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复合氮肥增效剂对玉米利用尿素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大田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复合氮肥增效剂对玉米生长、产量和尿素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氮肥增效剂对土壤脲酶活性抑制作用明显,以有机-无机复合剂I抑制率最高,在玉米生长51d和64d迭15.80%和21.34%;4种复合增效剂均增加玉米株高、叶长、叶宽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玉米果穗长、减少秃尖度,有机-无机复合增效剂还增加玉米百粒重。施用有机-无机复合增效剂较对照增产3.3%-8.2%,以有机-无机复合增效剂Ⅲ增量最大。复合氮肥增效剂明显地提高了玉米茎叶和籽粒氮含量,氮素利用率提高4.4-7.1个百分点,以有机-无机复合增效剂Ⅲ处理为最大。  相似文献   

2.
在巴州尉犁县农技中心试验基地开展伴能肥料增效剂田间试验,评价伴能肥料增效剂在氮肥减施10%~30%时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减施10%配施伴能肥料增效剂可以促进棉花花铃期生长,增加棉花株高、叶片数、果枝台数和铃数,单株铃数和产量明显增加,其中棉花产量增加10kg/666.7m~2以上,氮肥减施20%配施伴能肥料增效剂对棉花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小。建议在生产中氮肥减施10%~20%配施伴能肥料增效剂,在棉花化肥减施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氮肥利用率低是我国肥料施用中的主要问题。单从肥料角度,可以通过改变肥料理化性状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稳定法、增效剂法、有机-无机复合(混)法。  相似文献   

4.
有机无机复配肥氮肥利用率的15N生物示踪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大白菜15N示踪法研究不同复配比例有机无机复配肥的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配肥氮肥利用率比全化肥复配肥明显提高6.5%~11.9%;大白菜产量提高9.0~32.6 g/盆,增产6.0%~21.7%.试验筛选出较佳的有机:无机复配比例为:27:73和47:53,N-P2O5-K2O总含量为15%~20%,大白菜化学氮肥利用率达到38.75%以上,肥料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5.
氮肥增效剂农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薯、玉米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初步探索了氮肥增效剂在南方热带地区的农用效应.结果表明:高量水平的氮肥增效剂对甘薯和玉米的增产效果都达到显著,甚至是极显著;氮肥增效剂还能有效抑制氮肥中氨的挥发,以施纯氮量75.0、112.5kg/hm2,且加增效剂的效果最显著;氮肥增效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中有效氮的释放状况,更利于玉米穗期生长对养分的需求,以施纯氮量112.5 kg/hm2,且加增效剂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53-57
研究不同用量氮肥增效剂对玉米干物质量、籽粒产量、氮吸收量和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以无氮处理为对照(CK),设置7个氮肥增效剂用量处理,分别为添加0(JNW0)、1%(JNW1)、2%(JNW2)、3%(JNW3)、4%(JNW4)、5%(JNW5)、6%(JNW6)氮肥增效剂的聚能网尿素。结果表明,JNW2处理玉米产量和秸秆干物质量分别达到8 790 kg/hm~2和7 545.6 kg/hm~2,分别比其它处理高2.0%~15.6%和4.7%~21.0%;其籽粒吸氮量、秸秆吸氮量及籽粒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其它处理高8.5%~31.1%、19.6%~93.5%、3.4%~29.5%;同时,JNW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其它氮肥增效剂用量处理。添加氮肥增效剂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干物质量、氮吸收量、籽粒粗蛋白含量和氮肥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2%氮肥增效剂的聚能网尿素处理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复混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庆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46-1646
进行了夏玉米复混肥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基施BB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并在大喇叭口期适量追施氮肥,能促进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基施有机无机复混肥较空白对照增产86.8%。  相似文献   

8.
以耐密玉米品种鑫鑫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垄超密植(密度93 000株·hm-2)栽培模式,减少15%的氮肥用量,施用天然沸石做氮肥增效剂,研究不同氮肥增效剂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做氮肥增效剂可以提高百粒重,降低倒伏率和空秆率从而提高超密植栽培模式下的玉米产量,与常规栽培相比可增产17.6%~38.1%;同时可提高氮肥利用率13.91~19.15个百分点。在牡丹江砂壤土地区,玉米超密植栽培模式下,沸石施用量为176 kg·hm-2时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氮肥利用率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9.
申君有机-无机复混肥在玉米上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主栽品种四单19为材料,采用2种不同用量的申君有机-无机复混肥,以当地常规施用的复混肥为对照,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玉米的株高、干物质积累、叶绿素方面均有所提高,且玉米产量随着有机-无机复混肥用量增加而增加,分别增产6.67%和13.67%。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低氮处理研究盆栽种植大豆、棉花、玉米和高粱对土壤有效氮构成和氮肥转化利用的影响,以期为不同类型作物的氮肥合理利用及其利用率的提高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与施氮肥不种植作物(对照)相比,种大豆、棉花、玉米、高粱使土壤有效氮含量分别显著降低53.48%、51.54%、33.10%、55.03%,并影响有效氮构成。其中,种大豆、棉花、玉米、高粱使土壤无机氮含量分别显著降低85.41%、83.09%、70.89%、83.35%,水解有机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41、1.53、2.11、1.28倍;种大豆、棉花、玉米、高粱使无机氮所占比例分别显著降低68.61%、65.09%、56.47%、63.00%,水解有机氮所占比例分别显著增加4.18、4.21、3.66、4.08倍。与对照相比,种大豆、棉花、玉米、高粱使铵态氮肥转化率分别显著提高93.66%、38.19%、32.58%、38.31%,以种大豆增幅最高;种大豆、棉花、玉米、高粱处理的铵态氮肥硝化率都变为负值,以种大豆降幅最大。种大豆、棉花、玉米、高粱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52.01%、28.31%、24.16%、28.40%,以种大豆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综上,作物生长通过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和对土壤环境的改变,抑制土壤硝化作用,并促进土壤水解有机氮的形成,从而影响土壤有效氮的构成和施入土壤氮的转化利用。豆类作物较非豆类作物抑制土壤硝化作用的能力强,对土壤铵态氮的利用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12.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