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情报研究学”是研究“情报研究”的结构、性质和基本规律并研究情报研究过程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等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情报和情报研究。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情报信息已被确认为人类第三大资源。社会生活中,已经分化出专门从事情报工作的庞大队伍,形成了专门的情报科学。情报科学研究60年代便已遍及全世界,出版杂志50多种,每年有5000多篇情报学论文问世。在我国,1978年正式成立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1980年以开展情报学研究为主要宗旨的刊物《情报科学》和《情报学刊》创刊;1982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的正式会刊《情报学  相似文献   

2.
狭义情报学与广义情报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报一般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情报学根据其研究的范围,可以分为狭义情报学与广义情报学。 (一) 狭义情报学所谓狭义情报学,是指在本世纪五十——六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情报工作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采用,在语言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书目学、信息论、控制论等学科的结合点上产生出来的一门研究科学技术情报的结构、一般特性及其形成、变换、传递和利用规律的科学。其主要任务在于揭示科技情报的产生、加工处理、传递交流与利用的一般规律,不仅研究情报来源、传递内容、传递方法,而且要系统地在情报理论上进行研究与总结。狭义情报学,一般可理解为既包括传统  相似文献   

3.
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范围,几乎可以涉及到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为上级领导部门制定规划、确定技术路线时提供有分析对比,有观点建议的参考意见,情报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努力掌握各种手段,提高情报研究的水平,是每一个情报研究工作者的责任。在这个方面,系统工程思想及其方法,理应为情报研究工作所利用。由于科技情报研究是以科学技术为主体,以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复杂系统为对象,将技术的评价和预测作为其主要目的。从这一点出发,可以说系统工程的原理及方法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级领导部门对情报的需求更加迫切,要求科技情报部门围绕国民经济发展所亟须解决的课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情报研究报告。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地方综合性情报研究机构的情报调研工作的研究对象也从对科学技术情报的研究,发展为对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一个信息激增的新时代,科学情报学就是在近代科学技术飞快发展中形成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当今,情报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情报研究的指导思想、目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经成为当代的重要知识产业,并正在逐步形成独立的完善的学科体系。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各类软科学的发展和情报理论与方法研究薄弱,情报学研究同时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急需研究和探讨。依笔者浅见,就情报(或情报学)研究,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强化情报理论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交流的重要性,图书情报事业也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科技情报的搜集、积累、加工、传递被称为开发人类第二资源的工作。开发第二资源的目的在于利用。图书情报的潜在价值只有通过用户的利用才能得到实现。正因为这样,在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研究中,用户培训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一、情报用户与情报的“非利用”情报用户即情报使用者,是图书情报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1)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人员,以及高校教员;2)工程技术人员;3)科技生产的管理者、划计制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和中国科技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科技情报学期刊工作研讨会”1990年7月5日至8日在山东烟台市召开,有包括《情报学刊》在内的全国20个情报学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在交流办刊经验的基础上,就新形势下情报学期刊的任务和发展方向,如何按不同层次的需要调整结构,实现合理布局,以及刊物之间的协调合作,今后的交流形式、活动计划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会议认为,情报学刊物的合理布局是发展情报学期刊的重大课题,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建议将此列入软课题研究计划。会议建议成立“情报学期刊研究会”,(?)靠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并推选《科技情报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刊》、《图书情报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加强情报学的应用研究左毅科学情报与理论科学的横向交流障碍 杜毅人、情报与社会王知津编译科技文献的自引王崇德科技情报与外语梁前文发展我国信息情报产业迎接“产业革 命”新挑战任道忠戴立人国情与我国情报学的发展洪传科情报交流的社会功能匡华论情报的定义纪晏平科技情报的传递交流朱宇仪科技情报工作的选择性章振威对微观情报过程黑箱模型的分析 陆正康物质、精神与情报概念张雄现阶段的世界认识与信息科学 赵国琦摘译论中国的情报意识贫克毅关于情报心理学的产生及其若干基本理 论问题王秀成关情报的反馈中开展院校情报分析…  相似文献   

9.
发展问题是当代全球性问题之一。把情报发展置入国家计划,把发展理论引入图书情报研究领域,探索发展中国家情报事业独特的发展道路,是情报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我国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开展发展情报学研究是一项很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论情报研究     
情报研究工作是情报研究人员根据一定的课题,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资料,并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把有价值的情报加以综合分析后编写的专题情报研究报告,并提供服务的工作。由于它向使用者提供的是有情况、有分析、有观点的情报研究报告,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原始文献,因此,情报研究是科技情报工作中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而又比较重要的环节。可以说,专题情报研究报告是情报研究人员所从事的创造性劳动,又是情报研究部门的成果。情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情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某一学科、课题或技术的水平和动向,寻找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的最佳方案,确定某一技术是否先进和适用,探索某一学科或专业  相似文献   

11.
专论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动向科技情报工作的产生和发展周智佑王松益2。12。22情报体系问题关于健全我国科技情报体系的问题控制论与情报工作体系问题建立我国科技文献检索体系的探讨论我国科技出版物的分类体系建立五机系统科技情报机构体系的探讨情报系统的任务及特点国家情报系统的发展刘东升、杨沛霆 何吉成 曾仕任 王仲东 郑胜仕 严怡民编译 林锦编译1。54。212。93。91。113。612。50情报·情报学情报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情报学和情报学研究狭义情报学与广义情报学情报的多学科性特点初探论情报流及其控制情报与情报嫡再谈对情报…  相似文献   

