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熟大豆新品种龙达130是利用大豆品种早2和北疆09-277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需≥10℃活动积温1 850℃,为超早熟春大豆品种,出苗至成熟需100天左右;2017—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大豆试验,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性,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上限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大豆新品种赤豆一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早熟大豆新品种“赤豆一号” ,是内蒙古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 1994年在农家品种“稀植四号”天然杂交株中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 ,原品系代号为“98-5”。 2 0 0 4年 2月经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确定为推广品种 ,其主要特点为脂肪含量较高 (脂肪含量 2 2 .83 % ) ,抗倒伏 ,中抗大豆花叶病 1号株系 ,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
赤早5号是内蒙古赤峰市农科所以外引系K10为母本,自育系87黄12为父本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04年4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蒙审玉2004016),200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良种补贴品种.该品种属早熟品种,需≥10℃活动积温2 300~2 500 ℃·d.1997~2000 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早熟、高产、稳产、多抗.适宜在内蒙古赤峰、兴安盟、呼盟,河北、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到2006年已推广面积达3万多hm2.制种时,父母本行比15或16种植,父母本同期播种.  相似文献   

4.
垦丰22号大豆新品种是1991年以绥农10号为母本,合丰35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粗蛋白质含量42.54%,粗脂肪含量20.27%。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4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250℃左右,为中早熟品种。该品种具有稳产、高产、适应能力强等优点。于2008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5.
高产高油早熟广适应性大豆新品种中黄35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产高油早熟大豆新品种中黄35,具有高产特点,2007年在新疆石河子获得5 577.0 kg·hm-2的产量:在黄淮海北组两年试验及全国北方春大豆两年试验增产均极显著;含油量高:黄淮海北组试验及北方春大豆试验的含油量平均为23.1%;早熟:北方春大豆晚熟组试验比对照早7 d;适应性广:已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山东、天津、北京、陕两、宁夏、甘肃等地审定推广,是一个极有推广价值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大豆丰收24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利用早熟、丰产、秆强的黑交83-889为母本,以早熟、抗病、适应性广的绥83-70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和多年定向选择育成的早熟、高产、抗倒伏的大豆新品种。2003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248)。2005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大豆5号。  相似文献   

7.
赤早5号是内蒙古赤峰市农科所以外引系K10为母本,自育系87黄12为父本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04年4月通 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蒙审玉2004016),200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良种补贴品种。该品种属早熟品种,需≥10℃活动积温2 300~2 500℃·d。1997~2000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早熟、高产、稳产、多抗。适宜在内蒙古赤峰、兴安盟、呼盟,河北、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到2006年已推广面积达3万多hm2。制种时,父母本行比1∶5或1∶6种植,父母本同期播种  相似文献   

8.
早熟春玉米新品种龙单13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早熟春玉米新品种龙单13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抗病育种室选用半马齿型改良自交系K10为母本,以自育二环系龙抗11为父本杂交育成,1994年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生育日数112~115d(哈尔滨),需≥10℃积温2320℃*d,具有产量水平高、抗病抗逆性强,子粒商品品质好,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和第二积温带下限以及吉林山区、半山区、内蒙古东北部旗(县)、河北部分市(县)等早熟春玉米区种植。到1999年龙单13累积推广面积已达173.82万hm2,已成为北方早熟春玉米区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超早熟大豆东农36号综合农艺措施的产量函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重点产区,然而在其北部高寒山区(≥10℃积温低于1900°地区)原来一直不能种植大豆。近年来为了改变山区种植业结构,改善人民食物构成,开始试种一些与早熟品种(如北呼豆等),但是由于这些品种经常遭到早霜冷害,产量不高不稳,因此当地迫切需要采用超早熟大豆品种,以克服当地积温不足对大豆生产的限制,减少低温冷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吉育3512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21年以合丰42为母本,以公交2003-308-10-1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大豆品种。2019-2020年参加吉林省大豆科企联合体中早熟组B组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3 340.5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5.5%。2020年吉林省大豆科企联合体中早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66.8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303增产6.0%。2年平均蛋白质含量38.86%,脂肪含量22.19%,为高油品种。该品种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百粒重为21.7克左右。经过两年的抗病接种试验,抗大豆花叶病毒Ⅰ号株系,抗大豆花叶病毒Ⅲ号株系,中抗大豆灰斑病。适应区生育日数为123天左右,活动积温2 500℃左右。2021年4月由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210026。  相似文献   

11.
甘豆2号为秆强、抗倒伏、亚有限结荚习性、极早熟大豆新品种。3年多点品种试验平均产量2 677.5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7.9%,粗脂肪21.21%,粗蛋白39.34%,需≥10℃活动积温2 050℃左右,在内蒙古属极早熟品种,生育日数112天。  相似文献   

12.
早熟大豆新品种北豆20号是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于1998年以北豆5号为母本、北丰2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该品种适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吉林省东部山区、内蒙古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南麓、新疆北部地区春播种植。主要特点是脂肪含量高、商品性好、抗病抗倒伏、适宜大垄密植。2008年5月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13.
超早熟大豆品种选育推广现状及建议魏新民,吴记安,潭娟,王忠跃,万立华(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目前,许多国家为了拓展新的大豆种植区域而致力于早熟大豆的育种研究。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瑞典等国均加强了早熟、极早熟乃至超早熟大豆育种的研究,这是由于世界...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持续干旱,严重影响大豆播种。据笔者调查,截至2008年5月22日,呼伦贝尔市所属扎兰屯、阿荣旗、莫力达瓦、鄂伦春等旗(市)大豆已播面积只有计划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如果6月1日前无有效降雨,需要更换超早熟救灾种子,但内蒙古大豆产区没有极早熟救灾大豆种子,问题比较严重,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蒙科豆1号在内蒙古为中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生育日数114天,粗脂肪含量23.66%。平均产量197.9公斤/亩,较对照品种增产8.4%,适合活动积温在2 500℃以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内豆4号早熟大豆新品种的特性与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豆4号早熟大豆新品种的特性与种植技术陈新民刘砚梅王淑芳于平郑桂茹(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农业科学研究所·扎兰屯市·162650)内豆4号大豆新品种是呼盟农科所采用中子物理辐射育种技术育成的,原品系代号呼幅6007,1994年1月经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17.
鲁黄1号是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跃进5号为母本、以早熟豆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2009016。2年来已累计建立繁育基地3333hm~2,累计推广面积6.67万hm~2。为豫、冀、晋、鲁、陕大豆种植区提供了高产、优质、高抗大豆新品种。鲁黄1号是目前黄淮海中片国家审定的最受欢迎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蒙豆38号是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为尖叶、白花、亚有限结荚习性,产量、抗病性、综合性状优异,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71公斤/亩,较对照品种增产11%,于2013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适合活动积温在2100℃以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大豆新品种吉育76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育76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选育的高产早熟大豆新品种,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抗病、广适等特点,不但质优,而且在吉林省早熟组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居第一位,比对照品种增产11.7%。  相似文献   

20.
北国919大豆新品种是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富民种子公司2000年以黑河18为母本、北丰1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连续南繁加代,用系谱法选育的。北国919高产稳产性、抗病性好,抗旱性强,耐涝性好,适应性广,属早熟大豆新品种。适宜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等2100℃积温地区种植。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四积温带上限地区都可以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