东烟台引进,栽培面积6.3亩,346株,株行距3×4米。栽后第二年就开始结果,第三年平均亩产539公斤,第四年平均亩产2283公斤,单果重均在170克以上,为黄桃幼树早期丰产提供了新经验。  相似文献   

8.
苹果乔砧密植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在本所栽植行株距为4×2米,共11.45亩的乔砧苹果密植园。栽后当年成花,二年结果,三年投产(平均亩产642公斤),五年丰产(平均亩产2456.7公斤),六年进入盛果期,栽后6~10年平均亩产4250公斤;好果率达98%以上,一级果率在85%以上。栽后五年收回全部投资并有盈余,十年内每亩平均盈余10495.67元。总结出幼树期实现早结果、早丰产,盛果期控制树体扩展的乔砧苹果密植栽培技术体系,并提出了树体丰产结构指标。可供乔砧苹果密植丰产栽培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
低产桔园改造要因地制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一垦殖场杨溪农场有片建于1979年的枳砧尾张温州蜜柑山地桔园,亩产仅300公斤,株产不足7公斤,经济效益低下。1987年开始实施低产桔园改造,经数年努力,改变了低产面貌。1989~1991年连续三年稳产丰产,三年平均亩产2124.5公斤,株产47.2公斤,比低改前提高7倍,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秦岭北麓无灌溉的旱塬坡地条件下,1974年定植的5.55亩乔砧秦冠密植园(行株距2.5×1.5米),栽后第三年亩产604.5公斤,第8~11年,亩产2636.2~3617.8公斤,11年平均亩产1703.5公斤,一、二级果率在90%以上,平均单果重150克左右.经济效益显著,栽后第三年收回投资并有盈余,10年平均每亩纯收入847.40元,近两年每亩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试验总结出采用良种壮苗、密植小冠和精细管理等关键措施,使树体得到一定控制,可供旱塬坡地乔砧苹果密植丰产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仙居县寺前乡桥头村桔农吴焕湖,自1987年开始,对七年生的山地温州蜜柑1.4亩进行科学管理,连续五年来,战胜了许多次强台风和干旱的自然灾害,获得优质高产。据产量验收结果:1987年平均亩产为3125公斤,1988年平均亩产3786公斤,1989年平均亩产4340公斤,1990年平均亩产高达5107公  相似文献   

12.
黑豆在我省已发展20多万亩,但产量低,大面积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1986年我们承担了科委下达的“黑豆百亩亩产750公斤的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经5年试验平均亩产达到767.05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3.8万元,同时丰产栽培技术在海林县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县葡萄面积已发展至2.5万亩。为了尽早投产,获得经济效益,我县不少单位实现了“一年插条建园,二年丰产”。登州镇小皂村,第一年插条建园160亩,其中10几亩佳利娘。次年亩产葡萄3.5~4千公斤,每亩产值约3000元左右。一般管理的园片,亩产2~2.5千  相似文献   

14.
招远县罗山林场一亩八 分28年生柿树丰产国(30 株/亩),1983年平均亩产 4688.9公斤;1984年大旱、 1985年遭台风亩产仍分别达 到4215.9公斤和3919.5公 斤;三年平均亩产4274.8公 斤,平均株产达142.5公斤。 主要技术措施是: 1、深翻改土。增施肥 料。1979年对柿国深翻改土 ,深度为30—60厘米,并结合亩施鸟粪5000公斤。1983年开始于每年采收后,亩施鸟粪或猪圈肥5000公斤,4月份追施入粪尿1800公斤,7月份追施尿素15—20公斤。每年中耕除草3—4次。 2、改造树形,合理修剪。因过多年未进行修剪,树冠郁闭是主要问题,针对此情况,对树冠过高的树适当落头…  相似文献   

15.
李崇实  陈有志 《山西果树》1991,(1):24-25,22
柿树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但管理技术比较落后,因而结果晚,产量低。为研究柿树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我们于1985年在招远县玲珑镇盛家村建立柿树试验用120.5亩。1988年10月验收鉴定,平均亩产1781.5公斤,最高株产23.75公斤,其中5亩高产园片亩产1896.4公斤,1989年10月14日验收,平均亩产2808.3公斤,最高株产41公斤,其中3.5亩高产园片亩产3084.7公斤。为柿幼树早期丰产探索出一年提高成活率、二年促长树、三年促矛盾转化、四年保果促高产的新途径。现将我们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海滩沙地葡萄早期丰产的栽培管理技术,我们从1976年开始,对二年生亩产1028斤,三年生亩产1850年,四年生亩产3150年,五年生6384斤~9624斤的海滩沙地早期丰产园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整理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7.
灌阳县柑桔栽培面积3.2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5万亩。但单产水平低,亩产在450公斤左右徘徊。为了提高柑桔产量和质量,县特产局1988—1989年在23个场2188.8亩面积上进行低产园技术改造,增产显著,经测产验收,1988年平均亩产791.1公斤,1989年平均亩产1164.5公斤,比改低前两年平均亩产353.9公斤,分别增加437.2公斤和810.6公斤,比1988年广西最高亩产731.8公斤,分别增加59.3公斤和432.7公斤,创广西先进水平。他们改造柑桔低产园的经验有五条。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乳山县崖子镇崖子村1986年栽植巨峰葡萄60亩,1987年又定植40亩,二年共栽植100亩。1987年60亩二年生巨峰葡萄总产9.3万公斤。1988年60亩巨峰葡萄(三年生)总产224694公斤,平均亩产3744.9公斤,40亩二年生葡萄总产115060公斤,平均亩产2876.5公斤,百亩葡萄总产339754公斤,达到了早期高产优质栽培的目的。现将  相似文献   

19.
在日照市丝山乡高家村我们于19 85年春开始进行葡萄早期丰产的试验研究,即一年催根建国结果,二年丰产,要求在较大面积上亩产达到1250公斤以上,小区亩产达到1500公斤以上。经过二年试验,许多指标均超出设计,为葡萄的早产、高产高效益开发初步取得一定的经验。现简结如下,供参考。 供试面积和品种 小区1名亩,轻壤土,株行距1×1.6米,每亩427株;大田20亩,粘壤土,株行距0.8×1.8米,每亩447株。品种为巨峰、佳利酿. 试验结果 第一年定植成活率97.8%;、秋后,巨峰平均每株3.5个壮新消,总长2.90.5厘米,各新梢基部5厘米处直径1.31厘米,每株平均有效芽…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文登市宋村镇藏格庄,有27年生苹果园69亩,主栽品种为小国光。自1974年以来,连续15年平均亩产4347.5公斤,其中1982年平均亩产高达5072.5公斤,1988年平均亩产4963公斤,一级果率占89.4%,创亩产值7940.80元。主要经验是: 一、改良土壤,增厚活土层。这个果园立地于30度的山丘薄地上,建园时,表土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