12.
科技情报交流方式与科技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情报交流的速度。科技情报交流基本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式,科技人员面对面地交流情报;另一种是间接式,科技人员通过媒介物(图书、期刊)交流情报。科学技术历史发展表明:以某种方式为主的科技情报交流体系必须与当时的科技水平相适应。16世纪以前,科学技术水平相当低,科技情报交流以直接方式为主,到了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以图书为为主的间接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一、情报浓缩的基本概念情报浓缩是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情报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离不开情报浓缩。所谓情报的浓缩,就是目录、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和缩述、年鉴、手册等三次文献的编写工作的总和。编写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是在对一次文献的分析综合加工的基础上,将其中所含的情报加以高度提炼和浓集,以简明扼要的符号系统或语言形式加以报导的工作,在这一工作中总是伴随着文本体积或情报量的压缩或减小。实际上,“浓缩”这一术语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的知识领域一哲学、信息论、物理学、数学、语言学、情报学、目录学等等。在这些众多的领域中它很少有不同的意义,而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意味着对一定对象的数量的  相似文献   

14.
经济调整与科技情报工作调整时期科技情报工作的形势与任务建议把开展科技情报工作定为国策适应调整需要改进情报工作体制张征秉刘毅夫王松益专论厅了左占,上八O,1 CO在情报工作中要开展供求关系的研究科学情报与人类认识探要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科技情报与生产力的关系情报与决策科学化初探林守一陈军丁庆生殷国瑾曾素琼1。173。17情报·情报学4 4 28 32 84 19 14 48 24 38 8194勺自,土6口八O月注J往占,自户及占左﹃八0 Q工A︸论情报的概念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从科学哲学看情报学理论的建设 —情报定义的争鸣和非本质主义的回…  相似文献   

15.
(一) 工业科技情报是科技情报工作的一个分支,它在服务对象和情报资料处理方式上有着自己的特点。目前,国内科技情报部门仍沿用五十年代创立的、六十年代中期发展的组织和管理方法,科技情报工作的分支因部门和学科而有许多不同。但是,从情报学角度讲,只存在两种科技情报组织结构模式,即:理论研究机构模式和工程研究机构模式。两种模式的情报科学活动有很大差异。从事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们往往满足于从学术交流会或公开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情报事业以及情报学的研究,正处在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回顾二十多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对我们研究情报学的发生、发展以及趋势必有益处。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年情报学研究的文献量的定量分析来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对建国以来至1980年在115种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情报学文献进行了统计。其中有的是非专业期刊,共发表了2800篇文献。各年的文献量分布如图1所示。总的来看,我国情报学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详见表1)。一第一阶段(1956~1966年)是情报学产生和初步发展阶段。情报学是研究科技情报工作规律(主要是情报传递的理论、方法、原理)的一门学科。它是随着情报工作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并受到情报工作发展水平的制约;情报学的研究又反过来推动着情报工作的发展。所以研究情报学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专论科技情报工作经济效益的综合评 价陈军情报价值论初探王兴久科技情报调研成果评价当议江雪等再论“适用情报”卢泰宏等论情报的螺旋式上升与发展张炳文情报概念的扩展与纯化卢盛考我国专利制度的沿革与发展许立言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钱学森从文献量增长看我国情报学研究 一的发展张期民等情报服务及其功用夏国梁传播学和情报学黄纯元科学情报活动的社会哲学问题 陈元兴摘译情报与社会进步刘运田P 33P 37P 431 .P41 .P 101 .P 172 .P43 .P 143 .P 183 .P 814 .P4关于建立情报心理学的设想沈家模1情报科学的理论和实践阮祖启1科技…  相似文献   

18.
对于情报研究的性质及其在我国情报工作中的地位的认识,情报界历来分歧很大。有人认为情报研究是科学研究工作,根本不属于情报工作的范畴,情报机构开展情报研究很有些不务正业;也有人认为,情报研究虽然是研究工作,其产品仍不失为一种情报传递的形式,因此,情报研究并没有离开科技情报工作的职责范围。而且,科技情报工作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重视,必须大力开展情报研究工作。现实情况表明:情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9.
对于我国情报学界,1983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陕西情报工作》第一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为发展中国情报学而开创新的局面”的短文。它呼喊出:“在我国,情报学已成为公认的一门学科了!”这一年,钱学森同志在国防科工委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的长篇讲话,并先后在《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科技情报工作》和《情报学刊》等发表和转载。他的讲话专门就“科技情报工作是一门科学技术”的问题作了全  相似文献   

20.
科技情报活动是一种社会再创造,创造的社会化过程即是在情报价值规律指导下,科技情报系统完成情报生产、情报组织、情报交流、情报利用的社会化过程,是情报实现能量转换的社会实践。科技情报作为潜在的生产力,转化是它的核心,所以情报的创造过程也正是创造条件使情报潜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